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方術列傳》中有一個繪聲繪色的神仙故事。東漢時候有一個叫費長房的人,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一個奇怪的老人在給人看病,身前懸掛著一個大大的葫蘆,看完病以后,就從葫蘆里面掏出藥丸給人吃,幾乎是藥到病除,非常神奇。費長房知道這位老人是傳說中的神仙,就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懇求老人收他為徒弟。老人答應了,就拉著他變成小不點,一同鉆到了葫蘆里面。
翻開中國歷史,你會發(fā)現(xiàn)到處都有葫蘆的身影。比如說《詩經(jīng)》當中形容女子,說她“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瓠”也是葫蘆的古稱,“瓠犀” 就是葫蘆的籽,長得整齊又潔白小巧,用來比喻美女的牙齒是最好不過啦!《論語》中,孔夫子也說,他不能像匏瓜一樣僅僅被人掛起來看,而不能食用,訴說自己的懷才不遇。
遠古的神話
據(jù)考古證實,我國7000年前就開始種植葫蘆了。為什么祖先對葫蘆這么著迷,遠走他鄉(xiāng)的時候都一定要帶上?可能并不是出于它的實用價值,而是另有原因。在陶器和青銅器發(fā)明之前,尋找合適的容器是先民們急于解決的大問題。聰明的祖先在試用過甜瓜、冬瓜和木瓜等各種瓜類之后,又經(jīng)過一代代嘗試,逐漸認為葫蘆是最合適的。首先是它長老了以后很硬,而且還有一個把手,可以用來抓握,慢慢又學會了把葫蘆鋸開制瓢,這就更方便了,不但能盛水,還能盛飯。
大概是因為這種盛具用起來太得心應手,所以即使后來會用陶器和青銅器以后,我們的祖先還是將其做成了葫蘆的形狀。好玩的是,就連甲骨文中的“壺(卣)” 字都“長”得像一只帶一點兒小小裝飾的葫蘆。
葫蘆的文化
或許是因為葫蘆在遠古文化中的這種特性,也或許是因為葫蘆本來就是最常用的容器,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它就跟道教產(chǎn)生了不解之緣。特別是東晉道士葛洪的《神仙傳》火爆之后,葫蘆隨著壺公、鐵拐李、尹喜等神仙人物成了人所共知的道教文化符號。身上背一個油光锃亮的大葫蘆也成了道士形象的標配。到了明代的小說《西游記》中,葫蘆不但成為太上老君用來裝丹藥的器皿,而且還成了銀角大王手里可以吸入萬物的神奇寶物。
葫蘆還是古代人婚禮上的主角之一。按照上古時期的習俗,舉辦婚禮的時候,首先要準備一只匏瓜,將它一分為二成兩個瓢,然后新郎新娘各執(zhí)一個,盛滿酒,再將它們的把接到一起,然后兩人共飲。這套禮儀就叫“合巹”,寓意夫妻雙方從此以后成為一家人。到了后世,葫蘆逐漸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于是就改成了雙方互相交換杯中酒飲用,這就是交杯酒的由來。
在南方一些省份的口音中,葫蘆往往被叫作“福祿”,這種美麗的錯位又讓它帶上了幾分吉祥色彩。所以從唐代開始人們在家中懸掛葫蘆或者擺放葫蘆形狀的瓷瓶,用以躲避災禍,現(xiàn)代出租車司機們在車中懸掛葫蘆的風俗可能就是從這衍生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