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奧本海默是理論物理學家,曾領導曼哈頓計劃。他是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在他的帶領下,科學家們?yōu)樽约旱膰覐淖匀皇种袏Z取了令人驚嘆的太陽之火。在這之后,他不僅睿智地申明了核彈的危害,也充滿希望地提及了核能的潛在益處。奧本海默成為同代人中最著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20世紀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奧本海默成為“原子彈之父”并非偶然,他在一種重視獨立探究、實驗探索和自由思考的文化氛圍中長大,這種文化體現(xiàn)的正是科學的價值觀。
諾蘭新片《奧本海默》好評如潮,內(nèi)地觀眾也對這部大片期待值拉滿。
奧本海默是美國原子彈之父,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敘寫他的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為什么諾蘭偏偏選了這一本傳記——《美國普羅米修斯: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作為他的電影靈感來源?
諾蘭回答:“這里有大量的權(quán)威信息,每一塊石頭都被掀開了,沒有一塊石頭沒有被翻過……正是這樣一座不可思議的知識寶藏,讓我得以動手創(chuàng)作一部第一人稱視角的劇本。我想從奧本海默的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這正是這部傳記給我?guī)淼膯l(fā),我不僅對奧本海默感同身受,還能窺見他頭腦中的所思所想。我感到這部電影呼之欲出。”
本書的兩位作者——凱·伯德和馬丁·J.舍溫——是真的“掀開了每一塊石頭”。這本書是關于“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最為完整的一部傳記,寫作時間長達25年,作者們采訪了奧本海默的近百名密友、親人和同事,參考了超5萬份文獻記錄,它們來自國內(nèi)外的檔案資料和個人收藏,以及奧本海默自己留存的大量文件,甚至包括美當局在對奧本海默超過25年的監(jiān)視活動中積累的數(shù)千頁記錄。
奧本海默是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是美國原子彈計劃的領導者,但是除此之外呢?為什么是奧本海默?
作為一位引人注目的公共知識分子,奧本海默曾領導位于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絕密實驗室,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將原子彈從理論上的可能性變成了現(xiàn)實。
隨著兩顆原子彈在日本領土爆炸,“奧本海默”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被贊譽為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在他的帶領下,科學家們?yōu)樽约旱膰覐淖匀皇种袏Z取了令人驚嘆的太陽之火。
而他本人卻被負罪感淹沒了:“我覺得我的雙手沾滿了鮮血。”一名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的線人報告說,奧本海默“精神崩潰了”。英雄般的成就和對于人類的背叛,構(gòu)成了奧本海默的人生悲劇。
奧本海默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他成了戰(zhàn)后核時代的哲人,他基本上是在代表洛斯阿拉莫斯的所有平民科學家發(fā)聲。奧本海默成為同代人中最著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20世紀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二戰(zhàn)已經(jīng)結(jié)束,但在沒有公開討論的情況下,杜魯門政府卻決定快速發(fā)展氫彈并要壟斷核武器的生產(chǎn)與裝備。而奧本海默想利用自己突如其來的名聲影響高層政府官員,他公開聲明核彈的危害,反對氫彈的研制。這一立場使奧本海默成為美國技術天才和良知的象征,也讓他在麥卡錫主義盛行時代成為眾矢之的。
于是,一場針對奧本海默的“抹黑運動”悄然上線。杜魯門先是批評他“哭哭啼啼”“脆弱”和“軟弱”。隨后,他年輕時的左翼政治傾向被挖出,當權(quán)者開始摧毀奧本海默的人格。
在1954年原子能委員會召開的聽證會上,他被剝奪了安全許可。奧本海默的反對者們對他的政治傾向和專業(yè)判斷進行了抨擊,但實際上他們是在詆毀他的人品和價值觀。
1967年,奧本海默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去世,享年62歲。
奧本海默的故事豐富、微妙、充滿戲劇性、意義重大,還有道德上的挑戰(zhàn)性。
奧本海默曾是釋放核威脅的推手,但后來他致力于遏制核威脅,奮勇地將我們從核彈文化的歧途上引開。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貢獻是一份國際原子能管制計劃,迄今為止,這仍是核能時代保持理性的杰出范式。他帶領我們進入核時代,又步履維艱地尋找著消除核戰(zhàn)爭威脅的方法,雖然他沒有成功,但是我們的努力還在繼續(xù)。
