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宇鵬
(作者單位:長治廣播電視臺)
隨著中國經濟迅猛發(fā)展,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交通路網得到較好發(fā)展,交通工具越來越多樣化,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出行方式也發(fā)生了較大變化。私家車保有量的增加,導致各類交通問題不斷出現。新形勢下,交通參與者的文明素養(yǎng)、法律意識成為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為方便交通參與者的日常出行,提高其法律意識和文明素養(yǎng),各類交通欄目應運而生。
交通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要想實時把握瞬息萬變的交通狀況,捕捉可靠翔實的交通新聞,提供及時全面的出行服務,電視直播不僅是最好的選擇,而且更符合電視新聞傳播的發(fā)展方向[1]。電視交通欄目進行直播恰如其分地迎合了交通的特點,在順應交通實時變化特點的同時,也能更好、更準確、更及時地為大眾交通服務。這也成為地方電視臺與當地交通運輸部門探索交通服務、法律普及的新路徑。各地方臺紛紛選擇以直播的形式來制作電視交通欄目。
然而,相比電視大屏而言,現如今人們更愿通過手機小屏隨時隨地獲取資訊、查詢服務。在此情形下,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又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而言的,具有即時性與交互性的特點,具備全球實時信息傳播能力[2]。新媒體的興起改變了受眾獲取新聞、閱讀新聞信息的方式。融媒體時代,通過電視機收看新聞的受眾越來越少,相反,利用手機獲取信息的現象則越來越普遍。在信息快節(jié)奏、出行快節(jié)奏的今天,受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各類手機應用程序(Application, App)來獲取信息,而不必在固定的時間段守著電視機來獲取信息。因此,電視這種傳統(tǒng)的傳播媒介,難以滿足受眾隨時隨地獲取出行信息的實際需求。比如,早上發(fā)生在某路段的交通事故,新媒體可及時發(fā)布,及時跟進,傳統(tǒng)媒體卻要到中午、晚上等固定時間段,在欄目播出時才能發(fā)布相關內容,此時人們已經通過新媒體平臺對該信息有了基本了解,電視播報也就失去了其價值。再比如,上班族下班回到家,打開電視看到交通類欄目播出某路段交通擁堵,需要怎么繞行,但此時他們已回到家中,外面的路況再怎么樣也與自己無關了。新媒體的優(yōu)勢有效彌補了電視媒體的不足,很多觀眾對新媒體青睞有加,而對電視媒體逐漸疏遠。
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常采用多版塊組合的形式。以長治廣播電視臺《說交通》欄目為例,該欄目設置了路況信息、交管新聞、違法曝光、普法課堂等小版塊,以路況信息為主線,把其他版塊穿插起來,通過較為合理的編排,將其組合成一檔電視欄目,在每天19點播出。這種形式在播出一段時間后收獲一定的效果,給電視觀眾帶來一些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為其提供有效的交通服務。但隨著播出次數增多,固定的模式使得觀眾對于欄目的編排設置了然于心,長此以往容易出現審美疲勞。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欄目編排形式,以提升欄目的收視率與觀眾的黏性。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習慣使用微信、微博等時效性較強的網絡社交工具進行溝通交流。電視直播中,撥打熱線電話不僅需要約定好時間,而且要對問題進行篩選,這種互動模式使得很多交通參與者在這個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的時代失去了參與欄目的熱情,熱線電話數量也隨之下降。比如,某檔交通欄目的熱線電話由剛開播的不停歇,到目前每期僅僅能接到一兩個熱線電話,并且撥打電話的大多是老年受眾。人們越來越無心于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節(jié)目版塊來打電話尋求幫助,而更愿意隨時隨地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等解決遇到的問題。
從一定角度來講,節(jié)目主持人綜合素養(yǎng)的高低決定著欄目質量的高低、欄目效果的好壞。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除了要求節(jié)目主持人專業(yè)基本功扎實、應變能力強外,還要求節(jié)目主持人對交通業(yè)務熟悉,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能與嘉賓進行有效溝通。節(jié)目主持人對交通業(yè)務的熟悉,在直播中顯得尤為重要,交通知識不扎實、交通用語不規(guī)范會直接降低節(jié)目的可信度和專業(yè)度。在與嘉賓配合方面,優(yōu)秀的節(jié)目主持人能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充分調動嘉賓情緒,營造出良好的節(jié)目效果。反之,不能在節(jié)目中定位好自身角色的節(jié)目主持人,常常將參與節(jié)目的嘉賓至于尷尬無奈的境地。例如,某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邀請交警隊警員做客直播間,在解讀某項交管政策時,節(jié)目主持人由于急于表現自己,把本該嘉賓說的話搶過來自己說,而作為專業(yè)人士來解讀的嘉賓卻被冷落在一邊。這不僅降低了節(jié)目的權威性,也給參與節(jié)目的嘉賓和觀看節(jié)目的觀眾帶來不舒適的體驗。
