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中
摘 要:一方天地成一方水土,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民,一方人民有一方風情。從世代傳承、豐富多彩的四川風土諺語中,我們可以欣賞到四川各地的錦繡河山,感受到各地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特點,品嘗和了解到各地風味獨具的美食與特產(chǎn),聆聽到一系列精彩的歷史故事和掌故軼聞,領略到四川各地各具特色的風俗民情,體會到四川人民獨一無二的濃厚鄉(xiāng)情。
關鍵詞:四川;風土諺語;環(huán)境;物產(chǎn);掌故;民俗風情
所謂風土,是指一個地方特有的地理環(huán)境、物產(chǎn)特產(chǎn)、掌故軼聞和風俗習慣的總稱。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環(huán)境、出產(chǎn)和風土民情。通常情況下,人們想要了解一個地方,重點關注的不是其與別的地方的共性,而是那里的特性,也就是區(qū)域性特點。世代傳承的諺語,正是四川風土民情的重要載體。
一、四川諺語里的錦繡河山
“不到四川,不知錦繡河山”“巴山錦上錦,蜀水秀中秀”,這兩條諺語是說四川山川秀美,綺麗多姿。四川優(yōu)美的自然風貌,向為歷代人士所傾倒、歌頌,同時也被各地流傳的諺語所概括。這類諺語,不少是贊頌各地自然美景的秀美、險峻、雄偉等特點的,如“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雄”“樂山看大佛,峨眉觀日出”“走遍人間奇異處,不到圌山乃虛游”“爬上雀兒山,鞭子打著天”(藏族)、“游罷黃山不看山,九寨歸來不進溝”等諺語。
有一句諺語叫“四川是個回水沱”,“回水沱”本指彎曲河道水流迂回處,這里比喻四川形如盆狀,四周高,中間低,長江在盆地內(nèi)拐了一個大彎。四川盆地內(nèi)部以丘陵為主,盆地周邊多為高山地區(qū),地形地勢復雜多樣。在高山地區(qū),交通極其不便,直線距離近,路途卻非常遙遠。諺語“上山入云間,下山到河邊;兩山能對話,握手得一天”“喊話聽得見,見面爬一天”(彝族),便是“蜀道難”的真實寫照?!摆銎汛?,鬼都怕”,是說邛崍、蒲江、大邑三縣境內(nèi)多山,交通不便,舉步維艱?!安仄鸬牡だ?,擺起的洪雅”,則是說丹棱縣城地處低洼,遠處難見真容;洪雅縣城坐落于盆地中心,一目了然?!按鬀錾讲桓?,小涼山不矮”(彝族)、“屏山不平,高縣不高”等諺語,則用詼諧的語氣告訴我們:各地山川地勢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不能望文生義、聽音生義。
不同的山川地勢,造就了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氣候狀況等,對此各地諺語均有描述和概括。樂山諺語“大佛洗腳,樂山出脫”,是說原本高過河對面樂山城的大佛腳面,一旦被江水漫過,即意味著樂山城有被淹之險。“城在水中,水在城中”,說的是樂山市五通橋鎮(zhèn)四面環(huán)水,風景秀麗,人稱“小西湖”?!扒屣L雅雨建昌月”,說的是漢源縣清溪鄉(xiāng)風大,雅安的雨多,西昌(古稱“建昌”)的月亮最明亮。類似的諺語還有“康風雅雨灌不晴”,則是說康定的風大,雅安和灌縣(今都江堰市)兩地雨多?!跋∧酄€漿大堡城”,說的是峨邊縣大堡城地處山區(qū),常年雨多路爛?!俺恫粷竦墓盘A,曬不干的敘永”里的“古藺”“敘永”,均為川南縣名。古藺隔赤水河與貴州相望,多山,干旱少雨;相鄰的敘永縣則雨水多,常年陰濕。“冕寧打雷,西昌閃電,德昌遭火”,冕寧、德昌均為涼山州的縣名,諺語是說三地緊鄰、風雨相伴。
