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娟
在進入正題以前,我們要回顧一下有關古代照明的常識。
先要從照明材料說起。其實照明所用原本就跟炊爨所用的柴禾一樣,但有細微的不同。薪和柴我們今天可以混稱,但分開來講是有區(qū)別的?!抖Y記·月令》:“(季冬之月)乃命四監(jiān),收秩薪柴,以共郊廟,及百祀之薪燎?!编嵭ⅲ骸按笳呖晌鲋^之薪,小者合束謂之柴。薪施炊爨,柴以給燎?!币簿褪钦f,薪指炊爨所用的大柴,柴指細小成束的小木(也可以稱為蒸)。薪和柴一為爨薪,一為燭薪;一作炊爨用,一作照明用;一粗,一細。做飯用的爨薪通常是大塊的,照明用的燭薪多為細小的木柴、竹木枝,還有麻稈、葦草之類,以其易燃,把這些材料捆扎而成一束束來照明,就是所說的燭。大燭,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庭燎、墳燭,在地曰燎,執(zhí)之曰燭。為了讓火把更明亮,有時還要給捆扎成束的柴、麻、竹、葦灌上蜜或蘸上油脂,讓火光更大更持久。蘸取的油料最早多用動物油脂,但煙和味道都大,后來植物油的提取技術發(fā)展了,多改用植物油。漸漸地多用油、少用麻葦,就出現(xiàn)了后世的油燈,并且東漢后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長條柱狀的蟲蠟、鯨蠟等材料做的燭,稱為蠟燭,但造價高,不易得,民間普通人家一直主要依靠油燈照明。就像王獻唐《古文字中的火燭》一文所說,初時燭即火把,繼以灌油膏,改進為油燭,又加以盤承接,有柄有座,以便執(zhí)放,乃利用古豆形,加釘鍥為之,為漢燈之始。燈可以插膏燭,也可以插蠟燭,又有油燈,它們先后演變,但各形制并行不廢,并非后者取代前者的關系。
接下來我們要談到的詩歌都與燭有關。
漢樂府有《怨詩行》,是與《薤露》《蒿里》《泰山》《梁甫》《北邙》同類的葬歌、挽歌,生命的短暫和脆弱是它的重要表現(xiàn)內(nèi)容。我們看《怨詩行》古辭:
天德(一作道)悠且長,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幾時,奄若風吹燭。嘉賓難再遇,人命不可續(xù)。齊度游四方,各系太山錄。人間樂未央,忽然歸東岳。當須蕩中情,游心恣所欲。(《樂府詩集》卷四一)
與天道的悠遠相比,生命是多么短暫。人生百年,卻像風中的火炬。風中之燭的比喻在這里第一次出現(xiàn)了。“奄”同晻,即暗,不明亮。風吹炬火,使之飄搖暗淡。生命就像風中的炬火,不知什么時候就會被吹得暗淡甚至熄滅。這一比喻立刻讓我們過目不忘,它攪起了我們所有的經(jīng)驗和蓄積的情感。比喻永遠是捷徑,它不用詳細的描述敘寫而瞬間引動我們的共情,不用條分縷析但直接指向我們的理性,它說,A和B是多么相像啊。隨著作者所指引的方向,我們望過去,事物如同瞬間被閃電照亮。
建安七子之一劉楨有一篇殘詩延續(xù)了“風中燭”的比喻:“天地無期竟,民生甚局促。為稱百年壽,誰能應此錄。低昂倏忽去,炯若風中燭。”仍然是說人生百年飄忽不定轉(zhuǎn)瞬即逝,如同風中之燭。但“炯”字一般指明亮,這讓詩句的意思變得有些含糊,不那么明確,不如樂府古辭中“奄若風吹燭”清晰。另外,劉楨這篇殘詩與阮瑀《怨詩》很相像:“民生受天命,漂若河中塵。雖稱百齡壽,孰能應此身。猶獲嬰兇禍,流落恒苦辛?!辈粺o可能,劉楨原篇就是《怨詩(行)》,也屬于挽歌。阮瑀“漂若河中塵”也是比喻,但遠不如風中之燭貼切精彩。好的比喻,我們往往一見、一聽即知。它們往往立刻就能顯出人的文學天分,就像衡量天才的便捷尺度。比喻需要感受力和悟性,修辭者憑借直覺幾乎立刻就抽取出不同事物的特性,并在兩樁原本毫不相關的事物間建立聯(lián)系,所以比喻又特別需要明敏的聯(lián)想和卓越的抽象能力,而這種抽象能力主要是訴之于人的理性。精彩的比喻因此是感性與理性完美的交互為用,既體現(xiàn)收集意象的能力,又考驗連類而及并加以分析和抽象的能力。一個比喻往往只有一句話,卻需要修辭者電光石火之間把握和了悟一切。它經(jīng)常是不可重復的,所以后人對它的沿用可能成為濫調(diào),因此被讀者忽略也就不奇怪??傊?,劉楨詩顯然沿用漢樂府古辭中“奄若風吹燭”這一比喻,雖然未能推陳出新,但顯示了他對該修辭的心儀和推崇。
當然,樂府古辭《怨詩行》里還有些細節(jié)值得探究。比如,燭一定是火把嗎?有沒有可能是蠟燭?蠟燭要到東漢后期才出現(xiàn),它本身也并不適合用于室外環(huán)境,古人即便在室內(nèi)也是長期以炬火或油燈照明。唐代詩文中還常見描寫在油燈下苦讀的情形,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寫的就是油燈,膏,就是油脂,代指燈燭。唐代以前詩文中的“燭”可以涵蓋火把(炬)和油燈,但很少或基本不會作為對蠟燭的專門稱呼。幾乎可以肯定,樂府古辭里的“風中燭”說的是炬火。當然,油燈和蠟燭變得常見以后,用風中的油燈或蠟燭來比喻生命可能更有柔弱危脆之感,火把作為燭的本義反而不大被我們想起了。
