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勇 余 濤 張德政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機構編制工作,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加強機構編制管理、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調整優(yōu)化機構編制工作領導體制,明確機構編制部門歸口組織部門管理,進一步強化了黨對機構編制工作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安下心來、專心致志、迷戀至深的“安專迷”精神是組工干部基本的工作精神。站在新的歷史關口,機構編制干部應按照組工干部的要求,自覺落實“安專迷”精神,持續(xù)推進“組織口”意識入腦、對標“組織口”標準走心、樹立“組織口”作風務實,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全方位推動機構編制工作提質升級。
“安專迷”精神的提法最早見諸中央領導人在2013年春節(jié)前夕看望吳良鏞院士、師昌緒院士時提出的高科技人才培養(yǎng)要有“一輩子干好一件事”“安專迷”的精神。此后,時任中組部部長趙樂際多次提出,組工干部要弘揚“安專迷”精神?!鞍矊C浴本裉岢鲇谛聲r代,其內涵可溯源至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拔覀儚墓乓詠恚陀新耦^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人的脊梁。”魯迅先生的這段文字膾炙人口,其中種種展現正是“安專迷”精神的先期表達。
從文理解釋來說,“安專迷”精神的字面意思是安下心來、專心致志、迷戀至深,結合到一起就是心平氣和、安下心來,專注于工作、專心于職責,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本職工作。其共通點在于安心、專心、迷戀的是同一個方向,都是為了干好事、創(chuàng)偉業(yè),用花費數年甚至數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去干好一件于國于民有利的事情,為做好這項偉大事業(yè)雖九死其猶未悔。
從系統(tǒng)解釋來講,“安專迷”精神的內在邏輯是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需要有一批德才兼?zhèn)洹⒅艺\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因此無比忠誠于共產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堅定信仰充分體現了“安專迷”精神的實質內涵。機構編制干部隊伍正是這堅定理想信念方陣中的一員,要以貫徹落實“安專迷”精神來構建機構編制發(fā)展新格局。
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的百余年奮斗歷程生動地證明了“安專迷”精神的時代含義。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正是因為始終有一批安下心來埋頭苦干、專心致志拼命硬干、迷于堅持為民服務的黨員隊伍,中國共產黨才能夠經歷挫折而不斷奮起,經歷磨難而淬煉成鋼,從而使今天比歷史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時刻。
2023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南瑞集團有限公司調研時勉勵年輕研發(fā)人員“要立志高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zhí)著,攻關高精尖技術,成就有價值的人生”??倳浀囊笠髧谕袨椤鞍矊C浴本褡⑷肓藢嵸|內涵,詮釋了以有為的奮斗成就有價值的人生這一生動含義。總書記關于“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講話精神既包含不懼犧牲、無私奉獻的革命氣概,也包含了古人“皓首窮經通秘義”的文脈傳承,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良性互動關系。
信陽市下轄八縣兩區(qū),市委、縣(區(qū))委兩級編辦共核定行政、事業(yè)編制218名,實有干部職工178人。
1.按照職務級別劃分:處級干部9 人,占5%;正科級干部40人,副科級干部39 人,占44%;副科級以下干部職工90人,占51%。
2.按照性別結構劃分:女性65人,占37%;男性113人,占63%。
3.按照年齡結構劃分:35歲及以下71人,占40%;36至40周歲27人,占15%;41至45周歲28人,占16%;46至50周歲22人,占12%;51至55周歲18人,占10%;56至60周歲12人,占7%。平均年齡40.16周歲。
