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 張素敏
【摘要】在《晚熟的人》中,莫言用非虛構的文學手法,以文學性的“莫言”視角,關注現實人生故事,關注時代生存形象,用強烈的反差手法,以現實的失落追憶往昔溫情,以晚熟的心態(tài)叩問文學初心,用這把利刃揭示了一個時代的潮起潮落。《晚熟的人》是莫言在巔峰狀態(tài)時的孤獨生涯,也是他的新變與堅守,訴說著莫言八年中的“變”與“不變”,給予了我們關于人性、人生的獨特探討,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晚熟的莫言。
【關鍵詞】《晚熟的人》;晚熟之刃;美丑形象;手法反差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標號】2096-8264(2024)08-001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8.004
《晚熟的人》是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八年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集,訴說著莫言八年中的“變”與“不變”,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晚熟的莫言。與莫言以往為人熟知的敘事恢宏、結構宏闊、情節(jié)繁復的長篇小說所不同,《晚熟的人》是一部中短篇小說集,由獨立成章的十二個故事構成。各個故事看似彼此獨立,實則相互關聯。莫言用非虛構的文學手法,以文學性的“莫言”視角,關注現實,關注生存,以現實的失落追憶往昔溫情,以晚熟的心態(tài)叩問文學初心。本書十二個故事全部聚焦于鄉(xiāng)村小人物,每個人物形象都塑造得十分生動豐滿,他們是如此真實,仿佛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個人命運的背后折射出世間百態(tài),作者透過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一個時代的潮起潮落。
一、晚熟之刃:逆風飛飏的人生與故事
《晚熟的人》,書名取自這部小說集中一個故事的篇名。可是,在這個人人都想“野蠻生長”、競相“早熟”的時代,作者為什么偏偏選擇“晚熟”作為整部書的靈魂呢?莫言在書中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他說:“早熟的人,容易對這個世界低頭,像成熟的稻谷,被生活所累,彎了腰;晚熟的人,卻像冬日山間的松柏,雖腰身彎折,卻蓄勢待發(fā)?!闭沾丝磥恚宰约旱娜松趾螄L不是“晚熟”呢?
作為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生平可以用“逆風飛飏”來形容。莫言于1955年出生在山東省濰坊市高密縣的一個中農家庭,雖然生不逢時,小學六年級被迫輟學,但社會“大書”,給了他自由閱讀的機會。孤苦少年,軍中追夢,離開故土,也為莫言日后回望苦難、超越苦難埋下了伏筆。二十三歲時,莫言開始寫作,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每當我在訓練中勞動中學習時身感疲乏、遇到困難或障礙時,我就想起王寅之護士那張冷酷的臉,還有那男工作隊員滔滔不絕的吹牛話語以及蔑視的眼神?!?①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正是這些苦難孕育了莫言的文學稟賦,幫助他實現了從聽故事太投入忘記了手上要做的活計,到講故事既帶給母親愉悅,又帶給她無限隱憂,再到寫故事57歲獲得享譽世界的諾貝爾文學獎的跨越與蛻變。
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莫言用二十幾個故事講述了他超越苦難、逆風飛飏的生命與精神成長歷程,他將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切身的文學感受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在演講的最后以“八個泥瓦匠”戲劇化的傳說闡釋了自己感恩于命運的饋贈——雖被命運拋棄,又被命運眷顧。聽完莫言的講述,我頓悟在生命中出現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其實都會成為照亮我們前行道路上溫暖的月光,我們走在路上的時候可能會有迷茫、會不知所措,但當我們回頭望去,那其實是通往人生明處的道路。無論是莫言母親對他的教誨和影響,還是他輟學時所見過的風景和觸發(fā)的幻想,抑或是他“用耳朵閱讀”聽來的蒲松齡的故事,那種吃苦也像享樂似的歲月,便叫“晚熟”。
