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

2023-11-06 05:00曲三強
知識產權 2023年8期
關鍵詞:科學技術知識產權人工智能

曲三強

內容提要:科學技術可以改變世界,以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影響并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相應的社會發(fā)展新模態(tài)也正在形成。從本質上看,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的關系就是主體人類與客體自然之間的關系在科學時代的一種折射。其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第一性的矛盾,人與人的關系則是第二性的矛盾。前者關系的緊張會邏輯性地傳導給后者,并加劇后者的矛盾。經驗表明,建構文明社會的法治,通過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改進生產工具,提高生產效率、創(chuàng)造更多財富以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是解決人類社會基本矛盾最人性、最公平、最合理的方式。人工智能本身具有工具屬性,必須對它進行理性的價值評判,干預并規(guī)制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的自發(fā)傾向,使之按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目標向善而行。與人工智能最相契合的法律機制是知識產權制度,后者具有自然法意義上的合法性。運用知識產權制度來調整和規(guī)制人工智能的開發(fā)與應用,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促進經濟繁榮發(fā)展,公平分配社會財富,才能最終實現(xiàn)科學技術向善并造福人類的理想目標。

引 言

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所導致的社會變革與法律影響既是本文研究的原因,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科學技術可以改變世界,人類正處于前所未有的科學技術大爆發(fā)的時代,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影響并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與此相應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新模態(tài)正在形成,作為上層建筑的政治和法律及其思想意識形態(tài)也在發(fā)生變化,并適時做出調整。

本文就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為代表的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的關系展開研究,從哲學和法理層面剖析人工智能的本質及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探討信息時代人工智能的法律屬性和特征,解釋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的關系,探討兩者的法律本質和應用場景。

一、科學技術改變世界

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是驅動社會發(fā)展的力量源泉,科學技術也是重要的生產力??茖W技術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可以改變世界。歷史經驗表明,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創(chuàng)新都深刻地影響并改變那個時代條件下的生產力要素結構,并對相應的生產關系和經濟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從本質上看,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也是生產力要素變化的結果,其對現(xiàn)代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廣泛而深刻。①十八世紀六十年代,以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發(fā)明和應用為代表的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將人類帶入大機械工業(yè)時代。在這個時代,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之相應,歐洲也從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電力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學技術革命,將人類帶入電氣化時代。在這個時代,生產力獲得極大提高,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突飛猛進。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為代表,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蒸汽機革命和電力革命,對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了廣泛且深刻的影響。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生產力突飛猛進,生產關系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的沖擊具有全方位、多維度和顛覆性的特征。數(shù)字化、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云計算和物聯(lián)網無疑是新技術革命浪潮中的佼佼者,尤其是GPT的橫空出世,更是令整個世界為之驚艷。與蒸汽機、電氣化和信息網絡一樣,由GPT引領的技術工業(yè)轉型,改變了傳統(tǒng)行業(yè)的運營方式,開創(chuàng)了新的產業(yè)模式,為現(xiàn)代工業(yè)的生產經營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②從更廣的視角看,GPT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娛樂聊天機器人或者個人助手的范疇,它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技術創(chuàng)新,直接提升了人類的生產力和工作效率,進而提高了國家競爭力。周鴻祎:《AI大模型:新工業(yè)革命的驅動力和中國發(fā)展的新機遇》,載《新經濟導刊》2023年第3期,第41頁。

(一)影響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從哲學的角度看,矛盾是社會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人類從始至終都處在一個矛盾的世界中。在普遍的因果聯(lián)系中,存在著最基本的兩組矛盾:人與自然的矛盾和人與人的矛盾。就此兩者而言,人與自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人與人的矛盾從屬于前者而成為次要矛盾。

作為一個共同體,人類社會是相對于自然界的存在,是主體意識相對于客體世界的覺醒。人類主體意識的覺醒是借助語言實現(xiàn)的,語言使經驗成為“我們的經驗”,或者說人類之所以能夠獲得自覺的經驗,是因為有了語言。大約10萬年以前,地球上生活著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和智人(Homo sapiens)。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比智人大許多,身體也比智人更強壯。按道理說,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頭腦聰明且身強力壯的尼安德特人本應該會勝出,然而,事實證明卻是那些身體弱小且不太聰明的智人在進化過程中活了下來,成為人類的祖先。出現(xiàn)這種結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處于弱勢的智人發(fā)明了一種符號語言。憑借這種符號語言,智人能夠相互交流、記載和積累經驗,從而結成社會群體來共同抵抗來自自然的挑戰(zhàn)和困難。③潘建偉:《新量子革命》,第一屆“錢塘江論壇”演講,2017年12月16日于杭州。由此可見,誰真正地掌握了語言,也就意味著誰對這個世界擁有一個完整知識的理解,而知識從來都是人類戰(zhàn)勝自然的原生力量。

相對于人類而言,自然資源的供給呈現(xiàn)稀缺的趨勢,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數(shù)量的增長和相應的物質生活需求增長在不斷地加重地球的負擔。在供給人類以滿足其生存和繁衍需求的過程中,作為主體的人類與作為客體的自然需要達成一種平衡。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就會出現(xiàn)饑荒、瘟疫、洪澇和極端氣候變化等災難。人與自然的矛盾會沿著對抗的趨勢發(fā)展下去,因為人口總數(shù)量和物質總需求的無限增長會持續(xù)加重地球的負載。此外,毫無節(jié)制的對生活向好的欲望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從而激化人與自然的矛盾。如果這種對抗關系不斷延伸和擴大,它所產生的勢能將會邏輯性地傳導給人類社會,使人與人的關系也變得緊張起來。由此可見,人與自然的關系會直接影響到人與人的關系,而且還會限制或制約后者的發(fā)展。

既然自然資源的稀缺趨勢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緊張,那么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來獲得和配置資源,才能緩解外部世界加諸人類社會的壓力?當然,解決壓力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不斷加大有效供給,以此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換句話說,就是要科學調整生產力要素結構,合理配置要素資源,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生產創(chuàng)造更多產品。在一眾措施中,改善勞動生產工具,優(yōu)化要素供給條件,是文明社會的不二選擇,這也詮釋了為什么科學技術可以改變世界。

(二)生產力要素變化催生人工智能

從經濟學角度看,資源是價值創(chuàng)造的必要條件,是不可或缺的生產力要素。最初的資源主要是山川土地、江水河流、樹木森林、空氣陽光,人們基本上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伴隨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生活的需求從單一逐漸變得多元,商品交換的形式也變得復雜起來。勞動生產效率的增長迫使勞動分工變得越來越細,商品交換也變得愈加頻繁,這使得人與人之間不得不保持更加緊密的經濟關系。所有這些變化都說明:外部自然界的壓力會邏輯性地傳導給人類社會,進而促使人類社會關系的改變。

生產力要素結構經常處于變動不居的狀態(tài)。各要素條件的狀態(tài)良好,相應的生產效率就會比較高。各要素條件變得不好,就會嚴重影響生產效率。在后者情況下,如果能夠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緩解各要素條件不好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不致使其對經濟增長造成太大的負面效應。如果要素條件不夠有利且要素配置效率跟不上,那么經濟增長勢頭很可能受阻。不過,無論如何,要素配置也只是權宜之計,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要從改善和優(yōu)化要素條件入手,實現(xiàn)全要素生產,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標。從經濟學角度看,生產工具是生產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產力要素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其中“器”指的就是生產工具。改造生產工具與提高生產效率之間為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生產工具越先進,生產效率就越高。一般說來,圍繞生產工具的改造而展開的全部活動都可以視為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在現(xiàn)代社會,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在提高生產效率方面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只有通過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才是經濟生產解厄脫困的根本路徑,換句話說,就是要通過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為經濟的不斷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ChatGPT標志著強人工智能時代已到來。④史愛武:《ChatGPT:強人工智能時代的里程碑》,載《中華讀書報》2023年4月12日,第18版。隨著科學技術的迭代升級,通用大模型的普遍應用也會提速,為實體經濟注入澎湃動力。人工智能是一種涵蓋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技術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可以使機器像人類一樣學習、推理、決策和執(zhí)行任務。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成新內容,對內容創(chuàng)作具有顛覆性意義。這項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文字、圖像、視頻、音頻、游戲以及虛擬人等領域。人工智能技術為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成為促進產業(yè)經濟成功轉型的驅動力量。隨著數(shù)據模型的迭代升級,人工智能在教育、文化、醫(yī)療和金融眾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在破除傳統(tǒng)時空地域限制,推動信息技術交流,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促進國際合作交流的同時,也加劇了行業(yè)之間的競爭,在員工就業(yè)、信息安全、環(huán)境保護以及道德倫理等方面帶來新的風險和挑戰(zhàn)。

