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杰, 朱 青
(戰(zhàn)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洛陽校區(qū), 河南 洛陽 471003)
2016年12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1]2020年5月, 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 全面論述了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意義、目標要求、內容重點、工作方法和保障措施, 強調“突出學生中心、突出產出導向、突出持續(xù)改進”三大原則, 為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 “課程思政”在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研究已成為學界高度關注的熱點. 筆者認為, 已有成果主要聚焦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探究課程思政的深刻內涵和育人功能; 二是探索課程思政的構建策略和評價體系; 三是探討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四是分析各學科相關課程思政教育的特點和意義.
中文通識課程是指中國語言文化方面的系列公共基礎課和專業(yè)通識課. 這些課程蘊涵豐富的語言能力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資源, 體現(xiàn)通識教育“融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和核心知識”于一體的重要內涵, 在陶冶大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及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 其中, 外國文學課程是中文通識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之一, 而在跨文化視域中, 教師要想深入挖掘外國文學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與功能, 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以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必須掌握課程思政的教學規(guī)律和高超的教學藝術. 本文從討論軍隊院校外國文學課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入手, 試圖全面探索外國文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實踐路徑, 以期深化軍隊院校中文通識課程思政教學規(guī)律的探索和研究.
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 形成協(xié)同效應,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 課程思政是大趨勢, 每門課都要課程思政, 任何課程都不例外. 軍隊院校外國文學通識課程的思政教學對于培養(yǎng)國防語言人才有著重要和特殊的意義, 然而無論在認識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存在著諸多問題, 課程思政教學的改革步伐亟待加快.
從根本意義上說, 學習了解外國文明和文化, 對我們國家的建設發(fā)展是必需的, 是繼承人類優(yōu)秀文明成果的需要, 是放眼世界、培塑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的需要. 如果外國文學課程不進行課程思政, 學生容易片面理解和偏聽偏信, 既認識不清西方文化的本質, 也認識不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長. 作為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精英群體, 作為未來建軍治軍的骨干中堅, 軍校教育“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我們認為, 在軍校講授外國文學課程, 不但要傳播世界各國的文學和文化成果, 也要著力培塑學生的忠誠品格、科學精神、理論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和責任擔當, 更要切實用統(tǒng)帥的思想點亮心燈、激蕩靈魂, 切實以領袖崇高精神風范作為價值追求, 厚植高素質人才信念堅定、忠誠于黨、愛國愛民的基因血脈和行動自覺.
軍隊院校在對軍事人才的德育培養(yǎng)上, 較為重視“硬”德育, 如政治理論課的教學, 相對來講, 對包括外國文學等的中文通識課程對學生德育的“軟”教化能力認識不夠全面和深入, 加上教學時數(shù)限制, 其產生的結果往往是, 外國文學教學更注重文學知識教學和文學史線索梳理等知識技能層面, 教師疏于幫助學生展開對愛國主義、英雄主義、人文主義等精神價值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學生難以從文學名作中得到品格的熏陶和心靈的洗禮.
一些教師能夠認識到外國文學課程對軍隊院校學生德育培養(yǎng)的意義和價值, 然而因為缺乏對實踐過程的深入研究和理論思考, 很多教師不明白外國文學課程的思政內容該如何巧妙地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 在實際探索中出現(xiàn)思政教學與知識教學割裂, 文學特有的潛移默化的情感教化變成另起爐灶的道德規(guī)訓, 外國文學作品中原本豐富而深厚的思政元素難以被整合進課程教學, 學生逐漸減弱甚至喪失了對外國文學課程的興趣, 出現(xiàn)“吃力不討好”、欲速則不達的現(xiàn)象.
“萬山磅礴, 必有主峰.”軍委主席負責制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 忠于黨, 忠于統(tǒng)帥, 是一代代革命軍人的血脈靈魂. 因此, 軍隊院校教育必須著眼于增強學生對黨和統(tǒng)帥的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 切實履行為黨育才的神圣使命. 其中, 情感認同是最深沉、最強大、最持久的力量. 而世界文學等人文氣息濃厚的課程正好能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對領袖的認同感和追隨感.