4.按政治面貌劃分:中共黨員149 人,占84%;群眾29人,占16%。
5.按文化程度劃分: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8人,占10%;本科學歷125人,占70%;??萍耙韵聦W歷35人,占20%。
總體來看,信陽市機構編制干部隊伍在年齡層次、文化程度等方面分布比較合理。
隨著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人民群眾對機構編制工作的期待值不斷提升,機構編制工作迎來了新的歷史挑戰(zhàn)。現階段的機構編制隊伍在完成省、市、縣黨政機構改革、事業(yè)單位重塑性改革、行政執(zhí)法體制改革等上級規(guī)定動作時能夠發(fā)揮生力軍作用,但在推進權責清單制、優(yōu)化機構編制資源配置等自選動作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1.機構編制干部力量不足,隊伍結構不夠優(yōu)化。一方面是機構編制部門總體承擔工作較多,但人員整體偏少。如,固始縣作為一個有著超百萬常住人口的大縣,機構編制工作人員僅12人,淮濱縣委編辦工作人員僅有11人,羅山縣委編辦工作人員僅有10人。全市機構編制系統(tǒng)現有的178名人員中,正在駐村的19人,被借調到其他單位協(xié)助工作的11人,所占比例高達17%。另一方面是機構編制隊伍結構不夠優(yōu)化。此前,平橋、羅山、淮濱等縣(區(qū))委編辦領導班子一直未能及時調整到位,導致整體工作因協(xié)同性不夠而受很大限制。一些縣(區(qū))委編辦多年來未招錄新人,如羅山縣委編辦自2013年、新縣縣委編辦自2017年來未進入新人。信陽市編辦于2010年后單獨設置,此前由于單位較小,編制人員數量較少,已經出現人才斷層的現象,特別是中層正職以上干部平均年齡偏大,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使用電子化工具能力較低,新進人員對于機構編制歷史沿革及成因了解掌握不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方法不足,獨當一面的多面型人才較少。
2.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能與新時代機構編制工作需要有差距。中共中央于2019年8月印發(fā)了《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優(yōu)化了機構編制職能,拓展了機構編制管理的廣度和深度。面對新形勢、新考驗,新時代的機構編制工作需要更高水平的專業(yè)隊伍,機構編制干部既要有機構編制工作專業(yè)水平,又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要有在復雜局面中進行全面分析、正向和逆向辯證思維、系統(tǒng)總結歸納的綜合素質能力。但是當前機構編制工作人員的業(yè)務能力、調查研究水平還不夠高,與新時期需要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好干部標準有一定距離。
3.機構編制干部業(yè)務培訓制度不健全,隊伍發(fā)展后勁不足。目前,進入機構編制機關的人員,主要是通過公務員、事業(yè)單位考試進行招錄,由于我國現行高等教育專業(yè)尚無機構編制管理專業(yè),且部分縣(區(qū))機構編制部門新招錄的工作人員多無實際工作經驗,新人到崗后在機構編制專業(yè)方面只能通過學習理論知識來進行基本能力培訓。但是機構編制部門的人才培養(yǎng)不能僅靠理論知識培訓,還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機構編制工作專業(yè)技能的提升最終還要靠實踐的錘煉。
4.機構編制干部隊伍體制機制保障仍不夠完善。部分機構編制干部因晉升無望,思想上不思進取、精神倦怠,存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躺平思想;部分干部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存在思想顧慮,怕干得多錯的就多,怕擔責任,寧愿拖著干也不愿主動作為,寧愿少干一些也不愿多思考問題,在面對難度高、責任大的問題時有顧慮,在面對精簡編制、裁并“小弱散”單位等改革措施時有畏難情緒,生怕因為工作得罪人,而在增加機構編制、領導職數等需要從嚴把關的業(yè)務上又存在老好人思想,不能嚴格依照業(yè)務需不需要、職能優(yōu)不優(yōu)化、系統(tǒng)順不順暢的工作要求進行細致審核。
緊扣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首要政治任務,高質量開展強化學習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樹牢法治思維、厚植“為民情懷”等黨建“七種活動”,把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融入血脈、見諸行動。組織機構編制系統(tǒng)黨員干部到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開展學習體驗活動、重溫入黨誓詞,組織干部研討交流會、暢談使命擔當,激發(fā)昂揚奮斗姿態(tài)。開展“支部聯支部”結對社區(qū)聯誼活動,密切干群關系,架起“連心橋梁”,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厚植為民情懷。
