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創(chuàng)
宋元豐七年(1084年),文峪河,汾河暴漲,淹沒文水縣城,縣令薛昌報于州府請命擇址遷建。宋元豐八年(1085年),上憲恩準,重新定址于縣西龍首山腳南章多里高崗修筑土城。嘉靖二十年(1541年)北擄進犯,巡道郭春震檄祁縣丞李爵加固增修,同時命署縣檢校鄭航筑建南關土城得以拱衛(wèi)主城。南關土城中央修筑高閣一座,名為“觀音閣”,城圍留四門,東為“迎暉”,西為“拱翠”,南為“太白”,北為“連城”。“連城門”經護城河浮橋直通縣城南門“迎薰門”,這座浮橋便是“連城橋”??滴跏荒辏?672年),連城橋被水沖毀,知縣傅星修繕加固,保障了之后數百年的暢通。新中國成立后,文水城墻歷經戰(zhàn)火,破敗不堪;隨著改革開放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墻殘垣拆除,連城橋也被湮沒于狄青大街的路面之下。
2017年6月,我經南關去岳村學校接兒子放學回家。天氣炎熱,貼著墻根騎車到南關南門口馬培良家山墻時,意外發(fā)現墻腳有兩塊殘碑。細看碑文為“例授修職郎鄉(xiāng)飲耆賓以三公墓表”,其中下半塊被刻成中國象棋棋譜,全文大意基本可完整解讀。出于對金石的愛好,決定周末過來拓制碑文。周末我正進行拓制中,馬培良從新居過來,見我拓制碑文。簡單寒暄后,給我講解了殘碑來歷。
原先在南關村西面,現在文水縣交警大隊院墻東邊有塊劉家墳,墳冢高大,綠柳濃蔭,還有三個碑樓矗立。曾經的娛樂項目少,村里的男孩們經常在這里捕捉鳥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這里依然是孩童的樂園?!捌扑呐f”運動發(fā)起后,不知是哪位革命小將想到了這處劉家墳冢。革命小將懷著高昂的斗志來到劉家墳,一鼓作氣把三座高碑推倒,墳頭也攤平。這塊《例授修職郎鄉(xiāng)飲耆賓以三公墓表》被運到南關村南門口做了河渠的過河橋石。斗轉星移,曾經的河渠早已干枯,道路要進行修整。馬培良同志作為事件的經歷者,鑒于對文物的本能保護意識,想起這塊古碑。決定把碑拉回保存,放置于山墻腳路邊。不知何時被象棋愛好者截成兩截,一半刻了棋譜。話里話外,老馬無不流露出惋惜之情。
老馬見我如此鐘愛金石,又說,自己家準備維修宅院,如我愿意保存此碑,可以拉走。我也無處存放,為了便于日后研究,想到好友的永葆麗美術館。跟成永平館長說明古碑來歷,希望寄存于美術館,以便古碑得到更好的保護,文物得以更好地研究。成館長很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請求,并保證妥善保存。
《例授修職郎鄉(xiāng)飲耆賓以三公墓表》,同治九年(1870年)鐫刻,為青石質地,尺寸:高約162厘米,寬約65厘米,厚約17厘米。
【碑陽】皇清例授修職郎鄉(xiāng)飲耆賓顯考達才府君、顯妣張?zhí)梗ㄖ虚g鐫刻)
太學生劉中立、劉道立,孫廷封、選、相、佑、孚奉祀(左邊鐫刻)
大清同治九年歲次庚午七月十三日(右邊鐫刻)
【碑陰】例授修職郎鄉(xiāng)飲耆賓以三公墓表
劉公以三既葬于三月十二,其長君中立以□表囑余。余以同宗義不容辭。因即其人品心術聊為之表,暴于萬一云。按公諱成德,字達才,以三其號,世居縣治。其先人,以耕讀傳家。曾祖,從九(品),諱孝;祖,貢生,諱福旺;考,諱貴。俱有穆行。妣氏/馬,舉二子,公其次也。生而岐嶷,幼讀書穎悟異□常兒師友咸以大器。目之無如,遭逢不偶,年未冠而太公已見背矣。維時伯兄外出杳無讬跡所,惟公佐太孺人理家政,朝夕承歡,無違色笑,而性嗜醫(yī),得暇即披閱岐黃書。及壯,歲以愈,邃術愈精。凡視人疾病,輒洞見癥結。雖古之盧□,無多讓也。故都人士得其醫(yī)而愈其病者,皆以為神醫(yī)云。尤樂善好施予。道光己酉歲關外官道泥濘,馳驅不利。公□捐資募財□如砥矢。一時往來行人,舉頌功德于弗□。他如急者,周困者,扶排紛解難,尤有古君子風。以故,公沒之,□戚者,疏者,邇者,逖者,無問白叟黃童,行道□販之人,罔弗咨嗟嘆息,未□有片語訾其生乎者。其人品心術亦概可□矣。公生于乾隆五十七年三月初三日辰時,卒于同治八年十一月十□日未時。享壽七旬有八,以年高赴旨賓筵。德配張孺人,端靜明淑,治內井井有條。自公仙后,尤能以慈道兼嚴道。