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添翼
萬歷通寶背厘十錢
萬歷通寶是明代中后期明神宗朱翊鈞的鑄幣,始鑄于萬歷四年(1576年)。目前流傳于世的萬歷錢多以光背為主,背字的萬歷通寶相較少見。而在為數(shù)不多的幾類萬歷背字中,尤以“厘”字類較為特殊。目前我們能夠見到的萬歷背厘字錢,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即萬歷通寶背右厘、萬歷通寶背厘二以及萬歷通寶背厘十。除此之外,還有通過光背錢改制的背厘錢。
“厘”是古代稱量白銀最基本的單位,明代一兩等于十錢,一錢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在銅錢背部標注“厘”“分”等字樣,表明它與白銀存在固定的兌換關系,這一類錢我們稱之為折銀錢。折銀錢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在明末清初達到極盛,這主要歸因于明代特殊的貨幣制度。
近日,筆者收到一枚萬歷通寶背厘十錢,此枚徑2 5.1毫米、厚1. 2毫米,形制精整,文字剛勁。通過錢文風格可判斷其版式為南直隸正字,鑄行流通于今蘇皖地區(qū)?!袄迨倍旨氨巢康卣绿幩朴械犊檀翂汉圹E,且整體狀態(tài)自然,應是由古人將原光背錢改刀加工使然。此錢頗為特殊,引起筆者對于背厘字類萬歷通寶錢的一系列思考。
明代萬歷時期,朝廷對于銅錢的鑄造質量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明朝典匯》中記載:“(萬歷時)采工部言,以五銖錢為準,用四火黃銅鑄金背,二火黃銅鑄火漆,粗惡者罪之?!彪m然在實際的執(zhí)行過程中,尤其是在萬歷后期,銅錢的鑄造質量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下降,晚期官鑄的萬歷制錢,錢徑、厚度都有所縮小,但就整體形制而言仍規(guī)整有度。
萬歷通寶背厘十錢原拓
而反觀萬歷通寶背右厘及厘二、厘十錢,直徑多在22毫米上下,厚度均不足1毫米,重量僅在2克左右,錢體輕薄,文字晦漫,鑄造工藝較為粗陋。故從形制上看,萬歷通寶背厘字類錢應當是萬歷朝民間自發(fā)鑄行的私爐制錢。
縱觀歷朝歷代的私鑄錢可以發(fā)現(xiàn),私鑄的劣錢往往是對官鑄行用錢的簡化,從一般邏輯上講,這是通過私鑄來謀利的必然選擇。然而這也并非絕對,萬歷通寶背厘字類錢或許就是一個特例,其未見有正用的官鑄品存世,那么私鑄的萬歷錢為何錢背要加鑄“厘”字?由此便引出了它的又一特性——折銀屬性。
明代的貨幣制度和鑄錢行為比較混亂,制錢發(fā)行前后時鑄時停。在永宣之后的正統(tǒng)、景泰、天順、成化時期,明廷均未鑄造發(fā)行新幣,這主要歸因于明初實行的嚴格寶鈔制度。這一時期,明廷禁止民間交易使用白銀,由于白銀尚未實現(xiàn)貨幣化,所以這一時期的銀銅比價相對比較穩(wěn)定。然而,至嘉靖時期,白銀逐步實現(xiàn)貨幣化,同時伴隨明代寶鈔制度的徹底崩潰,銀銅比價較此前漲了數(shù)倍之多——由原本的七文折銀一分,漲到了三十至四十文折銀一分,即原本一兩白銀能折換的七百文銅錢,此時漲到了三千至四千文。
居高不下的銀銅比價,在此后的隆慶、萬歷時期有所回落,基本回歸到嘉靖之前的水平。《續(xù)修四庫全書》記載:“(隆慶六年)覆準將嘉靖、隆慶、萬歷制錢遵照前奉,欽依每金背八文準銀一分,火漆鏇邊各十文準銀一分,洪武等項與前代舊錢各十二分準銀一分相兼行使?!薄埃ㄈf歷四年)戶部言錢之輕重不常,輕則斂,重則散,初鑄時金背十文直銀一分,今萬歷金背五文,嘉靖金背四文各直銀一分?!?p>
萬歷通寶背右厘錢
萬歷通寶背礦銀一錢
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帶有折銀屬性的貨幣正在走入人們的視野。那么,帶有私鑄和折銀雙重屬性的萬歷通寶背厘錢,在流通使用過程中是否名副其實呢?
