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節(jié),尤其是“春節(jié)”“國慶”這樣的“大節(jié)”,收到幾份“紅包炸彈”再正常不過了。除了紅包,親戚、朋友、同事等還要時不時聚一聚,親友過生日、來訪接待等活動,也是時常會遇到的人情往來。
這就是所謂的人情——人與人通過贈送紅包、禮物等社會資源來與他人保持聯(lián)系,通過日常往來維持良好關(guān)系。人情往來是社會交往的重要形式,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對于當下很多人來說,有時人情負擔實在太過沉重,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對此,我們應該如何破局呢?
首先,要學會建立人情賬戶。生活中,人們常常覺得人情負擔很重,但是僅僅停留在感覺層面。自己每個月到底為人情支出了多少錢,這些支出占據(jù)自己收入的比例又是多少,很多人其實并不清楚。
這種不清不楚的人情負擔,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相關(guān)開支其實在合理范圍內(nèi),只是因為是被動花錢,心里感覺不舒服;另一種情況是,人情開支已經(jīng)讓自己面臨入不敷出的尷尬境況。人情往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情開支超過了合理的限度。因此,建立人情賬戶很有必要。
這個賬戶可以用來專門記錄人情往來的情況,自己收入多少、支出幾何,相關(guān)支出占自己總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等。在此基礎上,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財務規(guī)劃,設置必要的警戒線。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警戒線的高低也不一樣。但是一個最基本的共識是,不能讓人情開支過度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一旦人情往來上的開支太多,就務必要想辦法,讓人情賬戶處于安全合理范圍內(nèi)。如果一段時間內(nèi)活動集中,人情賬戶透支,也要盡快讓賬戶回歸良性循環(huán)狀態(tài)。
同時,這個人情賬戶的警戒線不僅是金錢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人情不要攀比,人情也求不來。不管是親友往來還是職場人情,該拒絕時要學會拒絕。在接到一份邀請時,我們首先要對這件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基本判斷,綜合自己的時間安排、財務能力作出決定,而不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怕沒面子”等理由徒受其累。為人情交往“減負”,首先要學會為自己的心態(tài)“減負”。要知道,拒絕一場職場聚餐邀請,并不會讓自己從此顯得“不合群”;用適當理由婉拒一位普通朋友的婚宴邀約,相信也會得到對方的理解。
我們應當懂得從實際出發(fā),建立好自己的邊界和原則,這樣反而會獲得別人更多的尊重。當然,拒絕是要講方法的,要學會平和地表達,真誠地說明自身難處和相關(guān)考慮。同時,要就事論事,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只是在拒絕這件事,而不是對人的拒絕和否定。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成為人情世故的奴隸,自己永遠都有選擇的權(quán)利。真正的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只要我們基于自己的現(xiàn)實處境,勇敢地“做減法”,忠于內(nèi)心,而不是被外在的評價左右,不去討好,才是真正的減負,也是自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