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現(xiàn)鎖
五月,萬物生長。低頭,春未盡;抬頭,夏初臨。新疆第一鮮——桑葚掛滿枝頭,塔里木河兩岸的鄉(xiāng)村到處彌漫著這種酸酸甜甜的味道。
2021年5月20日上午,托喀依鄉(xiāng)達里亞阿格孜村首屆桑葚采摘節(jié)在托喀依鄉(xiāng)三隊隆重舉行。在開幕式上,兩名貧困大學生接受文旅系統(tǒng)捐贈的一萬元愛心善款,用于支付第一學年的學費,這是按照計劃分批捐贈的第一個節(jié)點。第一師阿拉爾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阿拉爾市文化(圖書)館、阿拉爾市文工團等文旅系統(tǒng)各單位近40名干部為兩名托喀依鄉(xiāng)三隊大學生承擔四學年所需學費共計四萬元,按時間節(jié)點分批捐贈,受助學用以子完成本學年學業(yè)。
520,這個被中國人寄予特殊意義的數(shù)字,是一個甜蜜的日子。在桑葚彌漫的甜蜜氛圍中,村主任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鼓勵兩名大學生,要好好學習,不辜負捐贈干部的一片愛心,在大學里學好知識和技能,用優(yōu)異的成績和良好的品德回饋祖國和社會,立志為家鄉(xiāng)做一份貢獻。
看到兩名大學生一臉的幸福,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內(nèi)心的惆悵一下子涌上心頭:如果當年有人資助完成大學學業(yè),她的命運也就會被改寫。
唉,不想了,看到家鄉(xiāng)這么大的變化,她感到了欣慰。作為村主任,她有時甚至覺得那次放棄上大學的機會也許還是一件好事,自己雖然失去了很多,但自己的努力卻給鄉(xiāng)親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們的思想有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從這點上來看,自己的一點犧牲算得了什么呢?
她深情地望了望塔里木河,河水裹著泥沙洶涌奔騰而去。
失落的大學夢
塔里木河在阿拉爾拐個彎兒,在溝溝岔岔中一路向前。托喀依鄉(xiāng)達里亞阿格孜村(三隊)位于塔里木河東岸,與西岸托喀依鄉(xiāng)科克庫勒村(八隊)隔河相望,直線距離也就四五公里。但這在過去卻是天塹。夏天漲水期靠擺渡,冬天枯水期靠在冰上行走。
40年的人生中,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一半在托喀依鄉(xiāng)科克庫勒村(八隊)度過,一半在亞阿格孜村(三隊)度過,卻是截然不同兩種人生經(jīng)歷。
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1981年1月1日生于托喀依鄉(xiāng)科克庫勒村(八隊),她是家中的老大,還有三個弟妹,很小時父母就離婚了。家里雖然貧窮,但對她的學習并沒有造成任何影響。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孩子,從小學習就刻苦,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的夢想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初中畢業(yè)后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考上阿克蘇地區(qū)一中,那是一所重點高中,是所有維吾爾族學生夢寐以求的學校。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在那里上了一年,因為農(nóng)村考上來的學生要交學費,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家里貧窮,弟弟妹妹還要上學,就轉學到了阿克蘇七中,這是一所普通高中,除了生活費外,不收其他任何費用。上高中期間,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被選為學生會主席,她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早讀課上,她往往是第一個到;晚自習課,她最后一個離開。在阿克蘇上高中三年,她沒有離開過校園,就連阿克蘇的地標“大十字”她都沒去過。這三年,希望的火種一直沒有熄滅:好好地學,考上好大學,走出去,到外面見識更大的世界。她不停地學習國家通用語言,以便以后上大學能夠聽得懂,好與同學們溝通。