組織好新時代機構編制教育培訓工作,分期分批組織干部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浙江大學等高校或基地學習機構編制業(yè)務知識,赴襄陽、六安、衢州、運城、開封、安陽、許昌等地學習有關體制機制改革的先進經驗。通過理論學習、實踐鍛煉、現場教學等方式,引導干部職工深刻理解把握新時期機構編制工作的理論依據、歷史依據、現實依據和目標要求,堅持規(guī)范機構編制管理,堅持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為進一步提高機構編制隊伍素質和專業(yè)化水平,信陽市委編辦設立了“機構編制論壇”,邀請專家學者講授專業(yè)知識,定期組織機關干部講理論政策、講業(yè)務知識、講黨性感悟,由辦領導對講評內容進行點評,倒逼干部職工提升工作能力、工作水平。
機構編制部門選人用人堅持以“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為總導向,激勵廣大干部職工見賢思齊、比學趕超,在日常工作中提供創(chuàng)業(yè)干事平臺,舉行各類主題演講、征文比賽為青年英才提供展現平臺;通過調整優(yōu)化支部設置,選優(yōu)配強支部班子,強化干部隊伍履職能力建設;加強實踐鍛煉,多讓干部在事上磨,在黨政機構改革、基層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等硬仗、重活、難關中練出真功夫、提升真本領,努力建設一支旗幟鮮明講政治、履職盡責敢擔當的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隊伍。注重人才管理責任體系和責任評價標準建設,進一步完善人才選用機制,豐富評價方式,建立以品德、能力和業(yè)績?yōu)閷虻脑u價機制,實施個性化的人才管理。近三年來,市級機構編制部門3名同志被市委提拔重用,4名同志晉升四級調研員以上職級,22人次獲得個人嘉獎,5人獲得個人三等功。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好干部是選拔出來的,也是培育和管理出來的?!毙聲r期的機構編制干部應貫徹“安專迷”精神,積極提升自我,扛起屬于自己的時代責任、使命擔當。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新時期的機構編制干部生逢其時,在工作過程中要專心研究,在平凡的崗位上要潛心鉆研,不計較個人得失,努力成為行業(yè)翹楚,成為為人民服務的俊彥。機構編制干部想要成就偉大事業(yè),就要有“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泰然處之心態(tài)、“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鉆研勁頭、“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家國情懷。要擔負起更重的機構編制任務和責任,就要鍛造鐵肩膀、硬脊梁,在工作上做到“三個出來”,即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候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在行為能力上做到“三個能夠”,即坐下來能夠寫、站起來能夠說、工作接了能夠干。要深刻領會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構編制工作講話精神中“八個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并把它長期堅持并貫徹落實到機構職能體系建設、機構改革、機構編制資源配置等各項工作中。
機構編制部門要強化理論武裝,提供專業(yè)引導,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通過“自己學+集中學”“書本學+網上學”“實踐學+研討學”等方式,持續(xù)引領強化理論武裝,以新思想定向領航、向新思想尋策問道,適時組織開展個人自學、專題調研,探索主題講座、讀書會、網絡學習平臺等形式豐富的學習方式,推動機關理論、業(yè)務學習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新員工到崗適應時間較長,應根據崗位需求,對新到崗人員及時進行業(yè)務培訓,做到用人所長、人崗相適。在工作搭配時,充分考慮中年領導干部工作經驗豐富、精通業(yè)務知識等因素,發(fā)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考慮青年干部工作熱情高、奮發(fā)有為等因素,發(fā)揮他們的氛圍影響作用,形成以中青年干部為主體、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工作結構,增強部門戰(zhàn)斗力、凝聚力和活力。