《古詩十九首》里有一篇與樂府古辭《怨詩行》大致同時,基本情調(diào)也相似: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一作炳)燭游?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文選》卷二九)
“秉燭游”,“秉”或作“炳”,“炳燭”更可能是原文。曹丕《與吳質(zhì)書》“古人思炳燭夜游,良有以也”(李善注本《文選》卷四二)即引作“炳”,是也。燭仍指火把,炳燭意謂點起炬火,這比單單拿著火把(秉燭)具有更強的動作性和視覺性。點燃火把是一個很有主動性的行為,也并不柔弱。炳燭而游展現(xiàn)的是人在洞達生命的短暫脆弱以后選擇對抗命運,比起《怨詩行》“奄若風吹燭”的無能為力,自有豪情在其中。但此處“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與《怨詩行》末尾“當須蕩中情,游心恣所欲”所表達的情緒是一樣的,既然人生這么短、憂愁那么多,生命柔脆、來日難期,我們何不當下就隨心所欲、及時行樂,既然白日已逝,就讓我們在漫漫暗夜里點亮炬火,連夜行游。
火把需要小柴細薪合成捆,舉凡竹木枝、蒿莖、麻稈等材料都可以,再浸上油脂以助燃,有的叫作“麻蕡”。直到唐代,人們夜行還經(jīng)常用火炬照明,其中樺樹皮又是做火把的上乘材料,人們把這樣的火把稱為“樺燭”。白居易《早朝》詩有“月堤槐露氣,風燭樺煙香”,這里的燭就是樺樹皮卷成的火把,燃起來還帶著樺木的清香。無論麻蕡還是樺燭,加了油脂,燒起來明亮又不易熄滅,雖然依舊是“風中之燭”,卻有獵獵的氣勢,非油燈或蠟燭可比,撐得起炳燭夜游的豪興,汰去了奄若風吹的黯淡。
和漢樂府“風中燭”一樣,古詩里的“晝短苦夜長,何不炳燭游”也是比喻,與前一句相連,說人生歡樂常少憂傷常多,就像白晝短而夜晚漫長,那么炳燭夜游就是在艱難憂戚的人生里勉力去追尋歡樂?!氨T”一詞之前在典籍中已出現(xiàn)過,但并非用來指夜以繼日的遨游,而是指老而好學。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劉向《說苑·建本》)
晉平公年老了,想要為學又怕時光已經(jīng)暮,盲人音樂家?guī)煏缯f,為什么不點起火把學習呢?老而好學,正像夜晚點起火把,雖然不像早上和中午的太陽那么明亮,但總好過在黑暗中摸索啊。這里所說的燭當然也不是蠟燭,而是火把、炬火。炳燭夜游就是從這里變化來的,卻一改原來的勉力勤學而為及時行樂,頹喪中不無豪宕。不知是漢樂府風中之燭這一比喻更早,還是從炳燭為學而來的炳燭而游更早,但這兩個比喻都從照明而來,而各有其動人心魄處。
陶淵明《歸園田居》組詩其五也與燭有涉,但無關比興: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一作繼)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該組詩的前一首,陶淵明寫他去山中游玩,看見從前的井灶變成了遺址荒墟,砍柴的人告訴他,幾十年前這里繁盛的人煙都消失了,他悟到“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歸園田居》其四)。這里是承接上一首,寫他心情晦暗,獨自沿著崎嶇山路返回。一路上碰到清淺的山澗水,他就在里面滌洗雙腳?;氐郊抑?,漉出新熟的家釀,又準備了一只雞,他邀請附近友朋來家中閑談。傍晚日色昏暗下來,就用燒飯的柴薪代替明亮的火炬。圍爐對酒的夜談是歡樂的,整個夜晚很快就過去了,很快天就要亮了。陶淵明不再寫風燭的悲慨,也不作炳燭夜游的豪宕,他只是招邀親朋,圍爐夜話,燒起一膛爐火,照亮人生的暮夜。
面對人生的凄風苦雨,我們手無寸鐵,陶淵明的制勝法寶是什么呢?就像這首詩里表現(xiàn)的一樣,他抵抗人生短暫和虛無的力量來自溫暖的世俗人情。崎嶇跋涉中,自然界為他奉上了清清澗水,他自己則有胼手胝足建立起來的家園,家中有新漉的家釀,還有那溫暖的一膛爐火,以及可以隨時相聚的親朋好友。荊薪就是炊爨燒火用的柴薪,燭還是火把。陶淵明說不用那明亮的細柴或麻稈的火把,我們只用薪火來代替燈燭,來作一場熱烈的談話,扺掌一談就是通宵。要知道,《禮記·曲禮》里講,如果晚上去拜望主人,要早些告辭,不要等夜深別人家的火把燃到頭了才走,即所謂“燭不見跋”?!鞍稀保疽?,也就是把,指火把的手持之處。在陶淵明這里,完全沒有這些禮儀顧忌,跟好友可以不拘形跡,談話也格外熱烈忘情,把前一首詩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陶詩筆下這場景是多么溫暖和自然,他只是直接賦寫,不太在意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修辭,無意于比興。和他灶膛里的荊薪一對照,風燭的比喻顯得太低沉柔弱,比起他的圍爐宵談,炳燭夜游又顯得過于刻意。柴火興許不夠明亮,卻足夠溫暖。以炊爨之火同時作照明之用,也更有親切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