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逝者紀念賬號與數(shù)字哀悼的互構研究:平臺可供性的視角

2023-12-14 09:20單凌
新聞愛好者 2023年11期

【摘要】對于死亡、哀悼與社交媒體平臺之間關系的探討近年來逐漸增加。國內(nèi)主要的社交媒體平臺陸續(xù)推出“紀念賬號”,將逝者社交賬號的可供性重新分配于數(shù)字哀悼實踐,以此回應已故用戶的不斷增長以及隨之而來的紀念和情感需要。以“實踐中的互構”為導向,探索數(shù)字平臺與哀悼用戶的動態(tài)協(xié)商過程,包括平臺設計“紀念賬號”的動機;不同平臺的技術支持和參與式文化催生出的可供性差異和平臺方言;用戶對消極可供性的反身性思考。紀念賬號的物質穩(wěn)定性將逝者社交賬號從臨時檔案轉化為“永生不朽”,使其重新成為社交關系網(wǎng)絡中的活躍節(jié)點,由此激發(fā)了多元的記憶策展和情感分享體驗,推動哀悼活動融入數(shù)字日常生活。這雖然削弱了死亡和哀悼的禁忌哀傷色彩,但也帶來了必須應對的新問題。為了讓數(shù)字化生存(死亡)更有品質和尊嚴,平臺應不斷將用戶對新增功能及其局限性的回應納入技術架構中,充分尊重個人信息自決權和哀悼社區(qū)的多元需求。

【關鍵詞】社交媒體平臺;數(shù)字哀悼;紀念賬號;平臺可供性;個人信息自決權

一、數(shù)字時代的死亡與哀悼

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中國,死亡是被人們回避甚至憎惡的話題。[1]除非是名人或其他有新聞價值的人物逝世,否則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討論死亡會被看成病態(tài)的表現(xiàn)?,F(xiàn)代社會的死亡大多發(fā)生在醫(yī)院里,遺體被送到殯儀館和墓地,在城市的邊緣空間舉行哀悼儀式,生命的凋零過程被隱蔽起來。[2]不過,心理學已經(jīng)從瀕死病人和喪親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死亡有著物理和社會的不同維度,后者包括三個層次:“肉身消失、社會身份和社會連接的喪失?!盵3]肉身死亡并不必然帶來社會互動的中止,與逝者保持“持續(xù)的聯(lián)系”(continuing bonds)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能夠幫助喪親者撫平悲痛。[4]

數(shù)字技術的發(fā)展進一步推動死亡和哀悼從思想觀念到行動實踐的改變。20世紀90年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網(wǎng)絡紀念館”(Cyber memorials)和“虛擬墓地”(Virtual cemeteries)。[5]死亡開始解除現(xiàn)代性的隔離,“被中介化而進入公共領域”。[6]與逝者之間的“持續(xù)聯(lián)系”獲得了新的可能,喪親者之間能跨越地理距離形成“哀悼社群”。[7]不過獨立網(wǎng)站上的“虛擬墓地”與實體墓地一樣,仍是將死者安置在與生者相區(qū)隔的空間。隨著社交網(wǎng)絡成為日?;顒拥闹行模蟛糠謧€體進入“全面數(shù)字化的生存狀態(tài)”。[8]肉身死亡后,有大量“數(shù)字遺跡”(digital remains)留在各類社交媒體中。[9]技術不再只是一種和逝者取得聯(lián)系的媒介,逝者就存在于數(shù)字技術之中,甚至有望獲得“數(shù)字永生”(digital immortality)。[10]哀悼也不再遠離社交,越來越多的人轉向社交網(wǎng)絡紀念逝者,即“數(shù)字哀悼”(digital mourning)。[11]

