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之子之遠(yuǎn)

2023-11-09 20:41張定浩
野草 2023年6期
關(guān)鍵詞:白茅綠衣我心

張定浩

白華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遠(yuǎn),俾我獨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艱難,之子不猶。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嘯歌傷懷,念彼碩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維彼碩人,實勞我心。

鼓鐘于宮,聲聞于外。念子懆懆,視我邁邁。

有鹙在梁,有鶴在林。維彼碩人,實勞我心。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之子無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遠(yuǎn),俾我疧兮。

——《小雅·白華》

詩人,按照亞里士多德《詩學(xué)》里的看法,就是“發(fā)現(xiàn)相似性”的人。這種相似性,若發(fā)生在古今之間,就是克服了時間的限制;若是發(fā)生在不同事物之間,就是擺脫了空間的束縛;若是發(fā)生在心靈和外部世界之間,就是同時打破了時間和空間施加于肉身的強(qiáng)權(quán)。詩人通過相似性令我們重新獲得自由,也通過相似性把我們重新安放在宇宙之中。

《白華》是《詩經(jīng)》中一首有名的棄婦詩,但它又不只是棄婦詩,就像《關(guān)雎》不只是婚慶詩一樣?!栋兹A》又是一首完全依靠相似性推動的詩,章多句少,每章前兩句泛取萬物,后兩句鋪陳己志,詩人迫使我們在天地山川和那棄婦的心靈之間,在超越人世的平靜和獨屬于人類的感傷之間,左右震蕩。之子之遠(yuǎn),那因某個人的遠(yuǎn)離而失序的世界,終將在詩歌中重新獲得新的秩序。

西周幽王寵幸褒姒,廢黜申后及太子宜臼,從而引發(fā)申后父親申侯聯(lián)合西北蠻族的叛亂,招致國破身死,宜臼在戰(zhàn)亂中被擁戴為新王,遷都洛陽,建立東周。這件先秦歷史中的大事件,自古以來就被認(rèn)為是這首《白華》的背景。歷代論者多認(rèn)為這首詩中的“我”即申后,“之子”指幽王,而最難解也是最關(guān)乎詩意走向的,是“碩人”究竟指代何人。主流意見認(rèn)為“碩人”和“之子”一樣,都是指代幽王;此外還有兩種意見,一種認(rèn)為“碩人”指代褒姒,另一種則認(rèn)為指代申后。

認(rèn)為“碩人”指代申后的意見,要面臨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就是詩中五個“我”的指向無法統(tǒng)一。如果說“之子之遠(yuǎn),俾我獨兮”里的“我”,或為申后自謂,或是詩人代申后言之,那么在“維彼碩人,實勞我心”句中,既然“碩人”指代申后,那么這里的“我”,就只能是詩人自我,即詩人念申后而感懷,但隨后“念子懆懆,視我邁邁”里的“我”,又還要換成申后。同一首詩里,斷不可能有如此混亂的指稱。

認(rèn)為“碩人”指代褒姒的意見,源自鄭玄。鄭玄為此不惜將“碩人”曲解為“妖大之人”,全不顧《詩經(jīng)》中其他篇章提及“碩人”一詞時一貫的褒義用法。此外,若是“碩人”指代褒姒,那么“嘯歌傷懷,念彼碩人”和“維彼碩人,實勞我心”就都要解釋成一種出自申后(或詩人代言)的嫉恨情感。這種女性之間因為男性而產(chǎn)生的嫉恨,現(xiàn)代人非常容易接受,比如李山《詩經(jīng)析讀》就認(rèn)為既然這首詩中的“我”是指申后,那么這里的“碩人”只能指褒姒。然而,不管是“念彼碩人”,還是“實勞我心”,這樣的字詞和句式如果放到《詩經(jīng)》的其他文本中去驗證,都和嫉恨這樣的負(fù)面情感無關(guān),而完全都是一種深沉與肯定的正面情感,如《邶風(fēng)·燕燕》“瞻望弗及,實勞我心”,《邶風(fēng)·雄雉》“展矣君子,實勞我心”,《小雅·伐木》“豈無他人,念子實多”,《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由此,從關(guān)鍵字詞在《詩經(jīng)》文本中的褒貶慣例來看,“碩人”指代褒姒的意見實在站不住腳。