1999年。這是讓中國人充滿期盼的年份,過了這一年,就到了2000年千禧之年。這一年,對于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來說,更是不尋常的一年。7月的托喀依鄉(xiāng)八隊,花兒盛開,萬物茂盛。郵遞員的一張錄取通知書在村子里掀起了軒然大波,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考上北京的大學了——中央民族大學!這在村子里是有史以來的是第一個,在全鄉(xiāng)也是第一個。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拿著紅彤彤的錄取通知書,一遍遍地讀著自己的名字,淚水一次又一次從眼眶里流出。為了這張通知書,她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熬了多少夜,流了多少淚,她心里最清楚。烏魯木齊預科一年,北京學習三年,從此就要走出農(nóng)村,去見外面的世界了,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做夢都笑醒了幾次。但是第二天,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卻被一盆冷水潑得不知所措。
“家里沒有錢,不去上學?!备赣H的話冷冷的,就像冬天的寒冰。
“爸,我……我要去上大學?!蓖泻咸岷埂ぐ⒉级伎死锬厩忧拥卣f。在后爸面前,她從來沒有敢大聲說過話。
“一個女孩子,上大學有什么用?我們是農(nóng)村的,上完大學不還是要回來當農(nóng)民?再者說,一千元的學費,我們到哪里弄?你還要不要我們一大家子人吃飯了?”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還沒有聽過父親對她說這么多話。
父親的一句話決定了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的前程。她哭,她不吃飯。但她的抗爭并沒有起一點作用。整整一個星期,她是在噩夢中度過的。噩夢過后,她接過羊鞭,當起了牧羊女。
愛心志愿服務隊
2000年3月,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結婚了。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嫁到了亞阿格孜村(三隊)。
當時正值村換屆選舉。村委班子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急需補充新鮮的血液。鄉(xiāng)黨委了解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的情況,就找她談話,動員參加選舉,希望她用自己的才學,為村民服務。這一年,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如愿以償,當選為亞阿格孜村(三隊)婦聯(lián)主任。
作為剛從學校走到社會半年的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來說,婦女主任工作是一個不小的考驗。農(nóng)村的事兒說大也大,說小也小。酗酒打老婆孩子,為土地發(fā)生糾紛等等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老村支書、村主任面前就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解決的問題,在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面前卻是一個天大的難題。她哭過,絕望過,整宿整宿睡不著覺。但哭過以后,她重新?lián)P起頭,勇敢地走出家門。她向老支書、老村長請教,向退休的老婦聯(lián)主任請教。他們都熱心地幫助她,幫她出主意、想辦法。有些棘手的問題,老支書、老村長直接出面解決??紤]到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涉世不深,沒有工作經(jīng)驗,又懷孕在身,就發(fā)揮她的特長,留在辦公室做臺賬工作。坐辦公室雖然輕松,少了一些棘手問題,但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總覺得心里不安,畢竟以后總要面對這樣的問題,這是必須要過的一關。于是她主動出擊,去解決村民的矛盾。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的姨姨在科克庫勒村(八隊)當婦聯(lián)主任,她經(jīng)常騎十多公里的自行車去向姨姨請教,姨姨本來就對這個外甥女疼愛有加,又看到她如此上進,就把自己的經(jīng)驗一股腦傳授給了她。這些經(jīng)驗在實際工作中很實用。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村里遇到困難,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哪怕不吃飯不睡覺她都要把問題解決掉。村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對她越來越尊重。