過去十余年來,西方學術界對這一主題的研究興趣迅速增加。[12]根據(jù)牛津互聯(lián)網(wǎng)研究所的預測,到2100年,F(xiàn)acebook將有13億已故用戶,假如該網(wǎng)站保持現(xiàn)在的增速,那么到本世紀末,死亡人數(shù)將飆升到36.8億,F(xiàn)acebook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數(shù)字墓地”。[13]從2007年起,以Facebook為代表的平臺已經(jīng)開始管理逝者社交賬戶、電子郵件。死亡、哀悼與Myspace、Facebook、Instagram等平臺的關系及差異之處成為研究者青睞的選題。[14]迄今為止,研究的地理范圍主要在北美和歐洲,集中在少數(shù)幾個大平臺上。然而,社交媒體作為哀悼實踐發(fā)生和協(xié)商的平臺,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全球現(xiàn)象。[15]從2020年起,新浪微博、B站等國內(nèi)社交媒體平臺陸續(xù)推出“紀念賬號”,開啟了逝者、生者和平臺之間“穿梭時空的對話”。[16]作為一種平臺數(shù)字交往,用戶如何與紀念賬號發(fā)生互動,對平臺的技術架構演變產(chǎn)生了何種影響,未來平臺和用戶如何在合作中規(guī)范數(shù)字哀悼活動,成為本文研究的核心問題。

二、實踐中的互構:理解平臺可供性

勞倫斯·萊西格(Lawrence Lessig)提出網(wǎng)絡空間是由其“架構設計”(Architecture)決定的,代碼作為架構的一種形式,成為實際的約束力量,控制著網(wǎng)上行為,比法律更有效。[17]時至今日,“代碼即法律”的觀點仍保有??率降拇┩噶?。[18]但萊西格過于強調(diào)技術的支配力量,無法捕捉創(chuàng)新過程的復雜動態(tài)。

“技術可供性”(Technology Affordance)很好地調(diào)和了這種矛盾?!翱晒┬浴笔钦材匪埂ぜ忌↗ames

Gibson)自創(chuàng)的概念,表達動物(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性”關系。在吉布森看來,可供性是環(huán)境固有的,動物(人)“看到事物就知道如何在它們之間行動,以及用它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19]唐納德·諾曼(Donald

Norman)批評吉布森未考慮到行動主體的心理和認知過程,他將技術人造物的“感知可供性”(perceived affordances)引入人機交互、界面設計等領域,[20]但也不免窄化了吉布森的思想。對此,威廉·蓋弗(William Gaver)提出可供性主要是“關于行動和互動的事實,而不僅僅是感知”,用“技術可供性”(technology affordance)來論證可供性是“以用戶為中心分析技術的有效工具”,潛在的可供性可以根據(jù)不同媒介揭示它們的能力來理解。[21]

在數(shù)字哀悼相關研究中,可供性的應用主要有兩大路徑:一種關注不同技術的特性在特定情境下如何創(chuàng)造或限制哀悼活動。例如,有研究發(fā)現(xiàn),F(xiàn)acebook紀念頁面的復制、搜索和修改功能意味著逝者記憶向不同的網(wǎng)絡公眾開放,帶來合作和沖突。[22]另一種路徑則從用戶的能動性出發(fā)。例如關注Instagram用戶上傳的葬禮圖片,探討用戶如何在平臺的賦能和制約下創(chuàng)造性地形成“平臺方言”(platform vernacular)。[23]

與吉布森筆下穩(wěn)定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社交媒體平臺本身具有“動態(tài)”和“可塑”的特性。[24]目前的研究都是在技術和社會的兩端搖擺,[25]偏離了吉布森和蓋弗調(diào)和二者的初衷,無法揭示“人和技術互為主體”的復雜關系。[26]平臺和用戶之間存在著動態(tài)協(xié)商的復雜過程,研究平臺可供性不僅需要關注用戶對平臺的供給,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平臺也在不斷適應、學習和響應,隨著共享環(huán)境和用戶的變化而變化。[27]

數(shù)字時代的死亡與哀悼揭示了用戶和平臺共同進化的過程。社交網(wǎng)站最初是年輕人社交的空間,平臺的架構并未考慮到用戶死亡。社交媒體平臺不得不獨立面對法律的匱乏和實踐經(jīng)驗的空白。在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巨頭中,F(xiàn)acebook做出了最為持久的探索。刪除逝者賬戶遭到強烈抵制后,F(xiàn)acebook迅速調(diào)整,重新將自己定位為信息保護者。此后,個人和集體喪親之痛的現(xiàn)實復雜性不斷對平臺技術協(xié)議發(fā)起挑戰(zhàn),F(xiàn)acebook也在不斷地與用戶協(xié)商并做出調(diào)整。

