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視動畫具有影視的一般特征,同時動畫作為一種藝術影像媒介形式,同樣呈現出自身獨有的虛擬化特征,“虛擬性”作為動畫藝術本質的特征之一,使得動畫藝術具有審美意象和價值。本文從影視動畫所具有的虛擬性的影視表現手段、劇本創(chuàng)作與虛擬性技巧表現形式,探討動畫與電影“虛擬性”存在本質的區(qū)別,影視動畫在繼承電影“虛擬性”語言同時,還呈現出角色塑造、思維形式、空間構成的“虛擬性”藝術化特征。
【關鍵詞】影視動畫;虛擬性;藝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11-0044-04
【基金項目】2019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ACG亞文化傳播下的中等職業(yè)教育動畫人才培養(yǎng)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9SJA1076);江蘇理工學院橫向課題《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媒體藝術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項目》(項目編號:KYH23508)。
人類自誕生之初,就在不斷努力地表達和反映他們周圍的世界。我們總是懷著對生命的渴望和對死亡的恐懼,在新舊時期石器時代的巖壁上,甚至在古希臘堅硬的大理石壁上,古人們便以動畫意識將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出來。直到在21世紀的電腦屏幕上,試圖留住我們生存的印記。人類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并開始在留住印記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把主觀心靈的藝術享受通過技術手段表現出來。埃米爾·科爾運用的“逐格拍攝”的方法,使得后來的電影和由電影技術分支發(fā)展而來的動畫電影藝術得到蓬勃發(fā)展。影視動畫可把“假定性”的故事放在一個具有“虛擬性”的動畫世界里,是動畫影片創(chuàng)作常見的一種藝術手法。
一、動畫“虛擬性”特征的延續(xù)發(fā)展
(一)“虛擬性”在動畫定義中的體現
動畫,源自英語詞典“Animate”,意思是“給予生命”。正是人類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的驅動,使無生命的藝術符號在動畫中栩栩如生,并獲得了一定的意義。正如動畫師諾曼·麥克拉倫(Norman McLaren)所說,動畫是“繪制的運動”,而不是真正的運動。通過創(chuàng)造出自然、逼真的運動效果。虛擬性始終存在于時空關系中,動畫藝術家利用想象力和夸張手法,動畫藝術中的運動既包括模擬真實狀態(tài)的物理運動,也包括動畫藝術家為表達主題而構思的虛擬非物理運動。這些也都體現了動畫所具有的虛擬的普遍性藝術特征。這些動作都是精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帶給觀眾一種生動的虛擬體驗。
薛燕平在《世界動畫電影大師》一書提到:“在動畫片創(chuàng)作的世界里,我就是上帝。我可以創(chuàng)造生命、構建環(huán)境甚至決定誰在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死去。一切完全控制在我的手中,不受任何外界干擾。我喜歡這種安靜、孤單的生活方式?!闭f明了動畫能夠創(chuàng)造一種迥異于現實生活的虛構性幻象世界圖景,這種圖景通過技術手段、情感表達、性格刻畫、意境營造產生價值意義。
(二)虛擬化特征不因技術革新而消逝
動畫創(chuàng)作者有著不同的藝術文化個性,每部動畫的創(chuàng)作風格都是不一樣的,它取決于創(chuàng)作者藝術文化生活和對動畫等方面技術的掌握和運用。直到后來的魔術幻燈、旋轉盤、逐格拍攝等技術運用的出現,都體現了動畫藝術隨著動畫技術的發(fā)展變化而展現給世人。
3D動畫到AI動畫的跨越式發(fā)展給人類帶來了新的體驗。動畫藝術為幻想的享受和存在提供了一種思維方式,幻想可以用文本來表達,呈現了情感幻想、幽默輕快、歡樂擬人、簡潔純凈等現實生活中難以獲得的幾種動畫體驗。這一進步為動畫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們深入體驗和理解動畫的魅力。這就要求創(chuàng)作者對動畫本質的虛擬性有很好的把握尺度。從阿爾塔米拉的奔跑的野豬,魔術幻燈、手翻書都體現了創(chuàng)作著的創(chuàng)作意圖,使原來不能夠運動的東西,通過虛擬的有意識再現,運用有規(guī)律的技術手段表現出原本不能夠實現的現實意象。而今,再看《恐龍》《泰山》等動畫影片,若缺少對動畫虛擬性色彩有效運用,反而會讓人們感覺這和普通的影片沒有什么區(qū)別,就失去了創(chuàng)作的本意。這也正是現代的動畫藝術家們所追尋的,如何恰當地運用動畫虛擬性的本質特征來更好地傳達信息和情感價值。