因此,從朱熹《詩集傳》開始,很多學(xué)者都認(rèn)同“碩人”和“之子”都指代幽王的意見,至于為何一會用“之子”一會用“碩人”,張次仲《待軒詩記》的說法頗具代表性:“按之子、碩人,俱謂幽王。親之曰之子,尊之曰碩人。時而之子,時而碩人,悲怨之際,不暇置詳,《莊子》所云不任其聲,而錯舉其辭也?!边@是從情感的混亂來理解指代的混亂,雖仍不夠有說服力,但至少比其他兩種意見要好很多。

于鬯《香草校書》就對以上這三種意見都不予接受,他給出一個新的猜想,認(rèn)為“碩人”是指“與申后同被黜之人”,“王后必有媵與娣姪之輩,后既被黜,后之媵若娣姪之輩豈能無恙?與后同黜,則后之念其人固宜,猶之莊姜與仲任矣?!堆嘌唷菲嗾小畬崉谖倚摹Z,可與四章六章相印也”。這是用《燕燕》來解《白華》,跳出幽王、申后和褒姒構(gòu)成的三角關(guān)系,頗具啟發(fā)。然而,僅僅用“實勞我心”一句來佐證,似乎還有點勉強(qiáng),于是他就又進(jìn)一步要將“碩人”訓(xùn)成“淑人”,明確其女性身份,但這樣一來,就更嫌牽強(qiáng)。

在《詩經(jīng)》中,還有一首棄婦詩,常被拿來與《白華》相提并論,那就是《綠衣》。《綠衣》傳為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所作,莊姜和《白華》中的申后一樣,同為被遺棄的王后,其詩心當(dāng)有相似相通之處。在寫法上,《綠衣》專以綠衣取譬,“綠衣黃里”、“綠衣黃裳”,反復(fù)其意,恰與《白華》的泛取譬喻形成對照?!毒G衣》卒章,驀然從一己之憂傷中振拔而起,“我思古人,實獲我心”,朱熹《詩集傳》闡發(fā)此句,“故思古人之善處此者,真能先得我心之所求也”,可謂知言。若以《綠衣》之“我思古人,實獲我心”句來觀《白華》之“維彼碩人,實勞我心”,或有豁然開朗之感?!皩崉谖倚摹崩锏摹皠凇?,過去都解釋為勞瘁、憂悶之意,但“勞”字在先秦本亦有勞慰、慰撫之意,如《集韻》:“勞,慰也”;《廣韻》:“勞,勞慰也”;《大雅·旱麓》“神所勞矣”句朱熹《詩集傳》注:“勞,慰撫也”,倘若以勞慰、慰撫之意來解釋“實勞我心”,恰與《綠衣》“實獲我心”意思相近,如此,“維彼碩人”正相應(yīng)于《綠衣》之“我思古人”。而“碩人”在《詩經(jīng)》中原本就有盛德之人的指向,如《衛(wèi)風(fēng)·考槃》所言,與“古人”之意完全吻合。

“碩人”之謎既已解開,《白華》這首詩也就隨之煥然一新。

白華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遠(yuǎn),俾我獨兮。

首章前二句,《毛傳》以為興,《集傳》以為比,以為興者,可以停留在這白色茅草花迷離恍惚的意象層面,不做深究;而以為比者,就非要在這自然意象和人事糾葛中找到某種一一對應(yīng)的線索,難免鑿實,甚至有時候是對于后兩句的人事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判斷,再根據(jù)這個判斷去前兩句中找尋線索,這就更加容易陷入尼采對學(xué)者的諷刺,即他們在文本中找到之物不過都是他們事先預(yù)埋之物。