二、四川諺語里的物產(chǎn)特產(chǎn)
四川盆地得天獨厚,特別是成都平原及周邊地區(qū),土地肥沃,自古以物產(chǎn)豐富著稱,名優(yōu)土特產(chǎn)極多,這在民間諺語中都得到了歸納和傳播?!鞍岵煌甑墓嗫h,填不滿的成都”,說的便是灌縣出產(chǎn)豐富,是多種山貨的供給地;成都人口眾多,商業(yè)繁榮,消費量大。類似諺語,在各地有不同的版本?!敖饻亟?,銀郫縣”,是說溫江、郫縣物產(chǎn)豐饒、民眾富有?!摆龊2怀顩]有魚,安寧壩不愁沒有米”,是說邛海魚肥蝦美,安寧河谷平原氣候溫暖濕潤,盛產(chǎn)稻米?!皟?nèi)地蘇杭,關外巴塘”,“關”指川西重要關口飛沙關,諺語以蘇杭比巴塘縣,是說那里地美物豐?!暗搅苏鸦?,不想爹媽;到了廣元,不想家園”,昭化是川北門戶廣元市的一個古城,地勢平坦,歷來以物產(chǎn)豐富聞名?!胺炙畮X的美美傘,花土灣的大酒壇”,瀘州市江陽區(qū)分水嶺鎮(zhèn),所產(chǎn)油紙傘為當?shù)刂禺a(chǎn),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其他相關諺語還很多,如“江津廣柑蒲江李,通江銀耳金川梨”“自貢是個鹽窩窩”“隆昌夏布仁壽棉,涪陵榨菜自貢鹽”。
“穿在杭州,吃在成都”“錦城小吃甲天下”,單是反映四川飲食方面的諺語便數(shù)不勝數(shù)。先說川菜,品種繁多,滋味無窮,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說到吃川菜的館子,有“四川名廚店,首推榮樂園”的諺語。榮樂園是20世紀的川菜名館,其前身為川菜包席館子“南堂館”,始建于1909年,以“正宗川味”名噪成都。說到四川的名菜,當首推回鍋肉,諺語說:“入蜀不吃回鍋肉,等于沒到四川走?!弊鳛樗拇ㄗ钣忻页2?,回鍋肉是將肥瘦相間的豬肉煮至七八成熟,晾涼切片,加豆瓣、豆豉、白糖、料酒與尖椒或蒜苗燴炒。麻婆豆腐也名噪天下:“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甭槠哦垢谇逑特S末年由陳富春所創(chuàng),其妻面部有幾顆麻子,人稱“陳麻婆”。再說茶和酒。四川是茶的故鄉(xiāng)、酒的王國,相關諺語很多,如“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天下茶館數(shù)中國,四川茶館數(shù)成都”“磨油燃面金芽菜,五糧液酒香飄外”“瀘州名酒多,老窖數(shù)大哥”“綿竹有泉皆化酒,劍南無酒不成春”等等。
四川各地的美食非常多,在諺語中均有總結(jié)和概括:如“峨眉豆花飯,好吃又劃算”“川北涼粉數(shù)遂寧”“瀘州白糕,納溪泡糖”“雅州貢魚蒙山茶,滎經(jīng)筍子漢源椒”“峨眉白蠟漢陽雞,夾江宣紙雅河魚”“潼川豆豉保寧醋,安岳樂至豆腐乳”等?!疤旎劓?zhèn)的豆腐當肉吃”,說的是位于成都市北郊的天回鎮(zhèn),豆腐以鮮嫩、味美享有盛譽;“到過邛崍,口味全開”,是說邛崍歷來多小吃,奶湯面等美食尤為食客稱道;“白鶴山的泡菜,南河坎的鍋魁”,是說位于邛崍縣境的白鶴山泡制成的酸味腌菜和位于新津縣南河坎鎮(zhèn)的鍋魁(燒餅)聞名遐邇。
三、四川諺語里的掌故軼聞