由此,在平臺架構與用戶哀悼行為之間,產(chǎn)生了一種不間斷的互構。社交賬號最初不是紀念物,通過架構調(diào)整,如紀念賬號、紀念頁面的設置,平臺將其物質性和功能性重新分配于紀念活動。在與新的平臺環(huán)境互動時,用戶在個體或集體的數(shù)字哀悼行動中產(chǎn)生對可供性的“積極解釋”,經(jīng)由平臺機器學習系統(tǒng)的反饋回路,再次成為塑造平臺可供性的重要部分。從這個意義上,本文提出以“實踐中的互構”為導向,將平臺可供性視為平臺設計方的意圖和認知、技術的物質性和功能性、用戶的意愿和行動三者共同作用并不斷演化的產(chǎn)物。

具體而言,哀悼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情動體驗”[28],既是記憶描述,也是情感實踐,二者相互影響。因此,本文將從平臺的記憶可供性和情感可供性兩個維度來把握數(shù)字哀悼的關系性(relational)和過程性(processual)。采用的是本·萊特(Ben Light)等人提出的“漫游方法”(walkthrough method)。[29]研究問題包括平臺設計“紀念賬號”的動機、預設的使用環(huán)境和特定活動;技術的物質性和功能性如何驅動用戶行動,用戶又有哪些預設之外的哀悼實踐,對消極可供性的理解又將對界面設計產(chǎn)生何種影響。最后,本文還將從平臺技術架構的角度探索更好地支持數(shù)字哀悼的方式。

三、為了逝者的紀念:平臺架構與數(shù)字哀悼的互構過程

(一)從刪除到紀念:平臺變革之路

云端等備份機制讓數(shù)字信息看似不朽,但它遠比人們想象中更脆弱。誠然,硬件成本在下降,存儲介質的容量也在擴張,這些事實讓人誤以為存儲費用也在快速下降。但數(shù)字存儲涉及各方面的花費,文件格式需要調(diào)整,硬件需要更新,數(shù)據(jù)需要不斷管理和組織以保持其價值——“存儲的真正成本在于系統(tǒng)的硬件、軟件、維護、更新和人力管理”。[30]

既然每一個社交賬戶的保存都需要付出存儲成本,也無專門的法律規(guī)定各大服務商處理賬戶的權限,從商業(yè)運營的角度出發(fā),不難理解一些平臺傾向于刪除久不活躍的賬號。相較于平臺的漠視,網(wǎng)友早已自發(fā)地將逝者的社交賬號轉化為追憶生命的網(wǎng)絡墓碑。罹患抑郁癥的網(wǎng)友“走飯”發(fā)出的最后一條告別微博,十年來幾乎每天都有網(wǎng)友去留言。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快手“西藏冒險王”“開卡車的小輝輝吖”作者遇難身亡,B站博主“虎子的后半生”“卡夫卡松餅君”“墨茶”因癌癥去世,抖音博主梁晶在馬拉松越野賽中不幸去世,他們生前的視頻不僅吸引著熟悉他們的朋友,還聚集起了由陌生觀眾組成的數(shù)量可觀的哀悼社群。

在數(shù)字哀悼的背景下,用戶-逝者賬號互動引發(fā)的數(shù)據(jù)流引起平臺關注,用戶互動關系是平臺珍貴的資產(chǎn),從逝者賬號的互動中挖掘價值,逐漸成為共識。2019年初,快手在卡車司機小輝輝夫婦逝世后發(fā)布的公告中就提到“小輝輝的351條視頻下面滿是回家的呼喚;數(shù)以萬計的老鐵打電話詢問捐助途徑”。①B站的產(chǎn)品運營也說,“當時我看到一些UP主去世后,評論區(qū)有許多用戶自發(fā)地留言、紀念,不停地回顧UP主以前發(fā)過的一些內(nèi)容,當下就覺得,有必要把紀念賬號做起來”。②

在平臺積極介入之前,大部分已故用戶的賬號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tài),一次軟件故障或平臺刪除不活躍賬號,都會導致逝者數(shù)據(jù)消失得無影無蹤?!昂诳捅I號”“用戶數(shù)據(jù)販賣”等灰色產(chǎn)業(yè)鏈的存在,更是讓賬號安全性雪上加霜。新浪微博是國內(nèi)較早對逝者賬號進行調(diào)整的大型平臺。2020年9月17日,新浪微博發(fā)布公告稱“為了完善平臺服務,保障用戶權益,保護逝者隱私,防止逝者賬號被盜,站方將對逝者賬號設置保護狀態(tài)”,此后,B站、豆瓣、快手、抖音相繼發(fā)布了類似公告,主動調(diào)整平臺架構,加入數(shù)字哀悼的布局中。③B站稱此舉是為了“供大家緬懷逝者,追思其留下的點滴”。豆瓣產(chǎn)品團隊對豆友們“生命已逝,藝術不朽”的理念表示認同。

