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煒
唐代三彩熨斗
中國唐代名畫《搗練圖》是一幅描繪唐代婦女搗練、絡線、熨平、縫制勞作情景的作品。畫中四位婦女身體都微微后傾,正用力地扯著白練(一種絲織品),其中一位婦女一手扶練,一手持熨斗,熨斗中盛放著燒紅的木炭,觀畫者仿佛能感受到絲織品上被熨斗留下了熱烘烘的溫度。手持熨斗的婦女神情專注、溫厚、從容,身邊的小女孩在白練下饒有興趣地觀看著。
作為現(xiàn)代家用小型電器,相信大家對熨斗都不陌生,但是《搗練圖》里熨斗的造型與我們今天的熨斗還是有著很大差別的。熨斗是什么時候產(chǎn)生的?古代人怎樣使用熨斗?熨斗在發(fā)展過程中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呢?
相傳熨斗起源于商周時期,但從目前考古出土的實物資料來看,熨斗的實物出土年代最早是漢朝。這表明在距今兩千年的時候,熨斗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用于熨燙衣物。據(jù)考古學家考證,中國古代的熨斗比外國發(fā)明的熨斗早了1600多年,是世界上第一個發(fā)明并使用熨斗的國家。
《漢字字源》中對“熨”解釋為:“會意字。本義是用加熱的金屬器具燙平衣物?!睂Α岸贰苯忉尀椋骸肮糯⒕频钠髅蟆坠俏暮徒鹞牡淖中蜗褚话延虚L柄的勺子?!辈浑y看出,熨斗的功效由“熨”字凸顯,而形狀和“斗”息息相關。
古人把燒紅的木炭放在形似“斗”的器具中,通過木炭加熱斗,再利用發(fā)燙的斗底來熨平衣物,這樣的使用方式與現(xiàn)代熨斗的高溫原理一樣。因為使用的高溫木炭與火有關,古代熨斗又稱為“火斗”,因制作材質(zhì)不同還常被稱為“銅斗”“鐵斗”“金斗”等,當然,“金斗”這種極為昂貴的器物,一般只出現(xiàn)在宮廷皇室中。作為平整衣物褶皺、改善人們儀表的重要器具,我們發(fā)現(xiàn)熨斗在多個地區(qū)均有出土,從古至今都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刻度天祿架熨斗(圖片來源:邯鄲市博物館)
清代銅熨斗(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漢代的熨斗多數(shù)為青銅材質(zhì),大多為圓腹,寬口沿,勺狀底,有長柄。有一些熨斗會配上一個可以開合的蓋子,還有一些配備專門用來放置熨斗的底座,類似于一個立架,熨斗的長柄可以插入立架上的小孔中,固定放置。
出土的漢代熨斗大多形制單一,但也開始出現(xiàn)一些兼具審美功能的熨斗。一些熨斗的口沿和長柄上繪有幾何紋飾,還有一些熨斗的長柄或斗底有刻字,例如咸陽博物館收藏的一件漢代帶尺銅熨斗,在它的斗底刻有篆書的“長宜子孫”四字。這一時期還有部分熨斗的長柄末端會制成龍首的造型,以此來增加其美觀性。
魏晉時期思想開放,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熨斗也被更多社會階層所需要,開始逐漸從貴族走向平民。伴隨著制陶技術(shù)的發(fā)展,魏晉時期墓葬出土的陶熨斗數(shù)量較前代增多,銅熨斗形制與漢代差距不大,只是不再如漢代那般裝飾繁復,更多以素雅的形象出現(xiàn),有鮮明的魏晉時期的審美特質(zhì)。
到了隋唐時期,國力強盛,生活富裕,包容開放的社會風氣讓熨斗成為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使用的器物?!懊恳雇綮儆?,銀熏籠底火霏霏”描寫的是宮廷侍女挑燈徹夜為皇帝熨燙御衣的場景?!爸責俣诽麅深^,與郎裁作迎寒裘”描寫的是普通女子使用熨斗制作冬衣的場景。熨斗在這一時期被廣泛使用,為了提高熨燙效率以及滿足絲織品熨燙的需求,熨斗的形狀由原來的弧形底變成了平底,外形有點像平底鍋。而正是因為使用階層的懸殊,各種各樣的熨斗樣式層出不窮,裝飾風格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豐富化的特點。
宋元時期,熨斗的形制開始出現(xiàn)較大變化,從原來的淺斗盆狀變成了深斗平底狀,口沿也從原來的圓形變成不規(guī)則,在元代甚至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類似現(xiàn)代熨斗那種三角形狀。而熨斗的長柄也有了較大的變化,開始出現(xiàn)空心短柄,可插入木把,防止燙手。這一時期,鐵熨斗的數(shù)量開始激增,并逐漸超過銅熨斗占據(jù)的主流地位。
明清時期,熨斗在傳承過程中經(jīng)過不斷改良創(chuàng)新,形狀變得更加多元,紋樣也更加繁復多樣,具有更多美觀性。直至民國時期,隨著西方熨斗大量涌入中國市場,我國古代熨斗開始逐漸沒落,成為歷史。
清代銅熨斗(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在漫長的發(fā)展演變中,熨斗有時候也被賦予了其他使用功能。
部分學者認為,熨斗最早的歷史可追溯至商代,是一種炮烙刑具?!凹q欲重刑,乃先作大熨斗,以火爇之,使人舉不能勝,輒爛手,與妲己為嬉笑?!庇嘘P商紂王對臣子施以炮烙之刑的歷史記載有很多,但目前尚無可靠的實物證據(jù)來證明熨斗源于炮烙刑具。
古代的熨斗也曾被當成醫(yī)療器械。一些明清醫(yī)書中有關熨斗治療疾病的記載為我們提供了證據(jù):“……先將麝香半分填臍中,次放蔥餅用熨斗盛火熨,令熱氣從臍入腹,痛甚者連熨二三餅,身溫有汗即瘥,否則不治……”《圣濟總錄》中記載:“治風熱沖目,赤脈胬肉……以生鐵熨斗子摩頂一二千下,兼去目中熱毒,昏脹痛澀?!?/p>
此外,熨斗還有熨書平紙的功能。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記錄了北宋宰相晏元獻(晏殊)用熨斗熨紙,整理書籍的故事:“晏元獻平居書簡及公家文牒,未嘗棄一紙,皆積以傳書。雖封皮亦十百為沓,暇時手自持熨斗,貯火于旁,炙香匙親熨之。”這是古人對熨斗功能的又一次探索,一些文人墨客的書房中也開始出現(xiàn)熨斗的身影。
古代熨斗體現(xiàn)著先民們不斷嘗試開發(fā)熨斗更多功能的智慧。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fā)展,盡管熨斗的很多用途已成為歷史,但它從古至今的變化與發(fā)展,承載的是人們亙古不變的對美的追求和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