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適與李白:一見如故,再見陌路

2023-10-25 06:09:54
記者觀察 2023年7期
關鍵詞:安祿山唐玄宗李白

編者按:近期,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正在熱映。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唐朝安史之亂后數(shù)年。吐蕃大軍入侵西南,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高適交戰(zhàn)不利,退守瀘水關,長安岌岌可危。朝廷對按兵不動的高適起了戒心,派來監(jiān)牢太監(jiān)詢問。高適向對方講述了自己與詩人李白數(shù)十年的交往,一幅描述大唐由盛轉衰的歷史畫卷就此展開。

電影中,高適出身落魄將門,進京趕考但屢試不第,后投身軍旅;李白出身大戶商賈,恃才做物,然而在政治上懵懂無知,最終卷入叛亂。電影是歷史的縮影,事實上,在真實的安史之亂中,永王李磷發(fā)動叛亂,李白一度因是永王幕僚而落下叛亂罪名,在其兵敗后被捕入獄。高適卻有敏銳的政治嗅覺,官拜淮南節(jié)度使,討伐永王,平定叛亂。獄中的李白向高適求救,高適卻沒有伸出援助之手,二人多年結成的友誼走向了破裂。

從把臂同游的知己,到形同陌路的過客,高適與李白的關系同大唐的政治牢牢綁在一起,令人唏噓不已。如果“人生若只如初見”,誰文能想到高李二人的友誼之船會以這樣的形式傾覆呢?

相識于微末

高適的祖父高偘是唐高宗時名將,曾擒突厥可汗,攻高句麗,官至左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遼東道、隴右道持節(jié)大總管,封平原郡公。父親高崇文為韶州長:史,但在高適少年時便去世,高家也因此家道中落。唐代制度規(guī)定,五品以上官員的子孫可由門蔭入仕。根據(jù)祖父的官位,高適是擁有門蔭特權的,但高適不想走門蔭之路,二十歲時前往長安求取功名,沒有成功,只能長期寓居于梁、宋地區(qū)(今河南省商丘市),以耕釣為生。

在唐代,邊帥可以自辟佐吏,所以從戎入幕也就成為士人進仕的一條途徑。雖然這條途徑相當狹窄,但如果有機會立軍功,也能很快官至高位。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高適決定投筆從戎,北上邊疆。他本想去朔方節(jié)度副大使信安王李袆、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幕中謀得一官半職,但始終未能如愿。面對軍中的黑暗、上位者的昏南,高適無從干預,更無力改變,最后只能憤懣而歸。

與高適不同,李白此時早已名揚天下。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在玉真公主的推薦下,42歲的李白受詔入朝覲見。李白進入長安后,唐玄宗降輦步迎,親為調羹,隨即又讓李白“供奉翰林,隨時待詔”?!昂擦帧倍致犉饋碜鹳F超然,但在唐玄宗眼里更像是身邊解悶幫閑的文人。在長安期間,李白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留下了頗負盛名的《清平調》: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春風得意之后,李白的仕途之路很快就夭折了。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失寵,向唐玄宗遞交辭呈。對于自己的“主動離職”,李白本人的解釋是為小人背后中傷,他日后在詩中曾反復寫到這一點:“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讒惑英主心,恩疏佞蔬計”“騎虎不敢下,攀龍忽墮天”,暗指楊貴妃、高力士和李林甫等人向唐玄宗進讒言中傷自己。

辭宮后不久,44歲的李白在洛陽和汴州一帶遇見了33歲的杜甫,相談甚歡。不久后,李杜二人相約在梁、宋一帶見面,他們一起邂逅了寓居于此的高適。與杜甫相比,此時41歲的高適與李白年齡相仿,性情相投,都喜歡舞文弄劍,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三位大詩人一起度過了一段美妙的時光。他們一起作詩,一起打獵,一起梁園訪古,一起縱酒高歌,一起郁郁不得志。食則同羹,寢則同席。杜甫日后作《遺懷》一詩回憶往事: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兩公壯藻思,得我色敷腴。氣酣登吹臺,懷古視平蕪。芒碭云一去,雁鶩空相呼。兩個多月后,三人依依惜別、各奔東西。此后數(shù)年間,雖然天各一方,但三人間常有書信往來,交流詩文,互相激勵。

殊途而同歸

天寶十一載(752年),落魄一生、報國無門的高適終于遇到了自己的伯樂——歌舒翰。這年冬天,高適承哥舒翰一路向西,到河西節(jié)度使幕府任掌書記。天寶十二載(753年),哥舒翰庇大軍從吐蕃手里收復九曲,被唐玄宗封為西平郡王:許國從來徹廟堂,連年不為在疆場。將軍天上封侯印、御史臺上異姓王。此時的高適已經(jīng)年過半百,他選擇將個人命運與王朝開疆捆綁存一起,存使自己名聲大噪的同時,卻也為人牛的光輝蒙上了陰影。

