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有時,我們只顧追逐夢想,欲摘天上星辰,但往往忘記了自己的責任。
一把鎖,半壺烏龍。我曾經以為,這便是樓下修鎖老店的全部。但暑假的一次偶然經歷,卻讓我改變了看法。
那天,家中的鎖壞了,面對屋外撲面而來的熱浪,我在媽媽的連聲催促下,提著壞鎖下樓,前往修鎖的那間老店。
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小店如往常一樣寂靜,修鎖匠佝僂的背影映入眼簾。我掩門入屋,卻不愿打擾修鎖匠,只在一旁站著等待,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過了一會兒,修鎖匠緩緩抬起頭來,猛然間看見我,立刻放下了手里的活兒,抱歉地接過我手中的鎖。他將壞鎖舉起,又從抽屜里取出螺絲刀,輕輕一旋,將鎖芯取出,而后把鎖芯舉在陽光下。一縷陽光射入,將鎖孔照得透亮。
忙碌間,他的額頭滲滿汗水。過了一會兒,他放下鎖,仔細端詳。我以為這便修完了,便欲拿走。修鎖匠卻又伏身拿出砂紙,反復打磨。直至鎖已被他磨得銀光閃閃,他才用軟紙一絲不茍地包好遞給我。我欲向口袋中掏錢,他卻擺了擺手道:“這是在我這兒買的鎖,鎖壞了是我的責任,不要錢。”一抬頭,我看見了他布滿血絲卻富有責任感的雙眼。
道過謝,我轉身回家。走了幾步再回首看這個小店,我才懂得:一把鎖,半壺烏龍,一份責任,這才是鎖匠的全部世界。鎖匠的責任,便在于他全身心地投入賣出與接過的每一把鎖。
而我們,責任在于承擔起家庭、國家所寄予的使命,在追夢的路上努力前行。
在這一天,感謝遇見,讓我懂得了責任。
教師點評
文章選材巧妙,記敘了鎖匠修鎖的一件小事。作者筆調清新雅致,語言流暢優(yōu)美。其中的“一把鎖,半壺烏龍”飽含生活氣息。文章細節(jié)刻畫形象傳神,富有美感。結尾以小見大,通過修鎖這件小事聯(lián)系到家國責任,給人以更深的啟迪。
(指導教師:唐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