(三)法律是文明社會解決矛盾的基本方式

十七世紀發(fā)生在歐洲的啟蒙運動導致發(fā)生了十八世紀歐洲的工業(yè)革命,兩者之間具有內在的因果聯(lián)系。啟蒙運動是一場資本主義性質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積極倡導建立理性有序的民主社會,運用法治方式(rule of law)來解決社會矛盾。分別以艾薩克·牛頓和約翰·洛克為代表提出的英國啟蒙主義思想,為自然秩序和社會秩序的構建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基礎。牛頓稱,天上有一個遵循自然的上帝;洛克說,人間有一個遵守法律的國王。天上的上帝不能違背自然規(guī)律,盡管自然規(guī)律就是上帝的作品,但是他仍須尊重自己的作品;同樣地,人間的國王也不可以任意踐踏法律,雖然他也參與了法律的制定過程。牛頓和洛克所主張的自然秩序和社會秩序,其實就是理性社會運行的基本規(guī)則。

平等地保護每一位社會成員的財產權,是文明社會應盡的責任。當一項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能夠被商業(yè)利用時,就意味著這項成果的經濟價值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科學技術成果的價值實現(xiàn),包括企業(yè)創(chuàng)新規(guī)模擴大后所形成的企業(yè)產權,離不開法律的保障。對企業(yè)家和個人而言,基于法治的產權保護,是其從事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信心來源和制度依賴。有恒產者才能有恒心,在產權得不到尊重和保護的地方,企業(yè)家和個人就不會從事那些風險較大的長期投資,更不會有發(fā)展百年老店的長遠設想,因此,持久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需要有堅強的產權制度作保障。只有在產權能夠獲得充分保障的地方,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才能獲得內在驅動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由于先天條件、生存環(huán)境和成長經歷不同,在社會中生活的人們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差距,正所謂,能力有大小之分,力量有強弱之別。在生存競爭過程中,強者通常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機會,更容易勝出;弱者則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容易落敗或被淘汰,物競天擇似乎成為自然狀態(tài)下的天公地道。不過,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這種先天造成的不平等現(xiàn)象被不斷修正。⑤“什么是文明的最初標志?”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認為,人類文明最初的標志是“一段愈合的股骨”。她解釋,在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斷了股骨的人,除非得到他人的幫助,否則必死無疑,因為傷者不能打獵,也難逃野獸傷害。因此,一段受傷后愈合的股骨,表明傷者得到照顧并慢慢康復。這就是文明的起源。轉引自向長河:《莫忘“愈合股骨”的文明初心》,載《北京青年報》2020年4月19日,第A02版。歷史表明,在如何看待資源和財富分配的問題上,人類社會經歷了從野蠻到文明、從簡單到復雜的漫長過程。不同的歷史發(fā)展階段,資源和財富分配的形式也不一樣,從早期簡單的商品交換,到現(xiàn)代復雜的市場經濟。從本質上看,無論是原始社會的個人爭斗,還是現(xiàn)代社會的規(guī)模戰(zhàn)爭,都是資源和財富的分配問題引起的。

人有思想和意識,會做功利的比較和趨利避害的選擇,這是人類有別于其他動物物種的主要特征。正是由于這種銘刻在基因里的功利本性,才促使人類逐漸放棄野蠻的爭奪劫掠,而選擇了相對文明的方式來分配資源和財富。這里所稱的文明方式,就是不斷糾正和彌補人類先驗的差別,濟弱抑強,扶危解困,用分配正義的方式來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實質正義。文明進化的經驗教會人類這樣一個道理,即通過野蠻的爭斗和劫掠來分配資源和財富,是最低效率的方式;與之相反,通過妥協(xié)和契約建立起符合人性的法律制度,借此來取長補短和分工合作,公平合理分配資源,才有可能達成經濟高效、和諧共生的理想目標。由此可見,法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結果,是文明社會解決矛盾的基本方式。

作為命運共同體,人類在面對自然的外部壓力時,最明智的選擇就是相互妥協(xié)、相互協(xié)作、和諧共生。唯其如此,方能組織起有效的社會生產,獲取必需的生產和生活資料,創(chuàng)造和積累財富,滿足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要。在利益的交織和沖突中,人類社會應當遵循人性的依歸與引導,依照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建構科學合理的制度規(guī)范,借以抑制和消除那部分自發(fā)且悖理的勢能??偠灾ㄔO文明的法治社會,既是人性的升華,也是歷史的選擇。人性的本質決定了人類社會一定會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二、人工智能對當今社會的影響

數(shù)字技術與經濟社會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新趨勢。數(shù)字經濟的賽道非常寬廣,為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前景。采用數(shù)字智能對傳統(tǒng)產業(yè)的生產和管理系統(tǒng)進行改造,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jié)省能耗、削減庫存、減少排放,而且還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定制化需求,促進經濟多元化發(fā)展。

在數(shù)字技術領域,尤其是芯片產業(yè),各國之間在產業(yè)供應鏈上的依賴度很高,由此而決定了國際交流與合作十分重要。當外部環(huán)境變得不夠好,特別是出現(xiàn)來自他國的技術封鎖情況時,相關國家的基本反應都是轉而強調自主研發(fā)和技術自立的重要性。其實,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因為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上的自力更生具有許多不確定性:成功了固然可以縮小差距,但是不成功會加大已有的差距。因此,最好的策略不是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是積極改善外部條件,加強溝通與交流,營造互利共贏的良好環(huán)境。⑥數(shù)字經濟領域的泛安全化擔憂,使得國家之間的數(shù)據流動和應用面臨障礙,而克服這種障礙的有效途徑只能是國家間的合作交流、相互開放。因為數(shù)據的跨境流動可以產生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比如與醫(yī)學和生物學相關的數(shù)據流動,可以推動醫(yī)學和創(chuàng)新藥物研究領域的突破。當然,要實現(xiàn)這樣的理想目標,還有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需要戰(zhàn)勝。在國家內部,要努力破除跨部門、跨地區(qū)和跨機構的數(shù)據共享障礙,實現(xiàn)數(shù)據資源配置平衡,加強數(shù)據隱私保護。面對世界經濟下行的壓力,當務之急是進行結構性改革,鼓勵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市場流動性,盤活經濟。

作為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人工智能屬于生產工具要素的范疇。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表明,人類社會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在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對社會關系和道德倫理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社會經濟生產方面,人工智能技術對產業(yè)結構⑦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和處理海量的數(shù)據,從中提取出來的有用信息和統(tǒng)計分析,可以幫助企業(yè)做出正確的決策。人工智能能夠改變傳統(tǒng)產業(yè)的生產和制造方式,在制造業(yè)和其他領域中自動完成許多任務,從而減少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給新型產業(yè)帶來更多機會,推動產業(yè)升級和轉型。、競爭格局⑧人工智能導致新的技術和業(yè)務模式不斷涌現(xiàn),促進了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和經濟增長。人工智能有助于企業(yè)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效率,進而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大優(yōu)勢。與此同時,人工智能還加速了產品開發(fā)和商業(yè)運作的周期,打破原有產業(yè)的壟斷格局,使得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就業(yè)形勢⑨人工智能的普遍應用對勞動力市場將會產生巨大沖擊,使得許多傳統(tǒng)職業(yè)和行業(yè)被自動化技術所替代,許多人不得不轉行或下崗。例如,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聊天機器人等形式提供更快速、更高效、更準確的客戶服務,使企業(yè)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與此相對,一些新的行業(yè)和職業(yè)將會出現(xiàn),比如開發(fā)、操作和維護人工智能技術的行業(yè)人員。雖然人工智能取代了一部分人類工作,但是一些需要創(chuàng)造力、人類智慧和技能的工作崗位,如藝術、文化、創(chuàng)意等仍會保存下來。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將導致傳統(tǒng)制造業(yè)向服務業(yè)轉移,從而改變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參見王軍、常紅:《人工智能對勞動力市場影響研究進展》,載《經濟學動態(tài)》2021年第8期,第146-160頁。等方面的影響非常深刻,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生產力要素的結構,造成了生產關系的變化。

