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杰
京城廣渠門內(nèi)有一處極其特殊的人文景觀,系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將軍祠和墓。這是北京唯一留存在中心城區(qū)的墓園。這座地處繁華鬧市的墓園,是京城難得的一片凈土。1992年袁崇煥祠墓經(jīng)過重新修復。2006年5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人們懷念和追思民族英雄袁崇煥將軍的一處圣地。
功韜略鎮(zhèn)鎮(zhèn)邊關(guān),一片丹心不可刪
袁崇煥(1584—1630)字元素,廣東東莞人。明萬歷進士,初授福建邵武知縣,后至兵部尚書,兼右副御史,薊遼督師。在任遼事期間,多次擊退后金進攻。天啟六年寧遠大戰(zhàn),擊傷努爾哈赤,使其首次慘敗于袁崇煥將軍手下。次年寧錦大戰(zhàn),繼任者皇太極再敗于袁將軍。接連取得寧遠、寧錦大捷,袁將軍被提升為遼東巡撫。崇禎二年(1629)皇太極繞開鎮(zhèn)守的遼西關(guān)錦防線,攻打北京。袁崇煥聞訊親率九千人馬,星夜回京馳援。在廣渠門外浴血奮戰(zhàn),力戰(zhàn)退敵,以解京師之危?;侍珮O久攻不下,便設(shè)下反間計,使崇禎帝聽信讒言,將袁崇煥將軍捉捕入獄,次年九月下令將其凌遲處死于西市,掛尸示眾。
錯殺愛國將軍袁崇煥,造成千古奇冤。歷史上袁將軍曾被人看成反面人物,使其個人及家族歷史遺存,有百余年的斷層。直至乾隆四十七年,皇帝親自下詔為袁崇煥將軍平反昭雪。民國初年,以康梁為首的立憲派人士,紛紛為粵籍英雄袁崇煥著書立傳。東莞人張伯楨為了紀念鄉(xiāng)賢,重修袁崇煥祠和墓,以奠忠魂,昭之萬世??途泳煹幕浖耸康皆綆熿裟骨芭e行公祭。唯一留有遺憾的是,由于世間沒有袁將軍人物的影像及圖像,其人物畫像只能以戲曲中武將人物樣本來繪制,顯然與袁將軍的個人形象和氣質(zhì)都相差甚遠。
自壞長城慨今古,永留毅魂壯山河
袁崇煥將軍祠和墓,始建于清代中期。數(shù)百年來,歷經(jīng)戰(zhàn)火幾遭損毀,至1949年已破舊不堪。新中國成立后,作為首都,北京要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和建設(shè),遷移城內(nèi)所有墓地,自然袁將軍墓也在遷移之列。此時四位頗具影響的文化名人李濟深、葉恭綽、章士釗和柳亞子聯(lián)名上書毛主席,呼吁保護袁崇煥將軍祠墓。上書中寫到:“今日新史學家稱為民族英雄?!薄袄響岢褡鍤夤?jié)和愛國主義之際,袁崇煥祠墓特與保全。”日理萬機的毛主席,三日內(nèi)便給予回復:“明末愛國領(lǐng)袖人物袁崇煥先生祠墓事,已告彭真市長,如無大礙應予保存?!贝丝陶抵袊嗣窨姑涝鳛閲抑飨H做表率,將兒子送往朝鮮戰(zhàn)場。正因毛主席高瞻遠矚親自批復,這座愛國主義墓園得以保存。
袁崇煥祠墓坐落于廣渠門內(nèi)東花市斜街。在兩廣路與白橋大街交匯處,有一條綠樹成蔭的小路,沿著西北方向步行百余米,在兩側(cè)高大的樓群中,一座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呈現(xiàn)眼前。兩株翠綠挺拔的松樹分立大門左右,四季常青。門樓房檐下掛一塊白色門匾“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煥墓”格外醒目。大門上方題寫“袁督師墓堂”,兩邊對聯(lián)“自壞長城慨今古,永留毅魂壯山河”。邁進院門便是長方小院,視野開闊。前方是一排五間坐北朝南的祠堂,屋檐下掛著由葉恭綽先生題寫的“明代粵先烈袁督師墓堂”匾額。走進祠堂先進入眼簾的是一幅袁崇煥將軍畫像,頭戴錦冠、身著紅袍、修眉俊目、須髯垂胸、莊嚴肅穆、一身正氣。上方橫匾書寫著“碧血丹心”四個大字,彰顯袁將軍戍邊抗清的赤膽忠心。左右兩邊“權(quán)策必因圖雪恥,橫戈原為不封侯”對聯(lián),出自天啟二年,1622年袁將軍所作“邊中送別”中詩句。
