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
曹雪芹(1715 —176 3),名,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清代著名的小說家、詩人、畫家。他出生于南京的富貴之家,曾祖母曾做過康熙皇帝的保姆,祖父曹寅曾任康熙皇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wèi),后任江寧織造。曹雪芹就出生在南京的江寧織造府。1727 年其父被革職,其家被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在窮困潦倒中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紅樓夢》。
翻花繩、丟沙包、捉迷藏、跳長繩……這些游戲使我們的身體得到鍛煉,也給我們的精神帶來愉悅。有的同學(xué)喜歡玩游戲,卻不會寫游戲。在這里,我們不妨跟著曹雪芹先生來學(xué)寫游戲。《紅樓夢》以明末清初的貴族家庭生活為背景敘事,其中不乏對榮國府和大觀園眾人游戲活動的描寫。作家筆下既有全家老小擊鼓傳花的熱鬧場景,也有林黛玉和賈寶玉巧解九連環(huán)的閨中雅趣;既有元宵節(jié)元妃省親時眾人出燈謎、猜燈謎的忙亂場面,也有賈寶玉和眾姐妹放風(fēng)箏的紅樓春趣。
技法一:寫清過程,交代規(guī)則
寫游戲,一定要分步驟寫,寫清游戲過程。如果你不知道該怎樣劃分步驟,不妨按照游戲前、游戲中、游戲后三個步驟來寫。其中游戲前和游戲后可以略寫,而游戲中應(yīng)該是習(xí)作的重點部分,一定要寫詳細(xì)、寫具體。對游戲前的描寫要寫清楚在哪里、有哪些人、要玩什么游戲,還要把游戲規(guī)則寫清楚。這樣別人看了你的習(xí)作,才能了解游戲的內(nèi)容和過程,從而與你產(chǎn)生共鳴。
這段話是對賈府眾人玩擊鼓傳花游戲前的記敘和描寫,借助鳳姐和賈母二人的對話自然地引出對游戲的名稱、所需用具、規(guī)則的介紹,讓讀者讀了這段話,不僅對游戲的基本情況有了清晰的了解,還對接下來的游戲玩法充滿興趣。
鳳姐因見賈母十分高興,便笑道:“趁著女先兒們在這里,不如叫她們擊鼓,咱們傳梅,行一個‘喜上眉梢的令,如何?”(交代是誰提議玩擊鼓傳梅的游戲。)賈母笑道:“這是個好令!正對時對景兒。”忙命人取了一面黑漆銅釘花腔令鼓來,與女先兒們擊著,席上取了一枝紅梅。(介紹玩游戲所需用具。)賈母笑道:“若到誰手里住了,吃一杯,也要說個什么才好?!兵P姐笑道:“依我說,誰像老祖宗要什么有什么呢?我們這不會的不沒意思嗎?怎么能雅俗共賞才好,不如誰輸了誰說個笑話罷?!保ㄓ觅Z母和王熙鳳的對話交代了游戲規(guī)則。)
——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略有刪改
技法二:詳寫場面,細(xì)描人物
想要寫好一場游戲,游戲場面至關(guān)重要。因此,同學(xué)們要認(rèn)真、詳細(xì)地描寫游戲場面,重點描摹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這樣才能把“游戲中”寫具體、寫生動。對于“我”觀察游戲、玩游戲的心理活動要寫出變化,這樣,你筆下的游戲?qū)ψx者才有吸引力,才容易讓讀者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此外,在描寫游戲場面的時候,不能只關(guān)注玩游戲的主要人物,還要把次要人物,甚至觀眾的表現(xiàn)寫一寫,這樣才能從側(cè)面襯托出游戲的熱鬧與有趣。
這段話詳細(xì)描寫了游戲中的情景,既寫了女先兒如何擊鼓,又寫了眾人如何傳花。寫擊鼓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形容鼓聲的輕重緩急,生動再現(xiàn)了那一刻游戲現(xiàn)場的緊張氣氛。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鼓聲一停,梅花剛好落在賈母手上。由此看來,賈母自然就是描寫的主要對象了,可是曹雪芹不單單寫賈母的神態(tài)、舉止和語言,還寫了眾人的勸說和鼓勵。眾人有倒酒的,有恭維的,最后賈母才開口講笑話。這里同樣是運(yùn)用了側(cè)面描寫的手法,讓讀者能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當(dāng)時的熱鬧氣氛,同樣能感受到眾人玩游戲的目的是討好賈母,哄她開心。
于是戲完樂罷,賈母命將那些湯點果菜與文官等吃去,便命響鼓,那女先兒們皆是慣的,或緊或慢,或如殘漏之滴,或如迸豆之急,或如驚馬之馳,或如急電之光。忽然暗其鼓聲,那梅方至賈母手中。鼓聲忽住。(細(xì)致描寫鼓聲變化,渲染了游戲的緊張氣氛。)大家呵呵一笑,賈蓉忙上來斟了一杯。眾人都笑道:“自然老太太先喜了,我們才托賴些喜。”(寫游戲中眾人表現(xiàn),凸顯游戲的熱鬧氣氛。)賈母笑道:“這酒也罷了,只是笑話倒有些難說?!保?xì)寫重點人物賈母的語言、神態(tài),再現(xiàn)游戲場面。)眾人都說:“老太太的比鳳姐的還好很多,賞一個,我們也笑一笑。”賈母笑道:“并沒有新鮮招笑兒的,少不得老臉皮子厚的說一個罷。”
——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略有刪改
技法三:交代收獲,點明主旨
寫游戲,不應(yīng)只限于交代游戲過程,還應(yīng)在習(xí)作結(jié)尾點明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說要寫清楚自己玩游戲的感受,是有所感悟,獲得啟示,還是收獲了友誼?這樣寫游戲才更加耐人尋味?!都t樓夢》中寫大觀園眾人放風(fēng)箏,表面是為了放晦氣,卻凸顯了黛玉的寂寞心境,暗示了眾姐妹的離散。
眾人見斷線的風(fēng)箏高飛都紛紛說“有趣”,而寶玉卻說“可惜”,黛玉又說“不忍”。這哪里是放風(fēng)箏,分明是在寫各自的心情和感受。
可惜不知落在那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煙處,被小孩子得了還好,若落在荒郊野外無人煙處,我替他寂寞。想起來把我這個放去,教他兩個作伴兒罷。
——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七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