子二,長中立,太學生,亦邃于醫(yī)。施治立應,活人□千百計。邑侯丁邵二公俱贈額,表其門。娶武度太學生張公中泰女。次道立,業(yè)賈,磊落恬雅,毫無市氣,娶樂村□書漢女。女三,長適貢生張公柏齡;次適馮公玉程;三早逝。孫男六,廷封、廷選、廷相業(yè)儒,廷佐早殤,廷佑幼讀,俱中立出。廷孚幼,道立出。孫女五,中立出者四,道立出者一。諸孫皆鸞停鵠立,不日而破壁飛去矣。謂非天之報,施善□不□哉。謂非公之積德于前者,彌深而裕于后者,益光哉。爰擬嚴先生記原歌以表之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例授文林郎吏部候揀選知縣丁卯科舉人宗愚姪敦華頓首拜撰文
例授文林郎吏部候揀選知縣丁卯科舉人愚晚陰步霞頓首拜書丹
(1)時空紊亂——方志史家書撰碑表
古之世家大族,立碑書志,并非敷衍之事。都需經家族慎重商議,然后物色親友或鄉(xiāng)里中貴胄者從事。一方志表何人所書撰,直接顯示墓主的家世地位。
撰文者劉敦華為墓主劉以三的宗親侄子,受族兄劉以三的長子劉中立委托書表?!皠⒐匀仍嵊谌率溟L君中立以□表囑余。余以同宗義不容辭。因即其人品心術聊為之表?!北拈_篇已交代明確。光緒九年《文水縣志·卷八·選舉志·鄉(xiāng)舉》條目中有:劉敦華,丁卯科,福建即補知縣?!凹囱a”,清代銓選制度。指吏部選授官員,遇缺即用之例。凡屬特用班、即用班之官員,不入月選之班,遇缺即由吏部帶領引見,奉旨率先補授各缺?!哆x舉志·武弁補遺》條目中另有:劉敦榮,武生候選營千總,以弟敦華福建即補知縣移封同知銜。劉敦華雖然授封,也得到了朝廷賞識,還恩及兄長,但兩位均是“候選”并未實際赴任。“妣氏馬,舉二子,公其次也。”由此推斷墓主劉以三排行老二,劉敦榮、劉敦華兄弟應為其兄長的兒子。
書丹者陰步霞,字蔚軒,交城人(今古交市嘉樂泉鄉(xiāng)盤道村人),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舉人,光緒九年《文水縣志》總纂,候選知縣主講于文水武陵書院。武陵書院在縣署東,文廟西,嵌于二者之間。舊有基址,應于宋元豐八年(1085年)縣令薛昌筑城始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知縣劉祖煥重修內院正庭五楹,為山長(相當于校長)下榻之所。東西房各三間;中有講堂三楹,外院東西房各三間,門庭三楹;院后河伯廟一所,正殿三楹,東西房各門間為生童肄業(yè)地。咸豐十一年(1861年)知縣黃宜之籌資重修層宇,于正庭后創(chuàng)建廚院一所,大門一間。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興學堂”,第二年改為“文水兩等學堂”,擴建西院一所。新中國成立后為“西街完小”所在地,20世紀50年代西街完小西院中廳,仍懸有“武陵書院”的橫匾。據光緒九年縣志序文,陰步霞是在光緒己卯(1879年)歲應聘來文水武陵書院主講的。
陰步霞應聘武陵書院,適逢山西巡撫太子少保頭品頂戴一等威毅伯曾國荃會檄各郡縣重修地志。曾國荃早年追隨兄長曾國藩鎮(zhèn)壓太平軍取得功勛,光緒三年(1877年)赴任山西巡撫,正值“丁丑奇荒”。山西、山東、河南、陜西、直隸五省是重災區(qū),山西尤為嚴重。山西全境蝗災、大旱導致原野幾無綠意,糧食更是顆粒無收,甚至出現“人食人”的悲劇。曾國荃到任后,勵精圖治,上籌朝廷賑災款項,下撫黎民安居舉措,至光緒五年(1879年)得以平息災情。而后,曾國荃兩次上奏朝廷,請示重修《山西通志》,獲準后即下全省修志檄文,設館聘人,展開工作?!段乃h志》重修工作于光緒九年(1883年)完成,陰步霞、劉敦華、劉敦榮都是此次修纂的工作人員。
碑陽落款時間“大清同治九年歲次庚午七月十三日”,而前面所述人物事件皆在光緒年間。碑文“公生于乾隆五十七年三月初三日辰時,卒于同治八年十一月十□日未時。享壽七旬有八,以年高赴耆賓筵?!庇心怪髅鞔_的生卒時間,還說明“鄉(xiāng)飲耆賓”封號的由來,可知立碑與鐫刻墓表并非同時進行的?!皠⒐匀仍嵊谌率睉撌沁w葬時間,具體哪年沒有詳實時間。按照書丹者陰步霞和撰文者劉敦華同為丁卯科舉人及二人在文活動軌跡,此碑表書鐫于1879—1883年的可能性最大。雖然碑陽為“皇清例授修職郎鄉(xiāng)飲耆賓顯考達才府君、顯妣張?zhí)埂?,墓表則有“德配張孺人,端靜明淑,治內井井有條。自公仙后,尤能以慈道兼嚴道”之語。并未提及張孺人生卒年,鐫刻墓表時老夫人應在世。那么,“既葬于三月十二”只能是遷葬之日期。