人們對動畫的研究和發(fā)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從早期的動畫到現代各種先進的技術應用,動畫作品無疑是藝術家們用虛擬的形式來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媒介。然而,在這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動畫的虛擬性表現和再現人們內心世界的藝術價值美是不變的,這也是動畫最本質的特征。
(三)逐格拍攝技術的虛擬化演進
1.逐格拍攝技術
自17世紀,阿塔納斯·珂雪發(fā)明的魔術幻燈,約納斯·桑改良的旋轉盤,直到20世紀由埃米爾·科爾運用的“逐格拍攝”的方法拍攝的《幻影集》的出現,都是技術不斷的革新發(fā)展?!痘糜凹返某霈F標志著電影的誕生,“逐格拍攝”的技術同時也是影視動畫產生的必要條件。因此,動畫借助“逐格拍攝”的技術而發(fā)展,并產生了影視動畫的這一巔峰狀態(tài),不能夠說“逐格拍攝”的技術產生了動畫,可以說它是產生影視動畫的核心條件。
在逐格拍攝技術的影響下,以迪士尼為代表的公司創(chuàng)作出風靡全球的影視動畫作品。中國在20世紀中葉發(fā)展至今也形成了中國動畫美術學派,將中國哲學思想和文化精髓融入動畫電影中,率先在西方視域中塑造了我們的文化形象。動畫故事的虛擬性成為傳達思想感情的最佳藝術樣式之一,符合了對文化藝術的敘事要求。通過動畫技術,觀眾直接獲得美的體驗和視覺上的驚艷震撼,無需依賴于真實世界的限制。這種簡化的感知方式讓我們更加輕松地沉浸在作品中,享受到藝術所帶來的愉悅和刺激。這樣一來就可以自由地發(fā)揮創(chuàng)作,而不像純影視一樣受到限制。
2.虛擬性特征表現
動畫創(chuàng)作需要藝術想象力,夸張變形,做現實生活中沒有或者真人電影拍不出的東西。利用逐格技術把創(chuàng)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經驗理解和感悟運用虛擬的手法放大對象的差異,表現出影視動畫的獨特魅力。由此看來,在逐格拍攝技術作用下的影視動畫離不開動畫的虛擬特征。在動畫中,過于真實的對象或場景實際上不被廣泛接受。當它們變得過于逼真,人們會覺得它們與真實電影無異,失去了動畫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存在的價值。因此,在動畫藝術中,角色和場景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表現方式,以突出其自身與現實世界的區(qū)別,同時展現出動畫藝術的個性和魅力。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法使得動畫作品獨具特色、引人入勝,賦予觀眾截然不同的體驗。在動畫片中擁有更多人文精神關懷會有長久的生命力賡續(xù);動畫影片創(chuàng)作可以借鑒國外寫實模仿再現仿真技術的同時,還需要幻化動畫藝術生命的想象力?!秾毶彑簟分械男『镒印⒏撩玫脑煨托袨楸碚鬟€有模仿迪士尼動畫的模仿痕跡。因此,只有利用好各種技術把動畫虛擬性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差異化和吸引力的優(yōu)秀國產影視動畫。
二、動畫與電影虛擬特征差異
(一)選題形式不同
電影劇本的選擇是融合現實和可能性,它們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完成超越現實。電影或電視劇本需要立足于現實,同時為了創(chuàng)造力而推進現實的邊界。而動畫電影依托腳本創(chuàng)作,存在著無限的可塑性空間。這意味著可以運用諷刺、幽默、夸張、幻想和治愈等表現形式,能夠盡情展現各種可能性。在電影和動畫腳本創(chuàng)作的空間方面可以涵蓋現實、超現實或虛幻的世界,給觀眾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
(二)創(chuàng)作劇本的不同
電影和動畫劇本需要有創(chuàng)意的場景描述。然而,在現代的電影和電視大片中,一些角色和動作也開始添加一些動畫場景,以增添更多的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屏幕上虛擬角色演員或虛擬場景局部成為主要考慮因素。這些場景的創(chuàng)作和描述基于人類表演的能力和特點。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式使得電影和影視動畫作品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如《加勒比海盜3》中怪物就是采用了動畫中的動捕技術運用。影視動畫劇本中對畫面的描述則與影視片不同,要考慮到畫面制作效果和畫面制作成本。直接通過攝影機的現場拍攝很難一次性做到影視特效創(chuàng)意的滿意效果,必須經過特效后期合成、影視劇特效動畫可以為實現虛擬和現實的奇幻效果融合成為有效的手段。但無謂地增加視效的同時,也會增加投資成本和制作成本。因此,在動畫片中表現功夫的都是用一些帶有科幻的畫面來表現,往往會運用到一些虛擬的表現手法,影視動畫和影視劇本在畫面的呈現方式的“虛擬性”本質特征上存在較大區(qū)別。
