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令敏
“長更滯雨留人夢,葛嶺堯山夢不回。兩度家書來歲首,衰衣未置再停杯?!?/p>
這首詩是小侄子的《冬夜哭二祖父》,詩中的葛嶺指代外婆家所在的杭州,堯山指代奶奶家所在的平頂山。一轉(zhuǎn)眼,父親離開我們230 天了。重讀這首詩,依然淚不能文……
父親1929 年1 月14 日出生在唐河縣城西關(guān)的一家?guī)Ш髽堑纳啼仯驎r局動蕩,生意做不成了,曾祖父去別人家做賬房先生。曾祖母帶著兒媳、孫子回到鄉(xiāng)下生活。
荒亂歲月沒有安穩(wěn)日子。1931 年5 月,趕上土匪搶劫,土匪搶完燒完,一繩拴走了十多口族人,兩歲多的父親也未能幸免。人在遠鄉(xiāng)的祖父躲過一劫,趕回家變賣田地,把銅錢十字攀肩綁在身上,晝夜奔波,輾轉(zhuǎn)贖人。
剛會說話的父親被土匪關(guān)在縣城一個叫曹井的院子里,每到飯時,他攆著人叫叔,討得一點兒吃的。18 天后,救兵到,土匪倉皇潰逃,未及帶他,最終憑著后背上的胎記,面目全非的他,被家人認領(lǐng)回來。
匪患過后是大洪水,洪水過后,瘟疫流行,不滿27 歲的祖父終因多日奔勞,染疾不治,撒手西去。留給孤兒寡母的,只有一座搭在稀泥地上的草庵。打那兒以后,母子們一架紡車熬日月,一年到頭泡在血與汗與淚里,艱難困苦,可想而知……
即便這樣,祖母還是堅持讓父親讀了四年書。
1948年8月15日,農(nóng)歷七月十一,祖母在一間土墻瓦屋東邊接了一間茅屋,借來一床被子,為父親和小他5 歲的母親舉辦了婚禮。
父親當過的最大的“官”是生產(chǎn)隊長,期間遇到三伏天的搦脖兒旱,谷苗兒旱得擰繩兒。別的生產(chǎn)隊都把谷子割了喂牛,他堅持再等等。最終等來一場透雨,谷子活過來,一畝地打二百多斤。
之后,又遇秋澇,眼看8 月末了,桐河一場大水,把地里的莊稼毀個凈光。父親帶大伙兒先種上十來畝蘿卜、白菜,等水干土松,又跑到遠鄉(xiāng)借來蕎麥種子,趕種了百十畝。那個冬春,大伙兒都沒有餓肚子。
可這個生產(chǎn)隊長他當了沒幾年。那年麥天,有個本家侄女不等隊里統(tǒng)一安排,到剛收割過的地里拾麥,被父親沒收了。這個女孩兒打滾撒潑,破口大罵,父親一氣之下,撂挑子不干了。
不當隊長,父親也是往哪兒一站都不輸陣的莊稼筋。搖耬撒種,揚場打麥不在話下,般般巧活兒累活兒,沒有他干不了的。當牛把兒,他喂的兩頭牛膘水最好;撒亂麥,他出手的種子最均勻;種菜,一個人勞作,供百十口人一年四季都有鮮菜吃……
父親是個多才多藝的人。
每到春節(jié),有錢沒錢,全家人的棉鞋都必須是新的。
祖母說:“一個豬娃兒頭上還頂著四兩糠,只要苦巴苦撓不偷懶,天無絕人之路?!?/p>
祖母說:“一個人生來都帶著兩只手,有本事?lián)蟼€大蟲吃吃,沒本事?lián)蟼€小蟲吃吃,誰不撓誰不吃……”
一年到頭兒,風雨陰晴,家里地里,腳手不閑,這是我家祖?zhèn)鞯募绎L。
年三十兒,諸事忙完,還有誰的棉靴沒做好,父親母親就會湊著一盞煤油燈,一個做靴幫,一個納底子,到天明,保證全家人都有新靴穿。一星燈火里,兩個忙碌人,睜開眼看看,他們在忙,再睜眼看看,他們還在忙……
