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1949—2021)中的國家認同

2024-03-21 15:38葉思敏
莆田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文藝晚會題材話語

葉思敏

( 閩江學院 蔡繼琨音樂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

當下,人們生活在一個高度媒介化的社會中,各種媒介無處不在,媒介已全方位地滲透到個體生存空間,人們無時無刻不處在“媒介化生存” 的狀態(tài)。 現(xiàn)代社會已被媒介 “浸透”(permeate),媒介也不再被視為獨立于文化和其他社會機構的存在[1]。 可以說,媒介在現(xiàn)代社會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成為形塑社會的關鍵力量。

媒介的影響不僅涉及個體的意識層面,更擴及社會集體生活,是社會中“中介的社會性”無法忽視的建制[2]。 媒介化生存改變個人生存方式、 知識結構、 情感表達,以媒介為中心的日常交往在國家認同和強化集體記憶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因此,在紛繁的媒介生成場域中,如何繪就國家形象、 如何借助媒介促成民眾國家認同和強化集體記憶,是值得關注和探究的問題。

本文聚焦“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1949—2021),研究“影響擴及至社會集體生活”[3]的媒介生成內(nèi)容。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將紅軍長征、 新中國成立、 抗美援朝、 新冠疫情等重大國家社會事件進行媒介化建構與強化,依靠媒介讓一個獨立的文藝晚會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討論的社會事件,建構了民眾對國家的文化認同,進而形成國家認同話語和集體記憶。

一、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中國家認同的話語變遷

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步? 中寫道,無聲且神圣的言語是人們幻想以往那些恢弘國際共同體的載體[4]。 國家認同建構是依托相應的話語敘事形成的,“話語” 不僅指人們說或寫的語言,也指特定文化和社會中人們使用的儀式、 文化、 符號、 媒體等。 荷蘭的梵迪克認為,新聞也是一種話語,它通過新聞語言體系和事實報道來訴說現(xiàn)實、 建構社會; 英國的費爾克拉夫指出,話語對構建信仰與知識體系有利,可以為創(chuàng)建社會身份等功能提供支撐[5]。 由此可見,個人確認和形成自己的民族身份、 文化心理進而形成國家認同等,都是經(jīng)由各種各樣的話語構建的。

個體的民族國家意識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經(jīng)由各種“話語” 建構、 強化而形成的,這些話語體系包括文字、 聲音、 圖像、 影像符號等。 在媒介化生存的社會中,個體接觸最多的話語體系非現(xiàn)代媒介莫屬。 在現(xiàn)代社會,許多媒介都在參與講述國家民族故事,建構國家民族形象,這些媒介作用于個體的情感和知識結構建構過程,促使個體形成對民族國家的認同。 政治體系的延續(xù)是基于民眾對官方統(tǒng)治權的滿意度,民眾是否滿意接受這樣的統(tǒng)治以及接受的程度怎樣,主要看意識形態(tài)話語機制是否可以帶來足夠的理由證實官方統(tǒng)治權合理性[6]。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作為專門講述國家和黨時代發(fā)展的文藝形式,是代表官方的話語表達,它通過藝術表現(xiàn)形成相應的意義體系,展示每個時代的表征。 人們觀看文藝晚會,再度回顧和確證民族與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時刻,在集體情感的抒發(fā)中得到共鳴與認同。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屬于建構國家認同的重要內(nèi)容載體。 建國以來,不同時代基于不同媒介的傳播特性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形成了具有各自時代特點的話語建構,呈現(xiàn)出認同建構話語的迭代與變遷。 新中國成立以來具備代表性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見表1。

