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飛
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qū)嵤┝艘幌盗懈母锎胧渲邪ā半p減”政策。雙減政策提出以及不斷深入,不僅為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改革工作指明發(fā)展方向,同時也對小學美術課的教育活動提出更高要求。在此形勢下,小學美術教師需要引進先進教育理念與先進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發(fā)展需求以及美術課程教學特點,引進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在顯著提升教學成效的同時,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助力學生美術素養(yǎng)發(fā)展?;诖耍疚姆治鲭p減背景下小學美術課程大單元教學設計重要性與有效策略,供廣大教育界同仁參考。
“雙減”政策旨在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提高教育質(zhì)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在這種背景下,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也需要進行改革,以適應新的形勢。大單元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重要助力。
1 小學美術課程大單元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美術課程大單元教學在小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將從三個方面分析其重要性。首先,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大單元教學強調(diào)整體性、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將知識點和技能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單元。這樣,學生可以在一個更全面的背景下學習美術知識,了解美術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理論等,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賞美術作品,提高美術素養(yǎng)。其次,大單元教學注重整體性、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將知識點和技能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單元。這樣可以避免教學內(nèi)容的重復和遺漏,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大單元教學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讓教師更加專注于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和輔導。這樣,教師可以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給予更加個性化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最后,大單元教學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交流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同時,大單元教學還可以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交流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更加關注學習內(nèi)容本身,從而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綜上所述,小學美術課程大單元教學在小學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因此,在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實施大單元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2 小學美術課程大單元教學現(xiàn)狀
結合目前形勢而言,小學美術課程大單元教學存在缺乏實踐教學、缺乏明確教學目標、缺乏生活化元素、教育資源過于分散以及教學評價模式單一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得到有效的解決和改進,以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果和質(zhì)量,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舉例分析以上教學問題,具體而言,小學美術課程大單元教學現(xiàn)狀如下:(1)當前小學美術教學往往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實踐教學。美術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缺乏實踐教學會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美術知識,也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2)當前小學美術教學往往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沒有明確每個單元或課程應該達到的教學效果和目標,導致教學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會讓學生難以了解自己應該掌握哪些內(nèi)容和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3)當前小學美術教學往往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缺乏生活化元素。學生在學習美術時往往只學習了理論知識,而無法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也難以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和感受美。缺乏生活化元素會讓學生難以理解美術的實用性和生活性,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4)當前小學美術教育資源過于分散,沒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個學?;虻貐^(qū)的美術教育資源存在差異,有些資源可能存在重復和浪費的情況。教育資源的分散會導致教育資源的浪費和教學效果的下降。(5)當前小學美術教學評價往往采用單一的評價模式,以教師的主觀評價為主,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教學評價應該是多方面的,包括學生的作品、表現(xiàn)、態(tài)度等多個方面。單一的教學評價模式會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3 小學美術課程大單元教學的有效策略
3.1 強化美術技能,貫穿傳統(tǒng)文化
在美術課程大單元設計中,應該注重強化學生的美術技能,并結合傳統(tǒng)文化展開設計。通過結合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了解美術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從而更好地理解美術的本質(zhì)和價值。同時,通過強化學生的美術技能,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繪畫、手工等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以下是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將美術課程分為“古代器物”“傳統(tǒng)建筑”“民俗文化”等單元,讓學生通過繪畫、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同時深入了解其歷史和文化背景等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的細致化分析。首先,古代器物單元。(1)目標: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器物的種類、形態(tài)、材質(zhì)和使用方法,通過繪畫和手工制作表現(xiàn)出來。(2)內(nèi)容:學習中國古代青銅器、瓷器、玉器等古代器物的知識;觀察古代器物的形態(tài)和特點,進行繪畫和手工制作練習;學習古代器物的使用方法和文化背景,深入了解其歷史和文化價值。(3)教學方法。