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柳
北京國際醫(yī)療中心印刷學院門診部,北京 100125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人口增加,高脂血癥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有年輕化表現(xiàn)。他汀類藥物被證明是防治高脂血癥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th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基石。心血管病防治指南證實,他汀類藥物在ASCVD 二級預防中有積極作用。與西方人相比,我國人群口服他汀藥物不良反應較多。有動物實驗和臨床報道,血脂康可以顯著降低血液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延緩動脈硬化,安全性高。研究檢索近年來發(fā)表文獻,定量分析血脂康和他汀類降脂藥降血脂作用強度。
計算機檢索Pubmed、CNKI、VIP、WanFang database、SinoMed、Cochrane Library,收集血脂康與不同他汀類藥物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檢索年限為從建庫至2021 年6 月。中文檢索關鍵詞為“高脂血癥”或“辛伐他汀”或“血脂康”或“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或“洛伐他汀”或“氟伐他汀”或“匹伐他汀”或“普伐他汀”。英文檢索主題詞為“hyperlipidemia”O(jiān)R“simvastatin”O(jiān)R“atorvastatin”O(jiān)R“Xuezhikang”O(jiān)R“rosuvastatin”O(jiān)R“l(fā)ovastatin”O(jiān)R“fluvastatin”O(jiān)R“pitavastatin”O(jiān)R“pravastatin”。
納入標準:①研究類型為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回顧性隊列研究;②研究對象為高脂血癥人群,所納入對象符合《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1]診斷標準,性別、種族不限;③干預措施均為單藥治療,討論血脂康膠囊與常用他汀藥物;④結局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排除標準:①文章非中、英文;②各數(shù)據(jù)庫重復文獻;③實驗數(shù)據(jù)不清晰。
通過Stata 16.0 軟件比較不同干預措施間的降血脂強度。評價網(wǎng)狀meta 分析各研究一致性,采用點分法,根據(jù)結果采用不同模型計算。Stata 軟件中I2檢驗判斷各研究間異質性。網(wǎng)狀meta 分析比較各藥物作用強度,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算各干預措施累計概率排名曲線下面積(SUCRA),比較各干預措施療效。采用漏斗圖呈現(xiàn)研究發(fā)表偏倚。
篩選流程見圖1,最終納入文獻34 篇[2-35]。干預措施涉及血脂康膠囊、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普伐他汀。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
納入文獻33 篇[2-19,21-35]為RCT,均未描述隨機分配方案。所有研究結果數(shù)據(jù)完整,0 個研究有退出情況,1 篇文獻為回顧性隊列研究[20],見圖2 ~3。
圖2 納入文獻質量評價
2.3.1 網(wǎng)狀meta 分析結果 隨機效應模型網(wǎng)狀meta 分析預測區(qū)間圖顯示與血脂康比較,7 種他汀類藥物降低TC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各種他汀類藥物降低T C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3.2 網(wǎng)狀meta 分析排序結果 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網(wǎng)狀meta 分析結果顯示見圖4。網(wǎng)狀meta分析結果顯示:阿托伐他?。?4.1%)>瑞舒伐他?。?2.1%)>洛伐他?。?6.2%)>匹伐他汀(54.8%)>血脂康膠囊(46.4%)>氟伐他?。?3.5%)>普伐他汀(28.1%)>辛伐他?。?4.9%)。
圖4 不同干預措施干預TC 的SUCRA 排序圖
2.3.3 小樣本效應檢測繪制漏斗圖 漏斗圖基本對稱,研究間發(fā)表偏倚較大,有分布于漏斗之外散點存在,見圖5。