父親不但會織布紡花,他還會織毛衣、做上底兒棉襪,還會編筐子、編簍子、勒篩子、打席、打茓子,但凡貧寒農(nóng)家一應(yīng)家用,他無所不能。小時候,我曾經(jīng)為他那一雙大手著迷,無論草和泥,他都能拿來編編捏捏,為他的女兒做出各種奇巧的玩具。父親干活兒的時候哼著小曲,細長的手指上下翻飛,變戲法兒一樣編出鍋上、床上、屋里、院里各種各樣的用具,茅草的、麥草的、高粱稈兒的、鋼柴的、荊條的、白蠟條的……凡地上能長的,都是他變戲法的活道具。
單說織土布,他也能織出花樣兒。藍白相間的方格子被面,紅黃藍綠,數(shù)著線織出來的花布是給女兒做花布衫的,買洋線織人字紋,染黑做褲子,是讓在縣城上學的孩子穿的“洋布”。
父親是粉匠。同量的紅薯,經(jīng)他手,出粉總比別人多。
父親磨豆腐用河里水,不但出豆腐多,還細,還香。
村莊三面環(huán)河,三年兩頭兒漲大水,父親一輩子單獨蓋過七次自家住的房子,土坯墻、草垡子墻、磚表墻、板打墻,他啥都會,成了遠近聞名的泥瓦匠。砌磚,磚縫跟墨線打過一樣水平直。苫瓦,從底瓦、面瓦、脊瓦到滴水再到小灰瓦扣成四瓣兒花的窗戶,哪哪都是他起頭兒立桿兒。一直到60 歲的時候,村里組建建筑隊,還請他出馬當競標的技術(shù)骨干……
父親是廚師。傳統(tǒng)宴席,頭碗雞,二碗魚,三碗上的紅肉皮,替代海參用炮皮(干豬皮過油炸),每桌八熱八涼,還有4 個湯。紅案白案都是他。有的人家買不起更多的肉,一個豬頭,父親也能做出一個全桌……
菜上齊了,父親坐在院子里新支起的大鍋旁,半碗菜湯就喝飽了?;叵肫饋恚看文呐轮挥惺腊俗?,他也會累得吃不進去東西。鄉(xiāng)親們都喜歡請他這個大廚,不但因為他廚藝好,最重要的,是他能將缺這少那的食材做出多種花樣來。
父親最大的愛好是戲曲,十鄉(xiāng)八里有戲,再遠,他也會把我扛在肩頭兒跑去看,幾乎所有名角兒的拿手戲他都知道。生產(chǎn)隊的時候,為了看一個他喜歡的刀馬旦的戲,收工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了,他和幾個年輕人一起,?水過河趕到那個唱戲的村莊,人家正好煞戲。劇團的人得知他們竟然跑了30 多里路,緊鑼密鼓,一陣急急風,把走散的演員招回來,加演了兩場折子戲……
父親記性好,不管戲劇還是大鼓書、墜子書,他都過耳不忘,80 多歲了,每到春節(jié)兒孫繞膝時,他還給我們唱《小兩口爭燈》……
父親心里裝著多少經(jīng)典曲段和大書,我無從知曉,但我從他老人家身上懂得了啥叫“高臺勸化”。
父親走了,兒孫后代一定會繼承父親傳下來的好家風,堅守做人的道德準則,清廉自律,赤誠為人,即便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也要方方正正地砌在正道上,為國家、為家人盡一份綿薄之力。
“棗園歷日今來遲,新春殘臘俱不知。此去支風借云月,但乞入夢于暇時?!苯枭岬堋读⒋核几浮窌和9P,只求有夢到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