表1 新中國成立以來具備代表性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

1. 新中國成立初期: 二元對立式的身份建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65),建構民族國家身份認同的主要話語形式是二元對立式的。 通過“非黑即白” 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來塑造和強化基于社會主義制度和階級意識的認同模式。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 周年的文藝晚會?東方紅? (1964)中,創(chuàng)作團隊以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簡化當時復雜多元的社會矛盾,即講述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受壓迫的工農(nóng)階級如何與剝削階級作斗爭的故事,展現(xiàn)中國革命斗爭的崢嶸歷程,以期喚起全國人民上下一心保家衛(wèi)國的革命精神,強化全國人民對新中國的國家認同。 這個時期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呈現(xiàn)出二元對立式的話語結構。 人物群體主要體現(xiàn)為: 三座大山、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苦難深重的勞苦大眾; 革命群眾、 共產(chǎn)黨以及國民黨反動派; 內(nèi)戰(zhàn)分子和抗日群眾; 等等。 如?東方紅? (1964)第一篇章 ?東方的曙光? 的節(jié)目 ?苦難的年代?,開場就是成群的中國工人背著繁重的出口貨物,而他們身邊是拿著鞭子肆意抽打他們的外國人。 這種對立性的結構清晰明了地展現(xiàn)了那時的政治形勢,一方為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群眾,一方是壓迫工人、 阻撓民族解放的反動勢力。

該晚會有較多的少數(shù)民族節(jié)目,如藏族的?唱支山歌給黨聽?、 彝族的?情深意長?、 蒙古族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贊歌? 等,通過民族歌曲和民族舞蹈的形式,將少數(shù)民族群體塑造成相對于漢民族的“他者”,以贊歌的形式表達少數(shù)民族對黨和國家的認同和情感。 通過聲音與舞蹈表現(xiàn)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國共產(chǎn)黨得到了少數(shù)民族勞動人民的普遍認可。 晚會成功地把少數(shù)民族納入革命群眾的范疇,少數(shù)民族成為民族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對革命民眾與邪惡勢力的形象進行深度的化約,二元對立的身份建構模式既把共產(chǎn)黨和民眾打造成堅定不移的革命共同體,又成功地將少數(shù)民族納入革命群眾隊伍,實現(xiàn)最廣泛的國家認同。 ?東方紅? (1964)重新帶領人們回憶了過往的革命抗戰(zhàn)史,加深了人們對于革命光榮歷史的記憶,黑惡勢力的敗退與新中國昂揚向上的未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觀眾的民族自豪感、 國家認同感油然而生。

2. 改革開放以來: 重構社會認同的個人敘事話語

改革開放后,建構民族國家身份認同的主要話語形式是個人敘事。 通過在文藝作品中塑造普通的個體即個人敘事話語來塑造和強化新的國家認同。

這一時期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的話語敘事呈現(xiàn)出社會思潮的更迭及國家敘事與個人敘事的混合,在節(jié)目制作時有意回避上一時期二元對立的敘事話語。 以兩個不同時期的節(jié)目內(nèi)容為例,同樣的敘事主題有著不同的故事內(nèi)涵。?東方紅? (1964)講述上海灘的一對工人母女,在洋人與買辦的奴役下生不如死,母親不得不賣女求生,工人因為不堪殘酷的壓迫而反抗卻被洋人槍殺。 敘事模式是典型的二元對立式,工人與洋人正邪對立。 而同樣的故事題材,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 周年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中國革命之歌? (1984)中則沒有賣女兒的情節(jié),更多地表現(xiàn)中國人民反抗西方列強侵略的悲壯精神。

同時,?中國革命之歌? (1984)進一步強化了文藝晚會中的個體形象。 在20 世紀80 年代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興起關于人的思想解放、 人文精神的大討論。 這個時期的晚會有意識地通過對個人形象的構建、 用個人敘事話語來塑造社會共識,形成改革開放時期的國家認同。 如?中國革命之歌? (1984)中?祖國晨曲? 的中國青年、 ?春回大地? 中的農(nóng)村婦女、 ?媽媽就要離去? 中的女革命者與其牢友等,以個人敘事話語將符合時代主流價值觀的內(nèi)容輸出,改變民眾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以個人敘事話語加深民眾對社會、 集體、 國家的認同。