2.4.1 網(wǎng)狀meta 分析結果 隨機效應模型網(wǎng)狀meta 分析預測區(qū)間圖顯示與血脂康比較,7 種他汀類藥物降低TG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各種他汀類藥物降低TG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4.2 網(wǎng)狀meta 分析排序結果 34 項研究中有33[2-7,9-35]項涉及TG。結果采用SUCRA 圖顯示,見圖6。網(wǎng)狀meta 分析結果顯示:普伐他?。?1.8%)>瑞舒伐他?。?8.9%)>阿托伐他?。?8.2%)>血脂康膠囊(47.1%)>氟伐他?。?0.3%)>匹伐他?。?8.5%)=辛伐他汀(28.5%)>洛伐他?。?6.8%)。2.4.3 小樣本效應檢測繪制漏斗圖 研究間發(fā)表偏倚較大,異質性較大,按照隨機效應模型計算統(tǒng)計量,見圖7。
圖6 不同干預措施干預TG 的SUCRA 排序圖
圖7 不同干預措施干預TG 的漏斗圖
2.5.1 網(wǎng)狀meta 分析結果 隨機效應模型網(wǎng)狀meta 分析預測區(qū)間圖顯示與血脂康比較,7 種他汀類藥物降低LDL-C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各種他汀類藥物降低LDL-C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5.2 網(wǎng)狀meta 分析排序結果 采用SUCRA 顯示,見圖8。網(wǎng)狀meta 分析結果顯示:瑞舒伐他汀(80.9%)>阿托伐他汀(77.3%)>洛伐他?。?0.3%)>匹伐他?。?3.4%)>血脂康膠囊(43.1%)>氟伐他?。?9.1%)>普伐他?。?0.7%)>辛伐他?。?5.3%)。2.5.3 小樣本效應檢測繪制漏斗圖 發(fā)表偏倚較大,很多散點分布于漏斗之外,見圖9。
圖8 不同干預措施干預LDL-C 的SUCRA 排序圖
圖9 不同干預措施干預LDL-C 的漏斗圖
2.6.1 網(wǎng)狀meta 分析結果 隨機效應模型網(wǎng)狀meta 分析預測區(qū)間圖顯示與血脂康比較,7 種他汀類藥物降低HDL-C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各種他汀類藥物降低HDL-C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6.2 網(wǎng)狀meta 分析排序結果 采用SUCRA 顯示,見圖10。網(wǎng)狀meta 分析顯示:瑞舒伐他?。?4.9%)>氟伐他?。?2.4%)>阿托伐他?。?9.4%)>血脂康膠囊(46.6%)>普伐他?。?7.4%)>辛伐他?。?1.3%)>洛伐他?。?9.9%)>匹伐他汀(28.1%)。
圖10 不同干預措施干預HDL-C 的SUCRA 排序圖
2.6.3 小樣本效應檢測繪制漏斗圖 發(fā)表偏倚較大,很多散點分布于漏斗之外,見圖11。
圖11 不同干預措施干預HDL-C 的漏斗圖
高脂血癥促進動脈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之一,因此,調整血脂是治療此類疾病重要措施[36]。降低LDL-C 水平可以顯著減少ASCVD 的發(fā)病以及死亡風險,這已經(jīng)形成共識。TG 增高或HDL-C 降低也可以導致ASCVD。
他汀類(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 還原酶抑制劑)是膽固醇合成限速酶,抑制膽固醇合成,繼而上調細胞表面LDL 受體,加速血清LDL 分解,抑制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合成。他汀類藥物可以顯著降低血清TC、LDL-C、和載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降低血清TG 和輕度升高HDL-C。目前國內臨床上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不同種類與劑量的他汀降膽固醇幅度差別較大,任何一種他汀劑量倍增時,LDL-C 進一步降低幅度僅6%。
血脂康膠囊被歸入調脂中藥,其調脂機制與他汀類似,通過現(xiàn)代標準工藝,由特制紅曲加入稻米生物發(fā)酵精制而成,主要成分為13 種天然復合他汀,常用劑量為0.6 g,2 次/d。網(wǎng)狀meta 分析研究顯示,阿托伐他汀與瑞舒伐他汀為強效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為中效他汀,這7 種他汀類藥物與血脂康膠囊降脂強度相似。
本研究納入文獻質量普遍不高,且存在發(fā)表偏倚,因此有一定局限性。在臨床用藥時,本研究僅圍繞藥物降血脂強度討論分析,還需考慮患者肝腎功能、年齡、藥物半衰期等因素具體分析。醫(yī)生在臨床實踐中還需要根據(jù)每位患者血脂水平選用適宜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