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亞
書寫1990年代,下崗是個很難回避的話題。宋迅的小說也寫到下崗,他著重描寫的不是工廠內(nèi)部的細節(jié),而是社會轉(zhuǎn)型陣痛中的世道人心。下崗指向一樁事實,也反映一種集體心態(tài)。
在迷霧河乃至更廣闊的西南地區(qū),有人酗酒,有人加入灰色團體,有人非法持槍,紅燈區(qū)的生意突然變多,夫妻倆聯(lián)手攬客也不再少見。世紀之交既是一個充滿變革的年代,也是一個兇猛、焦躁、茫然、分化加劇的年代。從《迷霧河往事》《綠血》到《墜入》《鶴》,宋迅的小說都指向“一切堅固的都在煙消云散”,而幸存者在一團大霧之中,尋找新的確定性。在《綠血》中,主人公通過追求真相,重建自己內(nèi)心的意義感。而《墜入》與《鶴》的主人公都經(jīng)歷了失業(yè)危機,宋迅借人與鶴的互文,思考有關(guān)自由的悖論。但宋迅在思考社會問題時,想要抵達的不是對結(jié)構(gòu)之惡的簡單批判,而是向人性更泥濘的地方走去。
比如在《墜入》之中,“我”通過越軌和逃離來追求所謂的自由,但是當“我”失去了跟妻子、故鄉(xiāng)、工作的關(guān)系時,“我”迷戀自身,沉浸于抽象,卻因此失去了生活實感,逐漸喪失了對于真實性的感知?!拔摇弊呦虻牟皇亲杂桑翘摕o。就如同電影《燃燒》中富豪Ben通過燒塑料棚(隱喻殺人)來緩解自我的饑餓,《墜入》的主人公也不約而同走向殺人之路。只有通過更直接的暴力,他才能找回真實。這種現(xiàn)象映照出現(xiàn)代社會中的自由悖論—拒絕社會關(guān)系的自由,走向的其實是囚禁,只不過那個奴隸主從社會變成了你自己。
宋迅的小說與其說是對于社會議題的追問,不如說他更關(guān)心“現(xiàn)代性”對于人的改造。1990年代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型時期。以南方談話、市場化改革推進為標志,大批農(nóng)村人口涌向城市,民營經(jīng)濟繁榮,重工業(yè)和老牌國企面臨震蕩,人們的觀念也在受到市場化、全球化的沖擊;根植于計劃經(jīng)濟、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在瓦解,走出集體的人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所適從。
在宋迅的多篇小說中,主人公都從故鄉(xiāng)來到了東部沿海大城市,故鄉(xiāng)在遠去,異鄉(xiāng)又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位置,人像候鳥一樣遷徙,在重返故地發(fā)現(xiàn)廢墟時確認自己無處可依,于是陷入疏離和孤獨。從《瀑布旅館》中的銀行職員“我”像臺點鈔機一樣生活,到《派對》里先后換了不同工作的丁娜做什么都沒意義(她想過不工作,可一個人收入解決不了房租和生活開銷),再到《墜入》與《鶴》中陷入自由悖論和意義危機的“我”,莫不如此。
一方面,以“我”為主展開的敘事本身就是被現(xiàn)代性張揚的。19世紀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喜歡第三人稱敘事,到了現(xiàn)代小說流行的年代,作家高度關(guān)注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我”濃墨重彩地登場?!拔摇钡囊惶焖娔茏兂蓴?shù)百頁文字,“我”決定自己去買花,不亞于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驚心動魄。因此,反思現(xiàn)代小說的學者就曾指出,以第一人稱展開的敘事,本身就是現(xiàn)代性流行的體現(xiàn),是在一個普遍自戀的年代,人們對自我高度敏感,試圖解釋自我的欲望壓過了對于世界的好奇。于是,表面上很多小說是在描寫不同身份的“我”,到頭來都是小說家自己的鏡像投射。
另一方面,宋迅筆下的主人公也常常體現(xiàn)出疏離感。即便是婚內(nèi)夫妻,或者短暫溫存的情人,哪怕在他們身體距離最近的時候,他們都有堅固的疏離,有著屬于自己的、別人走不進的陰影地帶。在身份上,宋迅筆下的主人公多與集體保持微妙的距離。個體戶、失業(yè)者、逃離者、失蹤的人,是他尤為關(guān)注的對象。在題材上,他擅于寫“無事發(fā)生”。因為不渲染,有時候讀到結(jié)尾,淡如水,你以為自己錯過了什么。其實,暗流已經(jīng)在平面下注入,正如同攜手同行的夫妻,最初的牽手,和后來的牽手,心境已大不相同。
