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美 郜舒竹
“倍”作為小學數(shù)學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在我國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中通常安排在除法之后進行教學。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中關于“倍”的描述是“求擦桌椅的人數(shù)是掃地的幾倍,就是求12 里面有幾個4,用除法計算”。這樣的描述將“倍”視為運算的結(jié)果,將運算的對象指向“數(shù)”,運算的過程等同于“除法”,這或許就是將“倍的認識”安排在整數(shù)除法之后進行教學的原因。按照這樣的認識,“6÷3=2”與“6 是3 的2 倍”僅是在名稱上發(fā)生了變化,即將除法的結(jié)果“商”改為“倍”,從而引發(fā)教學的困惑:既然已經(jīng)有了除法,為什么還需要學“倍”?“倍”有什么意義?
在漢語中,“倍”有增加之意,與“半”相對。成語“事半功倍”用來形容花費的氣力小,收到的成效大。與之相反,“事倍功半”則用來形容花費的氣力大,收到的成效小。如果用“事一功一”作為參照,“事半功倍”的“半”表示二分之一,而“倍”則表示二,意味著在原數(shù)基礎上增加相同的數(shù)量。歷史上,人們早已熟練掌握“加倍”的運算方法,如《孫子算經(jīng)》中的雞兔同籠問題就提及了“倍足法”?!凹颖丁庇矛F(xiàn)在的算術語言來說就是“乘2”的意思[1],同理,諸如“3倍、4倍”大多是“原數(shù)乘3、乘4”之意。
在西方,關于“倍”的概念被描述為倍量(Multi‐ple)。古希臘歐幾里得《原本》(Elements)第五卷中對倍量的闡述是:較小量是較大量的一部分(Part),當一個較大量能被較小量完全測量時,這個較大量就是較小量的倍量。[2]由此可見,倍量概念源于測量,用于描述較大量與較小量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在用法上,倍量與比密切相關:把一個量幾倍以后等于另外一個量,就說這兩個量彼此之間有一個比。[3]119清代李善蘭所譯的《幾何原本》中對“倍”的表述是:分者數(shù)之數(shù)小能度大以小為大之一分,諸分者小數(shù)度大數(shù)而有奇零不盡以小為大之幾分,若小數(shù)能度大者則大為小之幾倍。
從這里可以看出,《幾何原本》中的“量”在文言文譯本中表達為“數(shù)”,失去了原有“形”的意義。在現(xiàn)代的中譯本《歐幾里得·幾何原本》中,根據(jù)語境,倍量有時會被翻譯為倍數(shù),即用較小量測量較大量的次數(shù)稱為倍數(shù);同倍量(Equimultiples)翻譯為相等的倍數(shù),用以描述兩組不同的較大量與較小量之間倍數(shù)相同的關系。[3]119
通過對古今中外文獻進行梳理,發(fā)現(xiàn)“倍”具有“關系”和“運算”兩種意義。在我國各個版本教材中,1960 年前的教材對“倍”含義的呈現(xiàn)注意到了關系,但表達形式指向運算的結(jié)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后續(xù)版本的教材便更多指向運算的結(jié)果而忽視了本質(zhì)的表達,這可能是導致人們將“倍”誤解為運算結(jié)果的原因。
1906 年,由日本數(shù)學家樺正董原著,趙繚、余煥東翻譯的《新譯算術教科書》借助單位的度量表示“倍”,包含幾個這樣的單位就是幾倍,即“計量之大小多寡等相當于單位之幾倍或幾分皆謂之數(shù)”。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52年出版的十年制小學課本《算術(第六冊)》中,“倍的含義”是通過數(shù)量與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引出的:水里有2 只大鴨,6 只小鴨,我們就說小鴨的只數(shù)是大鴨只數(shù)的3倍(如圖1)。然而,對于“倍”這一概念,教材并未給出明確的定義。
圖1 1952年人教版教材掃描圖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初級小學課本《算術(第五冊)》中,“倍的含義”是用幾何量之間的關系來表征的。即照圖2剪兩張紙條,拿短紙條去量長紙條,看長紙條里包含幾個短紙條。長紙條包含4 個短紙條就說長紙條是短紙條的4 倍,反過來說就是短紙條是長紙條的四分之一。
圖2 1953年人教版教材掃描圖
圖3 Visible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2A教材內(nèi)容示意圖
但在對“倍”進行概念描述時,教材采用了除法計算的方式:比較兩數(shù)的倍數(shù)關系時,先拿小數(shù)去除大數(shù),得數(shù)是幾,大數(shù)就是小數(shù)的幾倍;反過來說,小數(shù)就是大數(shù)的幾分之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年出版的初級小學課本《算術(第四冊)》直接將“倍”的概念描述為倍是運算的結(jié)果:“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就用幾乘這個數(shù)?!?001 年版及以后的版本也都大同小異,均強調(diào)“倍”是一種運算的結(jié)果,而相對忽略其描述關系的本質(zhì)屬性。
相較于國內(nèi)來說,國外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就比較重視“倍”是一種關系、一種模型(Model)。2014年版新加坡教材Visible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2A將“倍”視為運算模型,對加減乘除進行綜合運用。為加深理解,教材提供了3 個例題進行辨析,并輔之以3 個圖示,要求學生根據(jù)問題類型進行連線匹配。
問題1:艾瑪有20 枚胸針,靜文的胸針數(shù)量是艾瑪?shù)?倍,她們一共有多少枚胸針?
