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懷月
1
山地名,到底有多少花樣?
千萬別在山城人民面前炫耀你家地名的奇特。
東北人習(xí)慣把山叫作“頂”或“頂子”,如大禿頂子、琵琶頂子、四方頂子;海南人習(xí)慣把山叫作嶺,如鸚歌嶺、阿佗嶺、七仙嶺;到了重慶,山的叫法就包羅萬象了,你能想象到的和山有關(guān)的一切稱呼,都能出現(xiàn)在這里:山、蓋、梁、嶺、峰、巖、包、坪、槽、屵……
重慶東北部屬于秦嶺-大巴山地帶,山體高大,像屋梁一樣橫在正中,這里的大山往往稱作梁,如重慶和陜西分界處的渝陜界梁、形似打更梆子的梆梆梁、山形筆直的一字梁,還有貓兒梁、神田梁、坪壩大梁……
重慶東南部,山的叫法與其他地方大相徑庭,普遍稱之為“蓋”,如川河蓋、廣沿蓋、毛壩蓋、巴爾蓋……這些山有個共同特征,山體頂部因巖溶和其他外力作用多表現(xiàn)成較為和緩的臺地。
探究起來,一說這些山體頂部平坦如蓋,故稱“蓋”,一說是因為這些山體常常作為地區(qū)分界線,渝東南口音把“界”讀作“蓋”,所以才有了這樣的稱呼。
到了重慶中西部,山才被規(guī)規(guī)矩矩地叫作山,但這并不意味著山的叫法統(tǒng)一。由于中西部的山體相對較矮,起伏和緩,這里的山又多被稱作“崗”或“丘”。
2
哪些地名最有重慶味兒?
對于山水的理解,重慶人稱得上首屈一指,他們像庖丁解牛一般,對山水各個部位無比清楚,衍生出來一系列獨具地方特色的重慶地名。
山體突出的地方叫作“峰”或“嶺”,兩峰之間的凹處叫作“埡”,山頂?shù)钠降胤Q之“坪”,而山間或者河邊的平地叫作“壩”,連接坪與壩之間的地方,較為平緩的叫作“坡”,較陡的叫作“崖”,外地人來重慶必須打卡的洪崖洞,是因有洞穴位于洪水匯聚的山崖中而得名。
伸入江河之中平坦或者碎石裸露之地,叫作“灘”。水運(yùn)為主的年代,重慶江河之中灘多水急,這些地方被過路的客商看到之后,便以“灘”為名傳播到重慶內(nèi)外,從此固定和流傳開來,大名鼎鼎的龔灘古鎮(zhèn)便是其中之一。
水流緩慢且水面彎曲開闊之處,叫作“沱”,這里適合船只停靠,常常形成碼頭和城鎮(zhèn),重慶以“沱”為地名處也不在少數(shù),如唐家沱、郭家沱、王家沱、李家沱等。據(jù)初步統(tǒng)計,重慶中心城區(qū)帶“沱”的地名約有32 處,全市約有598處。
至于重慶地名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灣”,其實就是由山地三面圍合、一面開闊形成的山麓緩坡地帶,因這里地勢起伏小,為山地堆積物和水源聚集地帶,土質(zhì)較好,十分適合舊時人們耕種謀生的需要。整個重慶地區(qū),大大小小的“灣”地名,竟有80000 多處!
這些重慶最具特色的地貌名詞,大多作為地名的后綴而使用,等到它們與千奇百怪的詞語相遇,就演繹出重慶最光怪陸離的文化景觀。
(張秋偉摘自微信公眾號“地道風(fēng)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