白華,即芒草,又稱為野菅。深秋開花,花穗紛披,初為粉紅色,后慢慢變成白色。它的莖稈很長,用水浸漚之后,可更堅韌,被稱為菅,適合作為臥席、繩索、草鞋的材料。白茅,和白華同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態(tài)也有相近之處,也是秋天開白花,它的葉子不容易腐爛,常作為包裹物品之用,而成束的白茅,亦常作為搭蓋屋頂?shù)牟牧?,所謂茅屋。舊解此二句,或以白華比正妻申后,白茅比小妾褒姒,從兩種同開白色花的草本微物中非要再分出一個貴賤,實在是牽強(qiáng);或以白華白茅比作夫婦相依,如《集傳》“言白華為菅,白茅為束,二物至微,猶必相須為用,何之子之遠(yuǎn),而俾我獨耶”,朱熹的這種解法影響很大,但他顯然是把“白茅束兮”的“束”字,解釋為捆束菅草之用,如此才有相依纏綿之喻象,但就原詩句法而言,“白華菅兮,白茅束兮”顯然是并列的兩句話,菅和束都是名詞作動詞用,沒有理由認(rèn)為是在說白茅捆束著白華,如果直譯應(yīng)該是“白華漚成了菅,白茅捆成了束”,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里就取類似的譯法,但他在注解里又說,“菅茅皆相漚相束為用,興夫婦相須為活”,這里面的“相漚相束”自然是受朱熹的影響,但他也會覺得從句法上有點欠妥,于是又加上語焉不詳?shù)摹跋酀a”。然而,就白茅而言,其莖葉原本比白華要脆,沒有白華那么柔韌,是不可以漚的,其用途也不是取其韌性以為繩索編織之用,而是取其不易腐爛以為遮擋風(fēng)雨之用?!对娊?jīng)·陳風(fēng)·東門之池》:“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東門之池,可以漚纻。彼美淑姬,可與晤語。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逼渲刑岬綕a菅,漚麻,漚纻,卻不曾提到漚茅,可以為證。

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愚意,‘白華’‘白茅’皆以比己之潔,‘菅兮’‘束兮’者所以狀華與茅之用也。且下章宗言‘白云’露此二物,更可見?!边@是平實可靠的認(rèn)識。但何謂“華與茅之用”,或可再作一點申發(fā)。長在山野之間的白華與白茅,其顏色之純潔,形態(tài)之修長,意境之迷離,都與少女之美有相應(yīng)之處,而一旦漚作菅,捆成束,經(jīng)過諸多人工的制作,變得堅韌,變得有用,從而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構(gòu)成,恰與少女走向婦人之路相應(yīng)。“白華菅兮,白茅束兮”,是“我”回想從少女到婦人的過程,這才自然會出現(xiàn)“之子”,正因為有了“之子”,經(jīng)歷婚姻,少女才最終成為婦人,這整個意象,和《周南·葛覃》很接近,《葛覃》從山谷之間的葛覃說起,一路講到采葛、制衣,也是在講述從少女到婦人的蛻變。然而,“之子之遠(yuǎn)”,這個令我成為婦人的丈夫竟然有一天遠(yuǎn)離我了,甚至拋棄我,“俾我獨兮”,使我孤獨。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艱難,之子不猶。

《毛傳》:“英英,白云貌。”這幾乎等于沒有解釋?!都瘋鳌罚骸坝⒂ⅲp明之貌。”也幾乎是一種臆測,沒有什么訓(xùn)詁上的依據(jù)。在有些早期版本中,“英英”又寫作“泱泱”,這似乎更可靠一些。英與泱,古字通。泱泱,有宏大深廣之意?!段倪x·潘岳〈射雉賦〉》“天泱泱以垂云”,李善注就引“英英白云”句為出典。“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即便是漫無邊際鋪天蓋地之白云,也不忘潤澤像菅、茅這樣的微物。

