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怡婷,劉 文
(嘉興學院,浙江 嘉興 314000)
古書云:“鎧,猶鎧也。堅重之言也,或渭之甲。”在冷兵器時代,鎧甲作為戰(zhàn)場上作戰(zhàn)的必需品,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鎧甲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至原始社會用藤、木等原料制作的簡陋的保護身體的護具,經過各朝的改良與鋼鐵加工技術的進步,鎧甲的堅固程度不斷提升。除了防御能力不斷提升,鎧甲也開始衍生出裝飾、美觀等功能,其中最獨具一格、以華美聞名甚至背離了鎧甲最初的防御保護功能的就是唐代的絹甲。雖然唐代絹甲只在歷史長河中曇花一現(xiàn),但為后世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其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時代。
《唐六典》卷十六記載了唐朝的13種常見鎧甲類型,合稱“唐十三鎧”,絹甲就是其中之一,其以制造材料命名,是由皂絹、皮革和部分金屬材料制成。絹甲所使用的絹通常擁有華美的圖案,有時也會將織錦作為主要面料,內襯常加數(shù)層厚棉。整體來看,絹甲十分柔軟、舒適[1]。絹甲上還鑲嵌了用皮革或金屬制成的裝飾片或甲片,使絹甲更顯華美。絹甲的華麗和高超的做工實現(xiàn)了鎧甲“肅穆神圣”“等級差異”意象的外化,彰顯出盛唐的繁榮強大。
絹甲保留了其作為鎧甲的基本構造,但因不具備防御能力,所以多出現(xiàn)在唐朝壁畫、人俑中[1]。從這些唐代出土的、著絹甲的人俑中可以觀察到絹甲也有多種形制。
以1971年從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zhèn)馬寨村鄭仁泰墓出土的彩繪釉陶貼金文吏俑為例,該人俑上身著紅色闊袖短袍,外罩兩檔式絹甲,下身著乳白色長褲。該絹甲由前后兩片構成,以紅綠色為主色調[2]。人俑面目俊秀、高鼻濃眉、文雅而不失威嚴,無不彰顯出盛唐國力的雄厚。兩檔鎧形制流行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常在胸背部分采用小型的魚鱗甲片,便于穿著者進行俯仰活動。兩檔式絹甲參考了魏晉南北朝的兩檔鎧形制,結合絹甲的材質,使兩檔式絹甲的質感介于金屬與布面之間,保證了鎧甲的形制與外觀的同時,又提高了華麗度并減輕了鎧甲的重量[2]。
莫高窟194窟的天王像所著鎧甲為包裹式絹甲[1],也稱一體式絹甲,即后背絹甲和裙甲包裹到前腰部固定,再抱肚而穿。其中,抱肚是絹甲上的標志性部件之一,其覆蓋面積相比金屬鎧甲大得多,除了腰部,抱肚上緣大部分直接覆蓋到前胸[1]。包裹式是絹甲最常見的形制,也是因絹甲問世而產生的形制。包裹式絹甲的甲衣可以緊緊包裹在穿著者身上,形制和穿著方式更加利索與合理,制造工藝也更加精巧細致,體現(xiàn)出盛唐的高超制甲技術[3]。因此,有學者感嘆:“絹甲開創(chuàng)了屬于唐代自己的風格?!边@種形制也影響了后世鎧甲的形制,如山文甲。山文甲使用了華麗的異形甲片結構,甲片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制上參考了一體式絹甲,防御能力強。
1973年,于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文物彩繪天王踏鬼木俑在形制上使用了明光鎧的造型,但沒有明光鎧的實用作用[1]。鎧甲將大紅色作為主體打底色,并在上方繪制流云紋牡丹花卉紋這一傳統(tǒng)紋樣,使整副鎧甲更加瑰麗絢爛。由于唐代天王俑大量使用了這類明光鎧式絹甲,使明光鎧式絹甲成為唐代天王俑的一個重要標志[1]。明光鎧形制實物形象最早出現(xiàn)在南北朝時期。唐朝是明光鎧的全盛時期,明光鎧被譽為“唐十三鎧之首”。明光鎧形制的絹甲拋棄了明光鎧的實用作用,只保留其形制,符合絹甲對華麗外觀的需求。
唐代社會繁榮、文化包容,在繼承了前朝鎧甲的形制與功能的基礎上改良創(chuàng)新,形成了獨特的審美風格。盛唐時期,國力鼎盛、天下和平,達官貴族的奢靡之風盛行,因此,鎧甲也隨著社會奢靡風潮加入了更多的裝飾,逐漸丟失了部分實用功能,變得更加美觀與華麗[3]。鎧甲作為軍隊的必需品,除了起到保護防御的作用,還有彰顯軍隊威嚴與國力強盛的作用,因此,鎧甲華麗的外表與復雜的做工也能從側面宣揚國家的繁榮昌盛,絹甲便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
