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煥
這幾天媽媽胃口不好,飯吃得很少。
兒子遠(yuǎn)在上海工作,妻子單位最近太忙經(jīng)常加班,家里往往只剩下我和媽媽兩個人。我會做飯,廚藝也還過得去。那天晚上,看見媽媽面色憔悴,又沒吃幾口飯,無聲地躺回到她的床上。我想了想,決定給媽媽煮碗面。
我小時候生病了,媽媽總會單獨(dú)給我煮一碗面。經(jīng)常是西紅柿熗鍋,香菜葉點(diǎn)綴,上面再臥一個白色蛋清金色蛋黃的荷包蛋,香噴噴的特有食欲。
我悄悄在廚房里準(zhǔn)備食材,卻發(fā)現(xiàn)自己一點(diǎn)都不了解媽媽的口味。她是喜歡原湯面還是打鹵面?面里是放西紅柿還是放菠菜?如果我此刻去問,她老人家定然是百般阻攔,不忍麻煩寶貝兒子的。好吧,我就按媽媽的方式做,用西紅柿熗鍋,做原湯面。
切菜的時候,我回憶兒時媽媽哄我吃面的場景,溫馨如昨。一時走神,不小心切破了手指。于是找個創(chuàng)可貼粘上,繼續(xù)煮面。做好后,我把面端到餐桌上說:“媽,這幾天您有點(diǎn)吃不下吧?我給您煮了碗面,趁熱吃了吧?!?/p>
見媽媽起床有些吃力,我端著面走過去說:“媽,您不用起來,我喂您吃?!?/p>
媽媽嘗了根面條,連說:“好吃好吃!可能這幾天我吃的藥多了,嘴里都是苦的。你平時做的飯菜,我有些吃不下,還真想吃口面條呢?!?/p>
我知道媽媽的脾氣,平時飯菜不合口,她也不吭聲,怕給我們添麻煩。尤其是妻子做的,更是從來不會挑剔。我說:“媽,您從老家都搬過來兩個多月了,怎么還拿自己當(dāng)客人?飯菜不合口味也不說。以后在自己家想吃啥就說出來。”
媽媽一邊吃,一邊夸我的廚藝不錯。平時只要妻子在家,做飯的事都是她負(fù)責(zé)。媽媽借這個機(jī)會對我說:“兒啊,現(xiàn)在社會男女平等,女人也一樣上班掙錢,以后你得多做飯。又不是不會做,可不能總偷懶;另外你性子急,平時別總和你媳婦鬧矛盾;對了,這幾天好像要下雨,出門時別忘了帶傘……”那天,媽媽的話不知為啥那么多,說個沒完。
世上有一部永遠(yuǎn)都寫不完的書,那便是母親;世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嘮叨。許多時候,我們總是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母親的關(guān)心、付出與包容,可一不小心就忘了她會變老、會孤獨(dú),也需要關(guān)心。世上有一種愛最偉大,那就是母愛,世上有一個人最值得回報,那就是母親。
那碗面,媽媽吃得一干二凈,連湯都喝光了。
奇怪的是,兩天后媽媽的胃口竟然變好了,大概那碗面真的有治愈功能吧。我暗暗想:媽媽,兒子以后還要常常為您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