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新
北方的秋天,是菊科植物的天下。秋風吹過,各種菊花紛紛亮相登場,粉的紫的黃的白的,裝點著綠色漸褪的山野。其中還有幾種“刺兒頭”,它們頂著一個個圓球型的大腦袋,用強悍的刺警告,以免觸摸打擾模式霸氣登場。
一、 驢欺口 Echinops davuricus,藍刺頭屬
北方山區(qū)常見的“刺兒頭”,莖灰白色,被蛛絲狀綿毛,葉質(zhì)硬,二回羽裂,上面無毛,下面灰白色,密被蛛絲狀綿毛,葉裂片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刺齒,復頭狀花序單生莖頂或莖生。原來,這個藍色的花球是由很多個頭狀花序組成的,而每個頭狀花序只有一個小花,這也是藍刺頭屬植物的典型特征。小花深藍色,外層的苞片針刺狀,原來扎人的并不是它的花,而是外層的針刺苞片,霸氣的護花模式。
只要不怕扎,也可以把滿山坡的驢欺口拍得很美。
二、砂藍刺頭 Echinops gmelinii,藍刺頭屬
與上面的驢欺口是同屬兄弟。不同的是,砂藍刺頭生長于干旱石礫地、荒漠草原。莖淡黃色,葉線形,兩面綠色,葉緣有刺齒,小花藍白色,苞片的刺也是摸不得碰不得。拍攝時,一片片彎曲葉子和一根根刺齒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第一次覺得,扎人的葉子也可以這么好看。
三、猬菊 Olgaea lomonossowii,猬菊屬
葉兩面不同色,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灰白色,被密厚的絨毛,葉裂片邊緣及頂端有針刺,莖葉下延成莖翼,莖翼狹窄,邊緣有針刺。頭狀花序單生枝端,總苞片多層,被稀疏蛛絲狀毛,全部苞片質(zhì)地堅硬,頂端針刺狀。植物志里最早是蟲字旁的蝟菊,現(xiàn)在修訂為猬菊,刺猬的猬,很形象。
四、刺疙瘩 Olgaea tangutica,猬菊屬
與猬菊是同屬兄弟。不同的是比猬菊高大,葉的裂片為寬三角形,莖翼寬,邊緣有刺齒,總苞綠色,沒有蛛絲狀毛。刺疙瘩的名字鄉(xiāng)土又形象。
五、魁薊 Cirsium leo,薊屬
高大魁梧,名字霸氣側(cè)漏。羽狀深裂的葉緣有不等大的三角形刺齒,葉兩面同色,頭狀花序大,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總苞鐘狀,總苞片8層近等長,鑷合狀排列,邊緣有針刺,被稀疏的蛛絲毛。
山路邊的魁薊,一幅閑人免近的模樣。
六、煙管薊 Cirsium pendulum,薊屬
與魁薊是同屬兄弟。不同的是,個頭更高些,頭狀花序下垂,在莖枝頂端排成總狀圓錐花序,總苞片約10層,向內(nèi)層漸長,覆瓦狀排列,內(nèi)層鉆狀漸尖。
七、牛蒡 Arctium lappa,牛蒡?qū)?/p>
牛蒡又叫大力子,瘦果和根可以入藥。有碩大的寬卵形基生葉和莖生葉,與前面幾個“刺兒頭”不同的是,葉子不裂且沒有刺?;ㄐ蚬4謮?,總苞片多層,全部苞片近等長,頂端有軟骨質(zhì)鉤刺,成熟的牛蒡會像蒼耳、鬼針草一樣掛在人或動物身上。
綜上,“刺兒頭”們不管是復頭狀花序還是頭狀花序,苞片都是針刺狀,摸不得碰不得,名副其實的“刺兒頭”。北方的“刺兒頭”我只見過上述幾種,期待與其他“刺兒頭”們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