“融媒體”指的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傳播理念。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融合的方式,為受眾提供更直接、更便利、更及時的交通資訊服務。
在地方臺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中,電視直播可與廣播、戶外大屏、公交電視、手機App等多種媒介融合起來,實現多平臺聯動,擴大傳播范圍。這樣一來,不僅電視機前的觀眾可以通過電視端看到節(jié)目內容,開車在路上的司機能通過廣播電臺了解交通路況信息,乘坐公交的乘客能通過公交電視收看交通內容,不僅提高了欄目在本地的知曉率,也能為更多的人提供交通信息和服務。
2019年2月25日,山西省長治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長治廣播電視臺聯合開辦的《直播大交通》正式開播,這是多媒體融合環(huán)境下產生的一檔交通類直播欄目,不僅通過長治廣播電視臺進行直播,還通過廣播、微信公眾號、微博、戶外大屏、公交電視等平臺同步直播[3]。欄目直播間設在山西省長治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智能指揮中心,充分借助智能交通集成系統(tǒng)及時地將欄目時段,即18:00—18:40高峰時段的路況信息播報出去。多媒體的運用讓受眾的范圍得到擴大,在為本地群眾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可以讓身在外地的人看到地方臺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這是媒體融合背景下,地方臺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蹚出的一條新路子,拓寬了交通內容的傳播路徑,增加了欄目的受眾群體。比如,《直播大交通》開播不久,一位遠在上海的老人打來熱線電話表達自己對《直播大交通》的期待,說自己離家多年,通過欄目能看看家鄉(xiāng)的道路,聽聽家鄉(xiāng)的聲音,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
交通欄目版塊的設置關系到欄目編排、欄目效果、欄目時長等方方面面。合理的、有趣味的、信息量大的欄目版塊設置,能夠很好地吸引受眾,服務受眾,將欄目打造成當地人盡皆知的品牌。
創(chuàng)新欄目版塊,讓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更具吸引力。打破固有版塊的銜接,讓現場類的內容隨時隨地接入直播間。比如,當直播間的節(jié)目主持人與嘉賓談話時,戶外現場同時進行拍攝,記者可以跟隨交警現場執(zhí)法,在現場查處違法行為時,導播將畫面切到現場,現場記者與直播間節(jié)目主持人進行實時連線。另外,也可以對具有現場感的查處行動進行深加工,并在直播中進行播放,達到直擊現場的目的。節(jié)目主持人和嘉賓可對直擊現場的內容進行剖析點評,以案說法,實現欄目可看性與教育性的融合,將交通現場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信息展現給觀眾。
依托節(jié)目,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交通直播類電視欄目可開展促進交通參與者提高文明素質的活動,比如“尋找最美司機”“尋找最美路人”“有獎答題”等,欄目組通過觀察、問答、尋找的方式,為遵章守規(guī)的司機和行人點贊,提高節(jié)目的知名度和互動性。同時,還可以開展熱心觀眾見面會、交通管理者與交通參與者交流會,更好地傾聽意見,促進欄目發(fā)展。
在廣播電視發(fā)展初期,信息傳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間缺乏有效互動,從而呈現出信息傳播單向性的特點[4]。在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情況下,“互動”變得唾手可得,這既是新聞媒體人在編排節(jié)目時的機遇,也是其面臨的挑戰(zhàn)。互動得好,可提高受眾參與節(jié)目的積極性,提升其對欄目的信任度和認可度,增強受眾對欄目的黏性,還能達到推動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與時俱進,提升傳播效率,吸引更多的受眾的目的;互動得不好,則會損失欄目聲譽,丟失欄目受眾,有時甚至會成為新聞熱點,引起法律糾紛。
