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藝術審美與個體生存而言,余華的《文城》具有濃厚的詩性特征。一方面,小說承繼古典傳統(tǒng),借意象書寫賦予文本以抒情和民間特質;另一方面,文章保持敘事的先鋒姿態(tài),在虛實視角的轉換中,使主人公的找尋變得近乎無意義。通過詩化語言和詩性行文,余華建構起烏托邦式的水鄉(xiāng)文城,使之成為關切人性與命運的詩意棲居。
【關鍵詞】余華;《文城》;詩性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07-001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7.005
暌違八年,余華帶著長篇力作《文城》重回大眾視野。在經歷《兄弟》的“美學失范”和《第七天》的“正面強攻”后,《文城》的書寫歸于含蓄,表現(xiàn)出對詩性的審美追求。就背景的創(chuàng)設而言,余華將傳統(tǒng)詩歌中的意象引入小說,以抒情的筆調繪制了桃源式的“文城”風光,為讀者帶來“如詩如歌,如泣如訴”的南國體驗。[1]就敘事的技巧而言,《文城》看似依循傳奇模式,實際上卻借敘事視角的轉換,講述了主人公在真實與虛幻的雙重世界中找尋“文城”未果的故事,增強了行文的詩性思維。由此,在抒情傳統(tǒng)與敘事技巧的綜合影響下,《文城》寄托了余華對人性與命運的深度思考,以悲憫蒼生的姿態(tài)“結結實實地落在了詩意的感性之邦”[2]。
一、詩化語言:意象世界的建構
《文城》詩性的生成,在外在形式上首先表現(xiàn)為對意象的獨特運用。通過借鑒古典文學的寫作傳統(tǒng),余華在自然風物與民間文化中擷取典型,建構意象,完成自身情感的抒發(fā)和思想的表達。
自然意象的引入,使余華建立起一個景色雅致、情義濃重的水鄉(xiāng)小鎮(zhèn),在“物我交融的情態(tài)刻畫”中流露出自身的詩意追求。這一特點,在其創(chuàng)作中早已有之。自《在細雨中呼喊》以后,余華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承繼古典的傾向性,尤其是借自然意象完成抒情效果的表達。例如,在《在細雨中呼喊》中,“月光”作為意象貫穿全文,如同流動的河水一般成為推動孫光林回憶往事的隱性線索;《第七天》中的“死無葬身之地”則化用了《桃花源記》中的自然意象,“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樹木茂盛”,從神性的角度中表現(xiàn)了余華對人人平等的探求;在《文城》中,余華依舊延續(xù)了桃源式的詩意書寫,在燦爛的自然意象中傾注自身的南方想象。以刻畫自然風光為例,余華將小美的目光作為視點,借蘆葦、船只等典型意象營造了清麗雋永的意境,展現(xiàn)了萬畝蕩的水光湖色:“竹篷外面廣闊的水域”沉穩(wěn)和諧,“竹篷小舟的搖晃和擦著船舷的流水聲”譜成一曲自然贊歌,讓小美在行舟之中的驚喜“綿延不絕”。[3]
在塑造人物形象時,自然意象的使用不僅為景觀的刻畫提供了基礎,同時還以其象征性擴充了人物形象的內涵。“垂柳似的謙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作為林祥福的出場詞,一語雙關,交代了主人公的成長環(huán)境與性格特征;與之類似,“飛揚的雪花”引發(fā)讀者對漂泊與流逝的聯(lián)想,隱喻了紀小美二次離家后林祥福在大雪之中的奔波與尋妻途中染白的頭發(fā);“田野般的寬厚”與林包容的胸懷產生聯(lián)系,象征著兩次欺騙后對小美的接納……上述文本中出現(xiàn)的自然意象同時指涉了風物和人性,使自然景物附著上人性的色彩,實現(xiàn)了“物我合一”的超然境界,增強了語言的詩化色彩。
此外,在典型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上,文城的變遷以自然意象的變化為載體。將景觀同“歷史的時差”進行關涉,為文本增添了厚重與朦朧的新質:“雨雹肆虐,寒風凜冽”,雪災后的溪鎮(zhèn)儼然“一片蒼茫的景象”;匪禍過境,則是河水猩紅,白骨森森,成為令人嘆惋的人間煉獄。先前“肥沃的原野”同如今的破敗構成對比,含蓄地指出了晚清鄉(xiāng)土社會沒落的社會背景,超越了對自然風景的單純描寫,小說的詩性意味也得以強化。[4]
