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兮之
世上,還真有無巧不成書的“巧”事,有的似是很難解釋個中之“巧”。下面所講的常書鴻、常沙娜、樊錦詩、屈建軍的故事,竟就有如此多“巧”連著“巧”——
冥冥之中,有此不幸中的萬幸,也許真是上天有眼,護佑我華夏文化瑰寶。莫高窟先巧遇了“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后又巧遇了“大漠游俠”屈建軍。更巧的是,似天意令“鐘情”防沙治沙新聞的記者讓這兩位“相聚”于這篇報道中。
今年,常書鴻先生誕辰120周年,記者自當寫一寫這位“治沙”先驅——似從未有人這么稱呼過,以深切緬懷這位為保護莫高窟作出杰出貢獻的藝術家。
話說兩三年前,很少看電視的我,偶爾打開電視機,《謝謝了,我的家》正在播出。恰好看到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在回憶乃父常書鴻的故事。而我又恰好在寫防治莫高窟流沙而聞名的屈建軍的故事。這兩位因“沙”而交集,又因“沙”而走入記者“筆”下。
緣!緣為上,因“書”而巧遇
莫高窟,位于甘肅敦煌,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不僅在中國,乃至全球都幾乎無人不曉。
一邊看著《謝謝了,我的家》,一邊憶及2015年10月的一天。那天,記者為趕行程,一大早就來到莫高窟。時間有點早,還沒有開放,經反復解釋,工作人員同意讓記者入窟參觀。由此,才得以一睹仰慕已久的瑰寶的神采。
見到古代藝術珍品,自然是滿懷歡喜。只是在欣賞過程中,心卻在隱隱作痛。那些壁畫雕塑被毀的陳跡清晰可見,那些被風沙侵襲的舊痕依稀可辨,這都無不刺痛著每一位有良知的參觀者。
這一文化遺產為后人研究歷史、文化、美術、音樂、舞蹈、建筑、科技、醫(yī)藥、生態(tài)等諸多領域提供了十分難得的珍貴史料。其始建于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十國、宋、西夏、元等10多個朝代持續(xù)不斷的興建,成為當今世界現存規(guī)模最宏大、歷史最悠久、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藝術最精美的石窟藝術寶庫。1961年,莫高窟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作為我國第一批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由于晚清、民國政府腐敗無能,導致社會動蕩不已。搬得動的經卷、佛像等寶藏幾乎都被英、法、俄、日等國的“盜賊”悉數偷去,還有一些寶藏又被官僚文人竊為己有。連壁畫也剝下盜走了不少,剝不動的竟用膠帶粘下來帶走。
幸之又幸的是,一次偶然機會,常書鴻巧遇了“莫高窟”。常沙娜介紹說,她父親在巴黎塞納河邊的舊書攤上,見到一本《敦煌石窟圖錄》的畫冊,方知祖國遺存有這樣一座藝術寶庫。1936年,他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毅然回國。1943年,幾經周折才抵達期盼已久的莫高窟。此后,他歷經種種磨難,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把這座藝術寶庫余下的瑰寶保護下來。
記者徒步來到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上,有一片簡樸高潔、莊嚴肅穆的公墓,那里葬有10多位生前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文物工作者,在此永遠守望著莫高窟?!俺櫷局埂辈t望正對面的“九層樓”,墓前地面上鑲嵌的“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小名碑格外耀眼。
沙!沙為媒,因“沙”而交集
時已至此,洞窟里的壁畫藝術珍品雖不再遭人為破壞,但地處戈壁荒灘中的洞窟卻繼續(xù)深受風沙的侵襲。常沙娜說,當時常常見到流沙不斷地從窟頂往下沖。眼看著石窟就這樣一層一層被掩埋,她父親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阻止沙子流下來。據有關資料介紹,常書鴻一到莫高窟便組織力量清沙,清理掉一點就少一點。雇來的員工沒有經驗,又不習慣戈壁灘的生活,很多人托辭返鄉(xiāng)探親便一去不回。為了鼓舞士氣,自己帶頭和民工一起勞動,自制“拉沙排”,把洞內積沙拉到水渠邊,然后再提閘放水把沙子沖走。常書鴻在手稿中寫道:“我計算了一下,至少有上百個洞窟已被流沙掩埋。雖然生活和工作條件都異常艱苦,但大家工作情緒都很高漲。我們雇了一些民工,加上我們自己,在洞窟外面修建了一條2米高、2000米長的圍墻,把下層洞窟的積沙推到了0.5公里外的戈壁灘上。此外,還要修補頹圮不堪的甬道、棧橋和修路、植樹,這些工作我們整整大干了10個多月?!?/p>
流沙治理起來很難,自然是耗工耗資耗神。常書鴻希望這2公里長的土墻能把492個石窟,連同上、中、下寺都保護起來。然而,這種保護方式治標不治本,短期內還有點效,時間一長又回到之前了。有沒有更好的法子?他想到了樹,于是又帶領大家植樹,至今還留有他們當年栽下的大樹。就孤陋寡聞的記者所知,常書鴻應該稱得上是用樹“治沙”的先驅(是不是第一人?有待考證)。在沙漠干旱地區(qū),即使有樹也非一勞永逸,關鍵是要徹底解決來沙的源頭。
幸之又幸的是,后來,莫高窟遇上了中國科學院原蘭州沙漠研究所的屈建軍。
有“大漠游俠”之稱的屈建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當年的情形還是十分感慨。莫高窟的風沙危害早在五代十國時期就出現了。到上個世紀的40年代,莫高窟下面的大部分已被沙子掩埋。1950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成立后,就把清沙防沙列為保護石窟的重點工作。在制定《1956—1966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全面工作規(guī)劃草案》時,把防沙治沙工作列入有關項目。先后在窟頂實施了多種防沙治沙工程,只是未能找到根治沙害的有效辦法。
