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曦 侯君利
(湖北商貿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教育信息化逐漸成為新時代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進一步為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轉型做出引導。同時,在“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新形勢下,體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顯,因此,加強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發(fā)展成為高校教育發(fā)展的主要目標之一[1]。
成果導向教育理論(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它強調的不僅是學習結果,更在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長遠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信息化的背景下,OBE 理念與現(xiàn)代教學資源的結合,為提高體育信息化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了有力引導。
從當前高校體育及其他各學科信息化教育資源的配置和利用角度來看,體育類課程的信息化資源共享模式對于滿足高校學生多元化體育需求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模式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優(yōu)質資源,還可以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使更多的學生獲得收益。信息化資源共享可以大大緩解因師資和設備條件有限而導致的教學資源短缺問題[2]。并且,通過模式創(chuàng)新,學生有了更多的渠道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在“互聯(lián)網+”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參與信息化互動課程等方式學習,還可以與全國甚至全球的學生互相交流、分享體驗,從而提高體育技能和綜合素質。
隨著技術的進步與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體育教育也在向信息化發(fā)展轉型,這不僅是因為技術的進步帶來的便利,更是源于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體育發(fā)展,提高體育素質和參與度。
首先,VR和APP現(xiàn)代技術手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教學領域。體育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化資源,為學生提供更為生動、直觀的技術動作講解,使復雜的動作變得容易理解。比如,通過VR 技術,學生可以從第一人稱的角度體驗某個動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而不再是單純地觀看教練或教師的示范[3]。
其次,通過資源共享模式,學生的體育視野可以得到廣泛的拓展,而不再僅僅只獲取課本上的知識。通過各種社交平臺、體育論壇等,學生可以及時獲取到國內外的最新體育資訊,了解到各種體育賽事、技巧分享等,從而提高自身的體育文化素養(yǎng)。這種多渠道的信息接觸方式,有助于學生形成綜合體育視角。
體育教學作為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信息化資源和技術,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還能通過大數據分析為學生提供更為精準的教學反饋。一方面,體育課程的內容、方法和資源不再僅僅局限于單一學校,而可以實現(xiàn)跨校,甚至跨國共享。其中,不同的學校和國家往往有其獨特的體育教學法和資源,這些獨特性如果能被廣泛傳播和應用,不僅有利于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也有助于提高教學的多樣性。
另一方面,目前各大學校往往都孕育了眾多的優(yōu)質教程和杰出的體育教師。信息化時代為這種跨校資源的共享提供了技術支持,使得優(yōu)質資源能夠被更多的人所知曉和利用。而這些教程和教師的經驗可以被其他學校借鑒和學習,從而可以進一步推動全國高校的體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從各大共享教學資源平臺可以看出,體育類課程的開設比例并不理想[4]。盡管這些平臺涵蓋了豐富的學科資源,但體育課程的比例普遍不超過5%。例如,在國內影響力最廣的中國大學慕課平臺,體育類課程的占比為3.99%,相較于其他學科明顯偏低。這一點在其他主流在線教學平臺上同樣可以得到體現(xiàn),如學堂在線、超星慕課以及網易公開課等,體育相關課程的比例分別為3.43%、1.12%和1.07%,均遠低于其他學科課程。
當前,大多數教育平臺將體育課程歸類于其他門類,而這種歸類方式,不僅使得體育課程在資源平臺上的可見度大大降低,而且對于那些希望通過在線方式學習體育理論或技能的學生來說,查找相關資源變得更為困難[5]。由此說明,體育課程的信息化資源建設未達到大規(guī)模,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這可能與教育資源的投入、體育教學的特殊性,以及平臺運營者的策略選擇有關。不足的資源建設意味著學生在使用在線平臺進行體育學習時,面臨的資源選擇較為有限,無法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基于中國大學慕課平臺和學堂在線平臺的數據分析發(fā)現(xiàn)。首先,評價在線課程的受歡迎程度通常采用學習人數和訪問人數作為重要指標。通過這兩項指標,可以了解學習者對于不同學科的偏好。如數據所示,中國大學慕課平臺上,體育類熱門課程的平均學習人數為4 427人次,而經管理工文法學科的熱門課程平均學習人數高達114 163人次。此外,學堂在線平臺的數據也呈現(xiàn)出類似的趨勢:體育類通識課程的平均學習人數為10 807人次,與之相對的是,經管理工文法學科的平均學習人數為274 011 人次。這一顯著差異暗示著體育類課程在信息化教學中的吸引力遠不及其他學科。究其原因:體育教學本身的特性與在線學習模式可能存在一定的沖突。體育教學往往需要實地操作和實際體驗,而這種實踐性的特點在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中難以得到完美復制。即使采用高清視頻、模擬動畫等技術手段,也難以達到線下實體教學的效果。
