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雯玲
讀寫融合是指將讀和寫兩個不同的語言技能結合起來,以提高語言學習和交流的效果。通過閱讀,學習者可以擴展詞匯量、理解語法結構、拓寬文化知識等;通過寫作,學習者可以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邏輯思維等。讀寫融合是一種綜合性的語言學習方法,通過結合閱讀和寫作,可以更全面地提升語言能力,增強溝通交流的效果。
讀寫融合指的是將閱讀和寫作兩種語言表達方式結合起來,通過閱讀來提升寫作能力,通過寫作來鞏固閱讀技巧。具體來講,通過閱讀不同領域的文章、故事、新聞等,我們可以接觸到豐富的詞匯和句型結構,并了解它們在不同語境中的使用方法,培養(yǎng)對語言的敏感性和理解力。通過寫作,我們可以將新學習的詞匯應用到實際的語言表達中,鞏固詞匯的記憶和使用。通過大量的閱讀,我們還可以感受到語言的韻律、節(jié)奏和慣用表達方式,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同時,寫作過程中需要注意語法和表達的準確性,這會增強我們的語法意識和語言運用能力。讀寫融合對于語言學習和個人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提升語言理解能力、拓展詞匯量、培養(yǎng)語感和語法意識,同時也能夠豐富知識儲備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使個人在語言運用及思維能力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讀寫融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在運用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適當的任務和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和寫作能力。同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寫作技巧。通過不斷的實踐和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通過精心設計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寫作。教師可以選擇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文章、新聞報道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幫助他們擴展思路,豐富表達。也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某一材料后,根據所讀內容展開寫作。例如,閱讀一篇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文章后,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環(huán)保的演講稿。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設置一些閱讀與寫作結合的訓練環(huán)節(jié)。例如,教材中的《喜看稻菽千重浪》屬于人物通訊類文章,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作者通過典型事件和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精神特點的寫作手法,讓學生運用此文中學到的方法,去梳理其他人物通訊當中的具體事件、人物精神,總結出人物通訊主要的特點——依靠典型事件和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品質。
針對“讀寫融合”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恰當的單元主題,強化學生對該類文章的理解與掌握,打破單元限制,以整本書為范圍,重組教材文本。例如,以高一教材為切入點,把第三單元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第七單元的《赤壁賦》整合為閱讀材料,通過知人論世來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深化對文章內容的解讀。另一方面,以教材作為基礎,拓展課外閱讀文本。結合教材組合群文閱讀,還應堅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徹底打破語文教材的局限,對文本進行重新組合,使其產生新意和價值。語文教材是課題討論的立足點,由點延伸出相關聯(lián)的文本內容。依據作者、環(huán)境、季節(jié)等某個共通點進行閱讀材料的選擇,指引學生通過由點及面的方法領悟閱讀核心,并進行閱讀內容的整合。例如,《百合花》《哦,香雪》兩篇小說,通過情節(jié)及人物特征,來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結合課外讀本魯迅《祝?!防锏闹魅斯榱稚┑娜宋镄蜗笈c之整合為一組閱讀材料, 把握小說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感受不同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點和魅力。
品評文章時,讀寫結合是非常重要的。在品讀文章時,應先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題,注意作者的論點、論證方式和使用的證據等。然后分析結構,將文章分解為引言、主體和結論等部分,并分析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確定作者的主要觀點和立場,可以通過尋找關鍵詞、詞語強調和重復等來實現(xiàn)。同時,閱讀的時候評估作者使用的證據和例子是否充分、可靠,并與觀點相符。如果有不足或錯誤之處,可以指出并提供更好的替代證據。并分析作者的論證方式,包括邏輯推理、比較對比、因果關系等。評估其有效性和說服力,并指出可能存在的漏洞或問題。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知識,提供額外的觀點和補充信息,增加閱讀評價的深度和廣度。最后根據以上的分析,撰寫文章評價。首先明確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然后用清晰、準確、有力的語言表達。使用具體的證據和例子支持自己的見解,并避免空泛的陳述。最后進行總結,重申自己的觀點和對文章的評價,可以提出建議或指出作者可以改進的地方。如《赤壁賦》中“歸棹兮蘭槳”,人教版注釋為“桂樹做的棹,木蘭做的槳。棹,一種劃船工具,形似槳”,統(tǒng)編版為“桂樹做的槳,木蘭做的槳”?!拌边@一事物距離學生生活較遠,所以在品讀文章時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此處選用人教版的注解,使“棹”這一事物更具象化。
作文是一種表達思想和觀點的方式,評價一篇作文應該綜合考慮其內容、結構、語言運用等方面。以課文為參照來評價一篇作文主要有以下幾條評估標準:作文是否能夠明確地傳達出一個主題或中心思想?這個主題是否與高中課文中的議題相關?是否能夠巧妙地引用高中課文中的相關材料,以支持自己的觀點?是否能夠恰當地將課文中的知識與自己的思考融合在一起?作文的結構是否清晰、有條理?是否能夠通過有序的段落進行論證和推理?是否能夠合理地運用舉例、對比、因果等邏輯手段?是否能夠運用高中課文中的一些優(yōu)秀的語言表達方式?是否能夠運用豐富的詞匯和恰當的句式,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文采?是否能夠從高中課文的角度出發(fā),給出獨特的觀點和深刻的思考?通過閱讀多樣化的課文,可以拓展知識面和語言素材,培養(yǎng)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后,以素材的寫作水平要求評價自己所寫的文章,在寫作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思考所寫內容,提出問題,進行推理和分析,形成獨特的觀點和見解。
讀寫融合旨在通過相互促進的過程來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讀寫融合的核心思想是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和信息,然后通過寫作來表達和鞏固所學。它可以幫助學習者擴大詞匯量、提高語法和句子結構的運用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讀寫融合的訓練,學習者可以提高語言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從而更好地適應學術、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