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比較熱門的古裝劇,尤其是武俠題材,有個現(xiàn)象挺有意思:劇中各路人物的名字里,似乎經(jīng)常出現(xiàn)復姓,比如歐陽鋒、西門吹雪等等。在《武林外傳》里,也有公孫烏龍等角色。
相傳中國上古時期有八大姓,即姬、姜、姚、嬴、姒、妘、媯、姞,全部從“女”字旁,也恰恰反映了“姓”應該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產(chǎn)物。正所謂“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辈浑y看出,“氏”是從“姓”中衍生的分支,出現(xiàn)于父系氏族社會,其起源有以邑、以字、以官、以爵等多種類型。
復姓在古裝劇中之所以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一個原因可能就是復姓數(shù)量少,“物以稀為貴”,容易讓人注意到。
舉個例子,“西門吹雪”名字有四個字,人物設定是長身玉立、白衣如雪,表面冷漠無情,實則心懷正氣,這就與名字互相加成,角色和復姓仿佛都帶上了些許神秘色彩。
使用復姓取名,有時能更好地體現(xiàn)人物身份特點。獨孤求敗是隱居的武林老前輩,只看名字字面意思的話,“獨”和“孤”,與“求敗”結(jié)合起來,蒼涼孤傲之感油然而生。
如果將“獨孤求敗”改為趙求敗、張求敗,好像也不是不行,但總感覺差了點意思。
即便是復姓,如果沒經(jīng)過精心構(gòu)思,隨便搭配一個通俗的“名”,所謂的神秘感也很容易被消解掉。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睊侀_文藝作品不談,其實中國人歷來重視姓氏文化,早在春秋時期取名就要遵循“五類”“六不”,十分講究。
(摘自《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