示范教學:教師展示古代器物的圖片和實物,講解其種類、形態(tài)、材質(zhì)和使用方法;觀察練習:學生觀察古代器物的圖片和實物,進行繪畫和手工制作練習;互動討論:學生分組討論古代器物的特點和歷史文化背景,互相交流和分享。其次,傳統(tǒng)建筑單元。(1)目標: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點、構造和歷史,通過繪畫和手工制作表現(xiàn)出來。(2)內(nèi)容:學習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知識,了解其特點、構造和歷史;觀察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圖片和實物,進行繪畫和手工制作練習;學習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文化背景和價值,深入了解其歷史和文化意義。(3)教學方法。示范教學:教師展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圖片和實物,講解其特點、構造和歷史;觀察練習:學生觀察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圖片和實物,進行繪畫和手工制作練習;互動討論:學生分組討論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點和文化價值,互相交流和分享。最后,民俗文化單元。(1)目標:讓學生了解中國民俗文化的種類、特點和傳承,通過繪畫和手工制作表現(xiàn)出來。(2)內(nèi)容:學習中國民俗文化的知識,了解其種類、特點和傳承;觀察中國民俗文化的圖片和實物,進行繪畫和手工制作練習;學習中國民俗文化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深入了解其傳承和發(fā)展。(3)教學方法。示范教學:教師展示中國民俗文化的圖片和實物,講解其種類、特點和傳承;觀察練習:學生觀察中國民俗文化的圖片和實物,進行繪畫和手工制作練習;互動討論:學生分組討論中國民俗文化的特點和傳承發(fā)展,互相交流和分享。通過這種設計,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美術技能的同時,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認同感。
3.2 單元目標明確,分解小目標
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教師應該明確單元目標,將單元目標分解成多個小目標。每個小目標應該具體、可操作,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學習內(nèi)容。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教學進度的把控,讓學生逐步掌握知識和技能,避免學習難度過大導致學生失去興趣。
例如,在“古代器物”單元中,可以將教學目標分解為“了解古代器物的種類和特點”“掌握古代器物的繪畫技巧”“能夠創(chuàng)作一幅表現(xiàn)古代器物的作品”等小目標,然后對這些小目標的具體策略進行細致分析。首先,了解古代器物的種類和特點。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提供古代器物的圖片和實物,讓學生觀察和了解各種古代器物的形態(tài)、顏色、紋飾等特征。(2)講解古代器物的種類,例如青銅器、瓷器、玉器等,讓學生了解不同種類的器物各自的特點和用途。(3)通過展示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古代器物,讓學生了解古代器物的發(fā)展和演變。其次,掌握古代器物的繪畫技巧。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示范教學。教師演示如何繪制古代器物,強調(diào)線條、色彩、構圖等技巧的應用。(2)學生模仿。讓學生模仿教師的示范作品,練習繪制古代器物的基本技巧。(3)觀察實物。提供真實的古代器物,讓學生觀察并繪制,加深對器物細節(jié)和特征的理解。最后,能夠創(chuàng)作一幅表現(xiàn)古代器物的作品。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提供主題。設定一個古代器物的主題,例如“商代的青銅器”,讓學生以此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2)自由創(chuàng)作。讓學生自由選擇古代器物作為創(chuàng)作主題,鼓勵他們在作品中表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獨特視角。(3)指導創(chuàng)作。教師提供創(chuàng)作技巧和建議,例如構圖、色彩搭配、細節(jié)刻畫等,幫助學生創(chuàng)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在此基礎上進行評估,具體方法:(1)作品評分。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分,評價其表現(xiàn)技巧、創(chuàng)意和準確性。(2)小組討論。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創(chuàng)作過程,互相交流和啟發(fā)。(3)教師反饋。提供給學生教師的反饋意見,幫助他們改進技巧和提升創(chuàng)作水平。通過以上策略,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古代器物”單元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了解古代器物的種類和特點的基礎上,掌握繪畫技巧并能夠創(chuàng)作出更多表現(xiàn)古代器物的作品。同時,這些策略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加深他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3.3 結合生活實踐,培養(yǎng)觀察能力
小學美術課程應該結合生活實踐,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美術元素,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自然、觀察生活等方式,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美術元素,并且通過繪畫、手工等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傳統(tǒng)建筑”單元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shù)氐墓沤ㄖ?,讓學生觀察建筑的構造、裝飾等元素,并且通過繪畫、手工等方式表現(xiàn)出來。以下是對這些教學策略的細致分析:首先,教師帶領學生參觀當?shù)氐墓沤ㄖ?,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傳統(tǒng)建筑的構造和特點。教師可以提前制訂參觀計劃,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例如寺廟、宮殿、民居等。在參觀過程中,教師可以向?qū)W生介紹建筑的年代、歷史背景、建筑風格等知識,讓學生了解古建筑的內(nèi)涵和價值。其次,在參觀古建筑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建筑的構造和裝飾元素,例如屋頂?shù)臉嬙臁⒍饭暗氖褂?、門窗的裝飾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細節(jié),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了解傳統(tǒng)建筑的構造原理和裝飾風格。再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建筑。教師可以提供繪畫材料和工具,例如畫筆、顏料、紙張等。在繪畫過程中,教師可以教授繪畫技巧,例如線條的運用、色彩的搭配、構圖的布局等。通過繪畫,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tǒng)建筑的構造和特點,并且培養(yǎng)他們的繪畫技能和創(chuàng)新思維。最后,除了繪畫,教師還可以通過手工制作的方式讓學生表現(xiàn)建筑。教師可以提供手工材料和工具,例如木塊、石塊、陶土等。在手工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教授手工技巧,例如雕刻、拼貼、塑造等。通過手工制作,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tǒng)建筑的構造和特點,并且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以上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實踐的方式深入了解傳統(tǒng)建筑的構造和特點,并且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這些教學策略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當?shù)氐臍v史和文化,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4 整合教學資源,豐富學習內(nèi)容