在《文城》中,余華還使用了木藝、織錦、庚帖與祭祀等民俗意象,為浪漫主義的行文增添了民間特質和風俗趣味,呈現(xiàn)出神幻奇異的審美效果。例如,在林祥福同徐硬木攀談時,余華將一系列木藝的意象進行鋪陳,在增強溪鎮(zhèn)民間質感的同時,使得人物的形象豐滿起來:“梁柱椽檁門窗隔窗、點心模子、牙子作、小器作、鏇床子匠、箍桶匠、羅圈匠、旗鞋底匠、剃頭挑匠?!蹦舅囈庀蟮募坌纬闪宅槤M目的意象群,體現(xiàn)了底層木匠的精湛技藝與生命強力,巧妙呼應了上文林母的終言:“縱有萬貫家產在手,不如有一薄技在身?!痹跐M足讀者獵奇心理的同時,也蘊含著余華民間生存哲理的體察。文中還提及庚帖、轉胎和喪俗等民俗意象。從媒人對林紀補辦婚姻時庚帖和屬相的詢問,到婚后紀小美為延續(xù)林家火種嘗試轉胎,再到田家兄弟作為“親屬可以靠近棺材”為林祥福送葬,葉落歸根,這些民俗意象彼此串聯(lián),共同建構了一個體察可感的“文城”,使其內涵不再局限于地域層面的所指,而成為余華筆下書寫情義、倫理和想象的景觀依托,實現(xiàn)了語言詩化與民間書寫的巧妙結合。
將作為傳統(tǒng)詩歌元素的意象引入小說,既是余華對文體的一次實驗,也是對《文城》詩性書寫的一次探尋。在自然意象和民俗意象的運用中,余華寄托了自身對南方水鄉(xiāng)和民間情義的想象,建構起一個烏托邦式的詩性世界,為探討人性與命運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詩性行文:虛實并置的敘事
如果說對意象世界的建構是《文城》對細部的關注,那么虛實并置則是余華在敘事技巧上的經營。在《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中,余華提到卡夫卡文學的虛構與想象對自己的啟發(fā):既然文學的真實性“不能用現(xiàn)實生活的尺度去衡量”,那么就可以引入“感覺、夢境與欲望”等元素,使之同“現(xiàn)實”形成對比,在詩性的行文中生發(fā)敘事的張力。在《文城》中,余華正是通過敘事視角的轉換,講述了一個卡夫卡城堡式的故事,完成對真實性的解構。[5]
在正篇中,余華以林祥福的找尋為視點,實現(xiàn)了文城由實入虛的轉變。文中大量使用自然風物和民俗風情的鋪陳,給予了讀者“文城”確有其地的錯覺。如第一次聽到毛驢叫的阿強和小美顯現(xiàn)出“吃驚的神色”,讓林祥福得知南方水鄉(xiāng)沒有毛驢。而在隨后前往溪鎮(zhèn)的途中,附近居民語調和衣著的變化都呈現(xiàn)出某種“南方氣質”,使林祥福堅信“文城”的存在。他們說話的口音、藍印花布的頭巾和鳳穿牡丹的織錦印證了林祥福先前的想法,促使他的行程在“江南水鄉(xiāng)的城鎮(zhèn)之間穿梭,穿梭了二十多個城鎮(zhèn),也穿梭了冬天和春天”。至此,“文城”似乎清晰可見,然而,在到達江南水鄉(xiāng)后,目的地的真實性并沒有繼續(xù)伴隨林祥福的南行得到證實??v然林祥福不斷打聽,不停奔走,“所有人的臉上都是茫然不知的表情”,失落的情緒籠罩了林祥福,由此找尋的腳步逐漸放緩,“文城”與溪鎮(zhèn)的地理意義發(fā)生混淆,由真實轉入虛幻。暫住溪鎮(zhèn)不久,林祥福便遭逢北洋軍的駐扎。其中引人注意的是,一位連長因違規(guī)行奸淫之事遭受旅長的質詢,醉酒之中吐露了“當哩個當”等具有聊城快書色彩的詞語。這里提及的“山東聊城”,看似在北方的維度上確認了溪鎮(zhèn)與“文城”在南方上的地理方位,為林祥福的找尋帶來希望。實際上,這一口白的出現(xiàn)只是余華使用的一個障眼法,此時的確認與后文林祥福的找尋未果產生抵牾,在真實與幻覺的轉換中打破了敘事的線性規(guī)則,拓展了“文城”的詩性張力,也引發(fā)了讀者對為何找尋的思考。