宋迅的寫作多與回憶有關(guān)。觸發(fā)其小說的機關(guān)常是一次告別、一次重走故地。與此同時,宋迅的小說,普遍有些冷,蘊含著對于抒情和自我美化的警惕。他筆下的主人公,普遍不是道德完人,甚至是一個主流意義上缺乏認可的人,比如說失業(yè)者、越軌者。他寫歡愉,寫重逢,寫男女秘而不宣的激情,都歸于冷郁,沉入一種個人的沉思。
他的冷也體現(xiàn)在結(jié)尾的用詞習慣。濕冷的空氣、鉛灰色的天空、生活的斷裂與看似無事發(fā)生、故事沒有結(jié)局,所謂結(jié)局更像新的開始。讀宋迅的小說,你能看見一個獨處的人,窗外是瀑布,而他剛放走了一只仙鶴,點了支煙,看金魚。就像《去往任何地方》這一段:
“他們許久沒出來,我抽完一支煙,把魚倒回湖里。我打開那箱煙花,拿出最大那個放甲板上,點燃引線,一枚枚禮花彈升上天空,炸開黑夜?!?/p>
或者《最后的夏天》:“我躺在床上,周圍很靜,能聽到迷霧河上傳來的汽笛聲。我開始思考一些新問題,我在想能不能發(fā)明出不需要換水的游泳池,人為什么總是在關(guān)鍵時刻醒來,我、高陽、樂姍還有余歡,我們四個長大以后,能不能生活在一起。”
近年來,地域敘事成為熱點。東北、上海、廣東三地用方言編織的文學,是讀者的熱議對象,例如東北的《平原上的摩西》《冬泳》、上海的《繁花》、廣東的《潮汐圖》,在川渝大地,也有《苔》《平樂縣志》這樣的佳作。但在喧囂之中,貴州文學成為相對被忽略的地帶。
大眾知道畢贛取材于凱里的電影《路邊野餐》,但談起新銳作家和作品,可能說不出幾個名字。而名氣與文學實力并非等同,貴州缺乏北上廣深豐富的媒體造勢,但不乏風格多變的創(chuàng)作者。老一代人,如鄭振鐸、楊紅櫻、蹇先艾。中生代,如冉正萬、葉辛。而在我所關(guān)注的范圍里,宋迅、李晁、李世成也是在小說技術(shù)上有所追求的作家。彭劍斌雖是湖南郴州人,但他的寫作與云貴高原也有聯(lián)系,他的《不檢點與倍纏綿書》記錄了自己在貴州跑業(yè)務(wù)期間(2004—2006年)的工作、生活和愛情,像是一部文字版的意識流電影。
他們中有進行先鋒寫作、具象化敏感內(nèi)心的青年,也有一次次加深文學坐標,將個體敘事和時代裂痕結(jié)合的努力,還有對于黔西南大地勞作者、失意者、市井人物的挖掘。無法將他們大而化之地概括,但至少,他們不去刻意把自己的寫作與流行標簽綁定,不進行新聞拼貼,而是耐心地觀察人物內(nèi)心,這是屬于小說寫作者的自覺。
正因如此,討論宋迅的小說,也不能輕率地將其歸納為地域?qū)懽?,或籠統(tǒng)地將談?wù)撃骋坏胤阶骷視r的術(shù)語,套用在另一個地方的寫作者身上。宋迅的小說既有現(xiàn)代小說常見的技巧,也有類型化的努力,有對于懸疑小說、偵探小說的取經(jīng)。與此同時,拍電影、寫劇本或許對他也有影響,他的一些小說干脆、瘦削,又能在寥寥幾筆中勾勒出畫面感。而他筆下的人物,頗有些《漫長的告別》里偵探馬洛的氣質(zhì):冷硬,干燥,蓄力,被生活一次次教訓,又頑強地站起來,走下去。他們不神圣化和道德化自我,拒絕寬泛的抒情,與自我和他人的蠅營狗茍共存,但還有奮力一擊黑幕的信念。
在讀《綠血》時,我剛好也在看王家衛(wèi)改編的《繁花》。巧合的是,兩者皆觸及1990年代。前者多個故事以1990年代國企改制、城鄉(xiāng)巨變及其余波為背景。后者反映1993—1994年上海新貴、企業(yè)家和小市民的生活。無獨有偶,2023年春天引人熱議的網(wǎng)劇《漫長的季節(jié)》,人物悲劇與下崗潮有關(guān),其中一條主線在1997—1998年,與《綠血》不謀而合。
三者對比,兩重感觸。其一,世人皆說東北文藝復興、上海文藝復興,在1990年代書寫中,東北和上海皆聲勢巨大,而中國大片的中西部土地被忽略了。大眾能很快說出反映1990年代東北和上海的文學作品的名字,或許也能說出北京、廣東,但很少能說出貴州、云南、廣西。屬于中國西南的1990年代書寫,不是沒有,而是被忽略。
其二,《繁花》代表了一種對于1990年代濾鏡式的懷舊,它是一曲昂揚、年輕的大調(diào),凸顯著盛年的氣息。但繁花盛開之處,也有漫長的不響,時代列車轟鳴開過,錯過站票的人,也絕非理所應(yīng)當被遺忘。在這層意義上,許多人憧憬《繁花》,但更多人活在《漫長的季節(jié)》,活在這殘酷的人世間,依然憧憬著第一場雪。而小說家宋迅寫作的集子,其實就是關(guān)于迷霧河的《漫長的季節(jié)》,是在黔西南豐饒多變的大地上,一群不被定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