教師應該整合教學資源,將不同知識點和技能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單元。這樣可以避免教學內(nèi)容的重復和遺漏,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交流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例如,在“民俗文化”單元中,可以將民俗文化、民間藝術、傳統(tǒng)手工藝等知識點進行整合,形成一個綜合性的教學單元,讓學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下是對這些教學策略的細致分析。首先,在民俗文化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當?shù)氐膫鹘y(tǒng)節(jié)日、習俗、民間信仰等。通過講解和討論,讓學生了解民俗文化的歷史淵源、發(fā)展演變和傳承價值。為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民俗活動,例如包餃子、剪紙、寫春聯(lián)等,讓學生親身體驗民俗文化的魅力。其次,在民間藝術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當?shù)氐拿耖g舞蹈、戲曲、音樂等。通過觀看和講解,讓學生了解民間藝術的表演形式、藝術風格和歷史文化背景。為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民間藝術的表演和制作活動,例如學習剪紙、制作陶藝、繪畫等,讓學生親身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再次,在傳統(tǒng)手工藝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當?shù)氐膫鹘y(tǒng)手工藝品和制作技藝。通過講解和演示,讓學生了解傳統(tǒng)手工藝品的制作流程、工藝特點和歷史文化背景。為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傳統(tǒng)手工藝的制作活動,例如學習編織、制作木工、制作陶藝等,讓學生親身感受傳統(tǒng)手工藝的魅力。最后,在綜合實踐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例如設計一款具有當?shù)孛袼孜幕厣氖止に嚻?、編排一段具有當?shù)孛耖g藝術特色的舞蹈、制作一份介紹當?shù)貍鹘y(tǒng)節(jié)日的宣傳冊等。通過綜合實踐,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和應用,進一步加深對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理解。通過以上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全面了解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這些教學策略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促進他們對當?shù)貧v史和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意識。
3.5 開展信息化建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通過引進信息化技術,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提升大單元教學的成效。教師需要理解和接受以大單元教學理念為主導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需要學生以項目制、主題式的方式自主學習、深入學習。
例如,在美術課程中的“古代器械”單元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學習目標,即學生需要掌握哪些古代器械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在制訂教學計劃和設計學習項目時,教師需要圍繞這個目標展開,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和深入學習達到這個目標。其次,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如虛擬現(xiàn)實(VR)等,設計出有趣、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深入學習。再次,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如在線課程、互動白板等,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最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如在線論壇等,為學生提供交流和互動的平臺,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成長。除此之外,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掌握在線課程、互動白板等信息化教學工具。
3.6 注重教學評價,個性化指導
教師應該注重教學評價,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探究、實踐、交流,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給予個性化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例如,在“古代器物”單元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和指導,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和建議。以下是對這些教學策略的細致分析。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展示,讓學生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釋其設計理念和制作過程。這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品評估,邀請其他學生和教師對每個作品進行評價。評價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例如設計創(chuàng)意、制作技術、歷史文化價值等。通過這樣的評價過程,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從其他學生的作品中獲得啟發(fā)。再次,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教師可以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和建議。例如,對于那些在制作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具體的制作技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那些希望在歷史文化方面深入學習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最后,教師可以提供反饋和改進意見,幫助學生改進自己的作品。反饋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例如設計創(chuàng)意、制作技術、歷史文化價值等。通過這樣的反饋過程,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自己的作品。通過以上教學策略,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特點,并根據(jù)實際情況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和建議。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制作技能和文化素養(yǎng),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和成長。
4 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課程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需要從強化技能、明確目標、結合生活實踐、整合資源、注重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細致分析。通過這些策略的實施,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作者單位:蘇州高新區(qū)白馬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