時間來到1989年,時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的樊錦詩,深感沙害到了不得不根治的地步??紤]研究院的力量實在是無法解決,便力邀當時的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來支持。
12月,屈建軍和他的老師凌裕泉領命來到莫高窟。只見風一刮,窟頂上的沙子就像飛流直下的瀑布。心想如果照此下去,真的是要不了多久,莫高窟很有可能被埋掉。他們聽了樊錦詩等人的介紹,知道莫高窟在60年代搞過防沙溝、防沙墻、崖面防沙柵欄等。限于當時的條件及技術,沒有可能化解風沙的巨大威脅。
1990年,凌裕泉調去塔克拉瑪干沙漠油田去防治公路沙害了,屈建軍便留在莫高窟繼續(xù)深入研究。他回憶起那年秋天,就治沙的事前往拜訪常書鴻。老先生談起風沙危害的嚴重性,說多年治理一直效果不大,自己的心情十分沉重,寄希望年輕人能想方設法把沙治住。當時正值敦煌國際學術討論會召開,老先生為鼓勵屈建軍,特意贈給他自己親筆簽名的會議首日封。
吹!吹為奇,因“象”而治理
如何解決這個老大難的問題?屈建軍苦思冥想,關鍵是要對癥下藥。只有摸清風沙運動規(guī)律和風沙危害方式才可能找到應對之策。
項目啟動后的一年多時間里,每當大風沙天氣,窟頂上常常能見到屈建軍的身影。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他在觀察時,留意到一團干枯的沙拐棗旁竟出現了三條積沙帶,說明此地不止一個風向,起碼是有三個風向。受此啟發(fā),屈建軍擴大考察范圍,發(fā)現三個植物堆積體恰好對應著當地金字塔形沙丘的三個面。
后來,屈建軍的研究團隊通過風洞模擬試驗,提出了金字塔形沙丘形成機制的原理。戈壁風沙流的特征,不同于一般情況下的流沙走向,而是隨高度提升,呈現先減少、后增加、再減少的特征,就像是一個“象鼻子”。其風沙運動規(guī)律是:輸沙量隨高度增加不再簡單服從指數或對數關系遞減,其極值出現的高度會隨風速的增大而上移。屈建軍把它形象地總結為“象鼻子效應”。這一發(fā)現為莫高窟頂上的防沙治沙提供了理論依據。
發(fā)現風沙運動規(guī)律特征,就可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切斷或削弱來自鳴沙山的沙源。要從根本上消除風沙活動對莫高窟的危害,必須采用以阻為主,阻、固、輸、導相結合的防沙原則。根據觀測和試驗的結果,屈建軍提出在窟頂建立阻沙區(qū)、固沙區(qū)和輸沙區(qū),構建一個“六帶一體”的防護體系。
阻沙區(qū)就設在鳴沙山流沙前緣,由高立式柵欄構成,使來自主害風方向的風力減弱,使攜帶的沙粒沉降堆積,也就切斷或削弱了沙源,有效減緩沙丘往洞窟方向移動。
固沙區(qū)在阻沙區(qū)下風向的平沙戈壁上,通過半隱蔽式麥草方格沙障帶和無灌溉條件下的人工固沙植物帶,使沙子就地固定下來不再起沙。
把沙礫質戈壁設為輸沙區(qū),保持已固定的原生礫質戈壁為“空白區(qū)”,還要有意識加強人造礫質戈壁,這樣一來可以利用偏東風對窟頂沙子反向搬運回鳴沙山。
通過構建“六帶一體”綜合防護體系,吹向莫高窟的沙子減少了95%左右,基本上治住了莫高窟的沙害,完成了幾代人的厚望重托。這一“風沙災害防治理論與關鍵技術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故事講到此,讀者是否得出了“莫高窟,因何而轉危為安”的答案?
常書鴻:中國現當代油畫家、敦煌學家、藝術理論家,曾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蘭州藝術學院院長、敦煌文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國家文物局顧問、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壁畫臨摹作品有《鹿王本生(257窟)》等,油畫作品有《莫高窟下寺外滑冰》等,發(fā)表文章有《敦煌藝術的源流與內容》等,出版《敦煌彩塑》、回憶錄《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等。
常沙娜:工藝美術家、圖案學家、藝術教育家、設計家,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論著有《敦煌藻井圖案》等,設計作品有人民大會堂外立面建筑裝飾設計等,參與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等設計。
屈建軍:中國科學院二級研究員,甘肅省風沙災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合著8部,在《中國科學》《Gondwana Research》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346篇,發(fā)明專利150項(第一發(fā)明人5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排名第四)等11個獎項,獲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
樊錦詩: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敦煌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名譽院長,獲“改革先鋒”“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最美奮斗者”等榮譽稱號,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出版《敦煌石窟》等10多部專著,發(fā)表《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等50多篇論文,參與主編《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壁畫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