在社會財富分配方面,由于人工智能技術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基于逐利的天性,資本大量涌向人工智能產業(yè),造成這個領域資本的相對集中。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大數(shù)據算法的產物,本性有“合縱連橫”的傾向,一旦獲得資本的加持,便會邏輯性地形成一種壟斷。如果這種自在的發(fā)展趨勢沒有受到外部力量的干預,社會財富就會向少數(shù)掌控人工智能技術的人的手里集中,如此一來,極有可能造成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加大。⑩由于人工智能打破了傳統(tǒng)的生產模式,致使部分傳統(tǒng)產業(yè)和領域遭遇降級或淘汰的命運。人工智能的影響使某些工作崗位變得過時,從而導致失業(yè)率增加。在資本的助力之下,社會生產被重新組織起來,新生產模式基本上排除了舊生產模式中的人及其生產工具。顯而易見,人工智能支撐的產業(yè)和領域所需要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勞動生產效率反而愈來愈高。這就在客觀上造成了舊生產模式中大量人口的失業(yè)。面對新生產模式而敗下陣來這部分人,如果不能及時調整自己、努力學習和提高工作能力,則很難再回到他們熟悉的產業(yè)。況且,在這部分人當中,由于年齡和知識結構等原因,有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時間和機會再去改變自己以適應新生產模式的要求。在社會的第一次分配中,這部分人所獲得的份額相對于從前會明顯減少,甚至沒有,而那些握有人工智能的技術精英和資本家卻占有了生產成果的絕大部分。這就在客觀上加劇了貧富差距。

在社會文化生活方面,人工智能的普遍應用會影響千行百業(yè),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提供了更便捷、豐富和智能化的服務,其應用場景涵蓋了文書工作、智能家居、智能醫(yī)療、智能交通、影視制作等眾多領域。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的普遍應用可能會導致社交活動減少,造成理解和溝通障礙,人際關系淡化等問題。人工智能還可能影響人們關于工作、休閑、消費和社交的觀念,對于生活目標、自我定義和行為選擇的看法,帶來許多社會倫理和道德觀念問題。

在社會運行和治理方面,人工智能的普遍應用可以大大提高社會管理和決策流程的效率,節(jié)約大量的人力資源成本。政府和社會組織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數(shù)據分析和預測能力,優(yōu)化城市規(guī)劃和資源調配,提高社會治理的水平和質量。?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同樣會給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帶來風險,甚至被用于生成各種虛假信息進行違法犯罪行為,嚴重擾亂網絡傳播秩序和社會秩序。畢文軒:《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風險規(guī)制困境及其化解:以ChatGPT的規(guī)制為視角》,載《比較法研究》2023年第3期,第158頁。與此同應,人工智能的普遍應用也可能會引起人們對隱私和安全的擔憂。由于編程缺陷或其他無法預料的錯誤,人工智能可能發(fā)生難以預測的行為,產生危害后果。人工智能編程在預設目標時是不會做任何道德上的考量的,并非不能設計出對抗、疏離、奴役甚至滅絕人類的目標。由于人工智能能夠自我復制和快速擴大自我規(guī)模,伴隨超級智能的出現(xiàn),人工智能將變得越來越強大,甚至可能出現(xiàn)超越人類而不受控制的情況。

三、人工智能的價值評判

代表科學技術最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有其自身發(fā)展的邏輯。當人與自然矛盾的外部壓力加大,經濟規(guī)律就會發(fā)自本能地傾向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以便生成更多的新產能。換言之,當資源供給不足時,如果物質生活需求不降反升,那么善工利器便成為人類的最佳選擇。由此可見,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永遠不會停歇自己的腳步。從本質上講,科學技術具有工具屬性,屬于方法論范疇,其本身客觀中立,缺乏獨立意識。在哲學的認知方面,科學可以是客觀的,因為科學家都在試圖尋找真理,而這些真理能夠獨立于科學家的態(tài)度和偏見得到證實。工具屬性決定了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能戕害眾生。因此,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必須對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科學技術保持清醒的理性判斷,干預并規(guī)制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的自在傾向,使之按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目標向善而行。

(一)硅基生物與碳基生物之辨

作為人工智能的伴生概念,硅基生物已經成為一種科學假說。所謂硅基生物,是指用硅作元素而構造的物種體系,從科學意義上講,具有完全硅基成分的生命形式在現(xiàn)實世界中并不存在。硅基生物是相對于生物學意義上的碳基生物而提出的概念。從理論上講,硅基生物與碳基生物最本質的區(qū)別是兩者賴以生成的基礎元素不同。碳基生物是以碳為基礎的生命形式,基于碳的化學特性來進行生命活動,也就是說,碳基生物是通過氧、氮、硫等元素的生化反應所形成的蛋白質和核糖核酸等有機化合物來維系生命。碳基生物能夠在水液介質中進行新陳代謝,其主要特征是碳—碳化合物鍵多樣且穩(wěn)定,能夠在不同環(huán)境中衍生出從單細胞到復雜生命形式的生物體系。相形之下,硅基生物是一種以硅為基礎的“生命形式”,硅原子比碳原子的體積大,所以硅化合物具有比碳化合物更加穩(wěn)定和堅硬的特性。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假以時日,人工智能強大的自我學習能力完全有可能發(fā)展成為一種超級智能。當人工智能迭代到ChatGPT10的時候,硅基生物或許能躍升到食物鏈的頂端,因為相對于碳基生命的人類,硅基生物具有更強的耐受力和更長的壽命。因此,有人曾悲觀地預測,硅基生物的出現(xiàn)不可避免,并終將取代碳基生物成為世界的王者,就像當年稱霸地球數(shù)千萬年的恐龍最終被哺乳動物取代一樣。?參見王學軍:《硅基生物設想》,載《浙江化工》2019年第12期,第32頁。

面對蓬勃發(fā)展且難以把控的人工智能,人類社會陷入了一種普遍的焦慮,甚至產生了哲學層面的意義危機。一百多年以前,在歐洲的那場科學技術革命幾乎從根基上瓦解了基督教信仰,導致當時的社會出現(xiàn)價值真空和意義危機,許多人驚呼“上帝已死”?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正在經歷一場嚴重的思想和道德危機,許多被奉為神圣的國家觀念、社會秩序和道德觀念被人們所拋棄。尼采所稱的“上帝已死”是在表達一種哲學觀點?!吧系邸币呀洸辉偈侨藗兩畹闹行模藗円呀涢_始將思考和決策交由自己的理性掌控。弱者的無能創(chuàng)造了彼岸世界,那個無人的、非人的世界。上帝的地獄就是對人類的愛和憐憫,它使人帶上鐐銬,使人落入自己布下的羅網。當人強大起來時,上帝就不再被需要。上帝應當被殺死,并已經被殺死,他死于對人類的憐憫,憐憫是釘死愛人類者的十字架。參見[德]弗里德里?!つ岵桑骸渡系鬯懒恕岵晌倪x》,戚仁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上海分店1989年版,第259-269頁。,再也找不到生命存在的意義?,F(xiàn)如今,另一輪科學技術革命出現(xiàn),人工智能在取代人類工作機會的同時,也動搖了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的信仰。人們再一次陷入意義危機之中,開始懷疑是否真的有一種更為高級的文明形態(tài)正在取代人類文明。

其實人類信仰的基礎是非常薄弱的,無論“上帝”有沒有“死”,人類都會陷入意義危機,因為構建這種意義假設的基礎本身就有問題。所謂的理想世界其實是人類用來自我安慰的烏托邦,沒有理想世界指引,人們并不一定會陷入虛無的狀態(tài)。虛無的真相并不直接導致消極,消極的根本原因在于執(zhí)著于絕對本質的信念。如果你相信這個世界存在絕對本質的話,那么當你歷經千辛萬苦仍舊找不到它的時候,你就會產生挫敗感,感覺萬念俱灰。倘若你能從幻覺中醒來,意識到人生的意義并不依賴于這個絕對本質,那么也就沒有什么好絕望的了。當你不再執(zhí)念于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意義的時候,你便重新獲得了自由。生命活動的標志就是確立自己的價值觀,這是生命的力量,憑借這種力量人們可以戰(zhàn)勝虛無。如果生活是無限次的重復,那么生活的意義取決于我們如何體驗和評價當下的生活。憑靠主觀意志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生命意義的人,便是尼采所稱的超人。?尼采敏銳地看到了這場發(fā)生在歐洲的精神危機,因此,他借“查拉圖斯特拉”這個虛構的超人形象向歐洲和世界宣告了這種精神文明的危機,并呼喚一種生機勃勃的人類的出現(xiàn)。同注釋?,第306-328頁。尼采分別采用了“奴隸道德”和“主人道德”兩個概念來表明自己的價值觀。所謂“奴隸道德”,就是放棄自己生命的激情,用虛假的思想來約束和安慰自己,卻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虛妄的觀念之中。所謂“主人道德”,就是放棄一切幻覺,直面虛無和荒謬,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創(chuàng)造。尼采的思想給了我們這樣一種積極的啟示:不論人工智能多么強大,也不論外部世界如何變化,人類唯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的生命意志與生命體驗,即使現(xiàn)實是荒謬的,甚至是虛無的,人類仍然可以選擇直面這種荒謬和虛無。