四川諺語中,有一類故實諺語,蘊含和傳承著一些歷史事實和掌故軼聞。比如“棧道千里通蜀漢”,說的是秦國滅蜀后,修筑了千里棧道直達蜀中?!笆裰袩o大將,廖化當先鋒”,說的是三國后期,蜀國大將關羽、張飛、趙云等先后辭世,至姜維九伐中原時,蜀中已無大將,須靠年近百歲的廖化披掛上陣?!邦^在云陽,身在閬中”,云陽為川東(今屬重慶市)縣名,閬中為川北縣名,傳說兩地分別為張飛首身分葬之地?!昂V填四川”,是指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兩次大規(guī)模地向四川移民活動,從今湖北、湖南、廣東、陜西、江西、福建等省招徠移民(主要是兩湖人,而以湖北人最多)進川立戶,開耕就食。清初移民延續(xù)至乾隆中葉,歷時百余年?!坝钨雷?,黃苗子,何家掛巖子”是珙縣等地所傳當?shù)匦帐吓c族屬來源的古諺,“掛巖子”指巖壁懸棺。諺語告訴了我們一些獨特的信息:當?shù)匦沼蔚氖且妥搴笠?,姓黃的是苗族后裔,姓何的是僰人后裔,真實情況已難詳考?!耙愿锩垼埖脚Σ汀?,則說的是1929年中共地下黨員車耀先創(chuàng)辦的、旨在解決勞苦大眾吃飯問題的“努力餐廳”,當時成為革命人士秘密聚會的地方。
成都諺語“三橋九洞石獅子,青羊?qū)m內(nèi)會神仙”,其中的“三橋”是指成都市三洞橋街,因南端跨二道河有一座三孔石拱橋而得名;“九洞”指九眼橋,位于成都市東門,因有九個橋眼俗稱“九眼橋”;“青羊?qū)m”在成都市西隅,始建于唐,每年農(nóng)歷二月有傳統(tǒng)花會。“華鎣寶頂中間站,一腳踏四縣”,是說位于廣安市的華鎣山。它的主峰之一的寶頂峰,位于川渝地區(qū)的華鎣市、鄰水縣、渝北區(qū)和合川區(qū)的交界處?!昂檠排_會自貢燈,秀山花燈五通龍”,洪雅、自貢、秀山,均為縣市名;五通為樂山五通橋鎮(zhèn);四地民間分別以臺會、恐龍燈會、三月三的跳花燈和龍舟賽聞名于世。“正月二十三,婦女游河灣”,正月二十三傳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的生日。舊時川北廣元一帶將此日定為武則天會期,要在嘉陵江畔舉行“游河灣”活動。婦女于這天盛裝出游。
“成都人動口,重慶人動手”說的是成渝兩地人性格的差異:成都人愛辯理,重慶人火辣、沖動。諺語“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該怎么理解呢?四川和湖南都是中國吃辣椒特別厲害的地方;不過從諺語看,四川人唯恐不辣,似乎“更勝一籌”。“犍為老子樂山媽,成都龜兒重慶崽兒”,說的是四地民眾交談時常用的口頭禪。“過了赤水河,姑娘兒喊太婆”,“太婆”通常指老太婆,但在川南赤水河沿岸卻有將“姑娘”稱“太婆”的。
四、四川諺語里的民俗風情
“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四川各地風俗民情各具特色。“正月十六游百病”是成都及周邊地區(qū)的民俗。過去人們紛紛于這一天到四十里長的成都城墻上走動,以祛病消災?!罢率弭[元宵,五月初五溜石包”里的“溜石包”,是流行于瀘州的健身習俗,用采自百家的布條做成小布袋,內(nèi)裝碎布或沙土,互相投擲,現(xiàn)亦流行。“春節(jié)踩山換腰帶,二月七月趕苗場”,是川南敘永縣正東一帶的苗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每年農(nóng)歷二月和七月趕苗場時,青年男女歡聚在一起,如雙方中意,可互贈腰帶作為訂婚信物。