(二)紀念賬號驅動的數(shù)字哀悼

逝者賬號轉換為紀念賬號后,數(shù)字哀悼不只是個人自發(fā)的體驗,也是一種由平臺引導和限制的行動。平臺的“非正式環(huán)境”為新規(guī)則的探索提供了空間。圍繞紀念賬號進行的數(shù)字哀悼不完全由技術的物質結構所決定,也取決于用戶的想法和行動,由此產(chǎn)生了“可供性差異”和“平臺方言”。用戶的數(shù)字哀悼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預設的腳本,同時又在不同的參與式文化下,發(fā)展出新的記憶可供性和情感可供性。

1.記憶工作:從存檔到策展

社交媒體平臺已經(jīng)激發(fā)了一種“存檔”文化,鼓勵用戶隨時隨地保存數(shù)字痕跡。不過這種存檔是臨時的,用戶隨時可以刪改。紀念賬號的創(chuàng)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質穩(wěn)定性,使社交賬號從臨時檔案轉變?yōu)橛郎恍?,深化了檔案價值。因為逝者不可能再生成數(shù)據(jù),平臺也不允許任何人編輯賬號內(nèi)容,實際上提供了保存全部記憶痕跡的可能。作為個性化的微檔案庫,紀念賬號承載著逝者的自傳式記憶,諸如頭像、自拍、表情包等都能傳遞身份信息,將肉身轉變?yōu)椤皵?shù)字身體”而銘記。

不同平臺的數(shù)據(jù)結構也有所不同,“數(shù)字身體”在各大平臺上被改造為不同的存在形態(tài)。微博的文本信息、空間位置和時間標記數(shù)據(jù)可以識別出用戶鮮活生動的日常生活軌跡。同樣提供文本數(shù)據(jù)流的豆瓣,因其獨特的“書影音”功能保存了逝者讀過的書、觀過的影和聽過的歌。視頻分享網(wǎng)站允許用戶以流媒體數(shù)據(jù)的形式呈現(xiàn)和傳播自我,尤其是第一人稱視角的視頻博客承載的豐富的身體敘事和身體展演,具有鮮明的人格化特征。

存檔的技術結構不僅決定了可存檔的數(shù)據(jù)形式,也決定了其與未來的關系。[31]作為微檔案庫的逝者賬號具有時間上的復雜性。逝者的時間是“凍結”的,但由于賬號并未關閉社交圈,成為“被激活的節(jié)點”,進入到無止境的紀念過程。[32]用戶通過發(fā)表評論,添加關注,使用標簽符號、超鏈接、提及符號@等,使逝者賬號繼續(xù)活躍在好友圈和社交網(wǎng)絡中,同時也在向微檔案庫增添逝者的記憶碎片、自己生活的更新以及與逝者保持聯(lián)系的愿望。逝者的數(shù)字自我通過留下的數(shù)字痕跡顯現(xiàn)出來,也通過人與人、人與技術物、技術物與技術物的持續(xù)互動,進行記憶的增補、修改和維護,即“記憶策展”。

B站、豆瓣、抖音、快手等為用戶創(chuàng)作內(nèi)容的UGC分享平臺在記憶策展方面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可能性。這與平臺的技術支持有關,也與年輕“Z世代”(95后和10前)的活躍有關。以B站為例,UP主們利用截屏、錄屏的“可復制”“可存儲”“分享性”“瞬發(fā)性”等特征[33],將紀念賬號的原內(nèi)容重新剪輯、拼貼和組合后進行視頻再創(chuàng)作,擴大數(shù)字哀悼的影響力。名為“豆瓣公墓”的豆瓣小組則展現(xiàn)出了集體策展的可能,該小組致力于紀念已經(jīng)逝世的“豆友”。逝者賬號被遷入“公墓”中,一個個紀念貼以逝者用戶名和生卒年月為標題,在小組頁面上整齊地排列著,就像一塊塊矗立著的“墓碑”。發(fā)帖人發(fā)布網(wǎng)絡悼詞,附上豆瓣主頁鏈接,通過墓志銘和逝者賬號集體銘記逝者。無論是個人策展還是集體策展都是用戶結合平臺的技術特性創(chuàng)造出的超越預設的紀念形式。