3. 新時代: 聚焦“命運共同體” 的塑造

21 世紀以來,復雜的時代背景和繁榮的社會經(jīng)濟醞釀出了多元化的價值觀。 這個時期建構國家認同的話語體系面臨多元價值觀的沖擊,這一時期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也相應地出現(xiàn)多元價值共存、 多種社會思潮碰撞和價值觀交鋒的創(chuàng)作傾向,體現(xiàn)“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國家認同目標。

中國夢是包含命運共同體要素的特定的關于國家認同的概念,它的提出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需求。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 民族振興、 人民幸福。 建構中國夢國家認同話語體系,民眾得充分認識到自己是這個共同體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積極為這個共同體貢獻力量,這個時期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也形象地表達了這個時代主題。 慶祝共產(chǎn)黨成立100 周年晚會?偉大征程? (2021)向觀眾展示了許多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抵抗天災人禍的動人事跡。 在節(jié)目?黨旗在我們心中? 中,不同身份的平凡人物詮釋了人間大愛,書寫了防災史詩,重現(xiàn)了2003 年抗擊非典、 2008 年抗擊特大冰雪以及2008 年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感人故事。派伊曾經(jīng)指出: “人們一旦感到處于兩個世界之間,感到在社會上處于無根的狀態(tài),他們就不可能具有建立一個穩(wěn)定、 現(xiàn)代的民族國家所必需的那種堅定的認同了?!盵7]而“命運共同體” 正是連接二者的“共同的根”,它使人們持續(xù)地重現(xiàn)共御強敵、 互相扶持的共同記憶,提升民眾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進一步強化民眾的國家感。

從二元對立式的身份建構、 基于社會認同的個人敘事到聚焦“命運共同體” 的塑造,70 多年的歷程里,不同時期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的傳播內(nèi)容完成了國家認同話語體系的變遷,體現(xiàn)了不同的時代特性與國家認同敘事話語之間的勾連。

二、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中國家認同的集體記憶強化

國家認同是一種特定的集體意識,從被個體所覺察的儀式或者歷史事件中沉淀而來。 如果國家民眾缺少了共同記憶,那么就無法形成國家認同。 國家認同的基礎是民眾共同的道德感與價值觀,社會性是國家認同的一大特征。 革命歷史的重現(xiàn)并不能直接產(chǎn)生國家認同,它需要依靠集體共同記憶才能夠上升到國家認同的層面。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具備展現(xiàn)革命歷史的教育意義,其文藝作品凝聚大量與歷史記憶相關的素材。 在現(xiàn)代媒介社會,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積極重塑、 復現(xiàn)革命歷史,發(fā)揮對國家歷史的再現(xiàn)、 記載和轉換的作用,是強化集體記憶乃至形成國家認同的重要途徑之一。