小美出走之后,林祥福的幻覺構成了繼續(xù)找尋“文城”的基本動力,成為真實與虛幻的又一場分辨。小美第一次回家之時,織布機在嘎吱作響,讓林祥福產生了“以為母親正在屋中”的幻覺。自幼喪父和后天喪母的經歷,讓林祥福充滿了對家庭美滿的渴望,于是在小美第一次回家之后,林祥福選擇了原諒她的欺騙,并通過明媒正娶,同小美補辦婚姻。但是,在小美的第二次離去后,這種對家庭的執(zhí)念也導致林祥福在難以置信中又一次產生了幻覺。在小美離開的那個路口,伴隨著炊煙裊裊,林祥福對小美的想象也隨之升起:“從城里回來的林祥福一手牽著毛驢一手舉著一串糖葫蘆,走到小美身前,他將糖葫蘆遞給小美,小美將糖葫蘆貼到女兒的嘴唇上?!毙∶懒艚o林祥福的這一背影后,便一去不返。然而好景不長,這股幻象伴隨一聲巨響破滅。直到龍卷風將林祥福從幻覺中抽離出來,他才意識到小美的離去,動身前往溪鎮(zhèn)繼續(xù)找尋小美的行蹤。在溪鎮(zhèn)的廟堂門前,他結識了陳永良,在熱情的接待下將女兒托付給陳妻李美蓮進行照料。此時此刻,望著李美蓮,林祥福仿佛又看到了小美懷抱襁褓中的孩子,冥冥之中指引著他不斷南下,繼續(xù)堅守。然而,就在這一次又一次接踵而至的幻覺中,林祥福的找尋終究化為泡影,對文城和小美的期許以一場空歡喜作結,留下未盡的執(zhí)念供讀者深入探尋。
正如陳曉明所言:“真實的存在與幻覺的自由置換促使整個感覺徹底開放,幻覺與現(xiàn)實的相互滲透把我們的存在弄得面目全非,然而卻也有可能大大開拓了存在。”在林祥福找尋文城和小美的過程中,余華作為一名“清醒的說夢者”,在真實與虛幻的拉扯中對找尋的意義進行消解,既完成了對敘事空間的擴充,又凸顯了行文中的詩性思維。[6]
三、詩性精神:人性命運的關懷
值得注意的是,“詩性”這一概念并不局限于語言的整飭、敘事的技巧或意象的建構等外在形式,更在于“詩性”背后所蘊含的精神意涵,即對人的存在及生命意義的追尋。在虛構的南方小鎮(zhèn)“文城”中,余華揭示了命運與人性的母題,流露出對存在和苦難詩性哲思。
在《文城》中,對命運的探尋主要通過“道路”原型的塑造得以體現(xiàn)。對于先鋒派的余華來說,“道路”這一原型并不陌生。從十八歲的少年踏上馬路出門遠行,到《第七天》中楊飛重尋人間之路,再到《文城》中林祥福走過的“塵土飛揚的大路”,“道路”以不同的意涵貫穿于余華的文本之中。《文城》中多次出現(xiàn)的“大路”,象征著林祥福對小美、對文城、對家庭的找尋,在多重找尋之中,體現(xiàn)了余華對人生和命數(shù)的思索。在正篇中,“塵土飛揚的大路”是林祥福尋妻未果的見證者。在命運的驅使下,林祥福從殷實厚重的北方土地南遷,卻因紀小美與沈祖強的一句謊言,手牽韁繩,帶著女兒和毛驢踏上大路,開啟了一生的南行。期間,他先后經歷了三次冰雹、一次龍卷風和多次匪禍,見證了顧益民鄉(xiāng)紳為民和李美蓮為母則剛的人性溫良,也看盡了張一斧、水上漂和豹子李等土匪的殘酷險惡,順著這條“塵土飛揚的大路”走向溪鎮(zhèn)??上У氖?,在看到小美一般的裝束,聽到阿強一樣的鄉(xiāng)音后,林祥福一次次陷入了質疑文城和溪鎮(zhèn)的怪圈,最終沒能找到“文城”,客死異鄉(xiāng)。
在正篇這次未果的迷途中,余華消解了找尋的意義,指涉了一種永不抵達的情狀,借此表達了命數(shù)無常、人生多舛的哲理。同樣地,作為補充,余華在補篇中將敘述視點轉移至紀小美身上,刻畫了一個“追尋命運,又被命運撕扯”的女性形象。作為童養(yǎng)媳的紀小美在沈家因為一次“偷盜”被休,在“大路的南北兩端”交會的路口,選擇朝自己的家鄉(xiāng)西里北去。勇敢的“北去”成為小美對命運主動的選擇,展開與阿強私奔,踏上前往定川的路,開啟對上海和京城的找尋。但戲謔的是,這次選擇卻讓她卷入變數(shù)之中,最終是尋而不得,在痛苦與懺悔中葬身雪地。在別出心裁的正補合敘中,余華將林祥福的找尋與紀小美的找尋融為一體,均以尋而未果告終。越是找尋,越是無法到達。余華通過這一悲劇性的結果,表現(xiàn)出放棄執(zhí)念的詩性況味,揭示了“命運如同蒲公英,風起云涌”的人生理念。[7]
