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復雜的芯片“權游”,無視規(guī)律者必輸

2023-11-27 16:08:01向治霖
南風窗 2023年24期
關鍵詞:孫正義英特爾半導體

向治霖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边@一句中國古訓,講的是好事壞事并非一定,它們甚至可以互相轉化。

雖然道理玄之又玄,但今年66歲的日本投資人孫正義,想必是很能體會。

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曾經(jīng)在投資界號稱“冒險大王”的孫正義,近年來跌下神壇。由于連連投資失利,他欠下數(shù)十億美元的個人債務。曾被他視為“下一個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W(wǎng)eWork,更是在今年11月在美國申請破產,這意味著孫正義此前的100億美元“打了水漂”。

要填上這些虧空,孫正義不得不變賣他的優(yōu)質資產。孫正義在阿里巴巴所持的30%的股份已經(jīng)被套現(xiàn)歸零,他還一直在籌謀將軟銀旗下的ARM公司打包出售。

ARM,一家在芯片設計領域以出售IP(知識產權)為盈利模式的公司,于2016年被孫正義以320億美元的天價購得。

ARM的“R”是RISC的縮寫,意思是“精簡指令集”。而指令集可以被看作一種“機器語言”,人們通過它,才能清楚地告訴機器該做什么。當今我們使用的任何一款電子產品,其功能的實現(xiàn)都是基于指令集的。

而ARM的確是一個優(yōu)質資產,因為在移動電子設備端,例如智能手機、平板等,有99%都是采用的ARM架構的指令集。這是典型的“一家獨大”。

將這樣一張“王牌”的出手,毫不意外地,所有與芯片相關公司都表態(tài)了,幾乎沒有表示認可的聲音。

交易的意愿一宣布,立刻有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FTC)等加入審查,2021年12月,美國FTC甚至提起訴訟阻止交易。在孫正義放棄之前,一眾巨頭高管持續(xù)地炮轟這場交易,積極地游說政府阻止它的發(fā)生。

結果是,期盼“斷指求生”的孫正義,只好鎩羽而歸。

但是今年,孫正義該慶幸他沒有賣出ARM了。

2023年9月,ARM在納斯達克上市,不僅成為今年以來全球最大規(guī)模IPO,也是美股市場近16個月最大規(guī)模的IPO。交易日當天,ARM股價一路狂飆超過20%,軟銀所持的Arm股票價值增加了約120億美元。

有趣的是,認購ARM最積極的,是當初的“反對派”們:蘋果、谷歌、AMD、臺積電……

孫正義這場冰與火的經(jīng)歷,暴露出半導體或說芯片產業(yè)的復雜結構。它關乎技術力量,也牽扯商業(yè)利益。自半導體元器件誕生的70多年來,產業(yè)鏈的遷徙,拉出了近乎整個地球的版圖,權力關系因此盤根錯節(jié),根本沒有單一的可追溯的脈絡。

最近幾年,大國之間的戰(zhàn)略競爭,提高了半導體產業(yè)鏈的復雜程度,但國家意志顯然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大的因素。孫正義的例子至少說明了,半導體產業(yè)中的權力游戲,并不只是在“科技戰(zhàn)”的敘事中才成立。

軟件也硬核

孫正義原計劃是將ARM以400億美元賣給英偉達,可是,各方為什么要禁止這場交易?

過程中,英國、歐盟、美國以及中國等有關政府部門,都表達了對交易的擔憂,這是其他產業(yè)政策中難以見到的一幕:各方的理念與利益關切均不相同,但就此一件事,意見相當默契。

先拋開國家意志,其實企業(yè)中的“反對派”英特爾、蘋果、臺積電,分別代表了3種主流的半導體生產模式。因此,三家公司的反對,也可以看作是半導體產業(yè)界主流的排斥。

三家公司,三種模式,區(qū)別在于對芯片生產流程中最關鍵的“設計”與“制造”的取舍。蘋果是無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只設計,不制造。臺積電反過來,是代工廠模式(Foundry),只制造,不設計。

半導體歷史最久遠的英特爾,表示“我全都要”。它同時擁有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的全部生產流程能力,這種模式叫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

回到ARM公司,它既不設計芯片,也不制造芯片,業(yè)務上跟三家公司沒有直接的關系,又何來恩怨?