2007年以前,亞阿格孜村(三隊)還沒有柏油路,全是土路,只要下雨,道路特別難走。房子還都是土塊房,橫豎兩排房子,呈丁字形排列。從2007年開始,國家對農(nóng)村危房改造給予補助:2007年每家補助6400元;2008年每家補助11000元;2013年每家補助3萬元;現(xiàn)在每家補助4萬元。2013年,亞阿格孜村(三隊)全部完成了危房改造,村子呈四四方方網(wǎng)狀結構,寬敞的庭院,結實的磚木結構抗震房,每家每戶都有果園菜地,實現(xiàn)了“前有院,后有圈,中間是個小宮殿”的美好設想。
環(huán)境改善了,村民的思想也要相應提高。雖然對解決村民發(fā)生的糾紛問題逐漸得心應手,但是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卻并不滿足。在她看來,現(xiàn)在這些工作都是在“救火”。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把矛盾消滅在萌芽之中。她開始考慮從根本上改變村民的舊思想、舊陋習。
要找到一個突破點。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于是就想到了在婦女姐妹中間開展志愿者活動。亞阿格孜村(三隊)孤寡老人特別多,他們就從這些孤寡老人開始。村里有一個60多歲的女人,家里特別臟亂。她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都已經(jīng)分家另過。也不愿意幫她打掃。最主要是沒有養(yǎng)成衛(wèi)生習慣。在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的提議下,村婦聯(lián)開展了第一次志愿者活動?;顒觾?nèi)容就是幫她打掃衛(wèi)生。但是人們都持反對態(tài)度,有的說,為什么給她打掃衛(wèi)生?她才60歲,她自己為什么不打掃衛(wèi)生呢?經(jīng)過多次動員,參加者寥寥。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記得很清楚,當時參加活動的連她自己只有三個人,另外兩個,一個是老公的表妹米麗克木,一個是老公的好朋友白合塔木。雖然有點尷尬,但她們依然按原計劃行動。當人們看到她們拿著鐵鍬掃把的時候,淳樸的村民也有人加入了進來。那一次一共有12人參加,其中兩個還是男人。
第二天,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召集全體婦女召開了婦女大會,專題研究志愿服務隊的事情。大會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來表達參加志愿服務隊的意見。參加大會的有150人,舉手同意的只有23人。人數(shù)雖然不多,但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已經(jīng)很欣慰了?!靶切侵?,可以燎原?!彼F(xiàn)在就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開完大會,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向老支書作了匯報。老支書特別支持這項工作。婦女志愿服務隊,在全鄉(xiāng)是第一個,在全市也是第一個。他們把服務隊取名為“愛心志愿服務隊”。為了支持他們的工作,村支部還抽出有限的資金給他們買了一臺照相機。每次活動他們都公示出來,并把活動的照片洗出來展示。這樣一來,婦女同志的熱情大大提高,上至60歲的老人,下至十八九歲的小姑娘,都加入了愛心志愿服務隊?;顒拥臅r候只要喇叭一喊,即使再忙,大家也都會放下手中的活,高高興興地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最多的時候人數(shù)達到82人。浩浩蕩蕩的志愿者隊伍成為亞阿格孜村(三隊)的一道風景線。婦聯(lián)的活動讓男人們也很羨慕。他們說:“為什么只讓女人參加,不讓男人參加?”
女人們驕傲地回答:“因為這是婦聯(lián)的活動!”
“為什么只有婦聯(lián),沒有男聯(lián)呢?”
男人的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但也有鐵桿的編外志愿隊員,比如說卡依木·依力木,他已經(jīng)60多歲,從愛心志愿服務隊成立的那天起,只要有活動,他就默默地拿著工具,跟著服務隊一起干。比如說烏斯曼·吐尼亞孜,今年也63歲了,參加志愿活動積極性特別高。
阿迪汗·依明是一個70多歲的女人。年輕時因為沒有生孩子而離婚,晚年一個人生活,一身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志愿者平時兩人一組,輪流到她家給她燒開水、洗衣服、做飯。到活動日,大家一起幫她打掃衛(wèi)生,跟她聊天。志愿者換了一茬又一茬,人員在變,但照顧老人的愛心不變。直到2017年老人去世,她臨終前拉著志愿者的手說:“是你們讓我多活了這么多年,謝謝了!”
