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徐碧蝦,楊嵐,楊武斌,鄭鑫杰
1龍巖市新羅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龍巖 364000;2漳州市漳浦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漳州 363000
男男性行為人群(MSM)包括男同性戀、男雙性戀、男異性戀、未確定性取向、跨性別的生物學男性,在艾滋病病毒(HIV)傳播中,男性同性戀、男性雙性戀是高危人群[1-2]。近年來,MSM 人群中艾滋病發(fā)病率日益升高,在全市疫情流行中,同性性取向與雙性性取向MSM 人群是重點人群[3-4]。本研究統(tǒng)計分析2020—2022 年龍巖市新羅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122 例同性MSM 人群、55 例雙性性取向MSM 人群的臨床資料,觀察不同性取向MSM人群艾滋病監(jiān)測作用。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選取2020—2022 年龍巖市新羅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122 例同性MSM 人群作為同性性取向組、55 例雙性性取向MSM 人群作為雙性性取向組。納入標準:①均為男男接觸者;②年齡均在15 周歲及以上;③均自認為性取向為雙性或同性。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臟器疾病;②合并惡性腫瘤;③有精神障礙。本研究經(jīng)審批符合醫(yī)學倫理規(guī)范。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 通過對咨詢門診、酒吧/桑拿/浴室/公園等場所、網(wǎng)絡動員、干預等方式將研究對象招募過來,面對面一對一調查,調查員均經(jīng)培訓,調查者均知情同意。依據(jù)MSM 人群艾滋病監(jiān)測調查問卷《全國艾滋病哨點監(jiān)測實施方案操作手冊》[5],調查內容包括人口學特征、行為學特征、艾滋病知曉情況、既往檢測與干預情況等。依據(jù)國家艾滋病十三五規(guī)劃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定義,艾滋病知曉標準為8 個艾滋病知識正確回答6 個及以上[6]。
1.2.2 感染檢測 2020—2022年對龍巖市新羅區(qū)177例MSM 人群進行血樣采集,將丙肝、梅毒、HIV 三項快速檢測現(xiàn)場開展起來,丙肝采用一種快速檢測試劑檢測;有機結合實驗室篩查與快速檢測方式將梅毒、HIV 兩項快速檢測現(xiàn)場開展,結果為陰性者將感染排除,陽性者更換另一種快速檢測試劑復核,仍為陽性者進行血樣采集,向龍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確證實驗室送入靜脈血進行確證實驗。
1.3 觀察指標 ①人口學特征及艾滋病知曉情況;②行為學特征;③丙肝、梅毒、HIV 感染情況。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8.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人口學特征及艾滋病知曉情況比較 同性性取向組年齡19~63 歲,平均(35.09±9.38)歲;雙性性取向組年齡20~65 歲,平均(36.07±9.58)歲。兩組間婚姻狀況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同性性取向組未婚比例更高,雙性性取向組同居/已婚比例更高。兩組間年齡、戶籍、本區(qū)居住時間、學歷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間艾滋病知曉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人口學特征及艾滋病知曉情況比較 [例(%)]
2.2 行為學特征及既往檢測與干預情況比較 兩組間近半年異性性行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雙性性取向組近半年異性性行為更高(P <0.05)。兩組間近半年同性肛交行為、近半年商業(yè)性同性行為、最近一次肛交行為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異性性行為使用安全套、近1 周肛交次數(shù)、近半年肛交用套頻率、近半年異性性行為用套頻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間既往檢測與干預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行為學特征及既往檢測與干預情況比較 [例(%)]
2.3 感染情況比較 新羅區(qū)2020—2022 年不同性取向MSM 人群丙肝、梅毒、HIV 感染率分別為1.13%、15.25%、14.12%。兩組間丙肝、梅毒、HIV 感染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感染情況比較 [例(%)]
MSM 人群又叫做男性同性戀性接觸者,這類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風險很高,約占所有性行為導致艾滋病感染的80%。MSM 人群的社會網(wǎng)絡龐大、性交方式特殊,使其成為HIV 感染高危人群,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是重點人群[7-9]。為應對MSM 人群不斷攀升的HIV 感染率,需要疾控預防機構加強監(jiān)測工作,為該人群干預工作提供保障。
本研究結果表明,同性性取向組未婚比例更高,雙性性取向組同居/已婚比例更高(P <0.05);雙性性取向組近半年異性性行為更高(P <0.05)。本研究結果還表明,新羅區(qū)2020—2022 年不同性取向MSM 人群丙肝、梅毒、HIV 感染率比例分別為1.13%、15.25%、14.12%,說明新羅區(qū)2020—2022 年MSM人群具有較高的HIV 感染率。本研究結果還表明,同性性取向組和雙性性取向組間丙肝、梅毒、HIV 感染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持續(xù)干預能夠使MSM人群保持較高的檢測意識水平。在干預MSM 人群過程中,應該對性病防治內容進行有針對性地強化,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對同性性取向人群行為干預力度進行強化,將對雙性性取向人群的安全套宣傳教育力度加大,進而將艾滋病從高危人群傳播向一般人群的現(xiàn)象減少,從而將性傳播疾病的感染減少[10-12]。
綜上所述,新羅區(qū)2020—2022 年同性與雙性性取向MSM 人群艾滋病監(jiān)測能夠將有效依據(jù)提供給臨床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