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男
隨著春節(jié)的到來,過年的壓力也悄然而至。
小時候我們都期盼春節(jié),也很容易感受到過年的快樂,可隨著年歲漸長,過年這件事越來越讓我們感到疲憊。
升職了嗎?工資多少?找對象了嗎?什么時候結(jié)婚?房子買了沒?又要面對親戚的靈魂拷問了;親戚朋友家有人生娃,又要給壓歲錢了;要陪父母聊天,彼此無法相互理解,讓人感到無奈;好友相聚免不了請客送禮,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果你對過年有抗拒心理,不必過于擔憂,不只你一個人這樣。
平時大家各自奔忙,子女在外地上學(xué)或者工作,很多事情顧不上說,便被暫時擱置下來,趁著春節(jié)聚在一起,必然要有所交流。
比如,父母希望子女考公務(wù)員,子女卻希望獨立創(chuàng)業(yè)。此時,矛盾的產(chǎn)生,大多不是因為問題本身的嚴重性,而是兩代人之間的觀念不同。父母認為穩(wěn)定更好,子女希望能有更廣闊的平臺去發(fā)揮自己的能力。
此外,有些父母對子女的隱形控制、不良的親子模式,也讓我們感到難以忍受。在發(fā)生沖突時,彼此都難免情緒化,令沖突升級,形成對抗。家人間感情不和,過年也就沒有年味了。
一到過年,網(wǎng)上就會有人調(diào)侃說:“過年嘛,不就是相互比較,小孩子比玩具,年輕人比工作待遇,老人就是比兒女有沒有出息?!?/p>
的確,回家過年,總免不了來自親朋好友的各種問詢:“工作如何?待遇怎樣?對象是做什么的?家庭怎么樣……”一堆問題下來,關(guān)懷似乎也變了味,話里話外都散發(fā)著攀比的氣息。
通過上述壓力來源,我們能看到隱藏在壓力背后的東西:
父母的期望、與同齡人的比較、七大姑八大姨的追問,讓我們覺得倍感壓力,是因為這些聲音都在向我們傳達種種“標準”:學(xué)歷的標準、掙錢的標準、找對象的標準、買房買車的標準……這些標準如果是我們想達到卻還未達到的,我們會感到受打擊、羞愧、有壓力,這其實是一種成長的表現(xiàn),因為我們對自己是有期待的,不想進步的人,才會毫無壓力可言。
如果這些標準不是我們想達到的,我們對此感到無聊和缺乏意義,或者內(nèi)心稍有動搖、質(zhì)疑目前的現(xiàn)狀,也都說明自己在成長,因為我們在努力看清自己的內(nèi)心,誠實地面對自己,并試圖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對這些期望、比較、追問有壓力,同樣也反映出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有所擔憂。正因為有所成長,過年這件事才不再是單純的享受和放松,在期望、比較、追問中,我們愈發(fā)清楚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感到壓力的過程,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除此之外,對父母的隱形控制、家庭中不良的親子模式感到有壓力,更是成長的表現(xiàn)。要知道,有很多人永遠都無法意識到原生家庭中的這些問題,更別提去面對和改善了。你發(fā)現(xiàn)了這些問題,說明你正在變得更加獨立、睿智。
正如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nèi)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 由外打破是壓力,由內(nèi)打破是成長。
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可以主動打破“殼子”,把壓力當成工具,讓自己破繭成蝶。
春節(jié)期間,對親戚朋友的連番拷問感到反感,不妨剖析一下,為何他們的關(guān)懷會讓自己感到不適?
比如,被父母催婚,你感受到壓力很大,這種壓力的來源是,“我不能應(yīng)對父母的催婚”,接下來要想,“為什么我不能應(yīng)對父母的催婚”,你的回答可能是,“我還沒想好找一個怎樣的伴侶”“我的社交圈太小了”“工作太忙,我真的沒時間談戀愛”……然后根據(jù)你的回答,思考解決方案,“對理想伴侶做一個設(shè)想,讓自己有尋找的目標”“提升自己的吸引力,擴大自己的社交圈”“請人幫忙介紹相親對象”等等。
再比如,被問年薪多少,你感到焦慮,這種壓力的來源是,“今年單位效益不好,大家集體降薪,雖然想換新工作但是不能急于一時,要好好規(guī)劃,但不希望別人問東問西?!蓖ㄟ^這樣的剖析,幫助自己看到壓力的源頭,再想辦法針對性地進行處理。
有個故事講的是,在浩瀚的大海上,暴雨突至,一艘卸貨返航的空貨船顛簸不止,船長令眾人立即往貨艙灌水。水手們不解:“船長是不是急糊涂了,往艙里灌水只會增加船的壓力,使船下沉,難道要自尋死路嗎?”然而隨著艙里水位的升高,船身竟然慢慢下沉,顛簸的船身也逐漸變得平穩(wěn)。
脫離危險后,船長向水手們解釋道:“船在負重的時候是最安全的,反之則是最危險的。適當?shù)募訅嚎梢宰尨玫氐謸醣╋L(fēng)驟雨,風(fēng)暴中沒有載貨的船,是最容易傾覆的?!?/p>
人生在世,壓力無處不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會有壓力,可正如水有了壓力會變成噴泉,船有了壓力能平穩(wěn)前行,人生也是如此。沒有壓力的人,就像風(fēng)暴中沒有載貨的船,一場狂風(fēng)巨浪便會將它們打翻,也正是有了適當?shù)膲毫?,才能讓我們的人生之船穩(wěn)步前進。
其實很多時候,過年壓力大,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對于“問題”很多的親戚,沒必要用敵視的態(tài)度看他們,不要先入為主,認為別人有惡意,而是試著給予理解的態(tài)度和善意的回應(yīng)。平時,多和父母溝通自己的近況,多一些交流,多制造一些互相理解的機會,矛盾就不會積攢到過年時爆發(fā)。
有些人的過年壓力還來自要發(fā)紅包,可自己的錢包不夠鼓。這種事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即可,不要為了面子而委屈了自己。需要掏錢的時候,量力而行,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也不必因為自己今年沒有掙到多少錢而焦慮,回家過年,錢不是最重要的,心意和團聚才是。
希望每個人都能和家人一起團聚,度過一個無壓力的團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