莫言曾直言,故鄉(xiāng)對一個人的制約,就像深入骨髓的血液,無法擺脫,因為這是生他養(yǎng)他,埋葬著世世代代祖先的土地,我們可以愛它,可以恨它,但永遠離不開它。莫言作為參與者、敘述者、旁觀者,用理性的眼光一覽社會與人性的變遷,訴說著東北高密鄉(xiāng)的失落和與時代的碰撞。莫言將小說和回憶性散文特點聯結在一起,用“不聞不問”扎根鄉(xiāng)土的筆寫出了轟動世界的作品,以第一人稱“我”近乎陌生的視角透露著屬于“莫言”的身影,這種儒家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還表現在,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并沒有像麥家獲得茅盾文學獎后一樣選擇到幽靜的居所創(chuàng)作,而是正面去迎接到達巔峰的榮譽和掌聲,即使是冒著“拋頭露面”的風險,也不妨礙他用屬于東北高密鄉(xiāng)人的故事與讀者真摯坦然地交流,這才是戲謔背后真正的晚熟。
人前有逆風的故事,人后有飛飏人生,這是屬于莫言的逆風飛飏的故事與人生。
二、形象之刃:“丑”與“美”形象的時代反思
法國文學家雨果說:“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yōu)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惡與善并存,黑暗與光明相共?!蹦哉菍徝览硐牒颓楦袃A注在“丑”中,實現丑與美的轉化,通過星羅棋布的敘述,展現出“應時而變的人物”,書寫出一種鄉(xiāng)村地區(qū)對于現代性的迷戀和崇拜,這些從故事中跑出來的“丑”與“美”,又會讓我們大驚失色,在平靜中展現出極大的張力,以一種“離去——歸來——再離去”的視野,呈現出社會轉型期中國已經發(fā)生和正在發(fā)生的時代巨變。
《天下太平》中的張二昆,雖是村里最大的刺頭,有著村霸的頭銜,卻用兩年時間把村子治理得井然有序,他善于利用媒體和網絡,把媒介素養(yǎng)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使全村人都能熟練地使用手機錄像,展示了新時代對農民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的影響。而《紅唇綠嘴》反思并揭示了互聯網對世情人性的沖擊,是一個典型的互聯網時代的故事,也展示了互聯網背景下的另一面瘡疤,對現代科技的迷戀和崇拜,以一種“微信營銷號式”的形象出現,是情感的疏離、主體性的消散、價值觀的迷失。覃桂英是一個熟練掌握格蘭亨姆的公律的鄉(xiāng)村“高參”形象,她販賣謠言,借自媒體制造輿論,靠販賣謠言發(fā)家致富,“生活中,一萬個人也成不了大氣候,但在網絡上,一百個人便可掀起滔天巨浪?!?②是她的名言,可以說她是一個一直“走在風口上”卻沒有飛起來的網絡時代的新人?!锻硎斓娜恕分姓劦剑骸叭祟惖男腋J墙⒃谕纯嗷A上的,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好,是因為丑陋事物的存在?!彼裕吧n蠅蚊子,還有小偷,都是應該存在的。”誰能說這不是莫言給予現代社會的內心獨白呢?《等待摩西》中的柳摩西具有強烈的對比反差效果,當時為了順應時代改名為柳衛(wèi)東,而名字的改變也暗含著東北高密鄉(xiāng)人民精神嬗變,他一直處在動蕩中,從自由戀愛到成為首富后又突然失蹤,最后回到原點堅定地改回柳摩西的名字,反差之下的這種悖論是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同時也是時代精神的失落。而在消失的三十年里,柳摩西的妻子究竟有著怎樣的等待?對于這種好似“等待戈多”一般的“等待”,從小說結尾處對柳摩西妻子的神態(tài)描寫即可看出,在這非虛構的故事中,添加了虛構的色彩,莫言從不刻意避諱和遮掩世間百態(tài)、眾生百相本身所蘊含的“丑”和“美”,呈現出飽滿的“反差風格”。
