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光明區(qū)理創(chuàng)實驗學校 張小莉
2022 年1 月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將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為“國事”。家校共育被提到了應有的高度,目前持續(xù)推進的“雙減”政策,也需要發(fā)揮家校共育的作用才能產(chǎn)生應有的效果??梢哉f,“家校共育”是當下教育發(fā)展的基本方向,盡管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已經(jīng)做出了許多有益探索,并積累了多種實施策略,但整體上來看,家校共育的實踐效果仍不盡人意。
1.家校共育的定位失誤。一方面,一些學校在觀念上輕視家庭教育的價值,家校共育在學校工作事務上往往處于邊緣地帶,僅有的“共育”活動也多半演化成學校對家庭的單向“指導”。家庭與學校處于不平等的境地,導致家庭對學校教育的參與不足,致使家庭在自身范圍內(nèi)對兒童的教育也逐漸失去信心,家庭教育難以發(fā)揮自身活力。另一方面,一些學校強調(diào)建立統(tǒng)一的家庭教育管理組織體系,規(guī)范家長委員會、家訪工作制度等等,以期實現(xiàn)學校對家庭教育管理工作常態(tài)化、制度化,這樣導致的后果是“家”就不再是提供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而自成體系的地方,反而變成被制度所控制的地方,造成家庭教育的移位或錯位。
2.家校共育的邊界不清。家庭成為了學校的“附屬機構(gòu)”,學校組織的各項共育活動都是基于學校的立場和需要。比如,配合學校招生宣傳,支持學校大型活動,家長陪餐,開展家校警護航等,不少學校通常會圍繞學生的知識學習開展家校共育活動,時常忽視一些文化層次低下的父母在知識教育上的能力問題以及部分家庭經(jīng)濟困窘問題。一旦他們不能很好配合工作,便被指責抱怨不配合學校工作。
3.家校共育的矛盾突出。部分家長僅僅將自己定位成孩子衣食住行基本生活需求的提供者,將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學校老師,忽視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道德習慣的養(yǎng)成和監(jiān)督,一旦孩子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行為問題時,便向?qū)W校問責。比如,當孩子在家和父母頂嘴時,便有家長指責學校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也有家長溺愛孩子,在自己無法管教的情況下,一方面要學校承擔教育的責任,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教師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束。
1.重視家庭教育的主體地位。 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育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作為孩子情感滋養(yǎng)、品德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其功用不能被削弱,在家校共育中,應該以培養(yǎng)孩子成為完整的存在為共同目標,充分激發(fā)家庭和學校各自獨特的教育價值,通力合作,引領孩子發(fā)展生成自身的各項天賦潛能。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摒棄功利主義分數(shù)至上的壞風氣,營造一種全社會良好的學習氛圍。全面落實好“雙減”政策,緩解家長對教育的焦慮。
2.厘清家校共育的邊界。要改變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學校服務的支配與被支配模式,改善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育中的弱勢地位。學校家庭教育講師團或者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成員需要幫助家長認識到家庭在家校共育中的獨特價值和權責。針對不同階層、地區(qū)以及不同教育程度的家庭現(xiàn)狀,了解他們的教育需求和困境,幫助他們形成必備的教育素養(yǎng),激活家庭教育的活力。
學校需要建立常態(tài)化的溝通平臺,保障家校溝通的日常性。當前家校之間常常是“小事不溝通、大事才溝通”“沒事不溝通、出事才溝通”,這種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家校溝通模式雖然能夠幫助雙方短時間內(nèi)快速解決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并不利于家校合作。常態(tài)化的溝通機制有利于促進沖突的化解,更能夠降低沖突發(fā)生頻率。為此,學校需要厘清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學校、家訪、校園開放日、家長接待日等各類家校溝通渠道的作用、開展方式與途徑,并保障這些渠道的通暢和有效。
最后,學校還需及時為遭遇沖突的教師提供幫助和指導,不能為了安撫家長的不滿情緒而忽視教師的困境和需要。教師的任何決策行為都無法保障其實現(xiàn)完整的正義。因為教師即使出于善的行為動機,也很難保障所有相關利益主體都得到滿意的結(jié)果。而教師作為決策主體,如果得不到理解,必然要遭受利益主體的埋怨甚至追責而造成道德傷害。長此以往,教師職業(yè)獲得感和幸福感必定大幅度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經(jīng)常性、反復性的不安全感。教師的不安全感必定阻礙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及其職業(yè)幸福的實現(xiàn)。因此,家校沖突出現(xiàn)時學校需要給予教師支持和幫助,保護教師遭受不必要的道德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