“天步艱難”,即《大雅·抑》里所說的“天方艱難”,即時運(yùn)艱難之意。“不猶”,亦有多解。考《詩經(jīng)》中除《白華》外尚有兩處曾出現(xiàn)過“不猶”:《召南·小星》“寔命不猶”,《小雅·鼓鐘》“淑人君子,其德不猶”,這三處意思應(yīng)該相似才對。若從這個角度來判斷,則“不猶”當(dāng)作“不若”解。時運(yùn)艱難,那個人不能如白云潤澤菅茅那般對待我。《毛詩》于《小星》 《鼓鐘》都訓(xùn)“猶”為“若”,唯有《白華》訓(xùn)“猶”為“可”,遂造成后世歧義紛陳。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嘯歌傷懷,念彼碩人。

滮池,是長安郊外的一個天然湖泊,向北流入滈水。前人對“北流”一詞多有附會,實則或只是詩人即目所見罷了?!敖恕币辉~,順承上章的“露彼”而來。錢澄之《田間詩學(xué)》:“白云托興,傷天澤之不被也;滮池托興,傷地澤之不通也。申后見廢而獨處,是無天地也?!卑自撇皇菫榱藵櫇奢衙┒紳M天空的,大地上的流水也不是為了灌溉稻田而奔流的,但代表了人世生活的菅茅和稻田依舊能受到雨露與流水的恩澤。詩人睹天地之恩澤,更思自身仿佛處于無天無地的黑暗荒寂之中,故而有嘯歌,所謂長歌當(dāng)哭,而嘯歌又足以傷懷,故而又思“碩人”。這里是胡文英《詩經(jīng)逢原》解得好:“嘯歌傷懷,言人至中年,哀樂亦能傷人,長為淫液,其傷必甚,我是以念碩人而不置也?!比缜八?,“碩人”即古之盛德之人,具體來講,就是古之同等境遇者,是所有能夠在這樣被天地遺棄的命運(yùn)中自處的人。

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將“碩人”一詞視為這首詩的詩眼。借助這個詞的出現(xiàn),詩人將歷史拉入當(dāng)下,用人所能夠抵達(dá)的美德來抵御同樣是人所造就的困厄。這種轉(zhuǎn)化,也正是詩的力量所在,這種力量生生不息,同樣有如白云和流水,滋養(yǎng)著一代代中國人?!熬G衣兮白華,自古兮有之?!边@是漢代宮廷女詩人班婕妤《自悼賦》的結(jié)句,對班婕妤而言,《綠衣》和《白華》的作者也正是“碩人”中的一員,《自悼賦》用楚辭的文體,卻落腳于《詩經(jīng)》,所謂棄婦逐臣,在中國詩的開端處就混融成一體。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維彼碩人,實勞我心。

桑薪,桑木柴。因為桑木質(zhì)地堅韌,燃燒穩(wěn)定,故是一種非常好的木柴。卬,舊解隨毛鄭,多認(rèn)為就是女性第一人稱的方言用法,即“我”。但這種解釋似乎與全詩的整體結(jié)構(gòu)不太吻合,因為這首詩每章前兩句都是外部客觀物象的比喻,后兩句才涉及自我,不太可能在這一章忽然出現(xiàn)例外??肌皡n”字在《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有十余次,大多皆被視為“仰”的古文用法,如“瞻卬昊天”,只有包括《白華》在內(nèi)的少數(shù)幾處,過去一直被認(rèn)為表示第一人稱代詞,如《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以及《邶風(fēng)·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但現(xiàn)代學(xué)者漸漸認(rèn)為這幾處的“卬”,也可能是“仰”的意思。于省吾《澤螺居詩經(jīng)新證》“卬盛于豆”條:“卬為古文,仰為后起的分化字。豆為盛肉器,系高足……古人祭祀時,設(shè)豆于俎幾之上,祭者跪拜于神主之前,執(zhí)燔烈之肉以上盛于豆,故曰‘卬盛于豆’。舊均訓(xùn)卬為我,而不知卬即仰之古文?!睆木浞ǖ慕嵌?,“卬烘于煁”與“卬盛于豆”完全相似,故這里的“卬”也當(dāng)訓(xùn)作“仰”,表示“豎著”或“舉著”的意思,即把桑薪豎著放在小火爐里烘燒。煁,是一種上面沒有鍋釜的可以移動的爐子,無法烹飪,只供烘烤之用。

