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
湖中斷崖
淺灘旁邊就是深淵
這大概要追溯到300多萬年前,撫仙湖所在的云貴高原位于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當時的地球,還沒有形成我們現(xiàn)在的陸地輪廓,在巖漿的推動下,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發(fā)生劇烈碰撞,使得喜馬拉雅山脈凸出。地殼巖石在這個過程中,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而發(fā)生彎曲斷裂,產(chǎn)生斷層貯水和石巖溶蝕現(xiàn)象,進而在云貴高原形成一系列湖泊。撫仙湖就是在那時形成的一個高原斷陷型深水湖泊。
高原斷陷型深水湖泊,從通俗來講,就是地面發(fā)生斷裂,沿斷裂方向出現(xiàn)拗陷,拗陷處逐漸儲水,進而形成湖泊。它們最常見特征就是——湖岸平直而狹長,岸坡突然陡峻,深度較大,撫仙湖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撫仙湖也有平直而狹長的湖岸,許多游客會在這些淺淺的岸邊游玩。但它的危險之處就在于,這淺淺的湖岸和旁邊的深淵,竟只有一步的距離。
這極端的地理環(huán)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要從云南的氣候說起。
云南位于西南季風區(qū),常年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導致?lián)嵯珊L浪較大,原本的巖石湖岸受到波浪的侵蝕,導致巖壁后退,在這個過程中,泥沙漸漸沉積下來,就形成了較淺的沙灘湖岸。
從淺灘往前一步,就是深淵,這種“斷崖式水位”在構(gòu)造湖中是極其常見的。而另一類“斷崖式水位”不似撫仙湖這樣依靠地質(zhì)構(gòu)造的內(nèi)力作用產(chǎn)生,而是依靠流水的侵蝕而產(chǎn)生。
河中斷崖
陡峭的U型陣
河中的“斷崖式水位”常見于平原地區(qū)的河流。
比如,在黃河下游地區(qū),由于地形逐漸平緩,落差逐漸變小,水的流速也越來越慢,最終一些泥沙就沉積到河床之上,形成寬闊的淤泥質(zhì)河漫灘。這個時候,河床形狀就像大寫的字母“U”。但是在河流流經(jīng)彎道時,水流由于河道形狀的改變,不得已做曲線運動,表層沖擊凹岸,凹岸的水積攢較多,只得向下流動,同時攜帶岸邊泥沙向河流底部移動,原來為“U”型的岸邊就會變得更加陡峭。再加上黃河水泥沙多,河水渾濁不見底,常常會給不明水情的游玩者帶來生命危險。
海中斷崖
有的成風景,有的成事故
既然湖里,河里都有斷崖,那海里有沒有斷崖呢?當然有,海底瀑布,就是海中斷崖。
比如,著名的毛里求斯海底瀑布就是在海平面上出現(xiàn)的一大片陡峭直立的斷崖,巨大的深淵不可見底。懸崖之上,鋪天蓋地的銀白色“水流”匯聚一處,爭先恐后地從斷崖處直沖而下,極其壯觀。
毛里求斯瀑布的奇幻要歸功于它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火山噴發(fā)形成的海島?;鹕絿姲l(fā),熔巖不停地向上“生長”,高處成了露出海面的島嶼,低處則成了海面下的大陸架。由于熔巖的“生長”幾乎是垂直向上的,這就導致了毛里求斯大陸架的巨大落差,海水深度可以從幾米一下跌至近千米,再加上那些巖漿巖出現(xiàn)部分坍塌形成內(nèi)凹的溝壑,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海中斷崖”。
在海里,還有另外一種眼睛看不見的“斷崖”。
經(jīng)常出海航行的人都知道,輪船的“吃水”(船體在水面以下的深度)程度在不同海域是不一樣的,這主要取決于海水的浮力(密度越大,海水的浮力就越大)。
正常情況下,上層的海水密度低,隨著水深增加,密度不斷變大。但有些地方的海水垂直密度卻是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就像水在上,油在下,就形成了“液體斷崖”。
這種“海中斷崖”的出現(xiàn),會對潛艇航行造成影響。當潛艇正常潛航時,浮力重力相等。突然由高密度海水進入低密度海水,浮力迅速減小,潛艇快速下沉,就會面臨巨大危險。
“二戰(zhàn)”以來,各國海軍數(shù)次在“海中斷崖”失事。比如,美國“長尾鯊號”核潛艇在1963年的深潛實驗中就遭遇海底斷崖,瞬間掉入水深達到2600米的海底,這遠遠超過了潛艇的最大潛深。強大的水壓導致潛艇爆炸,斷成6截,小碎片更是散落在數(shù)萬平方米的海底,艇上載有的129人全部遇難,22枚核彈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