在這部小說集中,魯迅國民性批判的啟蒙思想被莫言延續(xù)?!锻硎斓娜恕分?,以蔣二為代表的晚熟者的“精神勝利法”,刻畫了在新時代背景下看似是借著改革東風成功的企業(yè)家,實則是一個善于鉆營、經商牟利的“晚熟者”的形象,也可以說他們是“嗅覺靈敏”的時代弄潮兒,文中的“我”對蔣二并非真正的“晚熟”給予了辛辣的諷刺,“我”親切地稱呼他為“晚熟透了”的人,并對自稱晚熟的蔣二徹底否定。其實莫言想要表達的晚熟不是一種狀態(tài),而是一種力的持續(xù)積累的追求,就像文中晚熟的高粱,經歷更長時間的持續(xù)生長,顏色才會更紅,顆粒才更飽滿。《賊指花》是這部小說集中唯一不是以鄉(xiāng)村為背景,而是發(fā)生在城鄉(xiāng)結合地帶的小說。到底誰是真正偷錢包的人?莫言并沒有完全說穿,他只是說武英杰“正氣凜然”“看不出一絲一毫的小偷模樣”,而故事中的“莫言”卻變成懷疑對象,似乎有點劣幣驅逐良幣的味道了,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一個隱蔽的角落?!兜刂鞯难凵瘛分袑O雨來對土地的癡愛,讓他實現了種植全村五分之一的土地的愿望,使用現代化機械種植技術和勇于開拓進取的這股精神和蔣二“每畝每年二百元,荒著去吧”形成鮮明的對比,也體現出在經濟轉型時期農民對土地不同的態(tài)度,工業(yè)化浪潮給東北高密鄉(xiāng)帶來的沖擊,表現在隨著時代洪流的推進,人們也卷入了一個被現代性蒙蔽的世界。莫言在如上小說的敘述中,刻畫了阿波羅式的鄉(xiāng)土社會嬗變過程中的各色奇人、各色奇像,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像一把匕首插進高密東北鄉(xiāng)的心臟,行走在“丑”與“美”的時代天際。
“根植鄉(xiāng)土,小心聆聽四面風雨;塑造典型,大膽挪借八方音容。”我們記住了這部作品,往往是這部作品的人物在我們的腦中揮之不去,在莫言的眼中,富有創(chuàng)新的人物才是故事的靈魂,也是檢驗作品成功的重要指標。說到底,人物的創(chuàng)新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隨著時代不斷發(fā)展相繼涌現出具有時代文化的新人,本書中的人物呈現出兩個時代的新舊交替,在人物對比中展現出社會的眾生相和時代的“變”與“不變”,也使在新時代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隨之暴露出來,傳遞著莫言對東北高密鄉(xiāng)、對現實的關心。
三、手法之刃:從狂放燃燒到平靜內斂
莫言的創(chuàng)作手法就像一根燃燒盡了的繩子,但繩子燃燒后的灰燼依然能夠暗流涌動。莫言從《透明的紅蘿卜》開啟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之路,而后的《紅高粱》《天堂蒜薹之歌》《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作品也都是濃烈喧囂、狂放恣肆的風格,閱讀時一種酣暢淋漓之感迎面撲來??赡杂质歉∈康率轿幕拇恚幌材爻梢?guī)、一成不變,他不斷求新、求變,一直在創(chuàng)造的路上。莫言從《檀香刑》開始去試著繼承中國民間文學而不僅僅是一味借鑒西方文學,這是他打破既往創(chuàng)作手法和固有思維,“民間”寫作意識不斷強化的開始,自此,莫言作品中呈現出內斂和平靜的現實主義色彩,敘事審美也開始體現出對“人”的關注,具有強烈的本土民間意識。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以簡練樸素的白描手法展現質樸的語言對外在特征的簡單勾勒,以“形”傳神、形神兼?zhèn)涞乃囆g效果,在增加新元素的同時也夾雜著質樸直白,是其在轉型路上的代表作。與莫言以往“汪洋恣肆”的神思、魔幻現實的語言修辭不同,《晚熟的人》以寫實的筆調呈現出莫言小說創(chuàng)作的轉型,描述故鄉(xiāng)的人事風貌,不再有深刻的批判性反思,而是情節(jié)的密度提高了很多,《火把與口哨》就頗具代表性,整篇小說的故事密度極高,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以死亡告終,而死亡又成為敘述的起點,這似乎很難不讓人想起魯迅筆下《祝?!分邢榱稚┑墓适?。
如果說《晚熟的人》的故事是裝酒的容器,那么其語言和藝術手法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美酒,既在延續(xù)中有突破,又在發(fā)展中有創(chuàng)新。