“中秋打糍粑”,四川各地有中秋節(jié)打糍粑、吃糍粑的習俗?!笆鲁跻慌_^年”,這是成都地區(qū)舊俗,在十月初一這天讓牛休息,并將糯米做成糍粑,粘在牛角上。此外,當天還給牛吃一些大米雞蛋等食物,人們認為此舉會讓牛干起活來更加賣力且少患病。“臘月好打親家,六月莫生娃娃”,打親家指嫁娶,臘月農(nóng)閑,糧肉準備充足,所以四川農(nóng)村都有在年底集中舉辦婚禮的習俗;農(nóng)歷六月,不但天氣炎熱,而且水稻也還沒收割,所以人們認為不宜生孩子。“臘月三十守田坎”,宜賓地區(qū)農(nóng)村舊時習俗,臘月三十夜要給田坎守歲?!褒埅{相遇龍先行,獅不讓龍起是非”,這是春節(jié)期間舞龍舞獅的規(guī)矩。
婚俗方面,有“花轎遇棺材,官也來,財也來”的諺語,棺材諧音“官”“財”。結(jié)婚的隊伍遇到出喪的隊伍時,人們并不認為不好。關于婚姻中男女雙方的年齡,民間諺語有“男大好”和“女大好”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男大三,做高官;女大三,披爛氈”;“女大三,抱金磚”“有福氣,討姐姐”。四川人歷來重視葬禮:“死得好不如葬得好”?!瓣帉Π枌Π肌笔沁^去不少人擇墳地的標準,山凹地稱“陰”,前方要有山頭;山崗謂“陽”,前方要有山凹。
“打谷子的飯,栽秧子的酒”,說的是請鄰里親朋栽秧子、割稻谷時,要讓大家吃飽飯、喝好酒?!皸盍啵棚L箏;楊柳黃,扯響簧”,這是過去成都地區(qū)的風俗。春天時,老成都較場壩等地,兒童們聚在一起比賽放風箏;秋天柳葉變黃時,兒童們喜歡聚在一起扯響簧。“拜個好保保,平安活到老”,過去,四川各地廣泛流傳拜干爹娘(保爺、保娘)之俗,希望孩子多得到一層保護,能平安長大?!耙粡堊雷铀闹荒_,說得脫來走得脫”,則說的是舊時四川民眾發(fā)生糾紛時相約到茶館評理的習俗,稱“吃講茶”。輸理一方支付一應茶錢,占理一方自然是“說得脫來走得脫”。“有酒歌兒多,無酒難起歌”(羌族),是說羌族同胞每逢喝酒必唱歌,每逢唱歌必喝酒?!翱谙視f話,月琴會唱歌”(彝族),是說彝族同胞喜歡吹奏口弦和月琴。
過去,許多人是相信命運的,認為命是早就注定了的。相關諺語非常多,如“命里九升九,走遍天下不上斗”“運氣好,不用起早”“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等。那命運是否能測算呢?四川諺語主要的傾向是否定的:“算命若靈,世無窮人”“算命推八字,瘋子騙呆子”“算命先生不講好,飯錢無處討”等諺語,把算命的本質(zhì)都說得非常明白。
對于民間禁忌,諺語一方面主張嚴格遵守,另一方面又主張不用忌諱。所以,既有“正月初一,掃地不宜”“男不鞭春,女不看燈”等諺語,又有“百無禁忌,黃金鋪地”“不忌不忌,大吉大利”“丙寅丁卯,今天就好”這樣的諺語。
四川是道教的發(fā)祥地,也是佛教的盛行之地,所以與宗教信仰相關的諺語不少?!叭擞姓\心,神有感應”,說的是心誠則靈;“做賊不會富,燒香不會窮”,這是勸人行善;“不到西天,取不到真經(jīng)”,這是說只有堅持才有收獲。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是不信神靈的:“不積罪孽,不怕閻王”(藏族)、“不信神的地方,從來不會有鬼”(彝族)、“巫婆跳神,自欺欺人”“世上無鬼神,都是人哄人”之類的諺語流傳甚廣。
五、四川諺語里的濃厚鄉(xiāng)情