(三)演繹手法不同
電影和電視,以及動畫,都是通過演員或圖像處理來展現。然而,它們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差異。電影和電視劇本的情節(jié)源于現實生活,但又超越了現實。這些情節(jié)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并促使進行個人評價。在動畫電影中,情節(jié)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可以更加寬容地滿足觀眾的需求。視覺效果可以被夸大、幽默、諷刺,展現出美麗而奇妙的畫面,并結合人性化的寓意。觀眾在觀看動畫時會感受到一種特殊的“暫留的真實感”。由于沒有限制,動畫創(chuàng)作的虛擬空間是無限的,動畫的優(yōu)勢在于其對虛擬特性的掌握。通過創(chuàng)作電影和電視動畫,人們能夠表達精神感受和情感,動畫藝術家通過超人般的角色形象塑造、幻想般的場景創(chuàng)造、超現實的動作設計、夸張的情節(jié)表現,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展現故事。動畫作品可以突破現實的限制,創(chuàng)造出令人驚嘆的世界和形象。因此,動畫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創(chuàng)造力。它能夠通過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技巧,表達出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和情感體驗。
三、多元化的動畫“虛擬性”特征表現
(一)動畫藝術表現手法的虛擬性
影視動畫《千與千尋》作為宮崎駿的代表作之一,并在2002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這部影片的成功不僅在于其精湛的動畫制作技巧和優(yōu)美的色彩與畫面,還在于宮崎駿對動畫虛擬性的本質特征的巧妙運用。宮崎駿善于運用動畫的虛擬性特征來創(chuàng)作作品。宮崎駿先生的作品如《千與千尋》《龍貓》等,都采用了超現實的手法,并以少年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心靈需求為創(chuàng)作對象。正是這種創(chuàng)作理念和表現手法,使得宮崎駿的作品能夠真正與少年兒童進行溝通,并受到廣大觀眾的接受和喜愛。宮崎駿的作品通過富有想象力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了豐富多樣的視覺效果和情感體驗。他的作品不僅能夠吸引年輕觀眾,也深受成年人的喜愛,展示了動畫的無限可能性及與觀眾之間的情感共鳴。宮崎駿運用動畫的虛擬特性,成功地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經典作品,以創(chuàng)作宗旨來傳達其思想感情,也為動畫電影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二)動畫獨特思維形式的虛擬性
動畫具有獨特藝術思維形式,通過這種思維形式賦予動畫角色生命,并賦予其靈魂,探討動畫本質藝術特征,同樣離不開“動覺”,但動起來的東西不一定就有生命、好看,而魔幻就是要賦予其動態(tài),賦予其幻化的生命?!洞蠖技住返膭赢嬘捌@部動畫影片就是交流、溝通,里面是完全超現實的語言,是動畫的語言,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實現而實現了的,是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的拓展。
電影和影視動畫是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可以將無形的變成有形。思想的轉變還需要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才能與之匹配,以便不斷制作動畫作品,具有更強的藝術吸引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反映在電影的故事的結構,情節(jié)的布置,角色形狀的設計以及電影背景刻畫中的藝術創(chuàng)新。日本的許多動漫創(chuàng)作也從其他國家的故事角色的原型中汲取了靈感,如《七龍珠》中的孫悟空,是日本作者重新創(chuàng)作的形象,與《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完全是兩個人物。該作者根據“孫悟空”形象,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的龍珠傳奇,而且受到了大眾的喜愛。
(三)動畫空間構成的虛擬性特征
1.虛擬性的故事情節(jié)