祠堂墻上的展板敘說著袁將軍生平事跡和所立戰(zhàn)功。為數(shù)不多的幾件實物,都是他在戰(zhàn)場使用過的兵器,無論是冷兵器的長纓和弓弩,還是簡單的火銃,以及威震四方的紅夷大炮,都震撼無比。正廳兩側(cè)墻上,鑲嵌著三塊石刻。一塊為康有為所作的《明袁督師廟記》手書,一塊袁崇煥手跡“聽雨”二字,還有一塊是由李濟深撰文的《重修明督師袁崇煥祠墓碑》。
穿過祠堂后墻的一扇小門,是袁崇煥將軍的墓地。此處是一個凸字形小院,青磚砌成的花格院墻,四周栽種高高的柏樹,宛如列隊的衛(wèi)兵,守護著長眠于此的民族英雄。兩株玉蘭,每當清明時節(jié),或含苞待放,或鮮花盛開,香飄四溢。院墻北端并列兩座墳塋。一座是袁將軍墓冢,墓前豎立著一塊兩米高的石碑,碑文寫著:“有明袁大將軍之墓”幾個楷書大字,蒼勁有力。此碑系清嘉慶四年進士吳榮光于道光十一年,為紀念鄉(xiāng)賢所題所建。吳榮光的書法名極一時,為世人推崇,康有為云“其書為吾粵冠”。
在袁墓西側(cè)并列一座略小的墓冢,埋葬的是一位有姓無名的義士。墓碑上刻有“明故義士佘公之墓”。張伯楨先生在《佘義士墓志銘》中記載,崇禎三年八月十六日,朝廷非罪殺督師暴尸原野,鄉(xiāng)人懼禍不敢問,佘義士夜盜師尸,葬于廣渠門內(nèi)廣東舊義園,終身守墓不去,死傍督師墓葬,并為后代留下三條祖訓:世代不為官、世代不離開此地、世代為袁將軍守墓。佘家后代遵循祖訓,至今守墓歷經(jīng)十七代,近400年。寒暑滄桑,代代相傳,守墓成為佘家每一代人生存信仰。對諾言的信守,是佘家人身上最完美的體現(xiàn)。
籌邊惜未竟全功,遺像清高畫亦工
邁進新世紀,改革開放經(jīng)濟騰飛,人民生活不斷提高。全國上下興起一股文物收藏熱。央視尋寶欄目,每到一地便萬人空巷。2010年,尋寶欄目走進東莞,同樣盛況空前。一幅“袁崇煥將軍宮廷畫像”從上千件藏品中脫穎而出,一舉贏得“東莞民間國寶”稱號,引為轟動。該畫像,袁崇煥身著紅袍,修眉俊目,三綹須髯垂胸,神志莊嚴肅穆,畫工精湛,形象生動。專家認為,此畫是出自清早期宮廷畫家之手。金運昌先生說“該畫像流傳至東莞是大英雄與家鄉(xiāng)人民的緣分,是一件非常難得的肖像畫精品”。畫像流傳有序,歷經(jīng)多年又經(jīng)多人之手。四周有不同時期名人的題跋。近代詩人、史學家黃節(jié),民國名人梁錦漢,收藏家關(guān)祖章和現(xiàn)代藝術(shù)家陳丙光先生的題跋。從題跋內(nèi)容及落款時間可知,率先發(fā)現(xiàn)此宮廷畫像并為其題跋的是民國名人梁錦漢。
梁錦漢(1874—1935)字平甫,廣東新會人。民國司法界著名學者,從事監(jiān)獄學研究奠基者之一。朝陽大學、司法儲才館教授,宣南畫社成員。自1914年起任京師第二監(jiān)獄典獄長,曾任河北省監(jiān)獄協(xié)會主席,兼任松坡圖書館常務干事。除了在司法方面所獲成就之外,在繪畫、書法上也術(shù)有專攻。不僅在繪畫技法上有造詣,在書畫鑒定上也極具水平。