1. 集體記憶的重要性

集體記憶是形成國家認同的重要途徑。 各民族和國家都有特殊的歷史記憶,這些民族與國家的歷史通過口耳相傳或借助媒介傳播,形成民眾的集體記憶。 在建構民眾的國家認同時,革命歷史是民族精神與國家意識的重要內(nèi)容,可以發(fā)揮根本性的作用。 錢穆指出: “故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之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 欲其國民對國家當前有真實之改進,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真實之了解?!盵8]相反,歷史記憶的消弭也必將會導致國家認同的消弭。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因其題材的特殊性,在強化民眾對于國家認同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個國家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民眾共同的文化記憶也會更加充實,這將有助于形成更強大的國家凝聚力。 當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有著它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它是傳播革命歷史的重要載體,它通過視聽語言讓觀眾穿梭于歷史時空之間,確立國家歷史記憶的框架,進而形成集體記憶、 國家認同。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通過情景的重現(xiàn)和情感的讓渡喚起人們的歷史記憶和國家認同,以個人、 民族、 社會所構成的紐帶關系被強化了。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再現(xiàn)了讓人心潮起伏的特殊歷史,讓觀眾置身于那個時局激烈動蕩的特殊歷史時期,通過對勇于奮斗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的闡釋構建一個“命運共同體”。 其一,以歷史觀照現(xiàn)實,重塑對國家民族合法性的認同。 新世紀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為大家展現(xiàn)了華夏兒女在民族危難時堅貞不屈、 頑強拼搏的斗爭精神,提升了觀眾對“命運共同體” 的認識高度。 其二,以精神超越物質,在經(jīng)濟社會中進行價值重構。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喚起了凸顯精神內(nèi)涵的集體記憶,通過精神層面的富足來消除過度追求物質的消費社會中個體的迷惘,為處于物欲環(huán)境中的個體提供新的思路和深刻的啟迪。 它普及革命歷史知識,弘揚革命精神,引導民眾客觀看待革命歷史。 其三,以集體超越個人,充當社會力量的凝合劑。 新時代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和觀眾形成特定共識: 普通個人的奉獻鑄就集體的輝煌,集體的輝煌是個人提升的強大支撐。 ?偉大征程? (2021)出現(xiàn)了大大小小共兩百多個個體,既有人們所熟知的英雄領袖,也有普通人身邊的平凡英雄,讓抽象的集體形象變成了一個個具體的存在。 新時代,團結產(chǎn)生的集體力量依舊是社會前進和國家發(fā)展的強大助力,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通過重現(xiàn)歷史再次深刻詮釋個體和集體的聯(lián)系,強調(diào)集體對國家發(fā)展和社會前進的關鍵作用,讓集體主義變成實際生活中凝聚民眾力量的重要途徑。

革命歷史是特定的社會事實,是特定的社會歷程; 革命歷史記憶既是當下的產(chǎn)物,也是傳統(tǒng)的延續(xù); 革命歷史記憶既是被建構的客體,也是建構性的能動力量。 通過文藝晚會影像化呈現(xiàn)革命歷史,整合了個人與社會,連接著過去與現(xiàn)在,展望著歷史與未來。

2. 集體記憶的塑造與強化

個體記憶到集體記憶再到社會記憶最后發(fā)展為國家認同是一個特定的過程。 歷史記憶屬于特定的集體記憶,“是集體記憶中以歷史形態(tài)呈現(xiàn)和流傳的,并受到族群社會所依賴,通過回憶、敘述或重構等手段來強化、 變更族群邊界及認同的部分記憶。 凝結著族群所特有的情感聯(lián)系,并由所屬的族群及其成員所分享和共有”[9]。 在此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xiàn)一部分負面或者退化的記憶,如記憶的模糊與混淆。 因此,集體記憶的塑造與強化是構建國家認同的重要方式。

再現(xiàn)革命歷史記憶可以維持社會歷史記憶,新時代要建立新的話語體系,建構國家認同。 其中,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記錄了黨和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歷史,有效地強化了民眾心中關于黨和國家的時代記憶。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往往借助程式化的舞臺視聽符號體系呈現(xiàn)具有社會歷史記憶屬性的革命歷史題材,合理化解讀并重塑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構建國家認同與民族記憶的特定想象,將突出的場景、 角色和細節(jié)歸置提煉,局部美化,藝術人文氣息軟化了抽象生硬的歷史信息,呈現(xiàn)給觀眾的是特定情景中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視聽想象與歷史時空交融,增強了民眾的集體意識,引導民眾重構、 強化和形成關于國家歷史文化的集體記憶。