碳基生物和硅基生物不是平行的兩個生命系統(tǒng),應該是主體與客體、創(chuàng)造與被創(chuàng)造的關系。以碳基生物為本質的人類,是地球上的萬物之靈,是獨立于大自然的主體世界,與之相對,大自然的萬千事物都是主體之外的客體實在。由此可見,代表硅基生物最高形式的人工智能,只是以碳基生物為載體的人類精神活動的產物。人工智能沒有改變人性,也不可能改變人性,它只是在質和量兩個維度上拓展和增強了人類博弈自然的能力。

在判別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能否等同于自然人創(chuàng)造的問題上,“有無思想力”應該是判斷是與非的重要標準。自然人具有主體思想意識,包括理智、意志、創(chuàng)作動機和創(chuàng)作意圖等思想力。思想力是人類特有的生物屬性。一個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深度和內涵往往是獨創(chuàng)性的集中體現(xiàn),而獨創(chuàng)性是衡量其能否構成作品的主要標準。按照這個標準,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作很難滿足著作權法對作品的要求,因為人工智能只是單純地通過學習規(guī)則、爬取數(shù)據和深度算法來進行所謂的創(chuàng)作。換句話說,人工智能并不具有自我意識和創(chuàng)作意圖,只是在程序的預設之下進行的模擬訓練。當然,這并不排除在特殊情況下,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作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創(chuàng)造性或獨創(chuàng)性,然而這不過是形而上學的表象,隱藏在背后的卻是完全不同的邏輯。在通常情況下,自然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包含思想內涵、思想表達、情感活動等基本特征,人工智能產生的作品則基于概率推理和統(tǒng)計分析,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與思考。由于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作不是思想活動的成果,因此,不能將之與自然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相提并論。

(二)人工智能的法律規(guī)制

科學技術與法律的關系其實就是人類社會如何把控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問題。通過法律來調整人工智能所引起的新型社會關系,規(guī)避人工智能未來可能發(fā)生的風險,是人類社會的明智選擇。如果缺乏嚴格的限制和充分的監(jiān)管,人工智能技術可能會引發(fā)許多消極結果。如果人工智能真的能夠超越人類智力水平成為超強智能,那么,它將成為人類難以預測、無法控制的變量。由于人工智能缺乏道德上的判斷力,如果被惡意利用,譬如自動化殺戮或破壞系統(tǒng),極有可能給人類造成大規(guī)模的傷害。就現(xiàn)有技術而言,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遠不夠可靠,可能被黑客攻擊,或被恐怖、犯罪組織濫用的命門很多。再者,還有可能因為人工智能系統(tǒng)存在的漏洞被誤用而引發(fā)事故或災難,比如,自動駕駛技術造成的交通事故,高頻交易系統(tǒng)引發(fā)的金融崩盤,等等。此外,因人工智能的普遍應用而帶來的勞動力成本下降,還可能造成規(guī)模性的失業(yè),間接引發(fā)社會失穩(wěn)和動蕩。依靠大數(shù)據和算法進行的決策和預測,也很容易導致歧視和偏見等問題。

所有這些問題都會嚴重影響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甚至將人類社會引向錯誤和毀滅的方向。有鑒于此,必須建構起與人工智能相適應的法律機制,積極主導并理性謹慎地規(guī)制和利用人工智能,以確??茖W技術的研發(fā)和使用具有道義上的正當性和經濟上的有效性,符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fā)展目標。

四、知識產權的法律本質

科學技術的每一次迭代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引發(fā)當時社會生產力結構的變化,繼而影響相應生產關系的改變。人工智能也不例外,由于海量資本集中在人工智能高地,使得擁有或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人很容易成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財富的掠食者,客觀上加速了自然資源和社會財富分配的失衡。作為生產關系與資源分配的調節(jié)器,知識產權可以在兩個方面有所作為:一是在知識產權的擬制中按照知識產權的價值標準選擇客體內容;二是在知識產權的運用中按照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劃定權利的邊界和范圍。簡而言之,就是在知識產權的內部注入國家意志的可塑性內容,在知識產權的外部劃出人類共同資源和財富的疆域。

(一)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的邂逅

在時代發(fā)展的十字街頭,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的不期而遇或許是歷史的宿命。如果說作為科學技術的人工智能是一種必然,那么作為法律機制的知識產權就是一種應然。在唯物主義看來,必然是事實,屬于客觀范疇;應然是判斷,屬于主觀范疇。在排除任何外部干擾的情況下,客觀性決定了科學技術會按照自身的邏輯發(fā)展,由此而形成的趨勢具有自發(fā)性。從哲學角度上看,不具主體意義的科學技術應屬于純粹的客體實在。相對于人類主體而言,科學技術從來都是思想的對象而不是思想的本身,始終處于工具客體的地位。換句話說,科學技術不具有思想和思想的能力,不具有是非善惡的道德觀,其自身無法確定價值取向或進行價值判斷。從這種意義上說,包括GPT在內的人工智能無論怎樣升級迭代,即使達到超級智能的水平,也不可能反客為主,取代或掌控人類。理由非常簡單,因為人工智能沒有思想和靈魂。當然,也可以換個維度來考察,如果未來某一天人工智能真的超越了人類智力水平而成為一種客觀存在,也只是表明出現(xiàn)了異化現(xiàn)象,并不意味以碳基生物為本質的人類主體的消逝。

科學技術的自發(fā)傾向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它會按照自身的邏輯去發(fā)展而罔顧任何道義上的責任。技術本身對于其對人類社會可能產生的意義是沒有感覺和意識的。真正有感覺、有意識的是那些掌握了該技術的人類。在善工利器的問題上,具有主體意識的人類不應任憑科學技術自在發(fā)展,應該將其納入自己的道德評價體系,根據人類的理性和主觀意志規(guī)劃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目標和軌道。從法學意義上說,相對科學技術,知識產權應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理想機制,利用知識產權的法律范式來駕馭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進程和方向,以達到為人類社會服務的價值目標,也許就是知識產權的使命所在。

(二)知識產權的合法性基礎

自然權利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財產等權利。與自然權利相對應的是社會權利(亦稱法定權利),是在社會法律和制度框架下賦予公民個人的權利,包括言論自由、財產權、選舉權和平等權等權利。在現(xiàn)代社會中,社會權利一般是由政府或社會組織賦予,通過法律或社會契約來體現(xiàn)和保障。相對于自然權利,社會權利更具體、實在,在現(xiàn)實中的應用場景也更生動。

知識產權經由法律確立并通過制度規(guī)范進行保護和行使,其效力由法律法規(guī)來確定并予以保障。知識產權的享有和使用,須經過特別的申請、審查與授權程序,由此可見,知識產權不是自然法意義上的自然權利,而是由國家權力機關為自然人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成果而設立的法定權利。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知識產權雖然是法定權利,保護的卻是個人創(chuàng)造財富的自然權利。也就是說,知識產權制度的目的是保護自然人的智力創(chuàng)造成果,是對人的創(chuàng)造力的尊重。保護知識產權有利于鼓勵創(chuàng)新和投資,促進產業(yè)經濟發(fā)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作為法律擬制的權利,知識產權在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的制度內涵。自然權和法定權是知識產權的兩種重要成分,其中自然權成分決定了知識產權的本質屬性,法定權成分決定了知識產權的基本特征。這個看似矛盾的權利復合體,卻是對立統(tǒng)一的法律實在,兩者的有機結合構成了知識產權區(qū)別于其他財產權的主要特征。

知識產權的自然權屬性為其合法性提供了堅實的法理基礎。自然法主張,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先驗的東西,對于這些先驗的東西,實在法只能確認而不能創(chuàng)設。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將這些先驗的東西稱為“天賦觀念”,洛克稱之為“天賦能力”,自然法則統(tǒng)稱為“天賦人權”。由于每個人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都是先驗的,神圣不可剝奪,所以才被稱為天賦人權。這種觀念并非僅僅停留在思想家的思想層面,而是為文明社會的法律制度所廣泛接受,并演繹為許多的典章文獻。例如,法國《人權宣言》第1條就宣稱;“人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睆淖匀环ǖ慕嵌瓤矗伺c生俱來就有思想、創(chuàng)造、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這些天賦的能力屬于個人而不屬于國家。因此,當一個人在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等方面做出創(chuàng)造性貢獻時,他就理所當然地應當獲得經濟上的回報和法律上的保護。洛克的勞動創(chuàng)造說?參見[英]約翰·洛克:《政府論》(下篇),瞿菊農、葉啟芳譯,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第19頁。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參見[法]讓·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31頁。都為上述觀點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把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活動與普通的體力勞動看成本質相同的勞動,這是自然法順應時代要求對現(xiàn)代知識產權作出的全新闡釋。正是因為有了自然法理論的支撐,現(xiàn)代社會才能如此理直氣壯地將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納入財產權法律的框架之中。

