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小涵是一名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最近,她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沉浸在不著邊際的幻想之中:她幻想自己見到了崇拜的明星,和他們互動交流;甚至幻想自己也成了明星,手捧鮮花,老師和同學都為她鼓掌……與此同時,小涵變得討厭學習,聽不進課,總想請假不去上學。小學時,她的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如今已一落千丈。小涵覺得自己病了,她想要控制自己,可她越控制,越會陷入幻想……
困擾小涵的就是白日夢現(xiàn)象。所謂白日夢,即在非睡眠狀態(tài)下產(chǎn)生的一種幻想活動。在白日夢發(fā)生的過程中,人的意識有輕微的模糊,但不會混淆現(xiàn)實與幻想的區(qū)別。
白日夢很“偏愛”青少年。這是因為,青少年的心中有太多的愿望,盡管由于種種局限,這些愿望常常難以變成現(xiàn)實,但它們并不會因此銷聲匿跡。為了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愿望,緩解心理沖突、維持心理平衡,白日夢便前來“幫忙”。
可想而知,對青少年而言,白日夢具有一定的心理功能:
心理趨同。白日夢中的角色,通常是青少年在心理上認同的一個目標。通過趨同作用,青少年可以將對這個目標的認同轉化為個人行動的動力。
心理激發(fā)。白日夢可以引發(fā)青少年對未來的向往和憧憬,激發(fā)心中的希望和信心,從而引導青少年做出相應的行動。
心理安慰。借助白日夢,青少年可以在幻想中滿足心理需要,從而獲得心理自我安慰、實現(xiàn)心理平衡,即白日夢可以起到心理保健的作用。
心理逃避。在白日夢中,青少年可以短暫逃避難以面對的現(xiàn)實生活,以達到減輕心理壓力的目的,進行自我心理防衛(wèi)。
白日夢雖然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如果把精力都放在這樣的夢境中,讓白日夢中的情節(jié)取代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行動,任憑虛無縹緲的夢境主宰自己,它會吞噬掉我們的青春和理想,引發(fā)可怕的后果。深陷白日夢,往往是一種心理退縮的行為,是“長不大”的一種表現(xiàn)。當一個人總是沉迷于夢境之中不能醒來,他便會難以自立于現(xiàn)實。
事實上,對白日夢的深陷,往往是其他心理問題的體現(xiàn)。
以小涵為例,她的父母對她非常嚴厲,希望她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學習上。小涵說,父母沒上過大學,所以對她寄予了厚望——希望她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然而,父母殷切的期望和打擊式的教育方法,讓小涵感到窒息——她覺得自信心被慢慢摧毀,越來越感覺自己不如別的孩子,甚至對未來失去了希望。
從根本上說,小涵的這些心理問題屬于親源性心理障礙,即由父母雙親自身的心理情結所導致的。父母沒上過大學,這成了他們的一個情結,導致他們很想在小涵身上實現(xiàn)自己的大學夢,于是對小涵抱有盲目的期望。在小升初的轉折期,小涵出現(xiàn)了適應困難的情況,她不但沒有獲得父母的實際幫助,反而得到了父親的打罵和母親的數(shù)落。父母的這些行為,都在表達對小涵的失望,這些失望成了打擊小涵信心的利器。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涵選擇了用虛幻的白日夢獲得上述所說的心理安慰和心理逃避,以求得到暫時的慰藉。然而,她在白日夢中越走越遠,直到驚覺自己在其中投入了太多精力和時間,小涵感覺自己“病”了,這讓她感到害怕;由于急需找尋逃避壓力的出路,她就更加沉迷其中,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
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成了小涵陷入白日夢的根本原因,他們對小涵的過高期望和過度失望,把小涵逼進了白日夢的世界中。
當然,像小涵這樣的情況并非導致深陷白日夢的唯一原因,還有許多心理誘因可能使青少年沉迷于白日夢。例如,在同學中受到孤立、排擠,連續(xù)在考試中受到打擊……現(xiàn)實往往有殘酷的一面,但幻想只有純粹的美好,在面臨困難的時候,有的人便會選擇用虛假的美好逃避現(xiàn)實的殘酷。
對于青少年而言,適度地在白日夢中游歷一番,可以獲得心理的滿足、化解心靈的壓力、尋找心中的希望。但是,顯而易見,白日夢不能讓自己得到現(xiàn)實的滿足。那么,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在白日夢中越走越遠時,要如何走出這樣的困擾呢?
首先,學會順其自然。就像小涵所說,有時,我們越是抵觸白日夢,反而越容易陷入其中。其實,對待白日夢最好的辦法是順其自然,即不排斥、不斗爭、不控制。白日夢來了,不妨讓自己在白日夢中短暫遨游;白日夢走了,就讓它走吧,不要留戀。
其次,積極地解決現(xiàn)實中的困難。根據(jù)上文,我們知道,沉迷于白日夢的現(xiàn)象往往伴隨著其他心理情結的發(fā)生??梢試L試總結這些影響心理健康的困難,然后積極地尋找對策。要讓自己從漫長的白日夢中醒來,就必須學會面對現(xiàn)實、拒絕逃避困難,才能在真實的生活中一步一步地把幻想變成現(xiàn)實。
同時,學會溝通,善于向外界求助。以案例中的小涵為例,當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痛苦源于父母給予的壓力時,可以嘗試用恰當?shù)姆绞脚c父母溝通交流,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有理有據(jù)地提出自己的需求。或是積極向學校里的同學、班主任、心理咨詢師等求助,讓朋友為你分擔煩惱,讓專業(yè)人士為你指點迷津。
最后,注重現(xiàn)實中的社交活動。沉迷于白日夢,很可能使我們忽視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社交群體。而當我們積極結識現(xiàn)實中的同學、朋友,往往就會分散走進白日夢的精力,將注意力從白日夢中的虛幻轉移到真實的伙伴上。我們可以和朋友一起參加體育、藝術活動,讓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白日夢并不可恥,它是我們心中無數(shù)愿望的體現(xiàn),我們可以在幻想中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但是,唯有在現(xiàn)實之中腳踏實地,那些幻想才有可能成為現(xiàn)實。沉迷于看似充滿希望的白日夢,反而會離希望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