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中,主要應用的表演形式是“老歌新唱”,它把主旋律藝術創(chuàng)作和時代精神融合,實現(xiàn)更優(yōu)質的視聽效果和傳播效果。 通過“新聲” 帶動“新生” 的創(chuàng)意形式在凸顯現(xiàn)代感的同時,還激發(fā)年輕一代群體的參與感和儀式感,從藝術層面吸引年輕一代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神文化與革命傳統(tǒng),使之成為青年一代的精神指引和行動指南。 以?偉大征程?(2021)為例,作為展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輝煌的史詩巨作,對于過去百年來優(yōu)秀的紅色歌曲如?戰(zhàn)旗美如畫? ?保衛(wèi)黃河? ?在希望的田野上?等進行了改編。 從節(jié)目篇章結構來看,以上歌曲并非單獨出現(xiàn),其存在的先后和歷史節(jié)點的順序是對應的。 借助唱的形式與百年史詩相結合,借用紅色歌曲的旋律進行內(nèi)容創(chuàng)新,在忠于原作的前提下,全新樂曲恢弘舒展,和史詩敘事基調(diào)完美契合。 交響樂、 民族器樂合奏、 童聲合唱和男聲合唱等強化群體屬性,消除表演者的個體屬性。

其次,還有情景表演。 情景表演是重現(xiàn)特定場景以喚起觀眾情感共鳴和集體記憶的手法,通過生動視聽和情感化敘事讓觀眾身臨其境般地感受事件,引發(fā)觀眾共鳴,觀眾在共鳴中認同節(jié)目價值觀,將情節(jié)與自身經(jīng)歷聯(lián)系,形成集體記憶。

民族國家認同感并非民眾天生具備的,而是建立在共享的歷史記憶之上。 這種歷史記憶逐漸塑造了人們對國家共同體的情感依賴和歸屬感。國家認同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共同的歷史記憶,它像紐帶一樣將國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國家形象和社會共識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往往通過重塑關于國家的集體記憶來實現(xiàn)。 從根本上說,國家認同是一種集體觀念,而集體記憶則是這種集體觀念形成的前提與基礎,是構成國家認同的堅實根基。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中所講述的是革命歷史故事,但晚會中那些對革命歷史故事進行改編或重塑的文藝作品,借由媒介化手段呈現(xiàn),一次又一次將觀眾拉回那個戰(zhàn)火紛飛、 硝煙彌漫但又熱血沸騰、純粹崇高的革命年代。

三、 結語

經(jīng)濟、 文化的全球化給民族國家認同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民族國家是而且仍將是世界事務中最重要的因素,但它們的利益、 聯(lián)合和沖突日益受到文化和文明因素的影響”[10]。 所以,進一步強化文化、 民族和國家認同是十分迫切的事。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作為承載民族記憶與建構國家認同的特定媒介形式,承擔著弘揚革命歷史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現(xiàn)代社會,媒介的內(nèi)容生產(chǎn)與傳播邏輯使得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對國家認同的建構和民族情感的凝結有著重要的作用。 由于媒介技術的發(fā)展,新時代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的記憶媒介更加多元,民眾有關革命歷史記憶的實踐方式和參與渠道也更加多維化。 數(shù)字媒體技術將個體帶入由現(xiàn)代國民身份認同形成的普遍性框架內(nèi),共同勾勒出革命道路與社會發(fā)展的集體記憶圖景。

媒介形式的多元化有利于進一步發(fā)揮媒介在歷史文化和集體記憶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借助象征符號和藝術手段可以重新架構由于時空分割和代際阻隔所淡化的歷史記憶。 如何運用多元化的傳播手段和媒介形式,進一步豐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晚會的文化意義空間,使其“叫好、叫座、 出圈”,更好地在新媒體時代將集體記憶的重構與強化嵌入民眾的日常生活與感知中,是值得繼續(xù)關注和探究的課題。

猜你喜歡
文藝晚會題材話語
現(xiàn)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普洱學院“我和我的祖國”新年文藝晚會暨新年致辭
試論電視文藝晚會中導演的創(chuàng)新能力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 90 周年文藝晚會在黨的旗幟下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文藝晚會《千年之約》完美落幕
2016年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17部、4552集
廣電總局關于2015年6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通知
廣電總局關于2015年3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通知
廣電總局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信息
話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