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設(shè)
我的母親是高淳縣薛城人,在家排行老三,名叫邢多美。
母親是到我們丁村俞家的一位姐姐家玩兒,一眼看中我的父親的。隨后,母親就嫁給了我的父親。我們家那時候很窮,聽長輩們說,他們經(jīng)常搬家,幾乎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連立足之地都沒有。直到我出生,也沒有改變。
母親不識字,我從未見母親執(zhí)筆寫過字。但我的母親是個熱心腸的人,心地善良。母親也是一個勤勞能干的人,在生產(chǎn)隊上干活兒總是任勞任怨,事事走在別人的前頭,起著火車頭的作用。由于母親的身體力行,起著榜樣的作用,很快,母親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這下,母親的熱情更高漲了。特別是擔(dān)任婦女隊長后,母親更加積極。母親每天起早貪黑,忙完集體的活兒,還要忙家務(wù)。燒飯做菜,縫補漿洗,樣樣離不開母親。
后來,母親又給我生了三個弟弟。那時,生活的重擔(dān)全部壓在母親的肩上,我們一家六口人的生活極其艱苦。在我懵懂的那個年代,經(jīng)??吹侥赣H提著淘水籮從東家借到西家,其實許多人家跟我家的情形差不多。兒時的記憶里,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記得我讀中學(xué)的時候,每天凌晨,母親就悄悄起床了。母親把我的早飯燒好后,喊我:“孩子起床吃早飯,好去上學(xué)了?!泵刻於际且淮笸腼?,我不知我的父母和弟弟們吃些什么。也許是地瓜,也許是霧雪湯(方言:小麥粉湯)。我更加不懂母親給我炒一碗,有時還給我煎一個蛋的含義。直到我退休的時候,才悟出其中的道理。娘是希望我考中學(xué)校,出人頭地。但我是一個不爭氣的孩子,沒有為娘的臉上添光。
母親也是個好心人。那時,村里有一個乞丐,餓得躺在床上快要不行了,是我的母親熬好了粥一匙一匙地喂他,這才救了他。在玉門當(dāng)兵的叔叔說,他探親回家,親眼看見我的母親把一個乞丐拉了入席和我們一起吃飯?!抖Y記·坊記》有載:“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后己?!蔽业哪赣H雖是一個婦人,但她通情達理,急人所急,想人所想。
她也是一個忘我的人。有一次,在飯店吃飯,席上八十歲的老書記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建設(shè),我在我們大隊沒有佩服過任何一個婦女,只有你的母親是我最敬佩的人。早稻成熟的時候,村前的稻田全部被洪水淹沒,你的母親和村里的勞力站在齊腰深的水里搶收稻子。你的母親的能力從不遜色于男勞動力,更是從不偷懶。”她一心為了集體,干起活兒來從不考慮自己的身體承受力,加之長年累月經(jīng)受風(fēng)吹日曬、雨淋霜打,積勞成疾。病魔悄悄地侵入母親的身體,經(jīng)醫(yī)院檢查,母親患了肝腹水。我經(jīng)常聽到母親痛苦的呻吟聲,她拍得肚子“嘣嘣”響,說吃不下飯,父親就讓我買些藕粉給她吃。轉(zhuǎn)到省人民醫(yī)院后,醫(yī)生對我說:“回家弄些她喜歡吃的食物讓她吃吧?!蹦赣H臨終前對我說:“孩子,我想吃桂圓。”我騎自行車去高淳買了一斤桂圓,但她也只嘗了一點兒,還沒有吃完就離開了人世。那年,她只有四十七歲。
母親年紀輕輕就走了,她沒有享過一天的福,沒有穿過一件質(zhì)量好的衣服,更沒有到一些名山大川去旅游。她來到這個世上除了吃盡了苦頭,什么也沒享受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可是母親已經(jīng)無福消受了。每每想起母親,我就會泣不成聲。
母愛無私,母親偉大!愿天下的兒女好好孝順自己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