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慧
(廣州圖書館,廣東 廣州 510000)
2017年6月,《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正式實施,要求開展閱讀推廣服務,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升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為此,全國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民閱讀主題活動,雖然在激發(fā)民眾閱讀熱情、提高民眾閱讀興趣、提升民眾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績[1],但全民閱讀活動仍存在定位不明、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導致部分社會成員被邊緣化[2]。筆者基于群體特征差異,評估了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效果,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策略。
近年來,學者針對用戶群體開展了廣泛研究。孫威(2020)以學齡前兒童群體為研究對象,指出了學齡前兒童閱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策略[3]。賀資婧(2019)以中小學生群體為研究對象,基于閱讀推廣活動實踐,分析了中小學生閱讀推廣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優(yōu)化策略[4]。李茜等(2020)以老年人群體為研究對象,提出了面向老年人群體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5]。金燕和李菲菲(2018)以山西省圖書館為例,梳理了面向不同群體的閱讀推廣實踐,提出了相應的閱讀推廣建議[6]。
本研究的思路是:界定群體對象——設計調(diào)查問卷——收集數(shù)據(jù)——評估成效——提出策略。
群體特征差異是指年齡、學歷、工作情況、身體素質(zhì)等方面的差異,近年來公共圖書館面向不同群體開展了不同主題的閱讀推廣活動,如:針對幼兒群體的親子閱讀主題、針對學生群體的傳統(tǒng)文化閱讀主題、針對老年人群體的陪伴閱讀主題、針對視障群體的有聲閱讀主題、針對進城務工群體的關愛閱讀主題等。筆者根據(jù)不同群體的特征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主題進行梳理后發(fā)現(xiàn),公共圖書館主要面向幼兒群體、中小學生群體、老年人群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學齡前兒童、中小學生、老年人為調(diào)查研究對象。
調(diào)查問卷包括兩部分內(nèi)容:一是不同群體的閱讀心理及行為特征,即閱讀興趣、閱讀頻率、閱讀時間、閱讀滿意度、閱讀效果。二是不同群體在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研究以廣州圖書館的學齡前兒童陪護人、中小學生和老年人為調(diào)查對象,面向各類用戶群體各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43份、44份、46份。
閱讀興趣這一問題包括閱讀推廣活動沒有改變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推廣活動提高了我的閱讀興趣兩個選項,統(tǒng)計結果顯示,學齡前兒童群體閱讀興趣得到提高的有36人,占83.72%;中小學生群體閱讀興趣得到提高的有28人,占63.64%;老年人群體閱讀興趣得到提高的有33人,占71.74%。可見,公共圖書館的主題閱讀推廣活動顯著提高了學齡前兒童、中小學生、老年人群體的閱讀興趣。
閱讀頻率這一問題包括每周1次、每周2次、每周3次、每周4次、每周5次及以上等選項,統(tǒng)計結果顯示,每周閱讀3次及以上的學齡前兒童占72%、中小學生占81.81%、老年人占69.56%。
閱讀時間這一問題包括每次小于1小時、每次1~2小時、每次2~3小時、每次大于3小時等選項,統(tǒng)計結果顯示,學齡前兒童的閱讀時間主要為每次小于1小時,占72.09%;中小學生的閱讀時間主要為每次1~2小時,占84.09%;老年人的閱讀時間主要為每次3小時以內(nèi),占75.75%。
閱讀滿意度這一問題包括非常不滿意、比較不滿意、一般、比較滿意、非常滿意五個選項,統(tǒng)計結果顯示,學齡前兒童持肯定態(tài)度的占44.19%,持不滿意態(tài)度的占20.93%;中小學生持肯定態(tài)度的占40.91%,持不滿意態(tài)度的占27.27%;老年人持肯定態(tài)度的占54.35%,持不滿意態(tài)度的占19.57%??梢?公共圖書館主題閱讀推廣活動的滿意度較高。
閱讀效果這一問題包括非常不好、比較不好、一般、比較好、非常好五個選項,統(tǒng)計結果顯示,學齡前兒童持肯定態(tài)度的占48.84%,持否定態(tài)度的占25.58%;中小學生持肯定態(tài)度的占45.45%,持否定態(tài)度的占25%;老年人持肯定態(tài)度的占47.83%,持否定態(tài)度的占32.61%??梢?公共圖書館主題閱讀推廣活動的閱讀效果較好。
調(diào)查結果顯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存在一些問題,如:環(huán)境不好、閱讀內(nèi)容針對性不強、閱讀活動缺乏持續(xù)性、館員的服務能力不強、未注重性別差異、未注重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差異、圖書資源不豐富等;學齡前兒童群體存在參與閱讀活動的專注力不高等問題;中小學生群體存在參與活動積極性不高、對活動內(nèi)容不感興趣等問題;老年人群體存在走進圖書館的動力不足、閱讀渠道單一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基于群體特征差異,提出了相應的閱讀推廣策略。
5.1.1 提高學齡前兒童的閱讀專注力。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其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開展持續(xù)性閱讀,是影響閱讀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共圖書館應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學齡前兒童的注意力與專注力,具體做法如下:一是開辟專門的閱讀空間,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二是開展互動性強的閱讀推廣活動,吸引學齡前兒童的注意力。
5.1.2 開展差異化閱讀推廣活動。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閱讀方式和閱讀內(nèi)容存在差異,公共圖書館應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閱讀特點,開展差異化閱讀推廣活動,如:針對2歲以下幼兒,對其家長進行培訓,提高家長的閱讀指導讀能力;針對2—4歲兒童,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針對4—6歲兒童,舉辦專題演講比賽,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熱情。
5.2.1 注重性別差異。一方面,女生的感知能力較強,公共圖書館可設計角色扮演活動,將故事元素融入閱讀推廣活動,增強女生的移情力;另一方面,女生的空間感知能力相對較差,公共圖書館應努力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女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空間開展閱讀,增強其閱讀信心。一方面,男生的肢體運動能力較強,公共圖書館可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將互動分享融入閱讀推廣活動,增強男生的捕捉能力;另一方面,男生的聽覺相對不夠敏感,館員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應注重表達方式,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吸引其注意力。
5.2.2 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閱讀特點,設計針對性強的活動內(nèi)容。低年級學生好動、愛玩,想象力豐富,公共圖書館可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加入游戲環(huán)節(jié),提高其閱讀興趣,激發(fā)其參與活動的熱情。高年級學生具有自我意識、接受能力強等特征,喜歡閱讀科普類、歷史類、人物傳記類圖書,公共圖書館可主動向其推送相關的圖書信息,為其提供專業(yè)的閱讀指導,引導其選擇合適的讀物,助推其健康成長。
5.3.1 打造老年閱覽室。公共圖書館在打造老年閱覽室時應以白色、灰色等冷色調(diào)為主,并通過空間布局、建筑形態(tài)等營造寧靜祥和的閱讀氛圍;把老年閱覽室的入口與其他入口分開,劃出一條綠色通道,以方便老年讀者進出;為老年讀者提供閱讀設備,如放大鏡、老花鏡、筆、便箋紙等。
5.3.2 引導老年人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公共圖書館可加強與療養(yǎng)院、老年人活動中心、社區(qū)服務中心等機構的合作,全方位、多層次地宣傳圖書館的閱讀活動;加強與志愿者協(xié)會的合作,幫助老年人群體了解閱讀活動,為他們提供陪伴閱讀服務,引導老年人主動進入圖書館、利用圖書館,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