問題2:靜文的胸針數(shù)量是艾瑪?shù)?倍,靜文比艾瑪多20枚胸針,她們一共有多少枚胸針?
問題3:靜文的胸針數(shù)量是艾瑪?shù)?倍,她們一共有20枚胸針,艾瑪有幾枚胸針?[4]
分析上述三個問題可知,問題1 與中圖對應,問題2 與下圖對應,問題3 與上圖對應。每個問題對應的模型不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也各不相同。學生可通過比較問題描述與圖形表征的差異,提升運算能力。
以問題1 為例,新加坡教材原文的描述為:“Jingwen had 3 times as many pins as Emma.Emma had 20 pins.How many pins did they have altogeth‐er?”。句子中的“times”,翻譯過來是倍的意思。在英語的表達中,“times”也有乘法的含義?!?×3”就是“2 times 3”,次數(shù)在前,被乘的數(shù)在后,表示“3出現(xiàn)了2 次”。而“times”就是重復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即選定單位量后,重復出現(xiàn)幾次就是幾倍。這與我國《新譯算術教科書》中通過單位的度量表示倍的概念是一致的,即包含幾個這樣的單位就是幾倍。
綜上所述,倍這個概念起源于測量,用于描述用較小量來測量較大量時兩者之間的關系。在用法上,它可以用來比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同一對象變化前后的關系以及兩組不同對象之間的關系。其共同的特點就是標量關系(Scalar Relationship),即把標準量看作“單位一”去度量比較量,比較量有幾個這樣的單位就是幾倍。[5]在比較的過程中,常用除法和乘法的形式來進行運算,但各版本的教科書在呈現(xiàn)形式上還停留在不同對象之間的比較。事實上,“倍”的含義和應用遠不止于此。
“倍”作為一個數(shù)學術語,是通過對客觀事物進行抽象所形成的“概念(Concept)”,是人的“心智(Mind)”中自內(nèi)而外的主觀“生成(Poietic)”。[6]對“倍”的理解依賴于個體經(jīng)驗與具身操作。杜威說:“理解就是要掌握其意義?!保?]那么,如何抓住意義呢?有意義的情境必須包含三個要素:一是指示物(Referent),如事件、物品、動作等;二是指示物的符號(Symbol);三是獨特的解釋(Interpret)。[8]
符號產(chǎn)生的意義依托于個體原有的經(jīng)驗,即當符號出現(xiàn)時,會喚起個體過去的經(jīng)歷或頭腦中形成的想象。由于經(jīng)驗不同,學生在頭腦中會形成不同的圖式,隨之也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意義。以算式3×2=6 為例,假設學生尚未學習乘法,3×2=6 只不過是一些符號的堆砌,毫無意義。而隨著學習經(jīng)驗的累加,學生能根據(jù)乘法所涉及的量的性質(zhì)及其之間的關系產(chǎn)生至少三種不同類型的理解:相等群組(Equivalent Groups)、乘法比較(Multiplicative Comparison)和笛卡爾乘積(Cartesian Product)。[9]
在相等群組的類型中,算式3×2=6能夠喚起學生諸如“每個盤子里裝有3個蘋果,有這樣的2個盤子,一共有多少個蘋果?”的經(jīng)驗,形成如圖4 所示的意象圖式。在這個算式中,兩個因數(shù)的意義不同,3表示的是每份數(shù),2表示的是份數(shù)。那么在這樣的情境中,3×2=6有指示物、符號和個體的解釋,從而使算式具備了具體的意義。
圖4 相等群組示意圖
乘法比較這種類型與中文表達的倍數(shù)問題大致相同,比較的是一個組與另外一個組(標準組)的關系。3×2=6能喚醒學生頭腦中如圖5所示的意象圖式:第一行有3 個小方塊,第二行小方塊的數(shù)量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小方塊的數(shù)量有幾個?其中,3代表的是單位量,2倍指向關系即包含2個3。那么,3×2=6 在這樣的情境下就形成了有意義的理解。
圖5 乘法比較示意圖
在笛卡爾乘積類型中有這樣的情境:一家漢堡店出售單層夾心漢堡,它有3種肉類(香腸、雞肉和牛肉)和2 種醬(番茄醬和沙拉醬)。用3×2=6 可以表示能買到6種不同口味的單層漢堡。具體來說,3表示3種肉類,2表示的是2種醬料,6代表這2種醬料與3種肉類搭配后有6種不同的情況(如表1)。
表1 漢堡搭配表
因此,學生在進行有意義的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符號的意義與運算的法則,更要了解符號背后所蘊含的現(xiàn)實意義與價值。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將個體經(jīng)驗與符號表征進行連接,形成自己的意義理解。
在具身活動中,理解算術符號的意義尤為重要,因為算術符號形成的意義往往和具身的行為動作密不可分。如以某種方式將物體進行聚集、劃分以及比較等。算術符號的意義與顯性行為(Overt Acts)相聯(lián)結(jié),即以一種特定方式形成的算術指令。以“什么是2倍關系”為例。將一個長方形ABCD先對折再打開(如圖6),對折過程中,長方形ABFE與長方形DCFE重合,得到兩個面積相同的小長方形。整體面積就是其中一個小長方形面積的2倍(也就是部分與整體的2 倍關系)。這樣的操作(Operation)使2倍關系可視化,學生在頭腦中就能形成關于2 倍關系的意象(Image),這樣的行為就是有意義的活動。那么學生之后再看到2倍,頭腦中就會復現(xiàn)這樣的經(jīng)歷,自然也就理解了2倍關系的意思。