2.情感實踐:從可見到共振

哀悼不僅是紀念活動,也是深刻的情感體驗。喪親是人生最艱難的經(jīng)歷之一,即使在親密的家庭圈子里,公開談論一個家庭成員的逝去也是困難的。隨著社交媒體平臺使分享一切成為可能,曾經(jīng)私密的情感變得公開可見,召喚了“情感公眾”(affective publics)的出現(xiàn)。[34]逝者紀念賬號的存在進一步起到了情感錨定的作用。

紀念賬號作為持久且具延展性的哀悼空間,不僅容納了悲傷情感的日常表達,也避免了直面死亡的可能。在傳統(tǒng)葬禮儀式上,哀悼者不僅能看到逝者遺容,還需要在身體距離上保持接近。社交媒體平臺為用戶提供了一種與逝者和他人交流的安全距離,減少了死亡和哀悼的禁忌恐懼色彩,為朋友和陌生人提供了積極溝通的渠道,在彼此可見中尋求安慰,因此圍繞紀念賬號的數(shù)字哀悼很少流露出極端的消極情緒。

B站、豆瓣和抖音在情感化設計上更細致。B站考慮到不同UP主在信仰和民族文化上的差異,選用了更普遍的蠟燭和簡潔的灰色文本框。豆瓣專門為逝者賬號定制了獻花功能,用戶只需點擊逝者頭像下方按鈕,屏幕上就會彈出粉紅花束和“你在他/她頭邊放了一束山茶”的文案。該創(chuàng)意出自戴望舒寫的悼亡詩中的一句“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祭奠儀式上一般使用菊花和其他白色花朵,但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鮮艷的花朵也可以和哀悼的情感聯(lián)系起來。不管是灰色的克制,還是山茶花的明媚,都說明平臺試圖傳遞更加平和克制的情緒。

用戶可以遵循平臺設置的情感基調(diào)完成表演腳本,也可以探索新的情感實踐。各平臺都能觀察到的共同趨勢是悲傷的“數(shù)字化”。粉絲數(shù)、點贊數(shù)、評論數(shù)和轉發(fā)數(shù)等社交按鈕一般被視為賬號影響力的象征,而逝者賬號的這類指標被解讀為情感聯(lián)結的強度,計數(shù)器助長了這一趨勢。B站UP主“墨茶Official”在逝世前僅有200名粉絲,去世半年后,粉絲數(shù)已經(jīng)飆升到近200萬,點贊數(shù)超過800萬??焓諹P主小輝輝夫婦去世后,粉絲數(shù)也從21萬漲到180多萬。前來哀悼的用戶也注意到了數(shù)字變化,指出點贊和計數(shù)的情感價值:“還是投幣點贊了,只能用這種方式表達尊重和同情?!边€有人認為不斷增加的關注數(shù)有更積極的意義,可以“幫助其他的墨茶”“提高對卡車司機群體的認識”。

哀悼者還利用互動中的符號載體尋求情感共振,表現(xiàn)為模因的復制與擴散。模因具有極強的情緒傳染性,不過也限制了多樣化的情感表達。平臺彈幕池和評論區(qū)一般都有字數(shù)限制,信息容量較小,彈幕更是轉瞬即逝,常表現(xiàn)為簡單的情感抒發(fā),“一路走好”“逝者安息”“愿天堂里沒有病痛”是最常見的語言模因,哭泣、蠟燭、祈禱等表情包是頻率最高的視覺模因。這類符號表征未必構成信息增量,但所承載的情感才是其真正的價值。[35]哀悼者通過同質、同步的刷屏營造情感氛圍,使更多個體被感染并加入情感展演中,在分享悲傷的同時也獲得了共同在場的聯(lián)結感。

(三)用戶對平臺可供性的反身性思考

可供性有正負兩個維度,隨著實踐的深入,用戶在與平臺的持續(xù)互動中,反思自身的行動能力,由此產(chǎn)生了對平臺可供性的反身性思考。平臺剛推出紀念賬號時,用戶多做出積極回應。網(wǎng)友們贊嘆“溫暖小破站”“B站真是像家一樣的社區(qū)”“只要不被遺忘,就不會真正死亡”。然而,不少用戶很快對平臺單邊的技術協(xié)議感到不滿。