知識產權的合法性主要來自實在法對自然權的確認,不過,除了包含自然權成分外,知識產權還包括法定權成分。對于后者,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各個國家都會根據具體情況量身打造符合本國國情的法律法規(guī),以確定這部分權利內容。權力機構在做選擇時,哪些內容合適,哪些內容不合適,均聽命于國家意志。當然,國家意志也不能任意所為,而是要受到自然法和國際法原則的制約,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所有法律權利,都必須在自然法和國際法的價值準則下建構和運行。

知識產權的法定權特征是由其權利客體所決定的。知識產權的權利客體是人類智慧勞動的成果,是無形的精神財富。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進步如斯,完全是由于匯聚了先輩們薪火相傳的文化遺產。面對浩瀚無際的知識海洋,知識產權如同法律打造出來的容器,不斷汲取文明知識的營養(yǎng)。然而,這樣的“汲取”不應該是無休止的,而應該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換言之,知識產權的權利邊界應當止于自然人智慧創(chuàng)造的外延。人類精神財富的知識產權化過程,其實就是將精神財富私有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采取什么樣的標準為知識產權劃出權利邊界,以區(qū)分公共資源與私人權利,是一個主體認知和判斷問題。當然,這種主體認知和判斷不能脫離作為客體的精神財富展開。因為如果沒有人類的智慧創(chuàng)造,知識產權便失去賴以存在的客觀基礎。從這種意義上講,正是個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為知識產權的合法性撐起了一片江山。

在知識產權的構建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摻雜主體的意識和意志。由于不同國家的國體和政體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別,因此,各個國家通過本國的立法程序擬制出來的知識產權也具有本國特色,這也為知識產權的地域性特征作了很好的解釋。

(三)知識產權的法律屬性

民事法律所稱的知識產權與物權存在許多不同,其中一個重要區(qū)別就是它們的生成過程不同。物權指的是對物所擁有的權利,物有形可觸摸,如房屋、土地和車輛等。物權的取得通常是基于占有、使用和交付等行為,物權可以在一定期限內獲得收益,具有直接性、排他性和絕對性等法律屬性。相形之下,知識產權是針對精神成果客體所設立的法律權利,涉及思想、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新成果等無形財產。知識產權的獲得一般通過法定程序實現(xiàn),同樣具有排他性和可轉讓性等法律屬性,能夠保障權利人在法定期限內獲得經濟利益的回饋,不過,知識產權不具有物質形態(tài),其生成和保護的過程均依賴制度的保障。

(四)知識產權的價值取向

知識產權所包含的價值取向貫穿立法和司法的全過程。在立法過程中,立法者在對知識產權客體進行建構時,需要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依照內心確信的價值準則施行,體現(xiàn)公平正義、尊敬人性、自由平等、鼓勵創(chuàng)新等價值準則。什么樣的智慧成果應當受到法律保護,什么樣的智慧成果須排除在外,都必須遵照法律之上的價值準則。司法過程也一樣,對哪些客體對象予以特殊保護,對哪些客體對象予以普通保護,法律之上的價值準則同樣具有引導意義。

1.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是法律之上的價值準則,是最高位階的評判準則。根據該準則,社會的資源、財富和利益必須在全體社會成員之間公平合理分配。公平正義可以具體地表現(xiàn)為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和救濟公平等內容。

洛克在《政府論》(下篇)中提出這樣一種觀點,人在自然狀態(tài)中是獨立的,享有一種被稱之為天賦人權的自然權利。為了保證各自和相互之間的利益不因社會的無序而遭受侵害,人們須在彼此之間建立一種契約關系。根據契約關系,人們愿意放棄自己的一部分自然權利,并將這部分權利讓渡給一個大家共同認可的權力政府,以換取保留下來的那部分權利能夠獲得法律的充分保障。政府的權力來源于社會成員讓渡出來的那部分權利,因此,政府的合法性是來自社會成員的讓渡而不是上帝的神授。洛克強調,雖然政府依據社會契約建立,但是,絕大部分的自然權利仍舊保留在社會成員的手里,對于這部分未交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等自然權利,政府無權剝奪。洛克堅信,自然權的核心就是保障個人權利不受專制暴政的侵害,建立政府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不受侵犯。社會契約的過程就是個人所擁有的自然權利轉換成為現(xiàn)實公民自由權利的過程。公民自由是公民在具有政治和法律秩序(法治)的社會中生活的權利。政府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不受他人的剝奪和侵犯,政府絕對不能不受限制或者不經過正當程序而任意剝奪公民的基本權利。洛克還承認,當個人將自己的權利讓渡給政府之后,便不能再隨意撤回,因為那樣就失去了組建政府的意義和目的。因此,個人在交出自己部分自然權利的時候,為了防止政府濫用權力,個人在讓渡自己部分自然權利的同時,必須對政府的權力進行制約,以確保公民與政府之間的相互承諾不被違反。?同注釋?,第60頁。

自然正義本身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亞里士多德認為,自然正義作為出于自然的東西對自然而言是不能變動的,在眾神之間即存在著永恒的自然正義;自然正義作為實際的政治正義可能是變動的,但是它不因人為的有目的的制度化措施而變動,而只能隨著人類對自然認識和改造能力的進步而變動。?《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編委會:《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9頁。

社會正義是自然正義的社會反映,是關乎倫理道德的命題。在現(xiàn)代社會,市場的信念建立在社會正義的基礎之上,市場經濟的價值基礎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認可的道德標準。如果一個社會脫離了社會正義,混淆了善惡良知,那么這個社會便會陷入無序和混亂。對現(xiàn)代社會而言,社會正義就是對個人自由權利和財產權利的尊重。

知識產權必須遵守公平正義的價值評判標準,知識產權保護同樣須符合公平正義的價值準則。利益沖突時,社會正義原則提供了一種在社會的基本制度中分配權利和義務的辦法,確定了社會合作的利益和負擔的適當分配。?[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頁。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法治原則與公平正義緊密相關。對于個人權利的保護僅依靠合乎正義的立法是不充分的,還必須有法治原則作為保障。

2.尊重人性

十七八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將人道主義思想融入法理學中,由此而形成了自然法學說。自然法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理性,是普遍知識的道德標準。自然法認為,每個人都享有尊嚴,尊重人性就是要尊重以人為本的主體世界秩序。自然法與正義緊密相關,具有不證自明、普遍適用的公正性。亞里士多德認為,自然正義產生了自然法,它是人類理性的體現(xiàn),是人們行為的道德準則,也是國家制定實在法的基礎。?同注釋?。自然法的性質是其永恒不變的規(guī)范,它命令人們履行自己的社會義務,禁止人們做壞事。以人性為中心的自然法構成了實在法的基礎,人們只有按照自然法的要求建立國家、制定法律,才符合人的本性要求。

3.自由平等

自由被譽為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之母,原因在于離開了自由的前提,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就會受到束縛,從而失去動力和源泉。當人們談到知識產權的合法性時,必須看到它在多大程度上肯定了自由,因為自由是知識產權價值觀的最好呈現(xiàn)。自由是人類社會永恒的話題,尤其是當它面臨挑戰(zhàn)的時候。在追求和捍衛(wèi)自由的路上,許多啟蒙思想家是無法繞開的思想者,就像物理學繞不開牛頓和愛因斯坦,經濟學繞不開亞當·斯密一樣。這些啟蒙思想家關于自由的理論也總是圍繞“自由為何總是遭受詰難”的恒久命題展開。

1644年英國思想家約翰·彌爾頓發(fā)表了《論出版自由》,首次提出“出版自由”的概念。彌爾頓認為,人普遍具有理性,而理性是由理智和意志兩個因素構成的:理智負責判斷,意志負責選擇。自由的核心就是理智和意志不受羈絆,一個能夠理智思考并自由選擇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人。所謂自由,就是每個人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所做出來的理性選擇,自由允許我們讀懂自己,了解自己真正的選擇。

亞當·斯密則從古典經濟學的角度闡釋了自由的意義,他認為,個人交易自由是個人自由中最重要的內容。在法律框架下,一切限制個人利用其所能獲得的合法手段去謀求自己經濟利益的做法都不具有正義性,都是不道德的。對經濟的任何干預都是對個人交易自由的限制,都會侵犯個體的權利和自由。

伊曼努爾·康德則從哲學的角度對自由作出定義,“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同理可證,思想自由是絕對的,行動自由是相對的??档碌倪@種主張,為依照正當法律程序來規(guī)制自由提供了哲學上的依據。