鐵木爾汗·吾休爾老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個酒鬼,整天醉醺醺的,除了喝酒就是打老婆孩子。家里過得很恓惶,不得不靠吃低保度日。二兒子依牙·艾力曾經(jīng)是人民教師,是老人的希望,卻因為感情問題殺人被判刑。老人整天以淚洗面:“依牙是那么好的孩子,他怎么會殺人呢?政府一定是搞錯了?!?014年鐵木爾汗·吾休爾得了肺癌。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知道后,就勸老人到醫(yī)院就醫(yī),但老人堅決拒絕了。大兒子指望不上,小兒子又坐牢。她身上也沒有錢治病。于是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就召集愛心志愿者服務隊成員進行捐款。10元、20元……大家捐了380元。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又把這個事情向村支書阿不都·卡迪爾匯報。老支書要求村委會干部每人捐款50元,一共200元。村里派出唯一的一輛拖拉機把鐵木爾汗·吾休爾送到十二團醫(yī)院就醫(yī)。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就每天騎自行車十多公里給鐵木爾汗·吾休爾送兩頓飯,晚上派兩名志愿者輪流護理。住院11天,村里的捐款剛好夠交住院費。村里派拖拉機把鐵木爾汗·吾休爾接回家后,志愿服務隊又輪流給老人送飯。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只要在家就給老人送飯,有時候太忙回不了家,婆婆就做好飯給她送去,這也成了婆婆的習慣。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2015年鐵木爾汗·吾休爾去世。
為老人送葬成了全村人的事。有的村民送來一只羊,有的村民送來了大米、皮芽子、胡蘿卜、葡萄干……總之缺什么就會有村民從家里拿來,大家忙忙碌碌地做好一鍋豐盛的抓飯,熱熱鬧鬧地送老人最后一程。很多人流下了眼淚,因為老人最后的日子,是在他們的陪伴下走過的。
在老人去世前三個月的一天,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去照顧鐵木爾汗·吾休爾老人。老人吞吞吐吐地說出了心里話,她想去看一眼監(jiān)獄里的兒子。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經(jīng)過請示,同意了老人前去看望。那時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家里買了一輛二手轎車,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和老公就開車到沙雅縣監(jiān)獄,路上經(jīng)過沙雅縣大橋,正在施工,過不去,繞路的話,老人的身體又不允許,只得返回。留下了一個永遠的遺憾。
老人去世后兩個月,她的小兒子刑滿釋放。兒子在母親墳前長跪不起,然后他又轉過身對陪同他的村干部和村民長跪不起。
鄉(xiāng)村“美容師”
“村民都把你比作村里的‘美容師?”在采訪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時,我問她。
“我們村‘美容師有一家,村外有兩家?!蓖泻咸岷埂ぐ⒉级伎死锬撅@然沒有反應過來。
我把話又重復一遍,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反應過來,爽朗地笑了,是那種純樸而真誠的笑,笑得臉上的那顆痦子像微風吹過花朵一樣顫動。
“村民把我比作村里的‘美容師,這讓我感到十分欣慰?!彼f。
自2021年7月當選為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后,達里亞阿格孜村每天總是在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的喇叭聲中迎來新一天的晨曦:“請大家按時打掃衛(wèi)生,出門注意交通安全……”
“如果哪天聽不到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喊喇叭,心里就覺得空落落的,一天都沒有精神?!笨ㄒ滥尽ひ懒δ纠先苏f。
卡依木·依力木今年70歲,他是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老公的哥哥,雖然是兄弟,但相差30歲,卡依木·依力木其實算作長輩??ㄒ滥尽ひ懒δ驹诖謇锖苡型?,村民有事都愿意找他幫忙,村里的事都愿意找他商量。大家都把卡依木·依力木當好兄弟。自從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嫁到他們家,卡依木·依力木就很看好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特別是成立愛心志愿服務隊這件事,卡依木·依力木更是對她刮目相看。在達里亞阿格孜村土生土長的卡依木·依力木,知道在這里要辦成一件事有多難。從愛心志愿服務隊成立那天起,雖然是婦聯(lián)舉行的活動,但卡依木·依力木卻一場都不落,人們善意地跟他開玩笑,說他是編外隊員。
其實讓卡依木·依力木最佩服的,就是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所開展的人居環(huán)境整治、美麗庭院建設。每天通過廣播、微信群督促村民打掃庭院衛(wèi)生,組織聯(lián)戶長、網(wǎng)格員開展衛(wèi)生評比、美麗庭院評比,并納入紅黑榜工作管理機制。
