江蘇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灣學校(215021) 丁 文
一般來說,查閱工具書是理解詞語比較可靠的方法,但在語文課堂上,受教學時間的限制,加上有些詞語需要在工具書以外去尋找更合適的解釋,因此需要教師另辟蹊徑,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當課文中出現(xiàn)大量需要理解或體會的詞語時,一方面課堂教學的時間不允許學生用工具書慢慢地進行查找,另一方面教師也不能直接把自己的理解告訴學生,這時就要根據(jù)詞語學習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來引導學生準確理解詞語。
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單獨拿出來不怎么好理解或難以理解,但是如果放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就變得輕松快捷了。這主要是因為詞語的運用離不開語境所設定的場域,離開具體的語境,有些詞語幾乎不存在具體的意義??梢?,在理解詞語意思時,聯(lián)系上下文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的《秋天的雨》第2 自然段的開頭是一個總起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本渥又械摹拔宀世_紛”是一個需要學生理解的詞語。如果用查工具書加近義詞輔助理解的方法,學生就只知道這個詞語是表示顏色很多的意思。這樣理解顯然還不夠,學生并不明白作者把這個詞語放在句子開頭的用意所在。對此,教師先讓學生認真朗讀全文,圈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從中理解“五彩”的意思;再讓學生想想這些顏色都屬于哪種性質,可以拿灰色、黑色等比較暗淡的顏色進行比較,以突出五彩顏色的鮮艷,其性質是熱烈而溫暖的,而且?guī)追N顏色之間相互映襯,這就是“繽紛”的意思。把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就可以看出文本在語言表達中,已經(jīng)傳遞出“五彩繽紛”的獨特韻味。而這正是聯(lián)系下文才可能達到的理解水平。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在低年級就作為語文要素安排學生學習。進入中年級后,許多文章中出現(xiàn)的詞語,需要聯(lián)系整個語境才能準確把握其意思。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把借助工具書理解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結合在一起,以瞻前顧后的方式來把握詞語意思。
有些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詞語,如果僅僅依靠工具書來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聯(lián)系上下文又解決不了問題,這時就要考慮結合生活實際來理解。這些詞語通常都是那些生活氣息濃厚的詞語,需要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認知,結合生活來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的《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中有一句話:“譬如說唱歌,它粗糙的聲音,把這敏感的新世界嚇壞了。”句子中的“粗糙”一詞,本來是指物體表面出現(xiàn)的不怎么平整的現(xiàn)象,一般是需要通過觸覺才能感知的,但聲音是需要憑聽覺來感知的,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難。教學中,如果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的方法來理解詞語,容易停留在字面意思上,這樣的理解與文本語境不吻合;如果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進行理解,又找不到任何與“粗糙”有關的表達。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粗糙”在課文中的獨特意義。如用多媒體呈現(xiàn)班上學生的兩本同樣內容的作業(yè),讓學生進行比較:一本寫得很認真,字跡清楚、工整,讓人看了很舒服;另一本雖然寫得都是對的,但字體歪斜、筆畫出格,還忽大忽小的,讓人看了就覺得不舒服。那么,字跡工整的作業(yè),就可以用“認真細心”來描述;而讓人感覺不舒服的作業(yè),就可以用“粗糙”來形容。這樣,學生不通過觸覺就能清楚地感知“粗糙”的意味,打通了詞語理解的瓶頸。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再次回到課文中理解“粗糙的聲音”的意思,他們就能夠明白這個詞不是說聲音“不怎么平整”,而是說聲音讓人聽了會產(chǎn)生不舒服的感覺。
在理解“粗糙的聲音”這個短語的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中曾有過的“不舒服”的經(jīng)驗,引導學生由觸覺向感覺轉移,完成了詞語的理解。
課文中還有一部分詞語,是依靠工具書、上下文以及學生的經(jīng)驗都難以獲得比較準確的解釋的。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詞語的特點另辟蹊徑,采用新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如借助合理的想象,發(fā)散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在腦海中生成獨特的畫面,使詞語的理解變得更加立體形象。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陶罐和鐵罐》一課中,陶罐說了一句話:“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句子中的“和睦相處”一詞,在前后文中都找不出與之相關的表達,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找不到抓手;查工具書或者按照字面意思簡單地理解成“不爭吵”,又難以體會這個詞語蘊含的深層意義。這就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需要教師尋找更適宜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陶罐這里說的‘和睦相處’僅僅是與鐵罐不爭吵、不碰撞嗎?在國王的櫥柜里,陶罐作為一個易碎的器皿,還需要跟哪些物品或哪些人和睦相處才能使自己不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呢?它被埋在廢墟里又需要與哪些東西和睦相處才能保存完好呢?”學生通過想象感受到,陶罐不僅需要與同樣是儲存物品的罐子們搞好關系,避免在一起磕磕碰碰,還要與御櫥里的鍋碗瓢盆等用具和睦相處,最重要的是,要和御廚里的廚子以及其他進出御廚的人員和睦相處,否則這些人只要順手一丟,再好的陶罐都會成為廢物。有了這些豐富的想象支撐,學生就能夠明白,看上去是陶罐勸鐵罐要與自己心平氣和地在一起,實際上體現(xiàn)的則是陶罐與人相處的基本原則——與人為善、與世無爭。正因為陶罐有這樣以誠待人的胸襟,才會在受到鐵罐奚落時仍能夠心平氣和地給鐵罐提出最好的建議。換句話說,陶罐不是僅僅憑一句“和睦相處”的話生存下來的,而是由于它有著為人處世的智慧。如果不通過想象,“和睦相處”這個詞語所蘊含的深層意義學生就無法體會出來。