習近平主席早在青年時期就閱讀了大量中外經典文學作品. 這些作品滋養(yǎng)孕育了大國領袖開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寬廣胸襟和深厚的人文情懷. 在授課時, 適當引入習近平主席關于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故事, 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 在學習德國作家歌德的作品《浮士德》時, 教師可以講述習主席“三十里借書, 三十里討書”的故事. 《浮士德》是歌德畢生思想與藝術探索的結晶, 在文學史上被稱為“人類精神進化的百科全書”. 對于較少接觸西方文化的學生來說, 學習和理解《浮士德》的思想內涵、藝術魅力不免有畏難情緒. 但聽了故事后, 學生會不由得發(fā)問: “《浮士德》究竟有什么魔力, 值得習主席等人為之長途跋涉?”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 他們走進《浮士德》的文本世界, 尋找習主席對此作品愛不釋手的答案, 領悟浮士德身上所蘊藏的“不斷追尋新的生命體驗、生命價值, 開拓進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又如, 有關莎士比亞及其代表作《哈姆雷特》的教學. 2015年, 習近平主席在訪問英國時說: “‘生存還是毀滅, 這是一個問題.’哈姆雷特的這句話, 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我不到16歲就從北京來到了中國陜北的一個小村子當農民, 在那里度過了7年青春時光. ……年輕的我, 在當年陜北貧瘠的黃土地上, 不斷思考著‘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 最后我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習主席閱讀《哈姆雷特》時的年紀與現(xiàn)在的大學生年紀大體相當, 而后者也正面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和難題. 對此具有指導意義的是, “切實體會到了百姓的稼穡之難和衣食之苦”的習主席在成為黨和國家的新一代領導人后, 面對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國內外形勢環(huán)境, 掌握歷史主動, 擘畫強國圖景, 領航復興偉業(yè), 讓世人看到了一個踔厲奮發(fā)、日新月異的中國, 完成了哈姆雷特不曾完成的“重整乾坤”的歷史與時代重任. 在教學時, 巧妙引入上述故事或素材, 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感受莎士比亞卓越的文學才華; 又有助于學生走近年輕時的習主席, 使他們見賢思齊, 從領袖身上汲取有益的人生經驗, 樹立遠大崇高的理想, 找到解決自我困惑和難題的方法和路徑.
“教育本身就意味著: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2]通過引入領袖對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故事, 幫助學生循著領袖的指引認真學習和閱讀這些作品, 感悟領袖深厚的文學情懷和人文素養(yǎng), 有助于增強學生對領袖的情感認同, 切實做到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wèi)核心.
強軍之道, 要在得人. 人才是推動我軍高質量發(fā)展、贏得軍事競爭和未來戰(zhàn)爭主動的關鍵因素. 這就意味著, 軍隊院校必須緊跟時代要求和軍隊發(fā)展步伐, 及時開設符合國家和軍隊需求的課程. 如通過文學藝術, 引導學生汲取人文精神、道德價值、歷史智慧等精華養(yǎng)分, 以培育出一批具備國際視野、文理兼修的高水平和高素質軍事人才.