首先,紀念賬號的設置可能違背逝者意愿。平臺往往將決策權交由逝者的直系親屬,看似公開透明,實則矛盾重重。社交網(wǎng)站并不完全由親密關系組成,弱關系和陌生人占比很大,但后者沒有資格代表逝者申請紀念賬號。按照B站“紀念賬號收錄君”、微博“逝者如斯夫dead”等網(wǎng)友自發(fā)整理的逝者名單,仍有大量賬號處于未被紀念的狀態(tài)。一個重要原因是直系親屬并不知曉逝者在各個平臺上的社交賬號,紀念賬號的設置門檻成為限制行動的“消極可供性”。[36]

其次,平臺承諾完整保留逝者的數(shù)字痕跡,但由于逝者的社交圈并未關閉,新的“歸檔”實際上遮蔽了逝者生前留下的部分記憶。在現(xiàn)有的技術條件下,評論區(qū)置頂?shù)臒嵩u會被后來者占據(jù),視頻彈幕池達到上限后,新的彈幕也會替代最早發(fā)布的彈幕。另一個問題是負面信息的不可控,平臺雖有舉報機制,但需要其他用戶介入并等待平臺審核,有一定的滯后性。

最后,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悲傷表達以數(shù)字化和模因化為主要特征。對于這種“啦啦隊”式的情感實踐,一些用戶也表達了失望情緒。當情感實踐被簡化成點擊社交按鈕和復制粘貼,那些到此一游的“悲傷游客”(grief tourist)顯得尤為可疑:到底是為了紀念還是自我呈現(xiàn)和表演。[37]相比之下,與逝者關系密切的人在如何表達悲傷、如何記住逝者的方式有著更深入和細致的要求。這些矛盾和沖突也暗示了數(shù)字哀悼的復雜性。

四、結論與討論

在大平臺時代,平臺巨頭擁有相當大的權力來影響數(shù)字哀悼如何展開,既能決定數(shù)字遺跡的處置方式,也能引導人們?nèi)绾伟У渴耪?。通過將逝者社交賬號的可供性重新分配于哀悼活動,紀念賬號逐漸成為充滿回憶與情感的空間,延續(xù)了對逝者的追憶,提供了療愈傷痛和情感支持的可能,使哀悼活動更能融入公眾的數(shù)字生活,削弱了死亡和哀悼的禁忌傷感色彩。不過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逝者人格利益是否得到尊重?逝者是否有選擇的權利?紀念賬號的保存、管理和繼承如何展開,是否應該保存所有未經(jīng)過濾的數(shù)據(jù)?如何應對潮水般的哀悼評論和彈幕?如何滿足不同身份哀悼者的需求?這些問題讓我們意識到在面對數(shù)字哀悼這樣復雜的議題上,平臺需不斷地將用戶對新增功能及其局限性的回應納入技術架構中。

如何讓數(shù)字化死亡更有品質和尊嚴,首先需要充分尊重用戶的個人信息自決權,將決策權前置,交還到用戶手中。在尊重用戶“被遺忘”的意愿上,B站率先做出調(diào)整,用戶在生前就可以決定刪除還是保留賬戶,較過去“一刀切”的做法更能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如果用戶選擇保留賬號,平臺還可以設計更靈活、更包容的技術方案。在當前的技術支持下,不同社會背景的個人都被歸入“朋友”的扁平化類別,哀悼者之間的巨大差異被忽視。用戶的紀念和情感需求因人而異,“點贊”等社交組件與悲傷情感格格不入,讓沉浸在喪親之痛中的人們難以接受。平臺應從人性關懷的角度為渴望與逝者保持聯(lián)系的哀悼者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增設新的標簽、頁面和社交按鈕,或根據(jù)用戶偏好提供定制服務,調(diào)整界面、集成或篩選內(nèi)容等。