互聯(lián)網(wǎng)和半導體一直處于快節(jié)奏的技術迭代中,顛覆性或破壞性的新技術往往成為通吃的贏家,反過來,憑資歷取勝的情況卻很少見。

“打敗你的,從來不是同行?!边@句話不僅適用于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也適用于半導體產業(yè)。這大概是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和半導體一直處于快節(jié)奏的技術迭代中,顛覆性或破壞性的新技術往往成為通吃的贏家,反過來,憑資歷取勝的情況卻很少見。

英特爾尤其懂得這一點。

上世紀70年代,人們還沒有選好哪一門“機器語言”為主流,因此,幾大研發(fā)指令集的公司分庭抗禮,而英特爾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摩托羅拉。指令集的性能好壞,在于它的可編程性、算法、讀取速度、功耗等等表現(xiàn),英特爾與摩托羅拉“卷”在其中,并沒有決出高下。

“轉折點”是非指令集的公司帶來的。1975年,IBM推出第一臺個人電腦(PC),選擇搭載了英特爾8080芯片,隨芯片“贈送”出英特爾的指令集—x86架構。自此,隨著硬件升級與個人電腦的普及,x86成為個人電腦上默認使用的架構。時至今日,x86仍是個人電腦市場的絕對主流,是英特爾一道固若金湯的護城河。

如前文所述,ARM也是一家指令集公司,它的突圍過程,是數(shù)字科技領域“弱勝強”的一個經(jīng)典案例。隨著電子產品的大量普及,在一些電腦之外的小型電子設備上,x86這樣的“復雜指令集”顯露缺點,它往往成本高、體積大、功耗高(表現(xiàn)為續(xù)航短、容易發(fā)熱),與之對應的精簡指令集出現(xiàn)了,ARM是其中之一。

大公司往往有“路徑依賴”的弊病,難以做出真正的創(chuàng)新,英特爾不是沒有看到精簡指令集的潛力,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與每年數(shù)百億美元的PC業(yè)務相比,那是一個太小的市場。

更何況,x86是當時一家獨大的架構,英特爾怎么會革命自己?

ARM正是從中找到了突破方法。x86與Windows的深度綁定固然方便,但也封死了其他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發(fā)展,這部分需求被鎖起來了。于是,ARM架構采取了免費且開源的方式,這吸引了眾多開發(fā)者來到ARM的生態(tài)。這就是為什么,x86架構的個人電腦往往是windows系統(tǒng),而ARM架構上同時有iOS、Android等多樣的主流系統(tǒng)。

ARM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出售不斷開發(fā)出來的ARM架構上的功能模塊。這使得軟件開發(fā)在一定程度上像玩樂高,你需要某個功能,直接購買對應的IP就好,開發(fā)的門檻進一步降低,而ARM的生態(tài)也就越發(fā)豐富。

現(xiàn)在,所有人都知道了,ARM憑借與iPhone4的綁定,成為了在移動通信時代的最大架構。同樣,通過蘋果公司M系列芯片,ARM闖入英特爾的主戰(zhàn)場,從2020年到2022年,基于ARM架構的筆記本電腦市場份額增長了近9倍。

至此,ARM與英偉達的并購案,會讓三家不同模式的芯片公司“忌憚”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英特爾x86架構已經(jīng)被挑戰(zhàn),在通用計算芯片領域,它的CPU也面對英偉達GPU的挑戰(zhàn),兩大“死對頭”如果合并,怎能讓它安心?

至于蘋果與臺積電,更多地是對ARM架構“丟失中立性”的擔憂。

從前的ARM只出售IP,手上拿著最豐富的代碼庫,但并不參與對各大芯片設計公司的競爭。假如,ARM與英偉達合并,蘋果多年的設計成果會不會成為“別家家底”?

至于臺積電,美國已經(jīng)對中國大陸限制供應芯片,這使得臺積電損失了數(shù)百億美元訂單。如果ARM“搬家”美國,無疑使得美國對ARM架構芯片的影響力加強,這是它不能不考慮的風險。

計算產業(yè)的權力關系層層相扣、犬牙交錯,它是人類社會至今最復雜、也最精細的分工系統(tǒng),從ARM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軟件如何強勢地“綁架”了硬件。

任何一本計算機基礎教材都會談到,計算產業(yè)至少有4層:底層基礎層、硬件層、操作系統(tǒng)層和應用層。計算產業(yè)的權力關系層層相扣、犬牙交錯,它是人類社會至今最復雜、也最精細的分工系統(tǒng),從ARM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軟件如何強勢地“綁架”了硬件。