奧本海默是一個個性復雜的人,他早年間就打造了一副內(nèi)心的鎧甲。傳記追溯了奧本海默的一生,探究這副鎧甲背后奧本海默謎一般的個性。
20世紀初,奧本海默在紐約上西區(qū)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贏得神童之名,在青年時期卻遭受精神疾病的折磨。
三地求學,哈佛讓他堅定了從事物理學研究的信念,劍橋卻令他崩潰到產(chǎn)生偏激的想法,來到哥廷根他又奇跡般地振作,在量子物理史上深深鐫刻下自己的姓名。
作為天真的科學家,奧本海默本想讓物理學的百年成果帶給世界永久的和平;而作為原子彈的制造者,他的成就卻讓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災難與危機。二戰(zhàn)后他想力挽狂瀾,全力阻止核軍備競賽,但是,當科學家的求真與內(nèi)心良知和政治風向相左時,他竟被當作叛徒攻擊和審判,成了被流放的棄子。愛因斯坦說過:“奧本海默的問題在于,他愛上了一個不愛他的女人——美國政府?!?/p>
在書中,除了展現(xiàn)奧本海默先知先覺的科學家這一面,這本耗時25年的全景式傳記,還刻畫出了他還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待解之謎:
他的睿智有多驚人,他的愚蠢就有多令人不解;
他內(nèi)心離群索居,但又沉迷于用自己的魅力俘獲無數(shù)的追隨者;
他像修士一般超脫世俗,同時又熱衷于政治和權(quán)力,無法自拔;
他能對弱者關懷備至,也能讓“巨人覺得自己像只蟑螂”;
他的家庭生活是雜志上的幸福樣板,但是事實遠非看上去那樣;
……
(來源:澎湃新聞·文化課2023-08-26,有刪改)
⊙ 王國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8月30日,著名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傳記電影《奧本海默》終于在中國大陸與觀眾見面了。
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當原子彈變?yōu)楝F(xiàn)實,并投放成功的時候,奧本海默自己卻陷入了自我道德評價的糾結(jié)困境。在20世紀60年代的一次接受采訪中,奧本海默表示,在爆炸發(fā)生后的時刻里,他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印度教經(jīng)典《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話:“而今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在1945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上,他對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Harry S.Truman)說了這樣的話:“我覺得我的雙手沾滿了鮮血?!笨偨y(tǒng)后來說:“我告訴他,血在我手上——讓我來操心這個問題?!痹趭W本海默生命的最后的時間里,他既對核彈的技術成就感到自豪,也對它的影響心懷愧疚。他后來也有一種認命之情,他不止一次地表示,原子彈的發(fā)明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也非常清醒認識到,科學不能僅僅是科學,科學需要更好地理解其自身的含意,為此,在他的團隊里,還招募了一大批非科學專業(yè)人士,包括古典學家、詩人和心理學家。
不止奧本海默,最初建議制造原子彈的匈牙利裔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后來則與其他科學家一起試圖阻止美國使用核武器,簽署了著名的《弗蘭克報告》。愛因斯坦也因為美國發(fā)展出的原子彈導致了許多平民的死亡而感到后悔。愛因斯坦后來寫道:“在我們這個時代,科學家和工程師擔負著特別沉重的道義責任,因為發(fā)展大規(guī)模破壞性的戰(zhàn)爭手段有賴于他們的工作和活動?!?/p>
“雖然我們贏得了戰(zhàn)爭,但是沒有贏得和平。”愛因斯坦的這句話非常值得人深思。我們知道制造原子彈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和平,但是二戰(zhàn)以后的情況證明了愛因斯坦的洞見:原子彈的出現(xiàn)并沒有贏得和平,反而促使軍備競賽不斷升級,戰(zhàn)爭的威脅越來越大。
奧本海默、原子彈,這是科學史甚至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作為一個典型案例,它首先提醒我們,現(xiàn)代科學的性質(zhì)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與希臘科學作為無功利的、自由探索的知識體系相比,現(xiàn)代科學已經(jīng)成為一種力量,用培根的話來說,知識就是權(quán)力,用海德格爾的話來說,現(xiàn)代科學本質(zhì)上已經(jīng)成為一種Betrieb,也就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有價值指向的活動,原本相分離的科學和技術也越來越緊密地糾纏在一起,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科技或“技科學”。與此同時,它也向我們敲響了警鐘,越來越清晰地告訴人們: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不完全是福祉,科學技術也可能跟災難、毀滅相伴隨。尤其是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我們特別需要看到科學技術本身的“兩面性”,看到科學技術后果的不確定性。