此章前二句的喻意,舊解多認(rèn)為桑薪既是優(yōu)良柴木,就應(yīng)當(dāng)用于烹飪,如今只用于烘烤,有浪費(fèi)和不得其所之嫌,以喻申后以高貴之資卻處卑賤之地。但桑木作為烘烤之用,從中醫(yī)的角度,本就是古法,桑柴一作火炙,一作煙熏,可以殺菌止痛,消腫散瘀,去腐生肌。此外,長安地處西北,冬季寒冷漫長,木柴取暖之用恐怕未必亞于烹飪。而舊解之所以認(rèn)定桑薪烹飪之用大于其他,還是從后面一句“維彼碩人,實勞我心”反推來的,因為認(rèn)定了“碩人”是攪亂“我”心的幽王或褒姒,繼而默認(rèn)“勞”是操勞、煩勞的意思,就只好將桑薪烘于煁上視作一種貴賤顛倒、青春徒耗的自喻。但如前所示,假如我們知道了“碩人”其實是古之盛德之人,而“勞”亦可以是慰勞之意,那么,桑薪正可以喻指“碩人”,其在寒冷冬日帶來的溫暖,對“我”而言,正是一種療愈。那耗完我們生命的火,也可以是幫助我們越冬的火。

鼓鐘于宮,聲聞于外。念子懆懆,視我邁邁。

此章前二句,流行的意見認(rèn)為是在暗諷幽王寵嬖棄嫡之宮闈丑事不可掩藏。這從比喻的層面是可以成立的,但卻有違古典詩人溫柔敦厚之意,是用后世的思維方式來定奪古人。程頤講:“此章自傷其誠意不能動王也,懆懆然憂戚而曾不能感動,視我邁邁而去?!鳖H得古意。蓋古人作詩為文,多反躬自責(zé)之語,少怨天尤人之句,外在遭際的好與壞最終都落實到自己身上來得以成全,是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林義光《詩經(jīng)通解》:“鐘有叩有聞,喻人之情意必相通感。此言妻之于夫憂念之甚,而夫恨恨然視之曾不少為感動,如鼓鐘而不相聞?!?/p>

懆懆,憂愁不安的樣子。邁邁,遠(yuǎn)去不顧的意思。“我”對他的想念,以及隨之而生的憂愁不安,只換得他待我愈發(fā)的疏遠(yuǎn)。這種情感的不對等和不相應(yīng),似乎是人類生活永恒的難題。鐘聲可以輕易穿越深宮高墻,但“我”的心聲卻難以被他感知,世界上最遠(yuǎn)的距離正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有鹙在梁,有鶴在林。維彼碩人,實勞我心。

這一章后兩句重復(fù)了第四章的后兩句,與此相仿,前兩句的“有鹙在梁,有鶴在林”也當(dāng)視作正比,是以山野中自由自在之鹙鶴比喻能夠自處的碩人,而非反比,不是以鹙、鶴的不得其所來比喻“我”的糟糕處境。前人的曲解多從鄭玄的這句箋釋而來:“鹙之性貪惡,而今在梁;鶴潔白,而反在林。興王養(yǎng)褒姒而餒申后,近惡而遠(yuǎn)善?!痹谶@段解釋中,有出自人心的勢利,故貶鹙而貴鶴;有對待萬物的隔膜,故不知鹙在魚梁之上捕獵與鶴在靠近濕地的樹林中休憩,本都是自然而然之事。詩人多識鳥獸蟲魚之習(xí)性,又能報以平等之心;注家卻每每曲意附會,人云亦云,以一己之迂腐度詩人與萬物之心性。