“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不做壞事?!边@句話是毛主席說的,卡依木·依力木還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并用這句話來評價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持之以恒的精神。
說起人居環(huán)境整治、美麗庭院建設,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如數(shù)家珍。
“我們到村里走走,邊走邊聊?!彼f。
村子里非常干凈,幾乎看不到一張紙片?!拔覀冞_里亞阿格孜村堅持把‘十個好作為我們?nèi)犎司迎h(huán)境整治工作的目標。即‘院子好,房子好,渠道好,林帶好,路好,圈好,廁所好,田好,墓好,人心好。努力打造庭院‘五個一工程,切實提高庭院有效使用率,在美化的同時適當增加農(nóng)戶庭院收入。”
院子好。嚴格按照“三區(qū)分離”的要求,做到生活區(qū)、種植區(qū)、養(yǎng)殖區(qū)絕對分離,徹底清理院落垃圾,平整院內(nèi)地面,整理亂擺、亂放的農(nóng)具和柴草垛,確保庭院干凈整齊、規(guī)范,村民院子相互之間界限清晰,且無林帶隔離。
房子好。對村民區(qū)廢舊房屋各類違章建設的危房、棚及違規(guī)設置陳舊的廣告牌匾進行拆除,個別房屋進行修整改造后作為牲畜圈舍,做到沿線廢舊房屋全部拆除,積極推動富民安居工程實現(xiàn)“三個100%”。
渠道好。堅持誰使用,誰清理,誰管理的要求,按組分段對各渠道清理,渠道垃圾進行全面治理。
林帶好。全面規(guī)范林帶,對路邊林帶,村民點林帶,按照誰承包、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對缺株斷壟的無效樹木,該砍的要砍,該補的要補,同時對林帶落葉雜草及時清理,對多余的樹枝進行修剪,對纏繞在樹上的雜草進行清除,門前沒有林帶的及時開林帶植樹,做到林帶下面好,林帶邊上好,樹林上面好的目標。
路好。對轄區(qū)內(nèi)的道路、兩側林帶、各村主要道路進行全面整頓清理,做到道路暢通、平整、干凈。
圈好??茖W規(guī)劃畜禽養(yǎng)殖區(qū)。村民飼養(yǎng)的畜禽一律實行圈養(yǎng),所設位置不能影響鄰居生產(chǎn)生活和村容村貌和整體規(guī)劃要求。嚴格限制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qū)、自然保護區(qū)等生態(tài)敏感區(qū),新建、擴建規(guī)?;笄蒺B(yǎng)殖場、規(guī)?;笄蒺B(yǎng)殖戶,堅決將飼養(yǎng)區(qū)與生活區(qū)分離。
廁所好。逐步清除戶外的彩鋼板廁所,以點帶面,繼續(xù)推進和完善戶內(nèi)標準化的衛(wèi)生廁所建設。
田好。加強村民點和各條田林果的施肥工作。同時要對零散地進行摸底排查,充分利用好項目進行平整。
墓好。按照生態(tài)公墓的建設和規(guī)劃要求,結合村隊整治改造,做好墓地改造清理工作。
人心好。充分利用升國旗、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走訪入戶等有利時機,講清村隊整治的好處,積極宣傳引導村民,增強大家的環(huán)境意識、紀律意識,規(guī)范大家的行為,引導村民聽黨話,積極配合村“兩委”開展工作。
“同時做到‘五個一?!?/p>
一架葡萄。每家每戶院內(nèi)不少于10米長的葡萄。
一塊菜地。每家每戶院內(nèi)不少于一分地的菜地。
一個拱棚。每家每戶院內(nèi)不少于15平方的小拱棚。
一個果園。每家每戶院內(nèi)種植一塊小果園。
一個技術員。每家每戶最少有一個懂農(nóng)業(yè)、林果、蔬菜、養(yǎng)殖技術的人員。
一邊聽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滔滔不絕地介紹,一邊觀賞村子里的風景,真是一種享受,我對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對村子的治理贊不絕口。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謙虛地說:“這些都是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功勞。他們不僅獻計獻策,而且真金白銀地扶持我們,使我們村隊的人居環(huán)境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p>
她指著幾百米的葡萄長廊說:“兵團國資委駐第一師阿拉爾市托喀依鄉(xiāng)三隊訪惠聚工作隊在駐村伊始,村主干道兩側零星搭建的一些簡易葡萄架,不成規(guī)模且影響村容村貌,訪惠聚工作隊堅持量化鄉(xiāng)村環(huán)境與發(fā)展庭院經(jīng)濟相結合的理念,經(jīng)多方籌措資金,從施工到驗收僅用一個月時間,葡萄長廊建成后,工作隊在管理上下足繡花功夫,從精心選育優(yōu)質葡萄品種,到按時修剪枝蔓,定期澆水、施肥,全程做到規(guī)范化管理。葡萄長廊在美化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同時,也讓廣大種植戶得到了實惠,更為下一步打造我村生態(tài)觀光旅游奠定了基礎?!?/p>