莫言運用非虛構性敘事小說的文學性,使讀者在閱讀的二次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fā)生偏折。《晚熟的人》多處打破傳統線性敘事結構,通過重要情節(jié)線索的缺失來營造一種懸念。柳衛(wèi)東突然消失去了哪里?武英杰是小偷嗎?蔣二是真的無知還是晚熟?三嬸顧雙紅為什么在殺狼報仇之后選擇死亡?這種留白的敘事技法,使文本呈現出一種開放式結局,敘事收尾處以一種模糊性的情節(jié)留給讀者更多的思考空間和個性解讀,在與讀者的互動過程,也期待著讀者的“入侵”?!蹲箸牎分须[去了田奎失去右手的畫面,按照莫言以前的風格,他定會大加渲染,如果類比《檀香刑》的寫作手法,本文就應該濃墨重彩地刻畫施刑者父親的憤怒與不忍,受刑者田奎的委屈與痛苦,觀刑者劉老三的快慰與冷漠,但莫言反其道而行之的“留白”,更能引發(fā)讀者對時代之痛的反思——歷史和人性層面的暴力?!痘鸢雅c口哨》似乎與我們潛意識中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背道而馳,儲存在讀者腦海中的“留白”,也在推動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情節(jié)中的“留白”使讀者在閱讀的創(chuàng)作中也在找尋合理的解釋來填補敘事發(fā)展,直到最后“闖入狼窩”的呈現,既是故事的結尾,又是敘事的開端,莫言欲言又止的“實”對故事情節(jié)的呈現,讓留白處更顯深意。小說的故事源于現實,晚熟的故事又源于生活,而這些結局也正是表達作者對當下鄉(xiāng)村和時代的變化的一種困惑、不解、悵然若失。
瑞士文學院諾獎委員會主席瓦斯特伯格在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中寫道:“莫言是個詩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傳海報,讓個人從無名人海中突出。莫言用荒誕和譏諷攻擊歷史的謬誤、貧乏及政治的虛偽。他用戲弄和不加掩飾的快感,揭露了人類最黑暗的一面,不經意間找到具有強烈象征意義的形象?!币舱沁@些形象和故事給予了我們關于時代生活本質的思考,而時間的醞釀,給“大器晚成”的人們,帶來了耐心和經驗,讓我們在蟄伏期儲備更多的力量,同時還保持了對生活的熱忱,我們的肉體在日漸衰老,但我們的靈魂依然在成長,我們的精神依然存在著日新月異的可能性?!皩懽?,在處于巔峰狀態(tài)時,是一種孤獨的生涯。” ③
《晚熟的人》是莫言在巔峰狀態(tài)時的孤獨生涯,也是他的新變與堅守,給予了我們關于人性、人生的獨特探討。
人生漫長,總會遇到苦難和挫折,但我們可以選擇做冬日山間“晚熟”的松柏,潛心篤志,厚積薄發(fā)。沒有一朵花從一開始就是花,我們的生命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有人成功,有人失敗,而最后身處掙扎時的選擇,區(qū)分了我們與“莫言故事中的人”。
注釋:
①莫言:《晚熟的人》,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260頁。
②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版,第13頁。
③楊劍龍:《創(chuàng)作的轉型:莫言的新筆記小說——讀莫言小說集〈晚熟的人〉》,《揚子江文學評論》2021年3期,第64頁。
參考文獻:
[1]莫言.檀香刑[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
[2]陳希,黃瑤.再出發(fā):莫言《晚熟的人》的敘事新變[J].文藝爭鳴,2022,(09):141-148.
[3]《晚熟的人》評論小輯[J].小說評論,2022,(02):58-74.
[4]王德威.晚期風格的開始——莫言《晚熟的人》[J]. 南方文壇,2021,(02):57-60.
[5]張瀚允. 《晚熟的人》:“陌生與驚喜的閱讀體驗”[N]. 中國藝術報,2020-11-11(003).
[6]張?zhí)N艷.《晚熟的人》中的秩序與法律問題[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5(06):102-106.
[7]謝騰飛.重返,亦或超越故鄉(xiāng)——論莫言《晚熟的人》[J].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1,(06):100-108.
[8]高黎明,孫利靈.一種特殊而深刻的審美——也談語文教材中“丑”形象的把握[J].中學語文教學,1997,(07): 16-19.
作者簡介:
李程,女,漢族,江西九江人,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