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霜降,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八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于每年10月23或24日交節(jié)?!抖墓?jié)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贝藭r天氣漸寒,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增大,大地將產(chǎn)生初霜。俗話有“霜降殺百草”的說法。“霜降”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jié),不僅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較大,人們也更容易出現(xiàn)情緒波動。故防秋寒、防秋燥、防秋郁,是“霜降”節(jié)氣養(yǎng)生保健的重點。
說到秋季穿衣,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這條養(yǎng)生諺語?!扒飪觥笔侵冈谇锛居幸庾R地讓身體適當“凍一凍”,以增強身體的御寒能力,為適應寒冷的冬季做好準備。因而要隨天氣的轉(zhuǎn)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不過,“秋凍”并不適合所有人群。如患有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道疾病、骨關節(jié)病、消化道潰瘍的人群,以及年老體弱者、兒童等都不適合“秋凍”。這類人群更應注意防寒保暖。霜降是秋冬氣候轉(zhuǎn)折點,此時自然界陽氣漸衰,晝夜溫差變大,一般人也應注意防寒保暖,不可一味“秋凍”。
說到霜降飲食,民間一直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認為霜降時節(jié)的食補會更有效果。中醫(yī)認為秋季五行屬“金”,對應五臟中的肺臟,且“肺為嬌臟,寒熱皆所不宜”,故此時飲食養(yǎng)生應“平補”。又因此時天氣漸寒,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耗熱量增多,食欲旺盛,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故食補應以保暖潤燥健脾養(yǎng)胃為主,可多吃些白薯、山藥、藕、荸薺、梨、蘋果、鴨肉、雞肉等。少食生冷寒涼及辛辣刺激之物,忌暴飲暴食,同時還要注意脾胃的保暖。且“霜降”時節(jié)氣候干燥,人體易出現(xiàn)口唇干燥、口渴咽干、皮膚干癢、大便干燥等“秋燥”的表現(xiàn),應適量多飲溫開水,適量食用芝麻、百合、蜂蜜、銀耳、青菜、蘋果、香蕉等滋陰潤燥的食物,以提高抗燥能力。
霜降已為深秋,此時晝短夜長,自然界陽氣收斂、沉降。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天人合一”,認為人體的作息要與自然界外部環(huán)境相和諧,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方為養(yǎng)收之道。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具體睡眠時間,建議每晚亥時(即9點~11點)休息,在子時(11~1點)入睡。子時陰氣最盛,此時休息,最能養(yǎng)陰,有“養(yǎng)陰培元”之效。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人們精力體力的恢復,以及能量的補充,是養(yǎng)生的第一法寶。
霜降時節(jié),天氣雖寒,但適宜的鍛煉可調(diào)養(yǎng)肺氣,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鍛煉需循序漸進,切不可過度。老年人可選擇廣播操、太極拳、太極劍等舒緩的有氧運動。鍛煉時段最好避開早晚氣溫較低時,在日出后或其他溫度適宜的時段均可。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大汗淋漓,使陽氣陰津外泄,耗傷人體正氣。還可在晴朗的日子里登高觀景、外出郊游等,既能強身健體,還可愉悅身心,對緩解“秋郁”也有一定作用。
“霜降”后秋意已濃,景象蕭條,人們?nèi)菀子|景生情,出現(xiàn)多愁善感、情緒低落等“秋郁”的表現(xiàn)。又因秋季與肺臟相應,肺在志為憂,憂易傷肺。預防秋郁,除了多做戶外運動、規(guī)律作息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健康的愛好,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調(diào)暢情志,移情易性,保持心情愉悅,以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
還可以通過合理的膳食搭配,輔助改善心緒。研究發(fā)現(xiàn),適當多食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如全麥面包、雞肉、海鮮等,以及富含葉酸的食物,如菠菜、蘆筍、獼猴桃、橘子、豆類和深綠色的蔬菜等,可以幫助我們抵抗抑郁。還可適量食用香蕉,因為香蕉能促使人腦產(chǎn)生5-羥色胺,使人處于較好的情緒狀態(tài)。
防秋寒 ①大椎穴。在后正中線上,低頭時頸后最突起的高骨下方。該穴位督脈與六條陽經(jīng)的交匯點,故有“大椎通陽”一說。按摩或艾灸大椎穴可以活血通絡,散一身之寒。②迎香穴。深秋外邪易侵犯人體,誘發(fā)感冒、鼻炎等疾病,可通過摩擦鼻翼兩側(cè)的迎香穴以宣通鼻竅,預防感冒,緩解鼻塞流涕等癥狀。
防秋燥 ①三陰交。位于內(nèi)踝尖上四橫指,脛骨后緣靠近骨邊凹陷處,是肝、脾、腎三條陰經(jīng)的交會穴,故而得名,有滋陰生津、潤燥清熱之功。②太溪穴。位于足內(nèi)踝尖最高點和跟腱連線中點的凹陷處。經(jīng)常按摩此穴,有滋補腎陰、潤燥生津的作用。以上穴位按摩如能配合足浴則效果更佳。
防秋郁 ①太陽穴。在顳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按揉該穴能緩解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删徑庖蚯榫w波動引起的頭暈、頭疼等癥狀。②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屬任脈,是八脈交會穴“氣會”。用手拇指交替按揉膻中穴,每次3~5分鐘,有寬胸理氣之功,可緩解由抑郁、焦慮引發(fā)的胸悶、心慌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