1911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至1924年被逐出宮,這期間宮內(nèi)亂象叢生,使眾多宮中收藏的書畫精品、古籍善本和珍寶文玩大量流失。1931年日本發(fā)動“9·18”事變,占領(lǐng)了東北三省。1934年日本侵華氣焰甚囂塵上,整個華北動蕩不安,人心惶恐。盛世收藏亂世黃金,眾多收藏家手中文物紛紛拋出。這年春,梁錦漢憑借個人的學識和人脈,慧眼識珠得到這幅從宮中流出、散落民間的袁崇煥將軍工筆重彩人物肖像畫。使他激動不已,思緒萬千,欣然命筆,在該畫像正下方寫出屬題。
籌邊惜未竟全功,遺像清高畫亦工。
儒將風流今若在,不教依樣共遼東。
該屬題先賦七絕詩一首。頭兩句,一是歌頌大英雄為國戍邊的豐功偉績。二是遺像畫工精湛。后兩句:“儒將風流今若在,不教依樣共遼東?!迸c袁崇煥所作絕命詩中“死后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蓖鲆晦H。與唐代詩人王昌齡在出塞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更是一脈相承。中華民族這種抗擊侵略,保家衛(wèi)國精神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題跋寫到,秋水宗兄:先生近得鄉(xiāng)先達袁督師遺像,為清宮所藏歷代名臣畫像之一。這句考證揭示了袁將軍人物形象的真實面紗,方顯這幅宮廷畫像的珍貴性,其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都無可估量。落款寫到的甲戌年春,即1934年春。時局艱危,東陲即脫,不禁感慨。這十二個字充分表達了國難當頭民族大義,反對侵略的鮮明立場。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極其深遠。
甲戌七月,詩人黃節(jié)為畫像題跋。
黃節(jié)(1873—1935)字晦聞,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導師,廣東教育廳廳長,通志館館長,嶺南近代四大家之一。黃節(jié)作為歷史學家,其所書題跋記載了戍邊大英雄悲壯歷程?;貞洷侥辏?916)清明祭拜袁督師時為其賦詩。時隔29年后,癸卯年(1963)此畫像流傳至收藏家關(guān)祖章手中,其在畫像左側(cè)題跋。
關(guān)祖章(1894—1966)廣西蒼梧人。美國倫斯勒工藝學校畢業(yè)。歷任民國交通部工程師。對銅鏡極有研究,也是我國最早使用藏書票之人。作七言律詩一首。
浩氣長存天地間,英靈不朽在人寰。
功韜略鎮(zhèn)鎮(zhèn)邊關(guān),一片丹心不可刪。
有明亡覆擊公死,被誣通敵竟客奸。
純廟明辨沉冤白,孤忠苦節(jié)壯河山。
(清甲午失臺灣,民初不振東隅喪失,有緣藏此像)關(guān)祖章
2006年,東莞收藏家何先生,從香港拍得此畫像,又聘請陳丙光先生為畫像題跋。
陳丙光1938年生于香港,祖籍東莞。曾追隨趙少昂、鄧芬習畫,作品在海內(nèi)外多地展出。賦七絕詩一首:
遺像珠運還偶然,近于大樹遠凌煙。
英靈若在金甌缺,待變臺膨釣島天。
四位名人在畫像上留下的題跋,除了對英雄無比崇敬之外,共同表達了反對侵略、維護國家主權(quán),期盼祖國統(tǒng)一的真誠意愿。其內(nèi)容與袁崇煥畫像融為一體,相得益彰。為畫像增添了風采,提升畫像價值。
袁崇煥宮廷畫像獲得“民間國寶”稱號,是東莞各界人士的眾望所歸。該畫像歷經(jīng)輾轉(zhuǎn),落戶東莞是大將軍與家鄉(xiāng)人民的緣分。而作為東莞本土孕育的英雄人物,袁崇煥精神是東莞這座城市的“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