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司
當(dāng)你和風(fēng)景錯過的時候,也許正在和歷史重逢。在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北端,屹立著古老的鐘鼓樓。鼓樓在前,紅墻黃瓦。鐘樓在后,灰墻綠瓦。鼓樓胖,鐘樓瘦……鐘鼓樓像個巨人,一直守衛(wèi)著這個美麗的城市。
趙雷的《鼓樓》讓北京鼓樓成了著名的網(wǎng)紅打卡地,拍照的年輕人和身后紅墻綠瓦的高大鼓樓合照,等待趙雷歌曲《鼓樓》中提到的107路電車……
鐘鼓之聲滄桑、渾厚,讓我們想到一切永恒的東西,這是鬧市的回響,是一種廣博包容的心境。在古代,鼓樓是全城報(bào)時的地方,清朝每天戌正時分(晚八時)擊鼓十三響,謂之“變更”,也叫“定更”,以后每一更擊鼓一次,聲音洪亮,四城都可以聽到。文武百官入朝亦從鼓聲,三更起床,四更趕到午門外集合,五更就要入朝聽宣,奏事,領(lǐng)旨。
一組高大巍峨的“時間建筑”
都說“晨鐘暮鼓”是古代百姓起居的重要信號,遠(yuǎn)望鐘鼓樓,巍峨壯觀,這座令人矚目的高大建筑,我們似曾相識,卻無可適從,心懷一些期盼、一絲疑惑、一點(diǎn)憂思,翹首以盼穿透千古的鐘鼓聲。
它曾經(jīng)是元大都的中心,“鼓樓在前,紅墻黃瓦;鐘樓在后,灰墻綠瓦……”這是作家劉心武在小說《鐘鼓樓》中對北京中軸線上這兩座地標(biāo)建筑的生動描述。
1994年的香港紅磡體育場,在“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上,來自北京的青年——何勇唱起了《鐘鼓樓》,他的父親何玉生身穿長衫彈著三弦,他的同行和朋友——竇唯,著黑色立領(lǐng)制服、一臉清秀地吹著笛子,為他伴奏,留給搖滾歌迷永久的記憶。
元代的鼓樓在今鼓樓附近(具體位置,說法不一),名齊政樓,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是元大都的中心;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成祖遷都北京,在興建宮室的同時,于今址處重建鼓樓,由于明代南北城墻的變動,因此這座鼓樓就不再是全城的中心而偏于城北。
清朝嘉慶五年(1800年)和光緒二十年(1894)先后兩次重修。
鐘鼓樓是元、明、清三代的報(bào)時中心,作為一組高大巍峨的“時間建筑”,鐘鼓樓前后縱置、互相襯托著矗立于北京中軸線的北端——既是扼守“紫禁后護(hù)”的重要城市地標(biāo),也是“號令全城”的首都報(bào)時中心,并始終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guān)。
北京仍流傳著“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說。
細(xì)說北京鼓樓
鼓樓,灰筒瓦綠剪邊,重檐歇山頂,通高46.7米,通面寬34米,通進(jìn)深22.4米。樓底層共有拱券式門八座:南北各三座,東西各一座。北墻東側(cè)有旁門,內(nèi)有登樓石階梯,南北向傾斜45°,共60級,然后拐彎向西,東西向傾斜45°,亦有9級,即攀登69級石階梯方到達(dá)二樓。二樓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門窗,四周有廊,寬約1.3米,帶木護(hù)欄,望柱高1.55米,建筑面積為1925平方米。第三層是暗層。整座建筑坐落在高約4米的磚石臺基上,通寬為56米,通進(jìn)深為33米。南北有磚砌階梯,鼓樓總占地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南側(cè)門前有石獅子一對,高約1.25米。
更鼓,為報(bào)時器具,置于鼓樓二層上,原有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四面(以代表1年24個節(jié)氣)。隨著世事滄桑、歷史的變遷,上述報(bào)時鼓大部分都遺失了,現(xiàn)僅殘存大鼓,這面大鼓鼓面直徑約1.5米,是用整張牛皮蒙制的,但鼓面已是刀痕累累,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時日本軍隊(duì)的“杰作”。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里,我們肩負(fù)著沉重的使命在掙扎中前行。戰(zhàn)爭的炮火卻摧殘著文明,踐踏著生命,讓我們痛心疾首。越來越多的人呼喚和平。
鼓樓擊鼓報(bào)時,有一定的規(guī)律。每晚7時“定更”,擊鼓兩通,共108聲,以后,每個更次都擊鼓兩通108聲,直至五更(晨5時)擊最后的“亮更”鼓。
銅壺滴漏,是我國古代計(jì)時器具之一,鼓樓上原有銅壺滴漏一座,但早已遺失無考。據(jù)《圖書志書》記載:“鼓樓之銅刻漏制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制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中安繞神,設(shè)機(jī)械,時至,則每刻擊繞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時增添,冬則用火溫之?!碑?dāng)時,鐘、鼓二樓擊鼓撞鐘均以此為度,到了清代改用時辰香計(jì)時后,漏壺計(jì)時法方廢止。
麒麟碑,并非鼓樓之物,原在麒麟碑胡同,傳說是明代仇鸞府前石影壁浮雕麒麟,故名之。后因仇鸞勢敗,這塊碑被埋在地下,清末民初出土后,被移到鼓樓內(nèi)“借屋藏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