相對封閉的的地理環(huán)境,一方面使人們很難走出四川,另一方面卻使走出家鄉(xiāng)的人們形成了極其濃厚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美不美,家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自家屋頂月最圓,自家井里水最甜”“我看我的媽媽美,我贊我的家鄉(xiāng)好”(藏族)、“兒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貧”“好穿還是粗布衣,好吃還是家鄉(xiāng)飯”“不怕鴿子滿天飛,打幾個漩漩要回屋”等諺語,便表達了這種濃濃的鄉(xiāng)情。后一句諺語里的“漩漩”,本指漩渦,這里指繞圈兒;“打幾個漩漩”是飛來飛去的意思。
四川人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還表現(xiàn)在頑固的鄉(xiāng)音上,無論走到哪里,也不愿改掉家鄉(xiāng)話。我們來看諺語是怎么說的:“離土不離鄉(xiāng),離祖不離腔”“離開了家鄉(xiāng),忘不了鄉(xiāng)音”(藏族)、“家鄉(xiāng)的樹最綠,家鄉(xiāng)的話最親”“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言”“四川話,最好聽,說一句,記一生”。直到今天,四川人的普通話還被許多地方的人們稱為“椒鹽普通話”?!敖贰敝富ń?,四川漢源花椒聞名遐邇;“鹽”指井鹽,歷史上四川自貢等地的井鹽舉世聞名。在中國,不怕辣的地方很多,但不怕麻的地方只有巴蜀,“椒鹽”堪稱四川最具代表性的標簽?!敖符}普通話”中的“椒鹽味”,其實就是四川人難以改變的鄉(xiāng)音。在說著同樣口音的鄉(xiāng)親之間,自然是要互幫互助的:“土幫土成墻,鄉(xiāng)幫鄉(xiāng)富強”“筍子靠竹竹靠山,禾苗靠水水靠源”“人情不如鄉(xiāng)情好”。
這里需要特別討論一下四川諺語里的一個特殊的組成部分,那就是關于“家支”的諺語。家支是以父系血緣為紐帶的家族聯(lián)合體,是彝族歷史上的特有產(chǎn)物,深受彝族同胞重視:“人類棲息處,家支居首位”。個人是不能離開家支而生存的:“少不得的是牛羊,缺不得的是糧食,離不開的是家支”。同一家支之間,不可相互傷害,尤其不能做拐騙家門妻子媳婦的事,否則要遭到重罰和詛咒:“拐騙家門媳就遭滾石打,殺害家族子將遭雷神劈”。彝族待客的最高禮節(jié)是殺羊、殺牛,“家門到來不煮酸菜,親戚到來不殺雞”,家門和親戚都是貴客,酸菜上不得臺面,雞也上不得臺面。親戚很重要,家門比親戚更加可靠和重要:“管親戚的事,像云雀般快;辦家門的事,如旋風般快”“再親的親戚,聞到哭聲便躲身;再遠的家門,聽到哭聲趕著來”“走家支地方,不帶干糧;依靠家門,三代人都平安”。家支是不分距離遠近和時間長短的:“家門不分遠近,居在彝區(qū)是家門,居在漢區(qū)也是家門;家族不講長短,相隔一百年是家族,相隔一千代也是家族”。家門也不分富貴還是貧窮:“頭戴黃金是家門,身披蓑衣也是家門;騎駿馬的是家門,手掛拐棍的也是家門?!?/p>
主要參考資料:
1.《中國諺語集成·四川卷》,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四川卷編輯委員會編纂,中國ISBN中心,2004年11月北京第1版。
2.《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諺語·四川卷》,2023年3月送審稿,本卷編委會編纂。
3.四川省各市(地、州)縣(區(qū)、市)20世紀80-90年代編纂的諺語集成卷本。
作者: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