天寶十三載(754年),楊國忠在各項戰(zhàn)備工作都不充分的狀況下,強行派李宓率七萬大軍二征南詔,結果險些全軍覆沒。在兩次征討南詔的戰(zhàn)爭中,唐軍前后的損失高達十余萬人。這兩場敗仗,不僅破壞了唐朝與周邊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政治生態(tài),還耗盡了盛唐最后的元氣,在安史之亂前夜平白損失了一支本可用于平叛的生力軍。然而,高適卻寫詩為之鼓吹:廉藺若未死,孫吳知暗同。相逢論意氣,慷慨謝深衷。在高適筆下,楊國忠和敗軍之將李宓竟有了古之賢相名將之風采。為這樣一場慘敗歌功頌德,高適將自己和邊塞詩均置于尷尬的處境。

而此時李白的境地也沒有好到哪去。天寶十一載(752年),李白孤身來到安祿山治下的幽燕地區(qū),想要成為安祿山的幕僚,重拾建功立業(yè)之志。從本質上看,李白的幽州之行與高適追隨哥舒翰并無多少區(qū)別。但歷史就是這樣的吊詭。當李白到達幽州之時,安祿山剛好入長安覲見,二人因此無緣相見。失落之余,李白順勢周游了幽燕地區(qū)。在游歷中,他親身領略到安祿山大軍的銳氣和軍威,于是作《出自薊北門行》一詩盛贊安軍:推轂出猛將,連旗登戰(zhàn)場。兵威沖絕幕,殺氣凌穹蒼。甚至還天真地想象他們將為國建功:收功報天子,行歌歸咸陽。諷刺的是,三年后,安祿山這支大軍將以另外一種方式“歸咸陽”。可以假設,若李白真的加入安祿山麾下,當安史之亂爆發(fā)時,以假設,若李白真的加入安祿山麾下,當安史之亂爆發(fā)時,李白的命運又會如何?由此看來,李白的無功而返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分道而揚鑣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起兵造反,安史之亂爆發(fā),長安危在旦夕,唐玄宗帶領宗室子弟南下逃亡入蜀。值此緊要關頭,身為監(jiān)察御史、跟隨哥舒翰守潼關的高適站了出來,建議立即實行緊急動員,死守長安。高適的建議雖然在軍事上未必有可行性,卻是長安朝堂中獨一無二的勇氣。這份勇氣讓他得到了時任太子李亨的青睞。之后,李亨北上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這一時期,高適的政治遠見得以充分發(fā)揮,他對政治大勢的把握、對時局變化的預測頗為準確,顯示了一定的政治智慧——審時度勢,不偏執(zhí)拘泥。

唐玄宗在逃亡入蜀的途中,封永王李璘為領四道的節(jié)度大使,坐鎮(zhèn)江陵,其中自然有制衡肅宗之意。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九月,永王抵達江陵,當時江淮地區(qū)的租賦都要通過江陵中轉,故而在很短時間內便招募起數(shù)萬軍隊。隨著勢力的強大,永王的政治野心也膨脹起來,決定割據(jù)江南,像東晉第一位皇帝司馬睿那樣開基立業(yè)。

作為聲名顯赫的大詩人,此時已57歲的李白受到永王謀士韋子春的三次延攬,最終入幕。求仕心切的李白似乎絲毫沒有體察到此行所蘊含的政治風險,反而幻想來同自己能像蘇秦一樣衣錦還鄉(xiāng):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在永王軍中的日子,李白寫下了《永王東巡歌十一首》,盛名不下于駱賓王的《討武曌檄》,為永王火張聲勢。

平亂功臣與階下囚徒

面對永王的叛亂,唐肅宗無法坐視不理,故召來高適商討對策。高適分析了江東的各種形勢利害后,斷言永王必敗,深深地感染了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冬,肅宗任命高適為淮南節(jié)度使,平永王之亂。在正式開戰(zhàn)前,高適寫下《未過淮先與將校書》,曉諭永王軍中將領認清形勢,早日歸順朝廷。這一攻心計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永王軍在交戰(zhàn)前就陷入了無心戀戰(zhàn)乃至士氣瓦解的狀態(tài)之中。

至德二載(757年),在唐軍的猛烈攻勢下,永王兵敗身亡。從下山入幕到永王敗亡,李白追隨永王的時間也就一個月左右。但這一個月的政治投機,卻讓李白身陷囹圄,甚至有性命之憂。李白在永王兵敗后本想逃往廬山,卻在途中被官府捕獲并投入潯陽(今江西省九江市)監(jiān)獄。在獄中,李白仍未意識到自己涉入的是高度敏感、諱莫如深的皇室內爭,堅信自己清白無辜,積極寫信給各路友人及權貴以求脫罪。在這些人中間,高適和李白相交最深,且此時的高適參與了平定永王叛亂,對李白案應有一定的話語權。李白作《送張秀才謁高中丞》一詩托人帶給高適,請求昔日老友能出手相救。李白在詩中大贊高適穩(wěn)鎮(zhèn)淮海,能在談笑間廓清妖氛,急陳自己已處于玉石俱焚的危險境地,寄寓祈盼高適搭救自己的期望。