語文課堂中的理解詞語,不能僅僅局限在意思的理解、記憶以及詞語的積累上,還要在運用中活化詞語。這樣的理解不僅能檢驗學生對詞語意義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助力學生語言文字運用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所理解的詞語進行表達。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都可以實實在在地把詞語的理解融入運用之中,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能力。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一課中,在寫“我”接過母親塞給“我”的錢并聽到母親回答那個女人的話之后,有這樣的描寫:“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句子中的詞語“鼻子一酸”,通過查閱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等方法進行理解都難以奏效。因為“酸”,或者是一種味覺,主要是由舌頭來感知的;或者是一種身體痛脹的感覺,是肌肉、關節(jié)處受到壓迫形成的體驗??墒牵谡n文的描述中,鼻子既沒有品嘗酸味的功能又沒有受到什么壓迫,出現(xiàn)“酸”的情形顯然是另有原因的。對這種原因的追尋,如果硬要從鼻子有發(fā)酸的特點進行闡釋或說明,可能就會與課文的表達相去甚遠。因此,需要教師另辟蹊徑,讓學生在表達運用中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出現(xiàn)過“鼻子一酸”的情形,寫出具體的經(jīng)過并與同伴進行交流,重點想一想引起“鼻子一酸”的原因是什么,看看誰的“鼻子一酸”最有滋味。經(jīng)過這樣在運用中理解,學生就會明白,原來這里的“鼻子一酸”是指內心深受感動時忍不住要流淚的一種感覺,是一種真情實感的表達。
理解詞語有時還需要運用對比的方法。這主要是針對那些容易混淆的近義詞,在難以找出其細微的區(qū)別時,通過對比與辨析就能夠有效區(qū)別兩個近義詞的意思。在指導學生對比辨析近義詞時,教師要告知學生辨析范疇、搭配習慣、詞語的感情色彩等對比方法,以提升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增強學生理解詞語的信心。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的《手術臺就是陣地》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三個句子:“我軍的傷員陸續(xù)從火線上抬下來。”“白求恩低下頭,繼續(xù)給傷員做手術。”“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連續(xù)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比齻€句子中出現(xiàn)的“陸續(xù)”“繼續(xù)”“連續(xù)”都有接著往下(做)的意思,屬于意思相近但又有區(qū)別的詞語。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加以區(qū)別和理解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找出三個詞語在生活中運用的情形,說說自己對三個句子的不同理解。有的學生以早上來學校時的情形來理解“陸續(xù)”:“同學們來到學校不是一個接一個的,而是一會兒來幾個,中間有間斷的情形。這就是‘陸續(xù)’?!庇械膶W生以寫作文的情形來理解“繼續(xù)”:“我在課堂上只寫了開頭,回到家里接著往下寫,這就是‘繼續(xù)’寫作文?!庇械膶W生以自己雙休日在家里看動畫片的情形來理解“連續(xù)”:“我看完了一集再追下一集,一天看了七八集,這就是‘連續(xù)’看?!蓖ㄟ^在具體運用中對比、辨析,學生比較準確地區(qū)分了“陸續(xù)”“繼續(xù)”“連續(xù)”的用法。
可見,在對比中對詞語的內涵和外延進行理解,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學習詞語,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為提升教學效率,使學生通過小詞語理解大文章,引導學生了解詞語與詞語之間的重要關聯(lián)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在多元載體之間運用詞語表達具體的內涵,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去年的樹》一課時,為了使學生了解故事的具體內容,明確不同詞匯之間的關聯(lián),教師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分別扮演大樹和鳥兒,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來演繹課文內容。課文寫了一棵樹和一只鳥兒的故事,展現(xiàn)了它們之間的深厚友誼。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后,通過想象與聯(lián)想,感受到鳥兒為了尋找大樹,會遇到一些危險。但是,鳥兒為了遵守諾言,跨越千山萬水尋找他的朋友。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進行想象,并對課文進行補白,把鳥兒要說的話說出來。他們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被大樹和鳥兒的友誼深深感動。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學生自己也有非常好的朋友,如果好朋友遇到危險,自己肯定會奮不顧身地去幫助他。此時,教師運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中展示鳥兒和大樹的對話,并讓學生圈出課文中的生字詞,進行重點體會。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味,學生理解了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而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融入自己的情感,也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學習體驗。
總而言之,理解詞語是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基礎,是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為了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教學推進過程中,教師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引導學生準確理解詞語的意思,并盡可能地在運用中強化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內化文本語言,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