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回憶說:“剛開始我們村‘兩委對村子人居環(huán)境的整治,是一種自發(fā)行為,因為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村民的幸福感。自從收到《托喀依鄉(xiāng)開展鄉(xiāng)村人居環(huán)境集中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后,我們感覺到,這件事做對了。我們根據(jù)村具體情況,研究制定《托喀依鄉(xiāng)三隊環(huán)境衛(wèi)生大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村隊環(huán)境衛(wèi)生大整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成立以第一書記為組長,黨支部書記為副組長,訪惠聚工作隊、村兩委后備干部為組員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大整治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推進。我們先召開聯(lián)席會議統(tǒng)一黨員干部思想認識,然后組織召開村民大會,宣傳環(huán)境衛(wèi)生大整治‘十個好,庭院改造‘五個一的工作目標,以及‘門前六包機制,營造環(huán)境衛(wèi)生大整治濃厚氛圍。強化綜合治理和一戶一檔,各支力量按照網(wǎng)絡化管理,黨員干部帶頭入戶檢查,按照職責分工抓落實。村隊又制定了具體的衛(wèi)生管理辦法,每周一升國旗儀式后,全體村民利用30分鐘自覺打掃房前屋后衛(wèi)生,支部組織檢查;每日值班人員交接班后,一人在值班室值守,另外兩人用30分鐘時間對公共區(qū)域垃圾進行撿拾,保持村隊公共場所干凈整潔;村民家庭垃圾實行村隊集中處理,村民將垃圾倒入門前垃圾桶,垃圾清運車每周集中拉運兩次次。亂倒亂扔垃圾,發(fā)現(xiàn)一次,對指定地點進行衛(wèi)生清掃?!?/p>
“如果不執(zhí)行呢?”
“無故不配合村隊環(huán)境衛(wèi)生治理的,按照村規(guī)民約進行處理。村‘兩委每季度組織村民及村民代表對居民家庭衛(wèi)生進行公示,連續(xù)三次被評為下游的居民,將在村民大會上通報批評并取消政策待遇。村隊每月開展一次衛(wèi)生大整治。”
在公示欄前,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指著美麗庭院的展板給我們看。村級美麗庭院每年評選出15戶。鄉(xiāng)級美麗庭院2018年1戶,2019年1戶,2020年5戶,2021年12戶,2022年5戶。市級美麗庭院每年都有1戶以上,還有兩戶獲兵團美麗庭院光榮稱號。
2022年,阿拉爾市托喀依鄉(xiāng)達里亞阿格孜村榮獲“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光榮稱號。
鄉(xiāng)村振興“領頭雁”
農(nóng)村要致富,農(nóng)民必須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做時代的弄潮兒。但是有一件事卻讓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大傷腦筋。村里組織村民到阿拉爾的紡織廠打工,但沒多長時間就接二連三地接到工廠的電話,要求把村民退回來。因為他們聽不懂國家通用語言,工作上沒有辦法溝通。這也是很多村民不愿走出去、走不出去的原因。阿拉爾都走不出去,更妄談走向世界了。看著打工的村民灰溜溜地回到村子,頭都抬不起來的樣子,深深地刺痛了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的心。提高村民的素質,先從村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開始。2017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在全國展開,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借著這股東風立刻在村子里成立了培訓班,很多年輕人通過培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外出務工又重新找到了工作。嘗到甜頭的村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熱情高漲。為切實加強培訓工作,村委會按照水平情況,將全村按高級、中級、初級進行分班,每期培訓班由村“兩委”帶班,做好人員組織各項工作。
村民巴哈爾古麗·肉孜就嘗到了走出去的甜頭。
當我走進巴哈爾古麗·肉孜的美容美發(fā)店的時候,員工都在各自忙碌著。午后時分,人不是太多,有時會傳出店員與顧客的交談聲。店里很清涼,也很清靜。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趴在凳子上睡覺。這里完全是一個城市的生活日常。
巴哈爾古麗·肉孜送走了顧客,抱歉地跟我打招呼。
“你的國家通用語言說得很好?!蔽艺f。
“說得不好,我還在學習呢!”巴哈爾古麗·肉孜說。
“在哪里學習?”我刨根問底的毛病又上來了。
“小區(qū)里安排的。一個禮拜三個小時學習?!卑凸柟披悺と庾握f,“我還有一個專職的小老師呢!”