也有部分學者認為,絹甲不僅有作為儀仗甲的作用,還是鎧甲的外衣。首先,絹甲較輕薄,作為外衣能更好地貼合金屬甲,又不顯臃腫影響活動;其次,防止因陽光直射而導致金屬材質的鎧甲溫度過高;最后,如果在戰(zhàn)場上沾染上血污可便于清洗,減少戰(zhàn)后給鎧甲除銹保養(yǎng)消耗的精力。由于絹甲暫時沒有文物出土,上述觀點都是從出土人俑與文獻記載推測而來,而絹甲為儀仗甲的觀點則更為主流。
絹甲的整件甲衣采用上下連成一體的設計,如圖1、圖2所示[4],展開后像一整塊裁剪開的衣片;穿著時,先披掛上身,再從后向前圍裹起來,借助胸部和腰部上下兩重束甲,使甲衣緊緊包裹在身上,如圖3所示[3-4]。這為鎧甲開創(chuàng)了全新的樣式,這種式樣更加利索、合理,制造工藝精巧細致,體現(xiàn)出盛唐高超的制甲技術,也對后世鎧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絹甲華麗的外形甚至使用織錦作為主要面料,更彰顯出唐朝不凡的國力,所以絹甲才會在唐朝出現(xiàn)。
圖1 一片式絹甲
圖2 絹甲結構
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爆發(fā)的安史之亂是背叛唐朝的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發(fā)動的戰(zhàn)爭[5],是唐朝爭奪統(tǒng)治權的內戰(zhàn),更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這次內戰(zhàn)直接導致唐代人口的大規(guī)模下降,綜合國力銳減。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不僅對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唐代的甲胄服飾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5]。如盛唐時期的絹甲過分注重裝飾性而忽略了其作為鎧甲應有的防御能力,在唐朝爆發(fā)安史之亂后,處于戰(zhàn)亂中的唐朝國力衰落、社會動蕩,使絹甲這種華而不實、缺乏防御能力的鎧甲被淘汰和摒棄。因此,絹甲在歷史長河中只是曇花一現(xiàn)般的存在[5]。
唐代之前以明光甲、兩襠甲為主,直到唐朝絹甲的問世才改變了一直以來的傳統(tǒng)鎧甲形制,即改上、下舊制,創(chuàng)新為一體式鎧甲,使鎧甲更加利索、合理。可以說絹甲的問世開創(chuàng)了屬于唐代自己的甲胄服飾風格,這種一體式鎧甲形制對唐及以后的鎧甲形制的演變與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5]。由于絹甲過于華而不實而在安史之亂后被淘汰,讓唐朝中期的人們又開始重視鎧甲防御這項最主要、最原始的功能,而取代絹甲的則是創(chuàng)新后經過改良的新式鎧甲山文甲[5],其摒棄了絹甲由于材料限制而沒有防御能力這一致命缺點,又開始回歸到金屬材質的鎧甲這一軌道上。山文甲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絹甲作為一體式鎧甲形制的優(yōu)點,并且山文甲甲片的細致程度大大提升,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護人體。正是因為安史之亂的影響,人們重新回歸到鎧甲需要有防御功能的本質上[5],推動了鎧甲的進一步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唐代鎧甲已經發(fā)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大大超越了唐朝以前的盔甲制造水平。但盛唐時期出現(xiàn)的一體式絹甲又大大改變了之前的鎧甲制式,將鎧甲推向了一個更高、更為先進的水平上。盛唐之后,人們沒有完全摒棄沒有防御能力的絹甲,而是在一體式絹甲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良,出現(xiàn)了繼承了絹甲優(yōu)點又將防御能力提升的山文甲,使鎧甲制造工藝發(fā)展到更深的層次,也為后世的軍事發(fā)展提供了新思路。
絹甲對現(xiàn)代舞臺美術、影視服化道也有較深遠的影響,如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劇中大量使用絹甲元素,如宮廷儀仗隊穿著的鎧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眾通過影視劇對古代鎧甲產生興趣,開始了解中國的甲胄文化,進而廣泛傳播,吸引更多人對甲胄文化產生興趣,這樣更利于甲胄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推動甲胄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