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理論素養(yǎng)、政策水平、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只有始終堅持和落實黨中央對機構編制工作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機構編制工作才不會迷失方向;只有從機構職能上解決好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體制機制問題,才能更好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優(yōu)勢、制度優(yōu)勢、體制優(yōu)勢;只有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工作大局推進機構編制各項工作,機構編制干部才能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擔當作為、作出貢獻。
機構編制部門歸口組織部管理,領導班子發(fā)揮著把方向、管大局、帶隊伍、促落實的作用,既要帶頭踐行好“安專迷”精神,積極發(fā)揮表率作用,更要根據干部人才特點唯才是用,為踐行“安專迷”精神提供強大后援力量。一是充分發(fā)揮激勵機制作用。結合干部的差異化需求和學歷特點,分類制定培訓大綱,堅持“干機構編制就學機構編制,缺哪門課就補哪門課”,推動干部教育培訓精細化,通過定向委培、遠程教學等方式提升干部職工能力水平,對于在理論及業(yè)務知識學習中表現優(yōu)異、在攻堅克難中主動擔當的干部職工要重點培養(yǎng)。二是充分發(fā)揮權責清單機制作用。堅持“權責對等、協(xié)調配合”原則,結合崗位責任制定權力責任清單,嚴格制定和實施“三定”規(guī)定,切實解決層層推諉、步步設卡的問題,明確崗位責任的能力要求,明確干部不能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為干部的履職行為劃好紅線、設定警戒區(qū),建立完整的黨政機構權力清單制度。三是創(chuàng)新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推行工作事項周記錄、月提煉、季點評、年總結制度,對干部的工作實績進行綜合評價,對工作成績特別突出的干部可優(yōu)先提拔使用。要把考核結果與干部的日常管理、教育培訓、職務晉升、獎優(yōu)罰劣等緊密掛鉤,實現“激勵個人,帶動隊伍,提升素質”一考多用的目的。四是充分發(fā)揮保障機制作用。充分考慮到干部職工的工作生活需要,機關黨委、婦聯、工會應根據職工具體生活需要提供合規(guī)又暖心的精準化服務,提升職工主人翁地位,讓干部職工真正體會到“以辦為家”,為職工安心工作免去后顧之憂。
基層是鍛煉干部的熔爐,是培養(yǎng)干部的沃土?;鶎右痪€工作零亂瑣碎、千頭萬緒,往往要在艱苦環(huán)境下面臨繁重的任務和復雜的矛盾,需要年輕干部沉心靜氣、穩(wěn)扎穩(wěn)打、攻堅克難,有足夠的耐力和毅力來解決難題、破解矛盾?;鶎右痪€的艱苦條件和復雜環(huán)境為年輕干部提供了歷練成長、增長才干的機遇,有利于培養(yǎng)干部“安下心來”實干事、干實事的耐力,鍛煉“專心致志”長扎根、扎深根的定力,培養(yǎng)“迷戀至深”為民服務的熱情,是涵養(yǎng)干部“安專迷”精神的大舞臺。年輕干部有學歷高、知識結構新、頭腦靈活、視野寬、有干勁、創(chuàng)新能力強等優(yōu)勢,但部分年輕干部駕馭全局本領不強,服務群眾需求能力、應對突發(fā)情況能力、處理實際問題能力有待提高。年輕干部需要深入基層,到一線去鍛煉,了解基層機構編制工作實際情況,不斷在基層實踐中積累經驗,增長本領。當前一個階段,機構編制部門聚焦縣域放權賦能改革,需要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和堵點,確保權限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見實效,同時需要梳理一批涉及土地使用、項目建設、企業(yè)服務等方面使用頻率高、符合下放條件的權限,將其下放至開發(fā)區(qū)。只有在機構編制運行一線多坐幾次“冷板凳”、多接幾回“燙手的山芋”、多做幾次“熱鍋上的螞蟻”,在困難挫折中磨礪性格、意志和修養(yǎng),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為民辦實事、解難事能力,成長為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的合格干部。只有在基層摸爬滾打過的干部,才能深刻地認識基層、群眾,才會對人民群眾有深厚感情,才能以更高質量的服務推動機構編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