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林
地球運動是高中地理的難點,尤其有關時間的計算與應用更是高中地理學習的“瓶頸”。理解掌握地球運動中的對稱原理,巧妙應用對稱原理進行時間計算,可以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圖1
一、同一日期緯度關于赤道南北對稱的兩地,晝夜長短相反
若圖1中的甲地緯度為40°N,乙地緯度為40°S,甲、乙兩地緯度關于赤道南北對稱,因此同一日期,甲、乙兩地的晝夜長短狀況完全相反。
圖2
【例1】一艘輪船由太平洋駛向大西洋,途經(jīng)P地時船員看到了美麗的海上日出景觀,此時北京時間為21:00。據(jù)此完成1題。
1.該日我國漠河的晝長約為(??)
A.8小時B.14小C.16小時D.20小時
【解析】本題巧妙考查了“同一日期緯度關于赤道南北對稱的兩地,晝夜長短相反”這一原理,注重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由計算可知,P地8:00日出,根據(jù)晝長=(12-日出時間)×2可計算出該地晝長為8小時,則該地夜長為16小時。我國漠河大致位于53°N,而P地大致位于53°S,根據(jù)“同一日期緯度關于赤道南北對稱的兩地,晝夜長短相反”這一原理,P地的夜長等于漠河的晝長,因此漠河的晝長為約16小時。
二、同一地方同一地理現(xiàn)象前后兩次出現(xiàn)的日期關于夏至日(6月22日)或冬至日(12月22日)對稱圖3
若圖3中A點日期為5月22日,某地出現(xiàn)了某地理現(xiàn)象,該地再次出現(xiàn)這一地理現(xiàn)象的日期關于夏至日(6月22日)對稱,即該地再次出現(xiàn)這一地理現(xiàn)象的日期就是B點所示日期,約為7月22日。
【例2】12月1日我國某中學生發(fā)現(xiàn),在書桌的固定觀測點上,從窗戶恰好既可觀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據(jù)此完成2題。
2.若通過書桌的固定觀測點再次從窗戶恰好既可觀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的日期可能是(??)
A.1月1日B.1月12日C.2月1日D.2月12日
【解析】該日為12月1日,再次通過窗戶既可觀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的日期關于冬至日(12月22日)對稱,即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