此外,平臺往往向近親屬開放管理逝者賬戶的權限,但出于隱私管理的考量,用戶未必愿意讓近親屬了解自己在社交賬號上的活動。相比之下,F(xiàn)acebook通過設置委托聯(lián)系人,賦予用戶更大的自由度來決定由誰來處理個人信息。④但尋找合適的委托聯(lián)系人并非易事。平臺也可以讓用戶決定逝世后賬號自動執(zhí)行的具體任務,例如B站已經(jīng)同意用戶刪除所有彈幕和評論,未來還可以考慮是否開放社交圈、是否可以被公開檢索,甚至開啟賬戶或數(shù)據(jù)有選擇性的繼承模式。

值得指出的是,作為一種新興的數(shù)字交往現(xiàn)象,“數(shù)字哀悼”還未被廣泛接受,它要想成為傳統(tǒng)哀悼習俗、空間和物質技術之外的另一種選擇,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由于法律對社交賬號這類數(shù)字資產(chǎn)未有明確規(guī)定,由商業(yè)機構全權負責處理用戶的數(shù)字遺跡將會帶來巨大的風險。一些激進的初創(chuàng)公司已經(jīng)在發(fā)展“數(shù)字來世產(chǎn)業(yè)”(Digital afterlife industry),研發(fā)新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收集數(shù)字遺跡,模擬逝者社交行為,制造出類似聊天機器人的應用程序。[38]盡管主流平臺對此并未采納,但需持續(xù)關注這類技術實踐的過程,警惕對數(shù)字遺跡過度商業(yè)化的操縱,關注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會以何種方式調(diào)節(jié)和塑造數(shù)字哀悼,以及隨之而來的法律、倫理和監(jiān)管挑戰(zhàn)。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二戰(zhàn)期間來華猶太難民集體記憶的建構與傳播研究”(20YJC860004)階段性成果]

注 釋:

①老鐵是網(wǎng)絡用語,即鐵哥們。河北一對貨車司機夫婦在青藏線送貨時不幸身故,生前曾在快手開設賬號“開卡車的小輝輝”分享日常生活。快手在其官方號“快手日報”上發(fā)布了公告“司機夫婦的最后時光:陪你是無法完成的承諾,晚安成了永久的告別”,承諾將保存該賬號所有視頻。

②“UP”主是Upload的簡稱,指在視頻網(wǎng)站上發(fā)布內(nèi)容的人。B站于2021年7月26日在其官方賬號上發(fā)布公告“一個人去世后,他的B站賬號會怎樣”?解釋了創(chuàng)設紀念賬號的動機。

③新浪微博:關于保護“逝者賬號”的公告,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227162453.html?weibo_id=4550080792898990;嗶哩嗶哩社區(qū)小管家:公告,https://t.bilibili.com/471903763512561872?tab=2;抖音:抖音上線逝者紀念功能 為賬戶設置保護狀態(tài),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000242.html;快手大事件:最后一條視頻,https://v.kuaishou.com/9GYQYA。

④Facebook頁面的幫助中心下設“選擇委托聯(lián)系人”和“管理已故人士的賬戶”等選項,網(wǎng)址為https://www.facebook.com/help/275013292838654/?helpref=uf_share。

參考文獻:

[1]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論死亡和瀕臨死亡[M].邱謹,譯.廣州:廣東經(jīng)濟出版社,2005:2;胡宜安.現(xiàn)代生死學導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2]Sherwin Nuland. How we die:reflections on life's final chapter[M].New York: Alfred A.Knopf,1995:xv.

[3]Jana Kralova. What is social death? [J].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2015,10(3):235-248.

[4]Dennis Klass. Phyllis Silverman,Steven Nickman. Continuing bonds:New understandings of grief[M].London:Taylor & Francis,1996:xix.

[5]Pamela Roberts,Vidal Lourdes.Perpetual care in cyberspace:A portrait of memorials on the Web[J].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2000,40(4):521–545.

[6]Amanda Lagerkvist. New memory cultures and death: Existential security in the digital memory ecology[J].Thanatos,2013, 2(2): 1-17.

[7]Pamela Roberts. The living and the dead:Community in the virtual cemetery[J].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2004,49(5):7–76.

[8]胡泳.數(shù)字化過后,又怎么樣?[DB/OL][2021-04-21].澎湃新聞.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317278.

[9]Jessa Lingel. The Digital Remains:Social Media andPractices of Online Grief[J].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13,29(3):190-195.

[10]伊萊恩·卡斯凱特.網(wǎng)上遺產(chǎn)[M],張淼,譯.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20:46.