動畫藝術的特點之一是其虛擬性,角色和環(huán)境都是通過虛擬手段創(chuàng)造出來的。因此,動畫所呈現的故事情節(jié)也必然具有虛擬性。盡管這些故事情節(jié)要反映生活的本質和現實,但它們常常包含更多的想象和夸張元素,展現出理想化和浪漫化的表現方式。有時它們可能是豪情萬丈、超凡脫俗的,有時則是夢幻神奇、引人入勝的,這給觀眾帶來了獨特的藝術享受。在動畫中,創(chuàng)作者可以通過虛擬的手法和藝術表現來突破現實世界的限制,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樣的角色形象和奇幻的世界,讓觀眾沉浸其中并感受到無限的想象力。通過動畫的表現手法,創(chuàng)作者可以以獨特的視覺效果和情感體驗來塑造故事,并傳遞深層次的主題和思想。
2.虛擬的角色塑造
動畫藝術中,角色的虛擬性表現得尤為明顯。與真實角色不同,動畫角色可以是任何形態(tài),不限于人類,還可以是動物、非生物甚至幻想生物,或者是某種精神內涵的寄托。通過塑造這些角色,動畫藝術家創(chuàng)造了虛擬的人物形象。這些角色不僅具有虛擬的個性、心理和身份,還擁有虛擬的外在形象。角色的性格、心理和身份往往與真實世界中的人物非常相似,同時它們的外貌也可能與真實角色相似或截然不同。《瘋狂動物城》中的主角朱迪是一只兔子,角色塑造參考了真實世界中兔子的特點,“她”的外貌反映出了兔子的特征,同時具有個性、思想和情感,角色在藝術上的夸張和處理,使得“她”更加可愛和生動。通過對動畫角色的虛擬性塑造,藝術家可以表達出更多的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
3.虛擬性的環(huán)境場域
影視動畫的虛擬性環(huán)境場域能夠為故事提供更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通過創(chuàng)造出具有想象力和奇幻元素的虛擬世界,引發(fā)觀眾的思考和情感共鳴。同時,虛擬性環(huán)境場域也能夠更好地突顯故事中的主題和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動畫藝術的虛擬性不僅僅是為了追求視覺上的刺激,更是為了通過藝術手段來探索人類內心世界的奧秘,表達創(chuàng)作者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情感體驗。通過虛擬的環(huán)境營造,動畫藝術創(chuàng)造了一個與現實不同但又與之相連的藝術空間,給觀眾帶來了無盡的驚喜和藝術享受。例如《瘋狂動物城》通過創(chuàng)造一個虛擬的城市環(huán)境,呈現出了豐富多樣、細致入微的細節(jié)和場景。不同種類的動物們在這個虛擬的城市中生活、工作、社交,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滿奇想和想象力的世界。這樣的虛擬性環(huán)境場域提供了創(chuàng)作者更多的自由度和表現力,使觀眾享受到獨特而令人愉悅的藝術體驗。
四、結束語
動畫藝術的“虛擬性”在不斷走向逼真的同時,也不應偏離了動畫假定想象的藝術特質。傾向于選取神話和歷史故事作為題材的同時,需要對所處的生活景象、環(huán)境場域、故事情節(jié),以及歷史進行梳理,深挖隱匿在現實生活中的象征寓意內涵,探索積淀中國動畫的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和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孫立軍,李捷.現代動畫設計[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
[2]張慧臨.二十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M].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3]薛燕平.世界動畫電影大師[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239.
[4]佟婷.論動畫藝術的審美價值[J].現代傳播,2002(5):65—67.
[5]聶欣如.動畫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31.
[6]史春霞.美國動畫的文化取向及其審美價值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8.
[7]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
[8]安蘭·喬婁登科.生活的幻覺:動畫研究文集[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
[9]Zhuang,Yueting.Amodern approach to intelligent anim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46-50.
作者簡介:
余洋(1986-),男,漢族,江蘇連云港人,博士生,講師,研究方向:影視動畫與新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