以賽亞·伯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于自由的全新視角,他從“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兩個維度對自由進行了闡釋。在他看來,所謂“消極自由”,就是個體活動免于遭受干涉、阻礙、強制或侵犯的權利。不過,這種命題方式的破綻非常明顯:一個人既然可以不受限制地行動,那么同樣可以毫無節(jié)制地侵犯他人,因為“狼的自由就會成為羊的末日”。為了彌補這種理論上的破綻,伯林提出,消極自由必須建立在兩個前提之下:一個是法律規(guī)制,一個是自然權保留。?? 以賽亞·伯林認為,所謂自然權保留,就是指最低限度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領域。這個領域包括但不限于:生命、財產、言論、思想和宗教信仰。“人類生存的某些方面必須依然獨立于社會控制之外,不管這個保留地多么小,只要入侵它,都將是專制。”[英]以賽亞·伯林:《自由論》,胡傳勝譯,譯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頁。? 以賽亞·伯林認為:“正是這種‘積極’自由的概念——不是‘免于……’的自由,而是‘去做……’的自由——導致一種規(guī)定好了的生活,并常常成為殘酷暴政的華麗偽裝。”同注釋[42],第200頁。所謂“積極自由”,就是個體主動掌控自我的行為,也就是說,用自己的意志來行動。在伯林看來,“積極自由”暗含著一種“人格分裂”的屬性,人由于有動物性的一面,所以在欲望或感情的驅使下,往往無法支配自己實現(xiàn)“積極自由”,因此,人必須“分裂”出一個“理智人格”來控制其動物的本能,以此將自己塑造得更加完美和理想化。?? 以賽亞·伯林認為,所謂自然權保留,就是指最低限度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領域。這個領域包括但不限于:生命、財產、言論、思想和宗教信仰?!叭祟惿娴哪承┓矫姹仨氁廊华毩⒂谏鐣刂浦?,不管這個保留地多么小,只要入侵它,都將是專制。”[英]以賽亞·伯林:《自由論》,胡傳勝譯,譯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頁。? 以賽亞·伯林認為:“正是這種‘積極’自由的概念——不是‘免于……’的自由,而是‘去做……’的自由——導致一種規(guī)定好了的生活,并常常成為殘酷暴政的華麗偽裝?!蓖⑨孾42],第200頁。

4.鼓勵創(chuàng)新

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無法被規(guī)劃,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只能來自思想的自由。創(chuàng)新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重新闡釋問題,一種是顛覆性破壞。前者如牛頓,用“引力假說”和“慣性假說”重新闡釋了亞里士多德的“四元素”運動觀,重新定義了運動的本質,并由此拉開了古典力學的大幕。后者如康德,用“認識論”徹底顛覆了圍繞自然客體認識世界的傳統(tǒng)觀念,提出“只有自然客體符合人的先驗形式才可以被人認知”的論斷。在許多場合下,創(chuàng)新只是創(chuàng)新者的靈光乍現(xiàn)。智慧屬于個體的天賦,隱藏于個體之中,是無法通過規(guī)劃和設計去實現(xiàn)的,甚至與個體是否努力都沒有關系。擁有天賦的人能夠通過轉移重點、置換條件、顛覆思維等方式,從司空見慣的普通事物中找出與眾不同的蹊徑,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和超越。由此可見,鼓勵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最好的方法,不是創(chuàng)造多么好的物質條件,而是捍衛(wèi)人的想象力和思想自由。不過,從工具理性的角度出發(fā),既然創(chuàng)造力是源于對傳統(tǒng)觀念的顛覆,那么人的想象力就可能產生破壞性。相對于傳統(tǒng)而言,創(chuàng)新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會有潛在的危險性,正如哥白尼的“日心說”之于基督教,達爾文的“進化論”之于“神創(chuàng)論”。當一種文明以穩(wěn)定作為唯一追求時,就會本能地阻止那些在他們看來具有危險的創(chuàng)新,因為解決這些危險的創(chuàng)新比解決那些問題本身更重要,也更簡單。

自十七世紀歐洲工業(yè)革命以來,幾乎所有的重大科學技術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都發(fā)生在西方世界,簡單地把這種現(xiàn)象歸結為歷史的偶然,顯然不具有說服力,這種現(xiàn)象背后的決定性原因是西方國家的社會結構和法律制度。解析這種原因時不難發(fā)現(xiàn),西方社會建立在“二元對立”的結構上,世俗與神權的博弈、私權與公權的對峙,以及不斷標新立異、尋求變革的工商業(yè)文明,都使西方社會始終處于動態(tài)發(fā)展中。“二元結構”所表現(xiàn)出來的動態(tài)和不確定性,為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提供了自由的土壤,能夠使智慧之樹萌生和成長。

知識產權的價值取向深受國家的政治體制、法律制度和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換言之,知識產權的生成過程一定會融入其所在國的國家意志,正是由于這樣一種特質,才決定了知識產權異于其他財產權的主要特征。由于國情上的差異,各國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并不完全相同,由此而決定了知識產權不同于其他財產權的地域性特征。

知識就是力量,思想既可能成就一種文明,也可能毀掉一種文明,因此,對于思想的結果必須進行道德價值上的評判,而評判的標準只能是“公平和正義”。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步是一個知識積累和文化積淀的過程,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傳,才造就了現(xiàn)代文明的璀璨輝煌。所有科學技術的迭代升級,文學藝術的推陳出新,都是后輩人站在前輩人的肩膀上實現(xiàn)的。所謂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也只不過是對以往文明成果的添加或添附。憑靠這些添加或添附,創(chuàng)造者或創(chuàng)作者才有了主張知識產權的合法性。需要強調的是,創(chuàng)造者或創(chuàng)作者個人的權利主張,只能針對其所添加或添附的部分提出,而不包括現(xiàn)有的科學技術或既存的文學藝術。正所謂“你把一滴番茄汁放入大海,不可以對整個大海主張權利”。任何贏者通吃的權利主張,既不公平,也不正義。由此可見,公平正義的尺度就是知識產權的權利邊界:邊界之內是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新成果,邊界之外是文明歷史積淀的智慧海洋。

五、知識產權法對人工智能的適用

知識產權之于人工智能的影響其實就是前者對后者的法律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強調的有兩個方面:其一,人工智能及其產品能否被納入知識產權的法律框架;其二,如何從法理上證成人工智能法律保護模式的合法性。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雖其本身并無是非善惡之分,但其所向有正邪良兇之別。正是因為這樣,知識產權的規(guī)范和引導才有意義。如何引導科學技術向善的方向發(fā)展,保證科學技術成果被善用而不是被惡用,是文明社會構建知識產權必須堅持的價值取向。當然,精神層面的問題總表現(xiàn)得復雜抽象。由于知識產權針對的客體是精神活動的產物,所以精神成果被應用于物質世界會引起一連串的復雜反應。以GPT為例,其強大的功能具有天然碾壓群芳的優(yōu)勢,GPT的普遍應用不可避免地會沖擊甚至顛覆許多傳統(tǒng)行業(yè)。如果不對其進行干預或約束,其可能成為行業(yè)競爭或利潤收割的野蠻力量。因此,應該采用公平正義的尺度評估GPT的生產貢獻,從其對投入產出的比例、對數(shù)據資源的占有、對經濟生態(tài)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價值評判。

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即數(shù)據、算法和算力,是人工智能的技術核心和支點。三大要素的交互作用與驅動,產生了智能算法和機器學習。從知識產權法原理出發(fā),能否將智能算法和機器學習納入法律框架加以保護,仍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

(一)數(shù)據保護

從本質上講,人工智能是數(shù)據的一種集成。數(shù)據與數(shù)據權爭議的實質是數(shù)據該不該被賦權保護的問題。從法律意義上說,數(shù)據被納入權利保護之前,是公有領域的公共資源。從自然法角度看,數(shù)據賦權具有正當性和必要性,因為所有經由人類精神勞動創(chuàng)造的成果,只要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都可以成為權利客體并受到法律保護?!氨M管數(shù)據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客體,具有無形性和非獨占性等獨特的特征,但是數(shù)據依然具有民事權利客體所要求的獨立性與財產性,是現(xiàn)代民法中一類新型的民事權利客體?!?? 程嘯:《論大數(shù)據時代的個人數(shù)據權利》,載《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第3期,第107頁。? 2016年《民法總則(草案)》第108條第2款曾規(guī)定:“知識產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所享有的權利:(一)作品;(二)專利;(三)商標;(四)地理標記;(五)商業(yè)秘密;(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七)植物新品種;(八)數(shù)據信息;(九)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內容?!倍谥T法之間,與數(shù)據關系最為緊密的法律,非知識產權法莫屬。