(2)廣種福田——懸壺濟世享譽世間
墓表碑文敘道:劉以三官名成德,字為達才,以三是他的號。曾祖叫劉孝,從九品職銜;祖父叫劉福旺,是名貢生;父親叫劉貴,無功名。世代居住縣城,都留有良好的品行。母親姓馬,生有兩個兒子,劉以三排行老二。劉以三迎娶張姓女子,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劉中立,次子叫劉道立。長子劉中立是名太學生,醫(yī)術也精湛,得到兩任知縣嘉獎贈匾。迎娶武度村太學生張中泰家女兒,生有五男二女;“廷封、廷選、廷相業(yè)儒,廷佐早殤,廷佑幼讀”,女孩情況不詳。次子劉道立經商,“磊落恬雅毫無市氣”。迎娶樂村□書漢家女兒,生有三女一男;“長適貢生張公柏齡;次適馮公玉程;三早逝”,兒子廷孚年齡尚小。碑文中“孫女五,中立出者四,道立出者一?!睂O女五人確切無誤,出于哪家應該是弄錯了數目,劉道立家的女孩表述最為詳實,以此訂正。
劉以三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三月初三日辰時,卒于同治八年(1869年)十一月十□日未時,享壽78歲,一生樂善好施。年幼時秉性聰穎,長輩無不夸贊。父親突然去世,伯父及兄長都在外地,一時無法聯系到,家中只留有女眷。劉以三此時尚未二十歲,竟協助祖母將家務事宜打點得井井有條。受家世影響,劉以三嗜好醫(yī)術,終日沉迷于深研醫(yī)書,無意科考。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醫(yī)術日益精湛,承續(xù)祖業(yè),堪稱扁鵲再世。鄉(xiāng)里所得疑難疾患,劉以三都能一一醫(yī)治,因此,鄉(xiāng)親們都以“劉神醫(yī)”稱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南關官道泥濘不堪,路人行走十分艱辛。劉以三自行捐資募財,組織修繕道路,過往行人無不夸贊他的功德。平日,鄉(xiāng)親誰家醫(yī)病手頭不便,劉以三都會給予減免診費。如有困難者求于家中,只要理由正當,劉以三都會傾囊相助。因此,劉以三逝世時,鄉(xiāng)里無論老少婦孺,就連過往路人聞其聲望,都為他的故世感到痛惜。
(3)福佑天澤——血脈延續(xù)開枝散葉
如此顯赫家族,后世子孫情況如何?經過走訪,終于有了一些眉目。劉以三祖居河南,行醫(yī)遷居文水。劉氏家族世代行醫(yī),兼營藥材生意。祖業(yè)家產集中在縣城南大街美人巷南至南關北門的沿街一帶?,F在保存最好的院落為美人巷與南街交界處的劉緒功三進式四合院。宅院坐西朝東,進大門為倒座式南廳,飛檐斗拱,木雕精湛。每院都有南北廂房,里院正房五間,二柁結構,一明兩暗,前檐明柱鏤空花板裝飾。院中有石砌花池,石條、石尊、錦瓦、挑角等構件配飾。臨街二層“牌樓”,門面房三間,拱形窗。一層連通內院,院內南北各三間廂房,西正房三間南側有門通往后院,北側有臺階通向房頂。二層有外走廊并配有明柱、拱形廊頂和木制欄桿。整個院落是晚清時期典型的中西合璧風格。曾經院南有花園,正院后面有車馬店,院北還有一座偏院。據說,宅院主體工程竣工,油漆、彩繪又用了三年。全部院落工程竣工時,還請了晉劇名角,在院中唱了幾場大戲。
后世五孫及各支家族后代,有的成為南下干部,有的去往新疆建設兵團,有的投身稅務、財政,有的就職于煤礦、運輸、教育等。
連城橋畔遍地劉,迎薰樓下故事留?!独谛蘼毨舌l(xiāng)飲耆賓以三公墓表》展示了文水南關劉氏家族的龐大世系和祖孫數輩的穆行。如今南關劉氏的十世、十一世……子孫更是活躍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承襲著祖輩的秉性,躬身于社會的各行各業(yè),為國家建設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聆聽時代的號角,緊隨歷史的步伐,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定能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