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申
《塔克拉瑪干沙漠里的游吟詩人》的浪漫感克制地、有痛點地撲面而來,我們不能否認巴依阿吉的獻祭、韋女士的以淚洗沙、畫家和塔克拉瑪干的殘忍,對浪漫的清洗作用。
巴依阿吉作為文章事件的起因,他是誰并不重要,他的死因也不重要,作者只需要讓他死掉,并借助韋女士和畫家的口舌投射出一個“映像”——一位帶有創(chuàng)作氣質的獨自死在沙漠中的詩人(朋友、愛人)。這個映像出現(xiàn)在文章的暗面,通過感情的勾連反復刺激畫家和韋女士,最終變成一個合理的動機——我為何說這篇小說的浪漫是從容體面的,首先就在于它的動機是嚴謹?shù)摹⒚土业摹浯瓮苿恿斯适碌男羞M,最終把畫家與韋女士送進了沙漠,完臻了畫家的《十二木卡姆》和韋的自我救贖。
另外,巴依阿吉留在布條上的維文遺言:“我在沙漠里看到了一個游吟詩人。他對我念了一首詩,我只記得其中一句:‘但愿有人知我本色。’”在小說中創(chuàng)造了游吟詩人這個概念,并賦予了他沙黃、孤苦的氣質?!暗赣腥酥冶旧备袷前鸵腊⒓淖园锥撬^游吟詩人的片語,但他為什么要借一個旁人之口說出呢?
巴依阿吉的遺言其實是一首短詩。在這首詩中,游吟詩人帶著“但愿有人知我本色”的渴望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里繼續(xù)存活下去,從而把這份渴望永恒化了,巴依阿吉只是個表示認同的瀕死者,比起把這份渴望變成到死都未能實現(xiàn)的怨念,巴依阿吉輕巧地化解了遺言的哀怨與緊繃:我很渴望世人知我本色,我要死去了,但是我的執(zhí)念是永恒的、綿長的、穩(wěn)定的,并不隨著我的風化顯得歇斯底里和在爆發(fā)之后坍縮。游吟詩人是巴依阿吉的映像,他的存在使巴依阿吉的死亡變得婉轉,如果巴依阿吉在布條上以第一人稱瘋狂地呼號,這篇文章的浪漫感遠不會如此得體。
至于巴依阿吉認為世人不知他本色,文章中有明確的交代:韋對畫家說:“你知道的,他的維吾爾族朋友們,除了你,都不喜歡他,他也沒有多少漢族朋友,”——“我是說,他寫漢詩,維吾爾族朋友覺得他裝逼,而且漢族詩人那么多?!?/p>
顯然,我們的畫家明白了巴依阿吉的設計與心意,在補全《十二木卡姆》這幅畫時,他在沙漠上繪了一位游吟詩人,有著濃烈的紀念意味。
如果說巴依阿吉的死是故事的內(nèi)因,韋女士(下文簡稱韋)則是故事的推手。比起已經(jīng)死去的巴依阿吉和“冷漠”的畫家,作為巴依阿吉的愛人,韋是小說中一根逐漸冒頭的枝刺,雖然在冒頭前,所有人連同讀者都已經(jīng)知道她即將扎傷整篇小說。
在畫家家里,韋與畫家爭辯游吟詩人存在與否時,她就已經(jīng)有要決堤的沖動了。在進入沙漠的路上,韋不停地向畫家發(fā)問、聊有關巴依阿吉的事甚至開巴依阿吉的玩笑,這個過程中,她的感情在不斷釋放。比起人潮洶涌的城市,塔克拉瑪干是愛人的墓地,也是安靜的包容一切聲音的暖房。