圖6 長方形對折動態(tài)示意圖
“倍”的意義由多個意義單元(Meaning Unit)組成。在符號形成意義的過程中,意義單元是組成意義的基本結(jié)構(gòu)。當指示物和一個意義價值(Mean‐ing Value)聯(lián)結(jié),就形成了一個意義單元。[10]隨著時間的推移,指示物常常在不同方面包含并累積若干個意義價值,形成模式(Pattern)。“倍”作為數(shù)學符號的意義,由三種不同的意義單元組成,即描述不同指示物之間的關系、描述指示物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描述指示物變化前后的關系。
第一種意義單元描述不同指示物之間的關系。如圖7所示,第一行有3個小方塊,第二行有6個小方塊。那么,第二行小方塊的數(shù)量就是第一行小方塊數(shù)量的2倍。這樣的意義單元描述的是“2倍”的關系,其中指示物是兩行數(shù)量不同的小方塊,意義價值就是第二行指示物數(shù)量是第一行指示物的2倍?!?倍”關系就是一個符號,而符號往往有2個或以上的對象以及多個解釋項(Interpretant)。[11]因此,若第一行有4 個小方塊,第二行有8 個小方塊,第二行小方塊的數(shù)量也與第一行小方塊的數(shù)量形成“2 倍”關系。以此類推,若將一種指示物看成“單位一”,而另一個指示物有這樣的幾個“單位一”,那么這兩種不同指示物之間就形成了一定的倍數(shù)關系。
圖7 “2倍”關系示意圖
第二種意義單元描述指示物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以折紙所形成的倍數(shù)關系為例。如圖8所示,將一張長方形紙對折1 次、2 次、3 次,每次對折后,初始的整個長方形面積分別是對折后小長方形面積的2倍、4倍、8倍。在這樣的意義單元中,每次對折,“單位一”在不斷變化,但整體不變,所以形成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同一指示物部分與整體之間形成了新的意義價值,從而構(gòu)建出新的意義單元。
圖8 長方形對折1次、2次、3次示意圖
第三種意義單元描述指示物變化前后的關系。在這樣的意義單元中,指示物增加了幾倍,意義價值即在初始狀態(tài)的基礎上增加了幾個這樣的“單位一”。例如,以3個小方塊作為指示物的初始狀態(tài),這時候的小方塊數(shù)量是“單位一”,指令“增加了2倍”即增加2個這樣的“單位一”(如圖9)。那么,變化后的小方塊數(shù)量就是初始狀態(tài)+增加量=最終狀態(tài),即3 個“單位一”。因此,“增加了幾倍”闡述變化的增量,意義指向倍數(shù)關系的動態(tài)變化。
圖9 小方塊“增加了2倍”示意圖
對“倍”的意義形成的解釋與理解是為了讓教師更清楚“倍”的含義,更好地為學生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實現(xiàn)對“倍”的理解以及應用。在數(shù)學概念的學習中,學生不應停留在簡單的模仿層面,如“幾倍就是乘幾”,而應追求對概念的有意義理解,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數(shù)學問題,并理解概念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以及概念的產(chǎn)生、運作過程、影響和應用的范圍等。實踐研究表明,教師要鼓勵和要求學生進行多元表征,這樣的活動體驗能提升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12]因此,在教學“倍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參考“倍”的意義的形成過程來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利用個體經(jīng)驗和具身操作來實現(xiàn)對倍的理解。
綜上所述,在對“倍”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時,簡單地將“倍”定義為“除法計算的結(jié)果”并不妥當。為全面呈現(xiàn)“倍”的意義,應當讓學生深入體會倍的運算意義,并深刻認識“倍是關系”。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依賴于個體經(jīng)驗與具身操作,需要設計多元表征的學習活動。在小學數(shù)學課程中,有諸多關于抽象概念的學習,如分數(shù)的認識、小數(shù)的認識、分數(shù)的意義、小數(shù)的意義等。教師應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情境,幫助學生通過指示物、符號和個體的解釋形成有意義的理解,并在備課前深入思考“這是什么?學什么?難在哪里?要怎樣做?”這幾個問題。這樣,才能真正落實《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關于運算的要求——明晰運算的對象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