以外國文學課程為例, 其所講授的任何一部經典文學作品一方面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 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 具備鮮明的文化辨識度、獨特的美學風格; 另一方面攜帶個人情感和群體記憶, 弘揚真善美, 贊頌英雄主義, 謳歌時代進步, 往往超越地域、民族、語言、時代, 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深遠. 因此, 在進行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時, 教師不可就文學談文學, 而應視野宏闊、學識淵博, 以不同時期典型作家及其代表作為坐標, 縱向聯(lián)系歷史、文學、藝術, 橫向輔以哲學、政治、軍事等內容, 盡可能全面深入地向學生介紹閱讀和學習經典文學作品的基本方法和可靠路徑, 提升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認知. 例如, 從西方文學的源頭開始, 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希臘神話與《荷馬史詩》, 中世紀的騎士文學、新舊時期之交的但丁《神曲》, 文藝復興時期的薄伽丘、彼特拉克、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等, 古典主義文學代表作家高乃依、拉辛、莫里哀, 啟蒙文學的代表作家伏爾泰、盧梭, 以及影響巨大的浪漫主義文學和現(xiàn)實主義文學. 需要說明的是, 東西方的思維和文化存在差異,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異質文化和經典文學作品, 教師要先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對西方歷史、哲學、藝術、政治、軍事等領域知識都有一定了解, 以選取最具代表性的西方繪畫、雕塑、建筑等圖片或聲視頻資料和國內外時政、軍事事實或案例. 此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這啟示教師應站在中西方文化融通的高度去授課. 例如, 在講授啟蒙文學代表作家伏爾泰時, 應不失時機地通過展示繪畫、建筑等相關內容, 向學生講述以伏爾泰為代表的啟蒙文學巨擘對中國文化的推崇, 甚至17—18世紀的西方還掀起了一股中國風. 引導學生以比較的視野去全面、客觀地看待中西方文明, 讓學生堅定文化自信, 逐漸深入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主席多次強調為戰(zhàn)育人. “軍隊院校因打仗而生、為打仗而建, 必須圍繞實戰(zhàn)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3]筆者認為, 與地方大學不同, 軍隊院校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也必須是, 始終堅持為戰(zhàn)育人導向, 幫助學生更好地研究對手和了解對手, 力求培養(yǎng)能打仗、打勝仗的新型軍事人才. 教戰(zhàn)一體, 濃厚的軍味和鮮明的敵情意識是軍隊院校外國文學課程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征. 例如, 在講授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時, 教師可以根據(jù)當前軍事斗爭實際, 向學生介紹美國名稱為“阿耳忒彌斯計劃”的登月項目, 明確各國在太空領域的競爭. 又如, 通過剖析《荷馬史詩》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形象, 讓學生深切感受阿喀琉斯為了實現(xiàn)自我生命價值, 不懼死亡、英勇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 通過講解集悲劇性與喜劇性、中世紀騎士道德與近代人道主義理想于一身的堂吉訶德形象, 引導學生理解和學習堂吉訶德為了信仰而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 通過介紹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生平, 讓學生知曉拜倫為了贏得自由和解放而與反動勢力英勇對抗的精神. 總之, 軍隊院校的外國文學課程教學要適應新文科建設需求, 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軍事、政治等領域知識為一體, 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 強化學生崇尚英雄、積極進取的戰(zhàn)斗精神培育, 涵養(yǎng)強軍興軍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主席說: “青年一代是黨和軍隊的未來和希望.”大學本科及研究生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期, 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 心智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 因此, 教師必須增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具備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 堅持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其中, 仁愛之心意味著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 傾盡全力關愛學生, 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教師要在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掌握其認知特點的基礎上, 融對家國之愛、教育之愛、學生之愛為一體, 以信任、欣賞、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更好地關愛學生.
筆者認為, 外國文學課程在拉近師生距離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師生往往會在作品交流中產生良性互動和深度共鳴, 使作品探討成為一場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和思想的雙向奔赴. 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 一些聽課專注的學生在課下往往不愿與教師多做交流. 這些學生大多性格內向、心思細膩, 對周遭事物具有一定的敏感度, 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 教師要有意識地鼓勵他們走上講臺, 分享閱讀外國文學經典作品的心得體會. 實踐證明, 文學可以成為這些學生打開心扉的一把鑰匙, 講臺上的他們落落大方、自信真誠, 有魅力、有溫度、有深度. 在突破自我后, 一些長期困擾他們學習和生活的難題得到解決, 學生們完成了一次蛻變. 正所謂: “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 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 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4]
“課程思政”既是一種全新的教育觀, 也是對知識觀和課程觀的重構和再認識. 在課程思政視域下, 高校外國文學課程建設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和使命. 新時代的軍隊院校通識課教師, 不但要充分認識到外國文學等中文通識類課程的課程思政意義, 更要深入探究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 針對“課程思政”展開系統(tǒng)的課程設計與建設, 實現(xiàn)知識體系與價值體系的有機統(tǒng)一, 從而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地提高軍校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培育學生的軍人使命感和榮譽感, 增強其前瞻意識和憂患意識, 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