目前,在線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側重于實踐和親身體驗,難以完全通過在線方式進行。體育課程需要學生親自參與體育活動,觀察和模仿動作,這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難以替代的[6]。因此,許多高校將在線課程視為一種補充,而不是主要教學方式,這導致了在線課程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同時,缺少足夠的教學設備也是制約在線體育教育發(fā)展的一個因素。在傳統(tǒng)體育課程中,學生通常需要使用各種設備和器材,例如運動器材、體育場地等。然而,在線體育課程往往無法提供這些設備和器材,導致學生無法進行真實的體育活動。即使一些在線課程提供了模擬器材或虛擬場地,但其效果遠遠不如實際體驗。因此,教學設備的不足限制了在線體育教育的發(fā)展。
從現(xiàn)行評價體系來看,對學生的在線學習效果評價主要依賴于學生的在線作業(yè)、試卷和答疑。然而,這樣的評價方式在某些學科上可能是合理的,如數學和物理,但對于體育學科而言,體育課程中的實際技能掌握、運動能力和運動精神等多種維度無法僅僅通過在線測試來全面評價[7]。由此發(fā)現(xiàn),我國目前衡量在線課程效果的方法過于單一,而建立一個結合信息技術的綜合評價體系就顯得至關重要。
OBE 即Outcome-Based Education(基于結果的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將教育的焦點放在學生的學習結果和能力培養(yǎng)上,而不僅僅是課程內容的傳授。以下是OBE 的關鍵要點。其一,學習結果導向。OBE強調明確的學習目標和結果。教育者首先確定期望的學習成果,然后設計課程和教學方法,以確保學生能夠達到這些目標。其二,個性化學習。OBE 鼓勵個性化學習路徑,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這意味著教育者需要考慮如何支持每個學生的學習進程,而不僅僅是提供一種標準的教育模式。其三,綜合發(fā)展。OBE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知識、技能、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教育目標通常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方面的要求。其四,評估和反饋。OBE 強調有效的評估方法,以確定學生是否達到了預定的學習結果。這種評估通常是持續(xù)的,能夠為學生提供反饋,以幫助他們改進學習。而對于體育教育而言,在OBE 理念下,將對教學過程、教學資源和方法等具體環(huán)節(jié)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進而有利于提高體育課程的質量,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體育課程中學生的基礎及技能領悟能力存在差異。而體育教學的核心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增強其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在OBE模式下,體育課程內容的設計,應以終身體育為目的,而不僅是短期的技能訓練。這意味著,課程內容應更加多元、實用,能夠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的體育項目,培養(yǎng)其全面的體育技能和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結合體育項目的特點,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如視頻、動畫等,進行直觀、形象的教學,同時結合現(xiàn)代教具,如智能手環(huán)、運動分析軟件等,為學生提供更為科學、個性化的訓練建議。此外,在實際教學操作中,可以根據學生的技能水平,將其劃分為不同的組別,由具有不同專長的教師進行指導,確保教學質量和效果。
體育課程作為高校課程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其并非僅僅是身體練習的實踐,也可以通過科學的體育教育手段來增強學生的體質和健康,并提高其體育素養(yǎng)。這種課程在深化學生的身體發(fā)展、思想品德、文化科學、生活與勞動技能和心智開發(f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OBE 理念指導下,體育教學信息化發(fā)展中的課程設計過程應遵循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邏輯主線,確保每一步的教學活動都與最終的課程產出對齊。
首先,“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xù)改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使得信息化賦能下的體育課程需要注重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對接。為此,體育課程必須梳理和整合學生對體育強國的理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思政元素,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自信,還能確保中華文明中的體育文化傳承得以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中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其次,如何將先進的體育理論知識與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同樣成為教育者必須面對的問題。