對于李白的請求,高適沒有回應,更沒有出手相救,這固然可以說高適冷酷無情,但他若是擔心被李白逆案牽連也是人之常情。高適和李白曾經(jīng)共同游歷,是文人之間相互欣賞,從而結交。而高適和李白的秉性是完全不同的,在李白需要幫助時,他想到了昔日的朋友高適,真誠地向其袒露心跡,希望他能救助自己,然而高適的附勢人格主觀上決定了他不會救助李白。

盛唐詩人多仕途坎坷,只有高適憑借平定永王之亂乘風而上,宙至節(jié)度使,如《舊唐書·贏適傳》所言:“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备哌m不救李白,自然確保了仕途的安全,同時也付出了自外于“詩人共同體”的代價。幸運的是,李白最后被郭子儀所救,幸免于死罪,被判長流夜郎(今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在流放途中,李白至白帝城時遇赦,立即返舟東下江陵,并快意地寫下了千古名篇《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潯陽獄后,高適的冷漠和無動于衷讓李白感到義憤,他在《君馬黃》《箜篌謠》等詩中表達了對交友之道的質疑,這段曾經(jīng)攜手同游、相互欣賞的友情最終走向決裂。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已然是對高適與李白這段關系最生動的寫照了。

風云相攜來

高適與李白,是被唐代政治洪流驅動的兩個個體生命,也正因為流向不同,這兩個個體生命被打磨出了不一樣的色彩。高適這種拜將封侯的仕宦歷程,是時人眼罩非常完美的“升官圖”。與之相對,獲取了后世無限贊美的李白,在其仕宦歷程上是非常糟糕的。

這種政治經(jīng)歷,勢必影響到高適與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在高適的生命中,他與軍旅之事的關系非常緊密,這也形成他詩歌的特色。但回溯這些關系不難發(fā)現(xiàn),高適是以一種主動的姿態(tài)去締結的。這是因為在唐代,處于邊疆的防御型藩鎮(zhèn),機遇更大。正是這樣的“誘惑”,驅使高適去聽邊塞的風雨,去看邊塞的山水,去經(jīng)歷邊塞的故事,最后醞釀成他的詩的底色。

但對于李白來說不是這樣的。李白從一開始就放棄了高適所選取的那條路,他希望得到皇帝的無限殊遇,從這種殊遇中尋求一種他景仰的政治理想。李白把得失都系在了皇帝一人的好惡之上,那么皇帝親之愛之,他自然可以高蹈于青云之上,同樣的,當皇帝對他失去興趣之時,他相應的會被浮云遮蔽乃至從云中墜落。這種起與落,恰恰與他寫給李邕的詩的前四句是吻合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風來則起,風歇則下。視九萬里為尺寸之問。這恰恰形成了李白內心的廣袤無垠的心海。這片心海倒映宇宙,洞徹乾坤,駕游龍與鳴鳳,驅飛廉與豐隆,于是各種奇現(xiàn)想象,渾奧的浪漫噴薄而出,經(jīng)過情感的淬煉,而凝結為一首首浮動于紫府清都云靄間的詩篇。

熟悉李白的人都知道,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大赦之后,李白依靠當涂縣令李陽冰的接濟,度過了他最后身為唐代庶民的歲月。而在乾元二年之后,高適即使偶有左遷,但依舊為一位高層義官,最終還得到了渤海縣侯的封賞。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高適瘸逝于長安,李白先其三年而去,而再過五年,杜甫也將離開這個世界。在杜甫晚年居于夔州之時,他回憶起他與高適、李白結伴游玩的青年時代,他說: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寒蕪際碣石,萬里風云來。

是的,唐代的萬里疆域上,風云曾相攜而來。

摘自微信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方志江蘇”,文章有改動。

猜你喜歡
安祿山唐玄宗李白
唐玄宗&安祿山:一個敢寵,一個敢作
百家講壇(2020年8期)2020-09-26 10:38:54
《唐玄宗端午宴群臣賜詩探得『神』字》
中華詩詞(2018年9期)2019-01-19 01:11:02
紙上的李白(三)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38
紙上的李白(一)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4
唐玄宗緣何對安祿山深信不疑
“既菩其始,當慎其終”——唐玄宗晚年思想的蛻變和“安史之亂”
公民與法治(2016年1期)2016-05-17 04:07:57
倒下的那一刻
戲劇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16:24:41
唐玄宗年間宮女游藝考
體育科研(2016年2期)2016-02-28 17:05:51
安祿山和唐玄宗
文教資料(2010年33期)2010-08-15 00:42:55
饶平县| 芦山县| 南昌市| 灵武市| 淅川县| 北海市| 三门峡市| 南木林县| 舟曲县| 子长县| 明星| 麻阳| 沾益县| 秦安县| 麻栗坡县| 银川市| 南康市| 通河县| 金昌市| 神池县| 和平县| 葵青区| 尉氏县| 彭州市| 五台县| 和林格尔县| 习水县| 新闻| 博客| 微博| 正蓝旗| 三河市| 湟中县| 龙门县| 宿州市| 彭泽县| 汾西县| 尼玛县| 右玉县| 鲁山县|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