滿足知識產權的基本屬性要求是數(shù)據成為知識產權客體的前提條件。知識產權的基本屬性是財產性,因此,在知識產權法語境下討論數(shù)據的保護和使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數(shù)據的財產性和商業(yè)價值。知識產權的另外一個屬性是專有性,對于這個屬性,數(shù)據似乎顯得底氣不足,因為數(shù)據的排他性特征并不十分明顯。不過,既然數(shù)據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界分和控制,那么就有可能實現(xiàn)對數(shù)據的占有和控制,這為數(shù)據權利的定分提供了可能性。立法曾經將數(shù)據以“數(shù)據信息”的客體形式納入知識產權范疇?? 程嘯:《論大數(shù)據時代的個人數(shù)據權利》,載《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第3期,第107頁。? 2016年《民法總則(草案)》第108條第2款曾規(guī)定:“知識產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所享有的權利:(一)作品;(二)專利;(三)商標;(四)地理標記;(五)商業(yè)秘密;(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七)植物新品種;(八)數(shù)據信息;(九)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這種立場。

需要從主體、客體、內容以及保護原則方面完成數(shù)據賦權的建構,探尋其與知識產權的有機聯(lián)系。至于采取什么樣的立法模式,比如設置一種新的權利形態(tài),抑或用舊瓶裝新酒,通過法律解釋來擴大適用范圍,都有待實踐經驗的積累與凝練。?? 西方學者于20世紀90年代上半葉開始廣泛討論“信息產權”問題,參見鄭成思:《信息、知識產權與中國知識產權戰(zhàn)略若干問題》,載《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6年第3期,第304-317頁。? See Diana Liebenau, Wh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n Learn from Informational Privacy and Vice Verse, 30 Harvard Journal of Law & Technology 285, 286, 307 (2016);吳桂德:《商業(yè)數(shù)據作為知識產權客體的考察與保護》,載《知識產權》2022年第7期,第91-109頁。無論如何,主張采用知識產權法保護數(shù)據的呼聲日益高漲?? 西方學者于20世紀90年代上半葉開始廣泛討論“信息產權”問題,參見鄭成思:《信息、知識產權與中國知識產權戰(zhàn)略若干問題》,載《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6年第3期,第304-317頁。? See Diana Liebenau, Wh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n Learn from Informational Privacy and Vice Verse, 30 Harvard Journal of Law & Technology 285, 286, 307 (2016);吳桂德:《商業(yè)數(shù)據作為知識產權客體的考察與保護》,載《知識產權》2022年第7期,第91-109頁。,在此方面,一些學者確曾提出不少頗具建設性的意見[27]有學者認為,以鄰接權保護大數(shù)據的立法模式比以著作權、數(shù)據庫特殊權利、商業(yè)秘密權、隱私權、合同和反不正當競爭等立法模式更加符合邏輯和法理,也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參見林華:《大數(shù)據的法律保護》,載《電子知識產權》2014年第8期,第80-85頁;秦珂:《大數(shù)據法律保護摭談》,載《圖書館學研究》2015年第12期,第98-101頁)。也有學者提出,可以為數(shù)據構建專門的產權保護制度(參見崔國斌:《公開數(shù)據集合法律保護的客體要件》,載《知識產權》2022年第4期,第18-53頁)。。

(二)算法保護

人工智能算法是用系統(tǒng)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包括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指令和對解題方案完整準確的描述。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子集,基于人工神經網絡。學習過程之所以謂之深度,是因為人工神經網絡的結構是由多個輸入、輸出和隱藏層構成的,其中各層包含的單位可將輸入數(shù)據轉換為信息,以供下一層用于特定的預測任務。得益于這樣的結構,機器可以通過自身的數(shù)據處理進行學習。算法本身和算法結果均有可能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在過去幾年中,人工智能在語言模型、可預測學習、人類反饋強化學習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使得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了很高的應用價值。ChatGPT已經實現(xiàn)了長文本寫作、長代碼寫作的功能,而且精準度頗高,可擴展性也很強,帶來了非常好的用戶體驗。不過,繼而產生的問題是:人工智能生成物能否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著作權又應該屬于誰?

根據著作權法規(guī)定,作品應當是自然人創(chuàng)作的,包括文學、藝術和科學等領域的作品。GPT生成的成果,是由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模型驅動的,其生成的文本不完全受人的意識驅動,而是機器自我學習的結果。在多數(shù)場合下,人工智能生成物是由機器人程序生成的,沒有自然人思想創(chuàng)作,更沒有情感意識等因素,其生成的內容不是人類的獨創(chuàng)性表達,不具有獨創(chuàng)性,因此不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不過,這并不排除在特殊情況下,人工智能生成的成果由自然人通過機器人程序進行加工和改編,具有一定的獨創(chuàng)性,這樣改編或加工的作品,可以視為“著作物”的衍生物而給予著作權法的保護,其著作權應該屬于自然人而不是機器人。

(三)算力保護

人工智能的算力主要包括三類應用:第一類是圖像檢測、視頻檢索,如人臉識別,這類應用對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意義重大:第二類是智能決策,如能與人下圍棋的阿爾法狗,這類應用也可以在國民經濟方面發(fā)揮很好作用:第三類是自然語言處理,通過超級計算機可以為社會管理機構和組織提供主動、準確、智能的服務。以上三類應用,都涉及人工智能與公權和私權的交集,從而產生許多復雜的法律關系,需要立法和司法做出適當?shù)膽獙Α?/p>

六、人工智能不能成為法律主體

人工智能不具有法律主體人格的條件和意義,不能充當法律的主體。從本質上看,人工智能是有別于人類的機器程序,即使已經達到了超強智能水平,甚至成為類人化的硅基生物,也不可能取代人類而成為法律主體。[28]參見劉洪華:《人工智能法律主體資格的否定及其法律規(guī)制構想》,載《北方法學》2019年第4期,第56-66頁。從法律意義上講,法律主體必須是具有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相形之下,人工智能既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主體行為能力,也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主體權利能力,它只是受自然人操控的技術工具,必須根據自然人的指令提供服務和反饋,不能主導任何法律行為并從中受益。

由于人工智能不具有權利能力,因此,不能享有或行使權利。換句話說,作為工具客體的人工智能,其自身不可能成為其產品的主體。應該承認,在某些場景下,許多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確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人類的智力創(chuàng)造而具有創(chuàng)新性或創(chuàng)造性,已經不再容許我們懷疑它們的“作品”屬性。即使這種情況發(fā)生,也不能認為人工智能生成物是人工智能獨立創(chuàng)作的作品,針對該作品而生成的權利只能歸屬于那個掌控或使用人工智能的自然人或法人。與權利歸屬的道理一樣,既然人工智能不具有行為能力,也就無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由人工智能開發(fā)應用的算法特征或可認知行為能夠被識別為具有個人或組織類型的性質,那么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就應該由掌握或利用人工智能的自然人或法人來承擔。[29]同注釋[28]。

(一)人工智能不具備法律責任構成的主觀條件

1980年美國哲學家約翰·塞爾(J.R.Searle)設計出“中文屋之辯”[30]“中文屋之辯”的實驗,要求你想象出這樣一幅場景:一位只會講英語的人獨處一室,這個房間除了門上有一個小洞以外,全部都是封閉的。他隨身攜帶著一本寫有中文翻譯程序的書,此外,房間里還有櫥柜、鉛筆和足夠的稿紙。這時,寫著中文的紙片通過小窗口被送入房間中。根據實驗規(guī)則,房間中的人可以使用他隨身攜帶的書來翻譯這些文字,并用中文來進行回復。雖然他完全不會中文,但是借助中文翻譯程序的書,他可以提供問題的答案。通過這個過程,房間里的人可以讓房間外的任何人都以為他會講流利的中文。(The Chinese Room Argument)的思想實驗。這個實驗主要是用來反駁以“圖靈測試”[31]圖靈測試艾倫·圖靈(A.M.Turing) 設計發(fā)明的實驗:測試者與被測試者(一個人和一臺機器)在相互隔離的情況下,通過一些裝置(如鍵盤)向被測試者提出問題。經過多次測試后,如果有超過30%的測試者不能確定被測試者是人還是機器,那么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并被認為具有人類智能。強人工智能主義(機能主義)堅持認為,只要計算機擁有了適當?shù)某绦颍碚撋暇涂梢哉f計算機擁有了它的認知狀態(tài)以及可以像人一樣進行理解活動。See A.M.Turing,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59 MIND, 433, 460 (1950).為代表的強人工智能觀點。在后者看來,如果一個人工智能機器能夠使被參與測試的30%的人產生誤判,那么就可以認為這個機器已經通過測試,具有了真正像人一樣的智能?!爸形奈葜q”對此提出了反駁:假設在房間里的人不會說中文,也不能用中文思考,但是只要擁有某些特定的工具,就可以讓那些母語為中文的人都以為他能夠熟練地使用中文。塞爾認為,電腦就是這樣工作的,它們無法真正理解所接收的信息,但是可以運行一個程序來處理信息,這樣就給他人造成了一種擁有智能的印象。

