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末
新學期到來,北京發(fā)布一系列校園交通安全新要求。其中重點明確,校內機動車行駛或停放須與學生活動區(qū)域物理隔離,如校內不具備物理隔離條件,須禁止機動車進入校園。
(8月30日《北京日報》)不分流、禁通行,這一新規(guī)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多數校園本就地方不大、人員密集,若一邊是孩子們跑跑跳跳,另一邊是機動車橫沖直撞,著實會讓人捏把汗。且孩子們體量較小,在這些“鐵皮大家伙”面前更為弱勢。
多一分謹慎,多一重保障。近年來,各類校內車禍頻頻見諸報端,“小學生遭兩次碾壓身亡”等悲劇令人久久難以釋懷,而其中多數事故的調查結果都指向管理漏洞。事實上,在很多學校里,并不缺少限速、禁行等標志,也具備人車分流的條件。然而,與居民小區(qū)相似,校園道路往往并不被納入市政道路的統(tǒng)一管理。所以很多時候,只要沒有出事,硬規(guī)定就會面臨“軟執(zhí)行”。從這個角度來看,如何讓交規(guī)也成為“校規(guī)”,考驗著相關方面的執(zhí)行力。目前,北京市各區(qū)教委已對中小學校幼兒園校內設置停車場及管理情況進行了摸排,市區(qū)兩級組織了近300名掛牌責任督學。期待嚴格手段與日常監(jiān)督,能真正給校園安全再緊緊弦。
以更大視野看,平安校園建設不僅限于校內。隨著私家車保有量不斷增加,接送孩子的需求更加旺盛,校園周邊擁堵正成為一種常態(tài),更留下了不少隱患。可以說,如何守好校門口的安全,已成為一道民生新課題,需要全社會重視,并拿出一整套綜合治理方案。比如,在設施方面,街道與學校配合劃分臨時停車場,讓開車的家長不再兜來繞去;在管理方面,積極組建志愿者隊伍,保證學生上下學高峰時段有專門人員維護秩序。讓每一項安全措施落地,把相關人員的責任壓實,方能不斷消除安全盲區(qū)。
孩子的安全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更關乎整個社會的未來。從遵守交規(guī)到遠離汽車,從學看信號燈到安全過馬路,廣大家長與老師也須不斷加強這方面的安全教育。當更多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所有人才會更踏實、更放心。