在《文城》中,余華還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自己對人性的終極關懷,在烏托邦式的南國水鄉(xiāng)中對人性本善進行了重重追問。余華傾盡筆墨,將林祥福塑造成一個無可挑剔、近似“完人”的父親形象,將善良寬厚體現(xiàn)到極致。林祥福生于地主家庭,但卻是在讀經書、學手藝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因此,具有勤懇務實、謙和健全的人格特征。為探求人性純良的限度,余華插入五歲喪父、尋妻被騙、遭遇天災和經歷匪禍等情節(jié),在林祥福明鏡般一塵不染的性格上開展試驗。但是,父親的缺席并沒有影響林祥福學會手藝勤儉持家;一次欺騙也不減他“田野般的寬厚”;“巨石般的冰雹”和慘無人寰的土匪也沒有阻礙他對女兒的保護和對文城的找尋。和《兄弟》中的宋凡平一樣,經歷諸多苦難后仍能保持溫暖純良的林祥福,實際上反映的是余華對人性與道德的重新考量。
此外,余華也毫不避諱對人性的邪惡進行描寫,殘酷和無情充斥于攻占溪鎮(zhèn)的土匪之中。在溪鎮(zhèn)的描寫中,先鋒性的暴力書寫和溢惡傾向姿態(tài)依舊。余華用大量的筆墨渲染了廝殺與死亡的場面,揭示出土匪“血液中流動的是冰碴子”的冷酷本性。對土匪人格的塑造可到此打住,然而,余華并沒有停下對人性探尋的腳步,而是通過對土匪“和尚”的塑造,以亦正亦邪的視角去拷問人性的溫良。盡管土匪“和尚”跟隨張一斧等人進行搶掠,但他并非人性泯滅,全然冷酷。在陳溪武被綁釋放后,“和尚”使用障眼法放他一條生路,并讓自己的奶奶在家中負責陳溪武的療養(yǎng);隨后陳溪武渡船時遭遇土匪砍殺,“和尚”主動將他丟下船只,免了一場殺身之禍;在溪鎮(zhèn)民兵團遭遇張一斧一行人洗劫時,“和尚”選擇與陳溪武站在一邊,在同惡匪的交戰(zhàn)中英勇犧牲。至此,如果說林祥福是一個絕對善良的“扁形人物”,那么“和尚”則是一個性格復雜、時正時邪的“圓形人物”。在“和尚”身上,余華從土匪的邪惡中發(fā)掘出人心本善,對人性純良的烏托邦依然抱以期待。而這一形象也并非個例,諸如正篇中陳溪武一家的熱心、溪鎮(zhèn)民兵團的情義、翠萍的包容和田家兄弟的忠誠,都在情義層面豐富了余華筆下“人性本善”的譜系。本著對人性純良的思考,余華在補篇之中不惜筆墨去刻畫紀小美的善良,與其先前的行騙形成對比,從而使找尋未果的悲劇在死亡后同葬西山得到和解,表達出余華對人性關切的挽歌情懷。在正補兩篇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情義和倫理兩個層面得以結合,文城成為余華對人性的詠嘆和對倫理的思考的寄托。對理想人格的殷切追求,彰顯了詩性語言背后悲憫蒼生的詩性精神。
四、結語
“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文城》的腰封處如是寫道。透過對命運的忖度,余華得以夯實“人性的千變萬化”這一基石,使之成為詩性書寫的精神原鄉(xiāng)。在詩化語言與虛實敘事的外衣下,余華把主人公的經歷拓展到對整個人類的生存困境的探尋,將作品的主題提升到形而上的哲理層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高度。
參考文獻:
[1]丁帆.如詩如歌 如泣如訴的浪漫史詩——余華長篇小說《文城》讀札[J].小說評論,2021,(02):4-14.
[2]王侃.永遠的化蛹為蝶——余華論略[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
[3]余華.文城[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1.
[4]陳思宇.歷史想象、個人記憶與現(xiàn)代人的困境——評余華的《文城》[J].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1,(05):112-120.
[5]余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6]陳曉明.無邊的挑戰(zhàn):中國先鋒文學的后現(xiàn)代性[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7]洪治綱.尋找詩性的正義——論余華的《文城》[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21,(07):66-78.
作者簡介:
張泊山,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