上文提到“(萬歷四年)初鑄時金背十文直銀一分”,此時的銀銅比價為一兩白銀折合銅錢一貫,即10 0 0枚。通過折算可以得知,此時的一文標準銅錢等值白銀一厘,而萬歷早期一枚標準的萬歷通寶重量約在4克。
然而初鑄不久就變?yōu)椤敖鸨澄逦闹便y一分”,原本需要十文銅錢才能兌換白銀一分,此時僅需要五文即可折銀一分。換句話說,此時白銀的價值下跌了一半,所以與之相對應的折銀錢也應當減重一半。此時一枚折銀一厘的銅錢重量應當是此前標準銅錢的一半,即2克左右,這個數(shù)值剛好是萬歷通寶背右厘錢的平均重量。由此可以說,帶有私鑄性質的萬歷通寶背厘錢是足值足重的,其代表折銀一厘是名副其實的。
此外,還可以通過萬歷通寶銀質背礦銀錢來折算驗證萬歷背厘錢的貨值。
萬歷朝鑄錢不久,銀銅的比價就降到了1:50 0,也就是說,此時一兩白銀可以兌換5 0 0 枚銅錢,而一兩重的銅質制錢大約僅有10 枚。所以,萬歷初相同重量的銀銅比值應當在1:50。萬歷通寶背礦銀銀制小錢的重量大約在3.6克至3.7克,即剛好一錢,而萬歷背厘錢的重量剛好是礦銀小錢的一半。根據以上同等重量銀銅比值1:50計算,可以得出10 0枚萬歷背厘的貨值與一枚礦銀小錢等值的結論。故通過對比銀質背礦銀錢,同樣可以得出萬歷通寶背厘錢足值足重的結論。
自萬歷三十九年至萬歷四十六年(1611年至1618年),白銀兌換銅錢的比例又從1比5 0 0重新回歸到了萬歷初一兩白銀兌換萬歷火漆鏇邊一千文的水平。白銀價值的上漲帶動折銀錢價值的走高,上漲一倍的白銀,造成折銀錢幣值的翻倍,故而產生“厘二”錢。而萬歷朝長期控制在低位的銀銅比價,在萬歷末直至明末再難以控制,其比價曾一度漲至1:55 0 0。故折銀錢的幣值漲至原本的十倍,出現(xiàn)形制相當?shù)摹袄迨卞X,也就不足為奇了。
也正是因為此種緣由,目前我們能夠見到南方私爐的萬歷背右厘較多,而背厘二、厘十則要罕見的多。因為背厘二、厘十僅僅出現(xiàn)在萬歷執(zhí)政后期的這兩三年間,即萬歷四十六年至萬歷四十八年間(1618年至1620年)。
同時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明代晚期銅材極度匱乏的窘境,以及折銀錢信用化的特殊屬性。由于明代晚期銅材的匱乏,當銅質的折銀錢發(fā)生幣值上升的情況時,鑄幣者選擇了在錢背加鑄幣值的方法,而非鑄造形制更大的新幣。也正因此,可以看到此時的銅質折銀錢其實已經擺脫了銅本身的價值,成為一種可以代表一定數(shù)量白銀的貨幣符號、一種信用貨幣。而由于這種貨幣并非官方發(fā)行,所以其在流通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地域性。
《中國古錢大詞典·元明卷》刊載的數(shù)枚萬歷背厘字錢,均載明是南方私爐所鑄,而具體的鑄地未有明確。
明代自嘉靖朝開始,白銀正式成為貨幣。嘉靖之后,隆慶帝雖然在位僅6年,但是其在位期間頒布了解除海禁的國策,調整了明代對于海外貿易的政策,史稱“隆慶開關”。據統(tǒng)計,自隆慶開關至明朝滅亡這大半個世紀中,通過海外貿易從外國流入明朝的白銀總量高達3.3億兩,這相當于當時全世界白銀總量的三分之一。
《大明泉譜》刊載的萬歷通寶背厘字類錢
此外,隆慶至萬歷初年的內閣首輔高拱曾有言:“惟錢法之行,當從民便……如此,則人心自定。人心既定,錢法自通,而買賣可行,斯各得以為朝夕矣?!卞X法從民便,不必立法紛擾的思想,使得民間交易在制錢與白銀并行的過程中多了一定的自主性,這為經濟貿易相對繁榮的南直隸及浙閩沿海地區(qū)私鑄折銀一厘的小型制錢創(chuàng)造了制度層面的條件。
故筆者認為,萬歷通寶背厘折銀錢很有可能就是鑄造流通于南直隸及浙閩沿海地區(qū)。這樣的猜測同樣可以通過實物來印證——《大明泉譜》所收錄的10 9 2號萬歷通寶背打印厘,其本體即一枚福建版的萬歷錢,通過對福版光背錢進行類似打戳、壓印的冷加工,使之形成錢背的“厘”字。此時再反觀筆者近期收到的這枚以南直隸正字為本體,背部通過加刀等方式形成“厘十”字樣的萬歷通寶背厘十,較之福版的打印厘,可謂是如出一轍。這一類改制的萬歷背厘錢作為代用幣行使,性質與普通的萬歷背厘相同,均是作為等值白銀一厘的價值符號。
綜上可知,萬歷通寶背厘字類錢是一種鑄行于南直隸和浙閩沿海的民間自發(fā)鑄行的私爐制錢,其鑄造目的主要是方便白銀和銅錢在并行流通過程中的折值兌換。其帶有地域性信用貨幣的屬性,貨值隨白銀兌換銅錢的折值變化而變化;形制方面較為統(tǒng)一固定,成一定的體系,與以謀利為目的的私鑄劣錢存在本質上的區(qū)別。這種民間自發(fā)鑄行的折銀錢,或許也曾在“錢法當從民便”的政策支持下得到過明代官方的默許。萬歷通寶背厘字錢鑄行于一個相較特殊的歷史時期,是明末清初折銀錢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之前,充分結合了民間智慧的一種貨幣產物。
中國收藏202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