正因如此,在國家科技戰(zhàn)層面,“封鎖”是如此容易。

2022年8月12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大陸限制出口幾項技術,其中之一為“專門用于3nm及以下芯片設計的ECAD軟件”,這是“芯片法案”思路的延續(xù),而手段限制的卻是軟件。沒有專用ECAD,誰也無法設計先進制程的芯片線路圖。美國繼續(xù)拿捏著“七寸”,筑造它的“小院高墻”,這也只是其中一例。

別只看“明珠”

“小院高墻”是美國對中國進行技術限制的思路的一個描述,意思是說,美國試圖在小范圍內的先進半導體技術上筑起“禁止通行”的高墻。這是美國打科技戰(zhàn)的策略。

若論戰(zhàn)爭,人們總是偏愛關注“主戰(zhàn)場”的。芯片領域,主戰(zhàn)場當然是芯片的設計、制造、封裝與測試全流程,而主戰(zhàn)場的“制高點”,無疑是極紫外EUV光刻機。

EUV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而它的確關鍵且難得。簡單地說,越先進的芯片,其晶體管“特征尺寸”就越小。而要精準地“刻畫”極小尺寸,就需要波長極短的“光”。

目前,先進的深紫外DUV光刻機的光源為173nm,可以做出14nm的“特征尺寸”。再往下,就只能依靠EUV了(波長為13.5nm)。而EUV的制造,由荷蘭的阿斯麥(ASML)公司一家所壟斷。

對于芯片制造上的“七寸”處,美國早就下手?!皩嶓w清單”出現(xiàn)前的2018年,中國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國際,向阿斯麥訂購了EUV卻一直沒能交付,就是因為美國的阻撓而荷蘭政府一直沒有發(fā)出許可。

到2020年,“實體清單”出現(xiàn)后,EUV出口中國必須要有美國商務部的許可證,這便是近年為人熟知的“卡脖子”了。

卡脖子的手還越來越緊,不僅是EUV,連能用于制造“成熟制程”的DUV也開始受到限制。據(jù)DIGITIMES,2023年10月,拜登政府更新了出口中國大陸芯片技術的限制,阿斯麥的1980Di深紫外光DUV也在其中。

美國的“長臂管轄”必然招致反感。在荷蘭,就有議員認為政府應該采取措施,更好地維護阿斯麥的利益。一名議員表示,即便(美國)是盟友,單方面改變規(guī)則也是令人難以容忍的。

問題在于,美國為什么能夠“長臂管轄”?

這又要回到光刻機制造的復雜供應鏈來了解,雖然阿斯麥是荷蘭的本土公司,但它依賴的主要仍是美國公司的技術。2017年,阿斯麥公布的供應商名單中,前17大供應商主要集中在歐盟、美國、日本及中國臺灣。其中,美國占據(jù)9家,日本占據(jù)3家。

美日這對 “盟友”不僅占到的數(shù)量多,而且技術很核心。光刻機的核心無疑是光源,而這由美國的Cymer和日本的Gigaphoton提供,Cymer采用的LPP(激光生產等離子體)技術在光刻機產生EUV射線的環(huán)節(jié)中也非常重要。

美國還將它的“長臂管轄”制度化。2022年8月,拜登政府簽署通過“芯片法案”,規(guī)定對向中國大陸出口的“美國技術”,如高性能計算的芯片、元器件、相關制作軟件等,均成為管制物項。

美國的“小院高墻”,墻高萬丈,但并不能封鎖一切。

前路依然是艱難的,但華為9000s芯片是一座里程碑,也是一顆定心丸。它表明“突圍”的希望艱難但存在。

今年8月,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訪問結束之時,華為低調(卻無法低調地)上線了華為Mate 60 Pro手機,其搭載的麒麟9000s芯片,抵達了7nm先進制程,瞬間引爆輿論。主流觀點認為,這是華為等企業(yè)在現(xiàn)有的設備上做了“優(yōu)化”,在缺少EUV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地做出了先進制程芯片。

前路依然是艱難的,但華為9000s芯片是一座里程碑,也是一顆定心丸。它表明“突圍”的希望艱難但存在。

就像ARM能夠震懾芯片廠商一樣,在復雜又精細的芯片“戰(zhàn)事”中,值得關注的不只是“明珠”EUV。在幾千上萬道芯片的制作工序中,任何一環(huán)節(jié)的強勢供應方,都可能成為權力游戲中的一張王牌。