從“巴依阿吉這么遼闊的一個人,死在了這么遼闊的一個地方”到“我突然不恨塔克拉瑪干沙漠了,我覺得巴依阿吉留在這里,也挺好的,比留在外面好”,從“你說,巴依阿吉知道我們來了嗎”到“可憐的巴依阿吉,如果他留在這里,而我是塔克拉瑪干艷后,擁有這座沙漠,我就可以永遠和他在一起”,韋移情于死去的巴依阿吉,是解構自己悲傷的象征。她嘗試用一種輕浮的樂觀覆蓋所有情緒,直到她跌倒在沙丘上,軀體的巨變破壞了脆弱的樂觀覆膜,此刻所有情緒積壓完成,決堤形成淚水洗刷沙漠。這就是枝刺完全長出的時刻,作為整篇小說最激烈的點位,韋是全文浪漫感的泄洪口,她平衡了其他人物身上的克制,她情感的線性變化牽引了整篇小說的重心。
“我好想你,好想你。”韋哭著。
她的情感嬗變之真實濃烈,使小說的浪漫有巨大的說服力。
韋出現(xiàn)在畫家的門前時,原文寫“一種巨大的悲涼就攝住了我”,這時畫家明白韋的造訪是帶著死去的愛人的影子的,但是畫家說:“我當時第一個想法居然是把門關上,把韋女士重新隔在門外,那種悲涼是如此之深?!焙茱@然,畫家對巴依阿吉的死懷有消極逃避的態(tài)度,這與韋的主動挖掘自身的痛苦是對立的,或許畫家同時也承擔了韋外溢的悲傷,所以只能采取回避的防御姿態(tài)。
但是,畫家(也即“我”)的逃避是徒勞的。“我”心里明白巴依阿吉是最好的素材,是對《十二木卡姆》最優(yōu)質的補綴。這一迫于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的冷酷無情冰鎮(zhèn)了韋的激情,兩股力量在故事中明里暗里地角力,使小說呈現(xiàn)出一種均衡與豐滿。但正如“我”所直抒胸臆的那樣:“你以為我不在乎他,那你就錯了,他是我兄弟。”或許“我”的本意是為了完成那幅畫,但一旦進入沙漠,進入了韋和巴依阿吉情感聯(lián)結的場域,“我”就已經(jīng)落入了塔克拉瑪干的掌心,塵封的對巴依阿吉的哀傷情愫難以避免地像黃沙一樣騰起。
塔克拉瑪干本身是比畫家更為殘忍的存在。它提供了巴依阿吉的墳墓,提供了塔里木河的羊群與雪鴿,提供了畫家一個寫詩的契機,自己卻不動聲色地抱手旁觀著一切。它一言不發(fā)地殺死巴依阿吉,又在畫家和韋的腦海中喚起塔里木河印象,用綠意刺痛在廣漠里尋索謎底的兩人。最終,沒有人能指摘塔克拉瑪干任何,它只是這樣存在著并且樸素地抱手旁觀。
畫家的殘忍和塔克拉瑪干的殘忍在塔里木河出現(xiàn)的時刻分道揚鑣了。“愛一個人的感覺,就像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里回憶塔里木河一樣吧”,畫家的“謊言”自此開始醞釀。塔里木河的羊群、胡楊、白云和雪鴿讓他暫時放下了繪畫內(nèi)在的殘忍,他決意自編一首包含“但愿有人知我本色”的詩來給韋一個交代。這一處是畫家這個角色最大的魅力所在,他完成了從自我壓抑到解脫他人的巨大轉變,同時,他的真情流露不僅殺死了他的殘忍,還使他的《十二木卡姆》有了質地。
無數(shù)創(chuàng)作者想通過殘酷的敘事來保證作品之“作”的冷靜與精準,但卻遺忘了真情實感才是作品之“品”所在。畫家在小說中呈現(xiàn)的自我揭露與自我發(fā)現(xiàn)是自然的,是小說浪漫感的體面的極點——畫家與韋不能都懷著悼念的心情去塔克拉瑪干,那樣太刻奇了。
畫家(或王子?。└嬖V我們:感情只能被掩藏而無法被絞殺,在最終的最終,我們都要面對它的暴涌。
責編:周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