在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的播出中,有效、有趣的互動可以架起欄目與受眾溝通的橋梁,讓受眾更愿意參與到欄目中來,獲得良好的參與互動體驗。新聞工作者要抓住互聯網時代媒體融合的特點,在不同媒體平臺播出節(jié)目的同時,也要進行多媒體、多平臺的互動。
首先,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來增強互動性。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普通受眾與電視欄目的溝通不再遙不可及,這種互動式的聯絡加深了傳播者與受眾的情感聯系。電視直播欄目通過新媒體平臺播出,受眾可在評論區(qū)開展互動、提供線索、反映問題。例如,某欄目有熱心觀眾通過微信平臺向欄目組反映,市區(qū)某路段公共停車位內停有“僵尸車”,欄目組立刻組織記者進行現場報道,并通知交通管理部門,交通管理部門第一時間對該路段長時間占用公共停車位的“僵尸車”進行清理,附近的群眾看到此舉之后也紛紛為欄目組和交通管理部門點贊。
其次,建立觀眾互動微信群。電視欄目播出期間的互動是一時的,建立長期的互動平臺,有利于把觀眾變成欄目的朋友。微信群能夠把關心、關注節(jié)目的受眾匯聚起來,有助于大家在群里為節(jié)目提供線索、為交通發(fā)展建言獻策。
再次,邀請熱心觀眾參與欄目。為熱心當地交通事業(yè)發(fā)展的市民,關心、關注欄目成長的觀眾提供參與欄目的機會,邀請熱心觀眾來到直播間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建議,為交通出行的安全和順暢建言獻策。從普通交通參與者的角度來制作節(jié)目,有助于打造貼近受眾的節(jié)目內容,引起更多受眾的共鳴。
多媒體融合的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對節(jié)目主持人的素養(yǎng)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主持人不僅要具備談話的智慧,還要具有交通專業(yè)知識,以及能充分把握主持人節(jié)目、嘉賓、受眾之間關系的能力。作為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節(jié)目主持人,需要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首先,熟悉交通專業(yè)知識和相關交通政策。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最大的關注點是交通,節(jié)目主持人只有不斷豐富交通專業(yè)知識,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為受眾提供服務。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主持人應當是交通方面的專業(yè)人士,對交通早晚高峰的研判、交通政策的解讀、交通出行的提醒、交通違法行為的點評等,都需要有專業(yè)的知識作為支撐。在成為交通欄目主持人前,需要在本地各條道路、大街小巷做幾年交通記者,以熟悉城市的交通,對交通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
其次,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應對直播中出現的各種情形。交通現場不斷變化,直播現場也會遇到許多突發(fā)問題,這就需要節(jié)目主持人具備極強的應變能力,很好地應對與化解問題。比如,在某欄目的直播過程中,有市民反映在某十字路口發(fā)生交通事故,道路擁堵,當時做客直播間的嘉賓為交警隊大隊長,欄目主持人與其相互配合,在剖析事故原因的同時,聯系交警現場處置,取得了良好的節(jié)目效果。
再次,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同類型的欄目需要不同風格的節(jié)目主持人,主持人把握好節(jié)目特色,定位好自己在欄目中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節(jié)目主持人是節(jié)目的靈魂和核心,不僅要履行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的責任和義務,還要擔負起把握現場節(jié)奏、掌控話題度、調動嘉賓和現場觀眾、引導他們圍繞主題與場內外觀眾進行交流的重任[5]。節(jié)目主持人要用親和力拉近與嘉賓的關系,營造輕松自然的談話氛圍,要把嘉賓的話傳遞出去后,再很好地接回來,不能充當全知全能的講解者,也不能把嘉賓晾在一邊,讓嘉賓自說自話。
交通類電視直播欄目是隨著傳播方式和受眾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在媒體融合發(fā)展的今天,該類欄目要想在傳統(tǒng)媒體中破局,尋求新的突破,需要在欄目形式創(chuàng)新、多媒體融合、提升從業(yè)人員素養(yǎng)等方面綜合用力,需要欄目制作者不斷看到問題、解決問題,在綜合分析后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進而更好地促進廣電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