在課程設計和實施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技術的更新,還需確保這些技術能夠真正地服務于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OBE 理念強調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可以將其融入信息化教學過程發(fā)展中,以幫助學生識別和達到不同級別的學習目標。以此針對高校體育教學的信息化資源平臺同質化,且大部分平臺似乎并沒有針對體育類課程進行專門的分類等問題。體育類課程的構建和分類應該更為明確和具體。例如,可以將課程分為體育健身、體育健美、民族傳統(tǒng)體育和體育文化等幾大類別,每個類別下再細分初、中、高級課程。同時,還應該明確哪些課程是針對體育專業(yè)學生的,哪些是為了提高廣大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此外,為了使體育類課程在網絡平臺上更易于查找,建議平臺設立專門的體育課程歸屬欄目,使其實現(xiàn)分類有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課程,還可以提高課程的曝光率,從而提高平臺的使用率。
體育課程的特點是操作性強,需要反復訓練以及場景模擬。這意味著,僅依靠信息化資源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且,傳授動作技能時,信息化教學也可能會帶來不精確甚至是錯誤的動作模仿,這在體育課程中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鑒于此,混合模式成為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它能夠集信息化與線下教學的優(yōu)點于一身。具體而言,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依靠信息化資源進行,而實踐操作和反復訓練則更適合線下環(huán)境。這樣,學生既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豐富資源,又能在實踐中得到直接的反饋。OBE理念強調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而不僅是知識的掌握,為混合式體育教學探索提供引導。首先,高??梢詷嫿ㄒ恢畔⒒剃犖?。這些助教可以跨學校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信息化答疑、動作指導和反饋。同時,積極利用線上與線下的優(yōu)勢設計的學習模式。深入研究體育在線學習模式,優(yōu)化移動學習體驗,使學生在任何地點都可以進行有效學習。以乒乓球課程為例,它既需要學習理論知識,也需要大量的實踐操作。融合式教學可以通過信息化提供乒乓球的理論知識,包括比賽規(guī)則、技巧分析等,而線下則主要進行實際的擊球練習。這樣的結合,無疑能夠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OBE理念強調學習體驗性和學生發(fā)展,鑒于此,需要重塑體育課程的體驗性,使之不僅滿足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需求,同時滿足其在體育方面的成長和發(fā)展。
首先,由于體育作為一種需要現(xiàn)場實踐、親身體驗的學科,其在信息化的教學顯然與傳統(tǒng)的面對面教學有所不同。因此,為了增強信息化體育課程的體驗性,必須在課程設計中注重場景的變換。這種場景不僅可以是實體的,例如體育場、健身房等,也可以是虛擬的,如通過VR技術創(chuàng)造的虛擬體育場景。
其次,教學場景的設置不應僅僅滿足于模擬真實的體育環(huán)境,更應結合課程的特色和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針對某一特定的體育項目或技能,可以設計出與之相匹配的專業(yè)場景,讓學生在這樣的場景中進行學習和實踐,以增強其學習體驗。此外,高校還應充分發(fā)揮其自身特色和優(yōu)勢,如農林類學??梢岳闷湄S富的自然資源,開設野外競技課程,而科技類學校則可以探索結合現(xiàn)代技術的體育課程,如運動生物力學、體育數據分析等。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體育教師可以迅速獲得關于體育技術、知識和新聞的最新信息,從而豐富和更新其教學內容。這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泛和深入的學習機會,讓其能夠跟上體育領域的最新發(fā)展和變化。但同時,翻轉課堂的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并不與其他學科相同。體育教育的核心在于實踐和體驗,而不僅是理論知識的傳授。因此,體育教師在使用翻轉課堂時,需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安全和健康,確保學生在信息化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的是真實、有效的運動體驗。而OBE模式的應用強調評價的多元化。這意味著評價不僅是基于學生的考試成績或技能測試,還需要考慮到其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團隊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這樣的多元評價體系可以幫助教師得到更為全面和客觀的學生評價結果,從而更準確地指導教學。
總之,在信息化社會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正經歷著多維度的變革。從教學手段到評價方式,都呈現(xiàn)出多樣化和創(chuàng)新的趨勢。為了應對這些變化,學校和體育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確保學生的安全和健康,并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都能在體育教學中獲得最好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