另外,從語法的角度,“有鹙在梁,有鶴在林”屬于《詩經(jīng)》中的“有”字句,此類句式大都可以解釋為確認(rèn)狀態(tài)的現(xiàn)實性,“有”相當(dāng)于“確定會”。鹙確定會在魚梁之上,鶴確定會在樹林之中,正如碩人也確定存在于這個世上,這種確定性使“我”安心。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之子無良,二三其德。

雁鴨類水鳥有一個習(xí)性,就是在棲息時會把喙(嘴)插入一側(cè)翅膀,看起來這一側(cè)翅膀就會收斂得更緊一點。戢,本義為斂藏。戢其左翼,即斂藏左側(cè)翅膀(好讓嘴巴插入休息),是鴛鴦雙棲之象?!缎⊙拧x鴦》中也有同樣的句子,“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暇?!?,是祝賀新婚的套語。舊時經(jīng)學(xué)家不通物理,多有附會,又或者要強(qiáng)調(diào)鳥喙插入翅膀這一動作,遂將“戢”解釋為“捷”,再進(jìn)而通假為“插”,釋“戢其左翼”為“插其喙于左翼”,既強(qiáng)用通假,又增字作釋,實在沒有必要。

“鴛鴦在梁”句,是順承上章“有鹙在梁”而來,詩人念及鹙鳥在梁,進(jìn)而思及“鴛鴦在梁”的賀婚套語,再自然回想起當(dāng)年新婚之盛景,以昨日之歡愉觀今日之煩憂,從而產(chǎn)生“之子無良,二三其德”的感慨。“二三其德”句,又見于《衛(wèi)風(fēng)·氓》,同為棄婦對男子不專一的控訴套語。此章以套語開始,以套語結(jié)束,仿佛新婚和背叛,都是人世間最平常不過的事情。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遠(yuǎn),俾我疧兮。

扁石,指乘馬車時所用的扁平狀墊腳石。因為一直處于被人踐履的狀態(tài)下,自然愈發(fā)卑微。姚繼恒《詩經(jīng)通論》本來講得不錯:“言此扁石為人踐履,何其甚卑……《集傳》云:‘有扁而卑之石,則履之者亦卑矣。如妾之賤,則寵之者亦賤矣?!祟惡范手畫D罵夫,古人必?zé)o此語意”,但其中他又補(bǔ)充了一句,“見其不可以卑為尊也”,就還是帶了一點經(jīng)學(xué)家甩脫不掉的尊卑觀念。

前人解釋“疧”字,多直接解釋為“病”,糾纏于引申義,卻不問本義。李炳?!对娊?jīng)解讀》:“疧,低,矮,這里指憂愁成病的低落心情。《小雅·無將大車》‘無思百憂,只自疧兮?!慈〈肆x?!比绻覀冎馈隘O”的本義是低、矮,那就恰恰和前面扁石之“卑”形成韻腳和意思的雙重呼應(yīng),也構(gòu)成某種遠(yuǎn)近相應(yīng)的奇喻——你離“我”越遠(yuǎn),就仿佛對“我”踐踏得越重。這一章如果用白話來翻譯一遍,大致意思會是這樣:

“這扁扁的石頭,被踐踏得越發(fā)卑下。(我的心就如同這石頭,)你的遠(yuǎn)離就是踩在我心上,使我低落乃至生病?!?/p>

郝懿行《詩問》:“《白華》詩終篇全用比體,參差錯綜,尤易感人?!比欢?,比喻之體,亦容易惑人,看此詩歷代注疏,每每能見到千百種機(jī)巧心思,令人愕然。但要知道,中國的古典詩歌本是大巧若拙的存在,詩人只是平平道來他所見所感的日常風(fēng)物,并誠實平靜地講述自身的悲喜,這些詩之所以動人,不是因其特殊的巧智,只是因其對于普遍命運(yùn)的正視,而心靈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間的相似性,也需要一顆平正之心才能很好地感受到。

【責(zé)任編輯 黃利萍】

猜你喜歡
白茅綠衣我心
白茅:與愛有關(guān),與美有關(guān)
綠衣警察
冬去春來
綠衣孩子
“小青蛇”
我畫我心
白茅純束
我畫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