韓國應對此深有體會。

2019年,韓國與日本因“二戰(zhàn)期間強征勞工一事的賠償問題”懸而未決,引發(fā)朝野的抵觸情緒,7月1日,日本經(jīng)濟產業(yè)省突然發(fā)難,宣布加強對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包括半導體制造過程所不可或缺的光阻劑 (resist)和蝕刻氣體(氟化氫)等關鍵材料。

這兩項材料,均與光刻機的過程有關。光阻劑又叫光刻膠,用來保護晶圓上特定的區(qū)域不被腐蝕,因而形成復雜電路。蝕刻氣體則與光刻所需的環(huán)境有關。半導體材料領域,日本是全球最強國,上述關鍵材料的全球市占率在70%~90%。

當然,日韓之間的摩擦沒有到“戰(zhàn)爭”的程度。韓國企業(yè)三星、海力士,一方面尋求材料來源的多元化、加大自產的研發(fā)力度,另一方面通過“第三地”中轉購入。結果顯示,一年后,韓國對日本光刻膠的進口量比“制裁”前更高。

但是,加強研發(fā)也好,中轉購入也好,都增加了韓國企業(yè)的成本,芯片行業(yè)本就靠規(guī)模效應降低成本,對效益非常敏感。另外,這更拖慢了三星對臺積電企圖超越的腳步。

韓國政府坐不住了。

今年3月6日,尹錫悅政府提出,成立一個接受私人來源捐款的基金會來對“二戰(zhàn)勞工”進行賠償,相當于韓國人自己賠償自己,這樣違背了基本常識的操作令世人錯愕。

但日本懂得,于是投桃報李。10天后,日本宣布,取消了對韓國半導體和顯示器制造材料的出口限制。

芯片不相信“小團體”

ARM的例子,表現(xiàn)的是科技巨頭之間的博弈。中美、日韓的“摩擦”,便是政治權力上的圍追堵截。科技、商業(yè)和政治的交叉,令半導體產業(yè)這個復雜的綜合體“動態(tài)平衡”地運行著,并沒有唯一的強有力的“權力上位者”。

但總體而言,必須承認,美國是半導體產業(yè)鏈上當前的最大霸主。

這不意外,半導體畢竟是在美國出生的。如果把半導體比喻為一個人,那么,它在1947年出生于貝爾實驗室(威廉·肖克利、約翰·巴丁和沃爾特·布拉頓制造出第一個晶體管),一直長到15歲才離開家門—1962年,仙童半導體在中國香港建立了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家芯片生產基地。

當年15歲的半導體,雖然沒有今天的強大,但它的基本形態(tài)(設計、制造,軟件、操作系統(tǒng)等)都已經(jīng)確立。美國作為“創(chuàng)立人”,不僅擁有先發(fā)優(yōu)勢,也在半導體成長的過程中不離左右,繼續(xù)“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

但美國也不是唯一的“撫養(yǎng)人”。半導體的茁壯成長,就在于它“走出家門”,這是一個自然而然、順應規(guī)律的過程。仙童半導體將制造廠搬到香港,看中的是當年香港人的效率高而工資要求低。按當年仙童創(chuàng)始人、后來創(chuàng)辦了英特爾的諾伊斯的話來說,香港人的生產速度相當于兩個美國人,而前者的工資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

總之,東亞以其充沛而“具性價比”的勞動市場,接住了來自美國的半導體制造業(yè)。

“孩子”走得遠了,難免叛逆。1980年代,半導體最具商業(yè)價值的產品是內存DRAM,日本公司以其高質量低價格的優(yōu)勢,沖擊了美國本土的半導體制造業(yè),標志性的事件是,英特爾在日貨沖擊下,徹底放棄了對DRAM的制造。

1990年代初,當美國從日本的沖擊中走出來后,有意打壓日本半導體,積極支持在韓國和中國臺灣的半導體制造業(yè)。30多年后的今天,三星與臺積電是全球唯二能夠制造10nm以下先進工藝半導體的工程,韓國的三星與海力士SK兩家生產的存儲半導體,占到全球產量的70%以上。

這個過程中,日本雖然被削弱,但也保留了在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勢,另外,在半導體的第一步—晶圓制造上,日本企業(yè)信越化學和SUMCO(盛高)占有全球超過45%的份額。