科學技術帶來的不確定性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首先,科學技術本身具有可塑造性,按照符合邏輯的方式,科學技術可能實現(xiàn)不同的功能。其次,科學技術發(fā)展過程的復雜性所帶來的不確定性?,F(xiàn)代科學技術是多元主體參與的活動,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價值取向主體的介入,使得各個主體之間往往難以完全理解。第三,科學技術發(fā)展過程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如政治、市場、政策等,這些因素的疊加使得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速度,承受著應用的壓力。第四,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不確定性還與其發(fā)展的范圍有關,表現(xiàn)出全球化發(fā)展態(tài)勢與各國發(fā)展差異的共存,這種狀況又可能會引發(fā)人類的其他矛盾和沖突。
比爾·喬伊(Bill Joy),太陽(Sun)微系統(tǒng)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和首席科學家,他在2000 年的時候就發(fā)出警告說:“未來不需要我們。”那個時候,世界各國正在轟轟烈烈地開展納米技術的競爭。在他看來,用納米技術進行破壞活動要比進行建設活動容易得多,未來人將越來越依賴于機器,而控制大型機器系統(tǒng)的卻是極少數(shù)精英階層。從20世紀 50 年代開始的核技術和生物技術對人類的深度干預,到近幾十年迅猛發(fā)展的納米技術和人工智能所展現(xiàn)的巨大威力,激發(fā)起人們對其危害性的警覺和對“技術撬動世界”的狂妄的批判,也成為科技倫理反思和治理的起點。
我們以合成生物學為例,合成生物學被看作是生命科學技術前沿的“黑科技”。如果說傳統(tǒng)的生命科學技術還以“讀”懂生命的密碼為目的,那么,合成生物學則已經(jīng)開啟了對生命這本神秘之書從“讀”到“寫”,再到“編輯”的新篇章。合成生物學的目的是設計生物系統(tǒng)和生命有機體。它具有工程學的特征:即“在人工設計的指導下,對生物元件進行標準化的表征,建立通用型的模塊,在簡約的‘細胞或‘系統(tǒng)底盤上,構(gòu)建人工生物系統(tǒng)并實現(xiàn)其運行的優(yōu)化”,因此具有工程化、系統(tǒng)化和標準化的特征。這不僅在認識論層面突破了“格物致知”的生命科學研究范式,而且開啟了“構(gòu)物致知”的新的研究范式——邊改造、制造,邊認識,甚至先改造、制造,后獲得知識。
這種先技術后科學的所謂“技科學”(technoscience)模式,雖然從知識的獲取上開辟了新的途徑,具有重要的認識論價值,但是對于風險的管控來說,卻是異乎尋常的挑戰(zhàn)。數(shù)十億年演化而來的生命,可以在實驗室通過人工的形式實現(xiàn)。在某種意義上,人從Homo Faber(工匠人),變成了Homo Creator,成為生命的創(chuàng)造者或“造物主”,生命成為像機器一樣可以制造的人工物。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完全顛覆了我們對生命的理解,使得合成生物既具有人工物的特征,又具有生命系統(tǒng)的特征。因此,一旦我們設計錯了,或者編輯錯了,其過程就是不可逆的,極有可能對人類的存在構(gòu)成威脅。
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科學技術發(fā)展本身具有強勁的“動力源”,人類對自然的無窮無盡的探索精神,經(jīng)濟賦予它的永不停息的推動力,都是這種“動力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另一方面,一項技術的社會后果不能在技術生命的早期被準確預見,當不希望的后果被發(fā)現(xiàn)時,技術卻往往已經(jīng)成為整個經(jīng)濟和社會結(jié)構(gòu)的一部分,以至于對它的控制十分困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科林克里奇困境”。
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國都越來越多地重視科技倫理。“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正在呼喚一種能夠通過自愿節(jié)制而使其權(quán)力不會導致人類災難的倫理?!薄邦A防原則”“負責任創(chuàng)新”“倫理先行”等概念或原則的提出,都是希望能夠盡可能地從源頭上加強對科學技術發(fā)展方向的把控。我們不僅要仰望星空,還要心懷道德律、敬畏感。科學技術的自由是相對的、有限度的,超越了這一限度我們所獲得的將不是自由而是毀滅。
(來源:澎湃新聞·科學城邦2023-08-30,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