“專職小老師?”我疑惑地問。
這時候,巴哈爾古麗·肉孜的老公走過來說:“開玩笑呢。是我的大女兒,今年9歲了,從小就在村里幼兒園學習國家通用語言,到阿拉爾以后,在幼兒園和上小學都是用國家通用語言。在家里我們就用國家通用語言溝通交流,不會說的就向她請教。我們都叫他小老師?!?/p>
巴哈爾古麗·肉孜的老公的話讓我們都哈哈大笑。
巴哈爾古麗·肉孜告訴我,2008年她初中畢業(yè)以后,跟爸爸媽媽種地放羊,從來沒有走出去闖世界的想法。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鼓勵她學習一門技術,掌握一技之長。2010年,巴哈爾古麗·肉孜終于鼓起勇氣,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到阿克蘇學習美容美發(fā)。2012年學成回來后,因為缺少資金,巴哈爾古麗·肉孜在家賦閑半年,2012年年底就結婚了,在巴哈爾古麗·肉孜看來,以后的日子,就像其他家庭婦女一樣,相夫教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平淡淡地在村里過一輩子。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找到她,鼓勵她開一家美容美發(fā)店,用技術改變自己的命運。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還幫她籌集資金、辦手續(xù)。2013年,巴哈爾古麗·肉孜的美容美發(fā)店在村里開張了。2015年,村里掀起了打工熱潮,她的老公到阿拉爾棉紡織廠工作。2017年,巴哈爾古麗·肉孜關掉了村里的美容美發(fā)店,跟著老公到工廠上班。兩個人每個月有近6500元的收入。進城以后,巴哈爾古麗·肉孜不但收入提高了,眼界也開拓了,她要自己當老板。通過調研,她發(fā)現(xiàn),阿拉爾有很多美容美發(fā)店,大多是外地人開的,沒有一家少數(shù)民族美容美發(fā)店,于是就有了在阿拉爾開美容美發(fā)店的想法,她把這個想法跟老公說,老公也支持她。2018年,巴哈爾古麗·肉孜的故里斯馬美容美發(fā)店在少數(shù)民族比較集中的江泰商貿(mào)城開張營業(yè)。這是阿拉爾第一家少數(shù)民族美容美發(fā)店。開業(yè)以來,生意很好,回頭客很多,每年收入30萬到40萬元。他們在阿拉爾買車買房,孩子在城市入園上學,已經(jīng)融入城市生活。
這時從美容美發(fā)店的內(nèi)室走出兩個年輕的小姑娘。高挑的身材,一身艾德萊斯綢裙讓人眼前一亮。巴哈爾古麗·肉孜說:“這是我的兩個客戶,今天過生日,穿著禮服,等我化妝?!痹诓恢挥X中,巴哈爾古麗·肉孜在引領著阿拉爾的時尚潮流。
“我要做阿拉爾最好的美容美發(fā)店。”巴哈爾古麗·肉孜自信地說。
“一個有毅力的人,再遠的路程也是近的?!保ňS吾爾族諺語)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和她的鄉(xiāng)親們用他們勤勞的雙手改變了村莊的面貌,改變了村民們的生活,改變了村莊的命運。他們讓我們相信:夢想和追求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和執(zhí)著。雖然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只要我們勇敢面對并努力克服,一切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當我們走上追求夢想之路時,我們便可以充滿希望、充滿力量。
2021年,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被授予“全國婦聯(lián)系統(tǒng)勞動模范”光榮稱號。
對于亞阿格孜村的展望,托合提汗·阿布都克里木說:“我們村有2000多畝的胡楊林,還有與其他單位連片的胡楊林,加起來有5000多畝,有很好的發(fā)展旅游業(yè)的基礎條件。訪惠聚工作隊和鄉(xiāng)里都在規(guī)劃,把胡楊林作為一個核心景區(qū)來打造,聘請了北京一家有名的公司,做了一個整體規(guī)劃,包括胡楊林、河邊的濕地、村子等。訪惠聚工作隊在做規(guī)劃的同時,積極進行申報。胡楊林景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申報了一個政府專項債劵項目,資金已經(jīng)到位。今年這個項目就可以啟動了。我對我們村的前景充滿期待。”
責任編輯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