人工智能不是生物意義上的碳基生命,它既無理智,也無意志,因此不是法律意義上具有道德價值判斷能力的理性人。在許多情況下,人工智能都是根據提示者所設定的語境完成指令行動。從本質上講,人工智能的邏輯推理過程與人腦的意識活動并不相同,前者只是一種算法運行?,F(xiàn)代社會的法律責任體系建立在自然人的人性基礎之上,強調法律責任與自然人人格之間的關系,法律通過對行為人主體人格的價值評判維護社會秩序。作為法律責任構成主要條件的主觀過錯原則,其實就是法律對行為人主體人格的可譴責性評價。所以,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法律責任都與行為主體的意識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承擔法律責任的前提是對責任構成要件的滿足,在責任構成諸要件中,主觀過錯是法律對行為人主體人格的道德評價,這種評價具有譴責性和否定意義。只有在法律責任構成的全部要件都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才考慮主體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

人工智能的認知智能與自然人的認知智能的本質區(qū)別是實現(xiàn)方式和依賴基礎不同。人工智能的認知智能主要通過程序和算法模擬人類的認知過程。自然人的認知智能則由大腦神經回路的結構和功能組成,經由自然人的大腦活動實現(xiàn)。自然人的認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經驗和感覺的學習適應環(huán)境,能夠在多種任務和情境下做出應對,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相形之下,人工智能的認知智能更多依賴于前期訓練和輸入的數(shù)據,針對的都是特定任務,因此,盡管人工智能的認知智能不斷向人類的認知智能靠近,但是仍然難以與人類的認知智能匹敵。

人類是具有主體意識的物種,而意識是一種可以感受痛苦、快樂和愛恨情仇的能力。與智能相比,意識更重要,也更有價值。對于人類而言,智能和意識密不可分,兩者相輔相成。人們通過感受來解決問題并實現(xiàn)目標,這是其他類型的智能難以企及的能力,盡管人工智能已經非常聰明了,但是它們缺乏意識并且不具理性,因此不會感到快樂和憂傷。

人工智能的認知智能與自然人的認知智能存在本質差別。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仍舊不具備像人類一樣的思想意識、自我認知和情感體驗的思維能力和心理能力。人工智能在執(zhí)行任務時,只是按照預定義的算法和程序操作,而非像人類那樣,在心理動機的推動下根據自己的意志去實現(xiàn)預設的目標。人工智能既然不具備思想能力,也就無所謂動機、目的的意識活動。如果非得要強加給人工智能某種“思維能力”,這種“思維能力”也只是一種“類人化的思維”,與人類生物大腦的思維活動具有本質區(qū)別。因此,不能把人工智能的認知智能與自然人的認知智能相提并論,兩者的認知方法和思維方式完全不同。人工智能基于程序和算法運行,其認知方法是通過模擬人類語言、行為和知識的處理方式實現(xiàn)。相形之下,自然人的認知智能通過自身神經系統(tǒng)、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和信息處理機制實現(xiàn)的,具有復雜的思維過程,因此,自然人具備很強的情感理解、人際溝通能力以及人類精神層面具備很強的認知能力。人工智能的認知智能雖然具有較高的計算能力和處理大規(guī)模數(shù)據的能力,但是缺乏情感、自我意識和認知理解等人類所特有的思維能力和心理能力。

(二)人工智能不具備法律責任構成的客觀條件

在現(xiàn)行法律框架下,人工智能不具備法律責任構成的客觀條件。按照侵權行為法的要求,實施侵權行為的行為人應當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也就是說,行為人在實施侵權行為時,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和社會意義有一個理智上的判斷。當這種理智判斷形成后,對是否實施和怎樣實施該侵權行為,有一個意志上的把控。只有行為人在明知或應知的情況下,實施了侵犯他人合法權利的行為,才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人工智能顯然不滿足這些法律要件。人工智能不具有自己的理智和意志,無法判斷和把控自己的行為,其所有行動都是根據預設好的程序或模型做出的,無關乎理性和感情。人工智能的行為雖然是人工智能自身產生的,但卻是自然人預先設定的。從本質上說,人工智能的行為仍是自然人行為的一種延伸,如果需要對行為后果承擔責任,也應當由自然人而不是人工智能承擔。人工智能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結果,應當歸責給那些開發(fā)或使用人工智能的自然人或法人。

應當承認,隨著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的迭代升級,人工智能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實施一些類人化行為。比如,賦予人工智能特定的任務或函數(shù),根據預定義的算法和模型來執(zhí)行特定的行為。在執(zhí)行具體任務時,人工智能可以感知周圍環(huán)境、收集信息和數(shù)據,并根據預設算法的評估和判斷,做出相應的決定和行動。人工智能在游戲、語音識別和圖像處理等領域的表現(xiàn)確實令人驚艷,甚至能夠超越人類的能力,但是人工智能尚不能完全取代人類,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克服許多障礙和困難。

(三)人工智能引發(fā)的侵權責任的歸責

人工智能是不具法律能力的實體,無法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人工智能的可認知行為構成了行為法意義上的侵權,應由掌控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自然人或法人承擔其所引起損害結果的法律責任。在現(xiàn)實生活中,掌控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自然人或法人涉及人工智能的開發(fā)者、提供商和用戶,他們都有可能成為人工智能實施侵權行為法律責任的承擔者。

人工智能設計者和制造者在設計、制造、銷售和使用過程中,必須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由于人工智能的可認知行為能力是由程序和算法來實現(xiàn)的,所以人工智能開發(fā)者在設計、制造、銷售和使用過程中侵犯他人法律權利,或者由于未能保證相關信息安全觸犯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人工智能提供商不是開發(fā)者,而是從開發(fā)者那里購買了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或服務,則需要視具體情況來確定其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在提供相應服務前,人工智能提供商應當確認其所提供的應用程序或技術不會侵犯第三方的知識產權,并應采取適當?shù)募夹g和管理措施以確保第三方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人工智能使用者應當對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和后果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并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和應對方案,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人工智能用戶在使用人工智能機器人服務過程中,如果存在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對于人工智能可認知行為構成的法律侵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責任分配和判斷。對于由人工智能產生的破壞性、危險性事件,應就其危險性和破壞性進行評估,由司法機關根據行為的合理性、必要性和過錯程度等因素來進行裁判和歸責。

結 語

哈耶克告誡我們說,人類在改善社會秩序的努力中,如果不想弄巧成拙,那么他就必須明白,在這件事上就像以本質復雜的有機體為主體的任何領域一樣,他不可能獲得主宰事物進程的充分知識??茖W技術的進步使人類不斷膨脹,覺得自己的能力正在無休止地增長,有點兒“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科學技術進步誘使人們不但試圖主宰自然環(huán)境,而且還想主宰人類環(huán)境,這就是危險所在。對待思想產品和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不可以像工匠打造器具那樣去鑄模產品,而是應該像園丁那樣去呵護花草,利用掌握的全部知識,通過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來培養(yǎng)花草的生長。[32]參見[英]馮·哈耶克:《知識的僭妄——哈耶克哲學、社會科學論文集》,鄧正來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7-63頁。

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極大地影響并改變了當今經濟社會的運行模態(tài),挑戰(zhàn)和機遇并存。在歷史變革的十字街頭,我們必須保持清醒,認清以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的本質,把握人工智能時代的歷史機遇,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參與其中,建構與人工智能相適應的知識產權法律機制,科學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公平正義分配資源財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促進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fā)展,為科學技術向善和造福人類而努力奮斗。

猜你喜歡
科學技術知識產權人工智能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2021年CCF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2)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yè)
數(shù)讀人工智能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shù)膸c思考
下一幕,人工智能!
巴马| 图片| 酒泉市| 高平市| 天峨县| 临沭县| 三江| 虞城县| 吴旗县| 溧水县| 广宁县| 绿春县| 陵水| 尖扎县| 和平区| 进贤县| 东乡县| 金溪县| 上饶县| 德化县| 南宫市| 新巴尔虎左旗| 仁寿县| 谷城县| 龙海市| 兴和县| 彰化县| 徐闻县| 扎鲁特旗| 剑河县| 达尔| 东城区| 梅河口市| 宽城| 永嘉县| 淮滨县| 昭觉县| 千阳县| 海南省| 衡阳市|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