[11]Deby Babis. Digital mourning on Facebook:the case of Filipino migrant worker live-in caregivers in Israel[J].Media,Culture & Society,2021,43(3):397-410.

[12]Dorthe Christensen,Stine Gotved. Online memorial culture:an introduction[J].New Review of Hypermedia & Multimedia,2014,21(1-2):1-9.

[13]伊萊恩·卡斯凱特.網(wǎng)上遺產(chǎn)[M].張淼,譯.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20:84.

[14]章戈浩.傳播與媒介研究的死亡盲點:一個生存媒介研究的視角[J].全球傳媒學刊,2020(2):21-34.

[15]Anna Wagner.Do not Click “Like”When Somebody has Died:The Role of Norms for Mourning Practices in Social Media[J].Social Media + Society,2018,4(1):1-11.

[16]陳剛,李沁柯.穿梭時空的對話:作為媒介“安魂曲”的數(shù)字遺產(chǎn)[J].新聞記者,2022(11):31-42.

[17]勞倫斯·萊西格.代碼2.0:網(wǎng)絡空間中的法律[M].李旭,沈偉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89-101.

[18]戴昕.犀利還是無力?——重讀《代碼》2.0及其法律理論[J].師大法學,2018(1):252-268.

[19]James Gibson.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M].London:Psychology Press.2014:129,139,213.

[20]Donald Norman.Affordance,conventions,and design[J].Interactions,1999,6(3):38-43.

[21]William Gaver.Situating action II:Affordances for interaction:The social is material for design[J].Ecological Psychology,1996,8(2):111-129.

[22]Alice Marwick,Nicole Ellison.“There isn't wifi in heaven!”Negotiating visibility on Facebook memorial pages[J].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2012,56(3):378-400.

[23]Martin Gibbs,James Meese, Michael Arnold,Bjorn Nansen,Marcus Carter.#Funeral and Instagram:Death,social media,and platform vernacular[J].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 Society,2015,18(3):255–268.

[24]Taina Bucher,Anne Helmond. The Affordances of Social Media Platforms[G]// Jean Burgess,Thomas Poell,Alice Marwick.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Media,London and New York:SAGE Publications Ltd,2017:233-253.

[25]張杰,馬一琨.語境崩潰:平臺可供性還是新社會情境?——概念溯源與理論激發(fā)[J].新聞記者,2021(2):27-38.

[26]胡翼青,馬新瑤.作為媒介性的可供性:基于媒介本體論的考察[J].新聞記者,2022(1):66-76.

[27]張志安,黃桔琳.傳播學視角下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可供性研究及啟示[J].新聞與寫作,2020(10):87-95.

[28]周裕瓊,張夢園.數(shù)字公墓作為一種情動媒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22,29(12):32-52+127.

[29]Ben Light,Jean Burgess,Stephanie Duguay.The walkthrough method: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pps[J].Newmedia & society,2018,20(3):881-900.

[30]Jonas Palm. The Digital Black Hole[DB/OL].2006-04-28].https://cdn-kb.avanet.nl/wp-content/uploads/2019/05/31173546/Palm-Black-Hole.pdf.

[31]Jacques Derrida. Archive Fever: A Freudian Impression[J].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17.

[32]Tero Karppi.Death proof:on the biopolitics and no politics of memorializing dead Facebook users[J].Culture Machine,2013(14):1-20.

[33]宋美杰,陳元朔.為何截屏:從屏幕攝影到媒介化生活[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1):123-132+171.

[34]Zizi Papacharissi.Affective publics and structures of storytelling:Sentiment,events and mediality[J].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 Society,2016,19(3):307-324.

[35]楊穎兮,喻國明.傳播中的非理性要素:一項理解未來傳播的重要命題[J].探索與爭鳴,2021(5):131-138+179.

[36]Tetsuya Kono. Social affordanc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cological linguistics[J].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09,43(4):356-373.

[37]許瑩琪,董晨宇.社交媒體中的哀悼行為與社會規(guī)范[J].新聞與寫作,2019(11):49-54.

[38]Carl hman,Luciano Floridi. An ethical framework for the digital afterlife industry,Nature Human Behaviour[J].2018,2(5):318-320.

作者簡介:單凌,新聞學博士,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講師(上海 200444)。

編校:鄭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