與美國隔著大洋的英國與歐盟,同樣在爭取半導體產業(yè)中的重要位置。英國、歐盟雖然沒有創(chuàng)造半導體,但擁有自萊布尼茨到圖靈的計算機的“底子”。如今,荷蘭的阿斯麥和NXP、英國的ARM、德國的英飛凌,都是版圖上的重磅玩家。

回過頭看,半導體這個“孩子”成長的過程順應自然,那么現(xiàn)在,美國想要“收回”或說重塑它的權力,要對抗的便不是某個國家或地區(qū),而是自然規(guī)律了。

半導體這個“孩子”成長的過程順應自然,那么現(xiàn)在,美國想要“收回”或說重塑它的權力,要對抗的便不是某個國家或地區(qū),而是自然規(guī)律了。

美國想要“制造業(yè)回流”,歐盟、日本也想要。

美國的“芯片法案”通過后,不到一年,歐盟版的“芯片法案”也經(jīng)審議通過,該法案旨在到2030年將歐盟在全球芯片生產中的份額從10%提高到20%。日本也出臺相關計劃,與臺積電協(xié)商在日本本土設廠。

如前文所述,半導體產業(yè)對經(jīng)濟效益敏感,這意味著它不能不考慮當今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中國大陸。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中國大陸進口了大約5384億個集成電路,金額超過對石油的進口。

美國“芯片法案”要求,在中國大陸從事生產的“含美國技術”的半導體廠,不得擴大生產規(guī)模,也不得進行技術升級。雖然“唬人”,但是難以落地。

據(jù)路透社報道,今年9月,美國決定無限期延長對韓國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在華業(yè)務的豁免。這意味著,兩家企業(yè)可以獲取在中國生產芯片所需的美國設備,而無需尋求額外的許可。

美國為何“妥協(xié)”?要知道,三星和海力士控制著全球近70%的DRAM內存市場和50%的NAND閃存市場,而它們超過一半的產能在中國大陸,主要市場也是中國大陸。原本的要求本就強人所難。

“紙老虎”一戳就破。

美國的封鎖步步緊逼,中國并不是只能被動接受。今年5月,環(huán)球時報援引消息稱,世界第三大存儲半導體公司、美國企業(yè)美光“過去5年來,至少170次游說美國政府提出有關與中國競爭的問題”。

5月21日,中國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發(fā)布消息,公布了對美光科技安全審查的結果,曝光了“美光公司產品存在較嚴重網(wǎng)絡安全問題隱患”等問題。按照《網(wǎng)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guī),我國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采購美光公司產品。

“反饋”很快到來。不久后的6月16日,美光科技宣布,計劃在未來幾年中對其位于中國西安的封裝測試工廠投資逾43億元人民幣。

半導體誕生至今76年,順應規(guī)律,走遍全球,已經(jīng)成為最能代表人類文明與智慧的杰出產物。與自然規(guī)律的對抗必然會輸,必將付出巨大代價。

猜你喜歡
孫正義英特爾半導體
孫正義:和死神賽跑的軟銀“帝王”
領導文萃(2020年23期)2020-12-15 06:42:46
太陽能半導體制冷應用及現(xiàn)狀
制冷(2019年2期)2019-12-09 08:10:30
英特爾攜手一汽集團,引領汽車行業(yè)全新變革
2018第十六屆中國半導體封測年會
英特爾擴充FPGA可編程加速卡產品組合
6分鐘豪擲2000萬美元背后的真相
外資力薦高通并購賽靈思對抗英特爾
電子世界(2015年22期)2015-12-29 02:49:41
采用半導體光放大器抑制SFS相對強度噪聲
孫正義不投資人了
好平板有強芯 英特爾Bay Trail芯片解析
三明市| 古蔺县| 宁阳县| 从化市| 南木林县| 辽源市| 天水市| 宁波市| 开封市| 洛宁县| 原平市| 西城区| 东兴市| 信丰县| 临漳县| 天峨县| 铜山县| 湟源县| 临海市| 泸州市| 山阳县| 永济市| 平果县| 台北市| 郎溪县| 胶南市| 丹巴县| 双柏县| 农安县| 玉田县| 迁西县| 拜城县| 温宿县| 岳阳县| 阿拉善右旗| 柘城县| 临江市| 邛崃市| 逊克县| 岳阳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